• 我的订阅
  • 国内

精修设备 降本增效(工匠绝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27 06:1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国铁昆明局昆明车辆段车辆电工王超创新列车电路检修工法——

精修设备 降本增效(工匠绝活)

本报记者 杨文明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7日 第 07 版)

精修设备 降本增效(工匠绝活)

王超(右一)在查看车下电源状态。

陈图南摄

【绝活看点】

从检修客车电气系统,到修复电路主板,国铁昆明局昆明车辆段检修车间车辆电工王超,20多年坚持一线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磨砺技能技艺。在中老铁路客车检修过程中,他帮助老挝铁路部门攻克20多种动车运行中的技术难点,参与编写7份中老铁路动车组电气检修作业指导书。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车辆段检修车间车辆电工王超的工作室里,总有一股焊接留下的浓浓金属味。

列车检修,哪儿有技术难题,王超就在哪儿,他说:“越是碰到难解决的问题,越有干劲!”

2012年底,入职10年、从学徒干到车间技术能手的王超觉得检修整车电气设备没有挑战,主动要求调入技术攻关组。本想着信手拈来,没想到到了新的领域,自己啥也不会了——好多专业名词都不懂!

毕竟,从检修客车电气系统到修复电路主板甚至芯片,跨度极大。要么回到舒适区,要么直面挑战,王超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列车进入高铁动车时代,未来会有更多电路板和芯片的维修需要,我必须要做到!”

憋着一口气,王超买来相关书籍,从零开始学。当时整个技术攻坚组的技术水平都不太成熟,某个电路板坏了,单位要花几千元外送维修,或者花更多钱换新的。“几万元的电路板,坏的可能只是十几块钱的二极管,自己维修不仅能极大节省成本,关键是能够掌控维修时间。”王超说。

“最难的是修芯片。”王超介绍,一张邮票大小的范围内精准焊接了216个焊脚,焊脚间距如发丝,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为提升手底功夫,王超从最基础的锡焊原理学起,搜集废旧板件、查阅资料、购买材料,练习焊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以前修理客车用扳手、锤子相比,修芯片相当于用“针”。为了找到合适的焊刀,王超反复尝试把焊头磨尖、磨平。“在反复练习中,我找到了不同焊头、材料、温度焊接的理想方案。”长时间试错、许多次失败,王超终于掌握了从8脚到200多脚芯片的焊接技术,使原本需要花费上万元外包完成的维修工作,变成了自主维修项目。

要掌握技术,还要高效解决技术问题。2016年云南高铁开通前夕,一种型号的客车车下电源箱统型逆变器正面临升级换代。由于试验台无法搬到现场,需要将配件拆卸后用叉车运到试验台,工序繁杂。单位联系厂家,对方提出重新购买一台价格近百万元的试验小车。王超一咬牙,主动请缨:“原理我懂,我和团队来研发试验工装。”半个月后,王超和团队自主研发的、能够进行现场单车试验的试验装置上线,检修效率大大提升,如期完成了检修任务。

“动车一日千里,咱们责任如天。”王超说,解决问题不如预防问题。有段时间,动车车厢某个小配件频繁烧损,王超对通过电流等参数进行计算,确认是出厂原型电阻功率不足,于是提出改进措施。厂家改进后,电阻更换数量由原来的每月更换32个,逐步降低至每年更换五六个。

从修理整车到修理芯片,从最初将需要修复的电气设备运到车厢试验,到在自主创新搭建的试验台上完成检验,王超和团队不断总结技术经验,指导检修实践。

帮助老挝铁路部门解决行车安全监测主机卡板等20多种动车运行中的技术问题,参与编写7份中老铁路动车组电气检修作业指导书……在王超的参与下,昆明车辆段成功搭建出集动客车学习培训、故障诊断、技术攻关、技术创新于一体的精品科技创新平台,并将中国技术推向了国际舞台。

“把不会的学会,才有挑战、长本领。”工作室的角落,还有几个电路板,王超时不时会拿出来研究一番。一时修不好的配件,王超会收起来,过上十天半个月忙完急活,再找出来尝试维修。王超说:“我没啥爱好,就喜欢修火车。这活有意义,咱干着有意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7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用更高的精度带给列车更快的速度”(工匠绝活)
...技师张雪松——“用更高的精度带给列车更快的速度”(工匠绝活)本报记者 邵玉姿《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4日 第 06 版)【绝活看点】作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2024-07-24 06:16:00
攻关创新筑匠心  砥砺追梦向未来
...结出了焊枪与焊锡丝的最佳方案,炼就了一手焊接芯片的绝活,为自主维修集成板卡和其他高价值配件打下基础。新型车下电源模块投入运用后,因为缺少新型试验设备,每天只能完成平时1/5的
2023-06-11 10:42:00
将工匠精神书写在平凡岗位上(讲述·工匠绝活(特别策划))
...报他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将工匠精神书写在平凡岗位上(讲述·工匠绝活(特别策划))图①:张凯在昆明站站台进行听漏作业。叶传增 杨 森摄影报道 图②:曹杰
2023-01-05 05:16:00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在昆明工务机械段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熊师傅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大家口中的“熊师傅”名叫熊自强,是该段动力设备车间的一名机械钳工。参加工作40年来,他相继在电
2023-01-09 08:19:00
确保机车零缺陷出厂(工匠绝活)
...张如意从事机车调试二十多年——确保机车零缺陷出厂(工匠绝活)本报记者 刘洪超摄影报道《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9日 第 06 版)【绝活看点】张如意,中车大连机车
2024-10-29 06:16:00
优化改进设备  助力提升产能(工匠绝活)
...公司电工高级技师樊凡优化改进设备  助力提升产能(工匠绝活)本报记者  高  炳摄影报道【绝活看点】从修理单台传统设备,到维保整条自动化生产线,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电工高
2025-02-19 06:22:00
精研技艺  维护仪表(工匠绝活)
...石化公司仪表首席技师张凤光——精研技艺 维护仪表(工匠绝活)本报记者 刘佳华《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2日 第 06 版)【绝活看点】张凤光,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仪
2023-09-12 06:08:00
潜心钻研  技术攻关(工匠绝活)
...网贵州六盘水供电局职工王磊——潜心钻研 技术攻关(工匠绝活)本报记者 陈隽逸《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3日 第 07 版)【绝活看点】王磊,南方电网贵州六盘水供电
2024-08-23 06:03:00
...工夏元友专注高精度设备生产——巧劲发力 精密加工(工匠绝活)本报记者  沈靖然【绝活看点】夏元友,重庆红宇精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一工厂钳磨组组长。30年来,他带领班组成员先后参
2025-02-18 06:0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0月1日至9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预计降水将持续到13日河北日报讯(宋平、白玉洁)进入10月以来,河北出现持续阴雨天气
2025-10-10 08:01:00
文化中国行·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②丨一座村史馆 半部创业史
一座村史馆 半部创业史——走进宁晋县黄儿营西村史馆如果不是今年暑假走进村史馆,大学生张子凡并不知道,他的家乡宁晋县贾家口镇黄儿营西村
2025-10-10 07:55:00
“演出+”“赛事+”“科技+”……河北文旅体活动掀起消费热潮逛古城、看绝活、观赛事、打卡沉浸式展览……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10 07:57:00
战鼓擂响!豫排联赛第二阶段今晚开战,你为哪支“家乡劲旅”加油?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 刘高雅)中国女排需要更多的朱婷,更多的朱婷在哪里? 走进这场排球盛宴,是否能找到小朱婷的影子?当“女排精神”遇上中原大地的豪情
2025-10-10 07:07:00
南京“大行宫见”街区“十一”开街后,吸引游客18.3万人次打卡地下建起“文化大观园”,一次逛遍“长江十二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武汉黄鹤楼
2025-10-10 07:31:00
记者探访钟山风景区交通优化提升后首个工作日早高峰出门就是绿波带 穿行景区更通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通讯员宁交轩“今天上班比平时还通畅
2025-10-10 07:31:00
开赛!顶尖车手竞技“世界山地花园”
开赛!顶尖车手竞技“世界山地花园”“环太湖赛”赛道蜿蜒,串联起“苏韵十三园”亭台水榭与湖光山色南报网讯(通讯员江轩记者张希)10月9日上午
2025-10-10 07:31: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通讯员冯瑶)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在国家会议中心发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0 07:31:00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国庆中秋假期相关调研报告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再夺全国第一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南京景区再次火成全国“顶流”
2025-10-10 07:31: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韩志娟记者王婷婷)日前,鼓楼区“湖南路街道铺事会”正式揭牌成立,首个聚焦环南大片区的实体阵地——“湖南路街道铺事会·环南大push空间”同步揭牌启用
2025-10-10 07:31:00
全国糖酒会下周开幕,将带来美食、美时、美市、美事——十年重逢享“四美” 万商云集“会”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糖酒会”)将于
2025-10-10 07:32:00
南报网讯(记者王怀艳)“南京是我旅游过的所有城市里最有人文关怀、最温暖的城市”“去完南京,后劲太大了”……南京不仅有好山好水
2025-10-10 07:32:00
央媒看太原10月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大范围降雨降温 多部门积极应对》为题,报道了太原从10月8日开始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天气
2025-10-10 07:40:00
央媒看太原10月8日,央视新闻频道《团结奋斗向复兴》栏目以《“一区一景”主题式高速服务区花式引客》为题,报道了太原市清徐高速服务区经过升级改造
2025-10-10 07:40:00
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 我省多措并举抢收秋粮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0月9日,在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农机手操作着履带式收获机来回穿梭
2025-10-10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