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极端高温天气,应当做好以下几点,来预防心血管的发生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02 21:44:00 来源:小肆说健康

热死了、热死了,我家空调24小时不关机,关了,就热,谁说不是,我家也一样,老太太说光在空调屋里待着受不了,刚刚出去看看外面有没有风,结果出去,热的又回来了……

刚刚下楼就听见两妇女在说,真是的,这些天天气高温,就跟“度难”似的

据中央气象局数据显示,今年是有史以来,数据记录最高温的一年,加之今年的伏天还是一个“加长版”的,时间上多出了十天,自进入伏天以来,全国多地区都是一拨接一拨的高温天气,最高温度超过了41℃。低的也在三十五六度,当然了,不仅中国热,这可是全球高温破纪录。这无疑给身体带来了很大的重创和考验。

极端高温天气,应当做好以下几点,来预防心血管的发生

为什么高温天气会对身体造成重创?

这是因为外界温度高于人体正常的温度,从而影响了身体正常的散热程度,也就是说人体自身面对温度的调节时,一般通过血液和汗液来进行散热降温的,当外界的温度高于人体本身的温度时,人体就会无法通过蒸发而有效散热,又或者散热失效,这样身体的热不能及时降下来,就会出现身体对高温的不适表现,比如疲乏、无力、热疹、并引起中暑,进一步发展为热射病,当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还可能诱导其他生理性应激,从而加剧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引发心肺疾病的发生。比如、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慢阻肺等。尤其是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本身就差或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比如肥胖人群、心脏病人群等无疑是一种考验。

千万不能小看高温热潮对身体造成的重创,据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模型预测研究显示,2019年全球预计超过35.6万人的死因与高温天气有关。且2021-2022年以来在不断增加。而且中国疾控中心与复旦大学等联合发表在《国际环境》期刊上的研究论文也显示,热浪导致居民死亡率增加7%,其中心血管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极端高温天气,应当做好以下几点,来预防心血管的发生

高温天气给心血管的带来的危机有哪些呢?

首先、在高温天气,体内水分蒸发较快,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补充,会加剧血液的粘稠度,易增加血栓风险。

其次、高温天气下,人体的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将比平时快3-5倍,返回心脏的血流量也会增加,同时心率也会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也会加大,从而增加的心脏的“工作”负担。

再次、在高温天气,人体代谢加快,耗氧量也会随之升高,同时人的情绪会出现烦躁不安,睡眠差等,这些都会使心脏的承受力更大。

如何应对极端高温天气,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极端高温天气,应当做好以下几点,来预防心血管的发生:

第一、多喝水,避免出现体内缺水,每天的饮水量在平时的基础上,要加量,几个关键时间点不要忘了喝水,早晨起床后、大量出汗后(需补充电解质成分)、运动后(喝水不能太猛)、睡前,不要等到渴了才去喝,充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含糖饮料、冷饮等不能代替白开水。

极端高温天气,应当做好以下几点,来预防心血管的发生

第二、起居要规律,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适当锻炼,运动强度不要过大,避免大汗淋漓和身体太累。

第三、保持情绪稳定,中午尽量避免外出,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晒,穿透气性好、轻便、宽松的衣物,从而帮助身体散热。

第四、饮食多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粗杂粮、瘦肉、鱼类、乳制品的摄入,少吃加工类或超加工类食品。

第五、做好合理地室内降温,无论是选择风扇还是空调,要掌握好温度、空气的流通性,不要采取不合理的降温,如用冷水洗澡、洗头或双脚侵入冷水中等。

第六、婴幼儿、老人,有基础疾病的一定要重点关注,三高人群要做好血脂、血压、血糖的监测,按时服药,老人、孩子,如若发现中暑症状要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2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温天气持续 老年人如何活动才安全?
...范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医务人员提醒,不仅极寒天气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加重,高温酷暑的极端天气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此一定要引起警惕。 最新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寒冷天气可能
2024-08-08 18:46:00
...心肺复苏。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不仅极寒天气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加重,高温酷暑的极端天气也会增加心脑血管风险,因此一定要引起警惕。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毅对第一财经
2024-08-05 03:17:00
快来学这套 心脏保健法
...液处于高凝状态,可增加血栓形成和心肌缺血风险。如果心血管处于健康状态,这些改变是可以承受的,但对年龄较大或心血管健康状况不佳人群来说,这些改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柳叶刀》杂
2023-07-10 01:24:00
热出人命!12天内深圳2人死亡、60人被“烤”晕!热浪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发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当长时间处于高温下,人体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导致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人就会中暑。
2023-07-20 10:47:00
极端高温:如果没有空调了,人类将如何适应?
...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性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极热天气会影响人体体温调节系统、水盐代谢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造成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使人体处于超负荷状
2023-06-28 16:46:00
如何应对高温天气呢
...害?疾控答疑疾控君来科普(1)高温热浪会 引发中暑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加重,甚至导致死亡,同时易出现热伤风、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病症。(2)加剧干旱的发生发展,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2023-06-16 13:38:00
心脏、血管都要被 烤验
...些影响?酷暑天我们该如何降温?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许顶立教你给身心有效“纳凉”。2023年或成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据报道,此前,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是2016
2023-06-27 00:55:00
高温下疲劳作业 两男子突发心梗被救回 医生:高温天气心脏负担重
伴随着高温热浪,心血管疾患风险也在悄然升高。近期,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接连收治几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高温天气疲劳作业。很多人认为,心血管疾病只在冬季最危
2024-06-12 18:12:00
...仅5月就有46人死亡。5月还报告了605例与酷热天气有关的心血管死亡病例。据法新社5月31日报道,印度近期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多个城市气温超过45摄氏度。首都新德里的一个气象观
2024-06-03 09: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学会这些,一起共赴“好孕”之约~
备孕须知生理准备是基础夫妻双方应戒烟、戒酒,烟草和酒精都可能对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受孕成功率。此外,适量运动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有效手段
2025-04-05 14:17:00
解码生化妊娠:一次未完成的着床,不是终点
当受精卵像迷途的种子,在子宫外徘徊却未能扎根,医学称之为生化妊娠。这并非传统意义的流产,而是生命最早期自然选择机制。可能经历着这样的场景
2025-04-05 14:28:00
春季口腔溃疡高发,如何平息这场“口腔内战”?
喝水痛,吃东西痛,就连呼吸都痛袁颖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春日来临,万物复苏,本应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可35岁的刘先生(化名)却被口腔溃疡折磨得苦不堪言
2025-04-05 11:45:00
“六十年一遇”的清明养生局别错过 这样做顺应春气,调养身心
昨日是清明,你知道吗?今年的清明极为特殊,是60年才一遇的“三月闰月双春清明”,而且气候变幻莫测,堪称养生的关键转折点
2025-04-05 12:16:00
一天狂卖1000斤!杭州人爱的这口“鲜”上市
随着春日的到来,毛笋新鲜上市,它以“鲜、嫩、脆”的独特品质受到青睐,近期正成为杭州市民餐桌上的“新宠”。杭州有摊主透露
2025-04-05 09:12:00
春笋、荠菜、马兰头……“菜篮子”拎出春天味道
肉禽蛋批发市场,市民采购鹅肉。清明时节,正是春季品鲜的好时机。各类春菜、传统糕点等集中上市,将春天的鲜味装进了市民的“菜篮子”里
2025-04-05 09:13:00
马拉松比赛前后饮食指南:为你的奔跑助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康岩2025济宁马拉松开赛在即,参与马拉松,无一是一场对跑者体力与耐力的极致挑战。而合理的饮食,就如同为这场征程注入强大动力的燃料
2025-04-05 09:27:00
专访高春花 肩负使命 传承高氏三绝针法的中医传承人
在中医针灸的广袤天地中,高春花宛如一颗璀璨之星,闪耀着传承与创新的光芒。作为非遗高氏六合脉针第四代传人、专业中医执业医师
2025-04-05 10:07:00
3月份,济宁市蔬菜批发价格稳中有升
资料图大众网记者 尹荣耀 济宁报道4月5日,记者从济宁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3月份,全市蔬菜批发价格稳中有升。根据对定点批发市场3月份蔬菜批发价格统计
2025-04-05 10:43:00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6个零成本妙招,助你轻松降糖!
餐后血糖升高,不仅会加重胰岛负担,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今天世颐堂为大家分享6个零成本的妙招
2025-04-05 10:44:00
研究发现:每周吃2次鱼,可防糖尿病肾病!正确吃法看过来!
据统计,超过1/3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肾病。且肾脏一旦受损,几乎无法逆转!然而,一项发表在《美国肾病期刊》的研究发现,每周吃2次鱼
2025-04-05 11:08:00
清明时期,青团这样吃更健康!
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融合而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重大春祭节日。悠久的祭祖文化与饮食密不可分,在清明节吃冷食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2025-04-05 12:16:00
近日,“49岁男子被确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这一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据了解,该男子此前突发持续高热
2025-04-05 07:41:00
体检发现脾胃不好? 这三种水果要少吃!
随着一年一度体检季的到来,不少人在体检报告中发现了脾胃功能不佳的问题。脾胃作为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营养摄入和免疫力
2025-04-05 07:10:00
肩关节里放气球? 这项技术修好了他的“折翼”
“咔嗒”一声闷响后,51岁的徐先生(化名)右肩彻底“罢工”了。不久前,骑电动车被撞的那一瞬间,这位家庭“顶梁柱”当即就感觉到肩膀剧痛
2025-04-05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