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9日电 (高琰瑭)“当代的太阳系探测,月球探测是起点,火星探测是热点,小行星探测是亮点,行星际穿越探测是难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近日畅想了未来人类进行深空探测的可能性。
9月8日举行的“中欧话未来:向太阳系的星辰大海挺进”主题演讲会上,欧阳自远介绍了中国航天的奋斗历程。
他说,从1958年以来,中国跟踪研究国外月球探测进展与成果,结合国情提出中国月球探测的设想,到1978年中国完成了阿波罗月球岩石研究。从嫦娥二号绕月人造卫星第一次实现了拉格朗日L2点绕月飞行,到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推进我国科学技术重大跨越。中国的探月工程在稳步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飞往哪里?欧阳自远提出:当代的太阳系探测,月球探测是起点,火星探测是热点,小行星探测是亮点,行星际穿越探测是难点。目前,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此前环月卫星探测、月面软着陆探测与月球车勘察、月面软着陆探测与采样返回的实施,为中国的载人登月和月球基地建设积累了经验和技术。
欧阳自远介绍,2030年前,中国在基本完成不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后,将建设月球科学研究平台,择机实施载人登月探测以及建设有人驻留的月球基地,开发利用月球资源。
未来,我们还可能会飞出太阳系吗?欧阳自远表示:很难。他用一张太阳系的剖面图阐释了这一观点:
太阳系的半径为10万至20万天文单位,也就是15-30万亿千米,长度大约为3个光年。假设人类的飞行器以第三宇宙速度飞行(16.7km/s),也至少需要3万年以上才能飞出太阳系的边界。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和2号两艘太空探测器,目前距离地球约有280亿千米,而这段路程,这两艘太空探测器飞了46年。放眼整个太阳系,它们飞行过的距离,还不及太阳系直径的千分之一。对于深空探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9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