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考古学家”怎么就成了“盗墓贼”?-中国吉林网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10-27 14:41: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

近日,汉大墓盗掘系列案告破,追缴文物4000多件。背后大佬涉及多名“考古学家”:白天与考古队一起参与保护性发掘研究,入夜后使用炸药等非法盗掘古墓。随着团伙中最后一名嫌疑人被提起公诉,这起在考古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盗墓案中的20多名嫌疑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当“考古学家”与“盗墓贼”这两个本该站在文明保护两端的身份,被同一批人完美切换,汉大墓盗掘系列案的告破,与其说是一场文物追缴的胜利,不如说是给整个文物保护领域敲了一记震耳欲聋的警钟。20多名嫌疑人里,多名业界知名的考古专家白天握着考古手铲参与保护性发掘,晚上参与非法盗掘,这样的“双面人生”,比任何普通盗墓案都更让人脊背发凉:他们不是不懂文物的价值,恰恰是太懂了;他们不是不知道破坏的代价,恰恰是利用这份“专业”把伤害做到了极致。

震惊过后,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个体贪婪的谴责,更该追问:到底是什么让文物的“守护者”,变成了文明的“掘墓人”?

当考古手铲沦为盗墓工具,崩塌的不只是个人操守,更是文物保护的信仰基石。考古的意义,从来不是“挖宝”,而是通过文物还原历史脉络、守护文明根脉。多少考古工作者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勘探,为了保护一件脆弱的陶器甘愿蹲守数月,为了厘清一段历史细节查阅上千份文献,这份“敬畏文明”的信仰,才是考古行业的灵魂。但在这起案件里,涉案专家把专业知识变成了盗墓的“利器”:他们知道哪里有最珍贵的文物,知道如何精准盗掘不留下明显痕迹,甚至知道如何规避考古现场的常规检查。当“学术光环”成为掩盖贪婪的外衣,当“专业素养”沦为牟取暴利的手段,破坏的不仅是古墓与文物,更是公众对考古行业的信任,对“文明守护者”这个身份的敬意。这种信仰的崩塌,比文物的损毁更难修复。毕竟,文物尚可追缴,可一旦“守护”的初心变了质,整个行业的精神支柱都会动摇。

“白天考古队,晚上盗墓贼”的荒诞剧情,暴露出监管体系对“专业身份”的过度信任,形成了致命的监管盲区。按理说,考古现场的人员管理、文物登记、发掘流程都该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可涉案专家却能在眼皮底下完成“合法身份掩护非法行为”的操作,核心问题就出在“信任代替了监管”。长期以来,文物保护领域似乎默认“有专业身份的人就有职业操守”,对考古人员的日常行为、文物流向的监管,多停留在“流程合规”,却忽视了“人心合规”。比如,考古现场的物资管理是否能覆盖炸药这类危险品?发掘后的文物登记是否能做到“件件可追溯”?考古人员的场外行踪是否有必要纳入监管视野?正是这些“想当然”的监管空白,让涉案专家有了可乘之机 。他们利用同事对“专家”的信任,利用制度对“专业人员”的宽松,把考古现场变成了盗墓的“中转站”,把合法发掘变成了非法牟利的“遮羞布”。这种“信任盲区”如果不堵上,再专业的保护力量也可能变成最危险的破坏力量。

文物犯罪的“专业性”与打击体系的“知识壁垒”,更让“专家级”犯罪有了可乘之机。办案人员曾坦言,“减地浅浮雕”“窃曲纹”这些考古术语,最初让民警一头雾水;洛阳铲的使用痕迹、文物年代的精准判断,更是超出了传统刑侦的知识范畴。这意味着,当盗墓者具备了“专家级”的专业素养,传统的打击手段就会陷入“看不懂、抓不准”的困境。此案中,涉案专家正是利用这种“知识差”,在黑市交易中精准定价,在盗掘过程中规避风险,甚至在被调查时用专业术语混淆视听。直到警方组建专业核心团队,边办案边学习考古知识,才逐渐摸清他们的犯罪套路。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文物保护与刑侦打击之间长期存在的“专业割裂”:文物领域的专业知识没有及时转化为打击犯罪的“武器”,刑侦系统的打击经验也没有反向推动文物保护的“预警”。如果这种割裂一直存在,即便这次案件告破,未来仍可能有“懂行”的盗墓者利用知识壁垒钻空子。毕竟,对付“专家级”犯罪,光靠勇气不够,必须要有“专业对专业”的底气。

抛开个体的贪婪,涉案专家的铤而走险,也隐隐指向考古行业生态中可能存在的“价值错位”。考古工作者的价值,本该体现在学术研究的突破、文明保护的成果上,可现实中,部分地区对考古成果的评价仍停留在“发掘了多少文物”“出了多少热点”,对考古人员的待遇保障、职业发展也未能完全匹配其专业价值。反观黑市,一件珍贵文物的利润可能远超考古人员一辈子的收入 。 这种“合法付出”与“非法收益”的巨大落差,就可能成为一些意志不坚定者的“诱饵”。当然,这绝不是为涉案者开脱,而是要看到:当行业生态不能让“守护文明”的价值得到充分认可,当专业人员的付出不能获得合理回报,黑市的诱惑就可能趁虚而入。重塑行业生态,不仅要靠道德说教,更要通过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职业尊荣感、健全保障机制,让考古人员的价值在合法轨道上得到实现。唯有如此,“靠专业吃饭”才不会变成“靠专业犯罪”。

4000余件文物的追缴,20多名嫌疑人的落网,这起案件的句号已经画下,但文物保护的反思不能就此停笔。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明遗产,每一件损毁都是历史的遗憾;而考古学家是文明遗产的“第一守护者”,每一个“内鬼”的出现都是行业的灾难。重塑“敬畏文明”的职业信仰,需要让每一位考古工作者牢记:发掘不是目的,保护才是。

本期编辑:罗丹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朱宝明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8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倒霉的盗墓贼:和同伙“内讧”被封于唐代古墓中,墙角枯坐上千年
...过往。古老的黄土下埋藏着无数宝贵的历史遗迹,等待着考古学家们的探索和挖掘。这是一条漫长而充满艰辛的历史复原之路。在这条路上,除了辉煌的文明遗迹,也充满了让人心情沉重的故事。这
2023-09-19 16:35:00
积沙墓为何被称为“中国第一凶墓”
...然不可能有80个盗墓贼死在墓中。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考古学家们开始使用专业的探测仪来检测墓中成分,以此找出这些盗墓贼丧命的真正原因。而这座满是盗墓贼尸骨的古墓也被称为“中国第
2023-05-05 09:36:00
中国最“寒酸”的一座皇陵,连盗墓贼都很嫌弃
...至于那些盗墓贼根本就不会去光顾。这样的皇陵,就算是考古学家都没有兴趣,原因就是在于在这样的考古墓之中实在是太寒酸了,根本就没有什么研究价值。所以直到现在,宋朝的皇陵都是对外开
2023-01-31 13:56:00
赵眜采用了什么方法逃过了盗墓贼的搜寻
...文管会作了汇报。20分钟后,广州市文管会副主任、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来到了象岗山。他掏出装有五节电池的大号手电筒,从缝隙中向下窥视。随着手电筒光柱不断移动,麦英豪先是看到用石块
2023-07-13 21:21:00
古代那么多真金白银,如今都消失到什么地方了
...多,为什么现在都不常见了呢?在2016年的时候,我国的考古学家进行了一次大型的水下考古,位置就在四川眉山的江口镇,考古学家之所以对这里进行考古,是因为在2015年的时候,有一
2024-06-09 10:41:00
为何明皇陵一座都没被盗,清皇陵面目全非?非也,明皇陵被考古过
...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包括郭沫若在内的一群历史或考古学家联合担保,向国务院秘书长提交了《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尽管当时另外几位历史学家,以时机不够成熟为由极力反对,但
2024-11-19 16:37:00
他是英国头号盗墓贼,曾盗走1万多件敦煌文物,81岁死在盗墓途中
...了英国国籍,这个人取得的头衔还是非常多的,比如他是考古学家、语言学家、艺术世家、探险家和地理学家等等,其中还有一个极其让我们中国人感到屈辱的称谓,那就是“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
2024-09-17 16:00:00
他生前经历波澜壮阔,死后留给后人无数谜团
...可怜。那么,这个祖山究竟位于何处呢?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们经过多方寻找,终于确定了祖山的位置就在今天内蒙古境内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西北。2003年,考古学家们来到祖山
2023-11-08 21:58:00
陕西一个无名古墓被盗,出土27吨重精美石椁,墓主人是谁?
...的考古工作。但是由于盗墓贼已经将整个墓穴洗劫一空。考古学家们只能凭借墓室之内的壁画以及装饰品来推断这个墓穴应该是唐朝时期的,但是却迟迟无法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老农的帮助正当专家
2024-11-04 14:3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亳州男子翼装飞越埃及金字塔,用独特方式宣传家乡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段翼装飞行者如雄鹰般翱翔在埃及金字塔上空的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引发关注。这位以天空为画布、以勇气为笔墨的飞行者
2025-11-04 21:43: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阳光洒过山间的侗寨,风吹过片片灰瓦溪水潺潺,宁静的山居等待被揭开面纱,露出文化的神秘。那是鼓楼纹案的玄奥,是传承至今的交响。为你展现历史的积淀来源 从江县融媒体
2025-11-04 23:19:00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内容如下:经国务院批准
2025-11-05 02:24:00
近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食堂以999元/只的价格上架帝王蟹,面向学生售卖,引发网络热议。今天早上(11月4日),南京大学发文回应
2025-11-05 03:55:00
校馆弦歌|一馆见校魂!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书写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篇章
坐落于吉林艺术学院红旗校区的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自2016年以来,便以专业实力与文化担当,成为吉林艺术领域的重要地标。这座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艺术空间
2025-11-04 23:44:00
本报讯(记者王薇)“双十一”网络购物促销活动来临,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规避购物陷阱和购物风险,昨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1-04 14:45: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牛庄乡安详离世。这个沉默奉献的共产党人,留给世人的是38.83元的银行卡余额,以及一生的无悔与坚守
2025-11-04 14:51:00
10月30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官章带着对大山的眷恋、对乡亲的牵挂,走完了88载人生历程。跨越49年的坚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生动诠释
2025-11-04 14:51:00
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亮相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
鲁网11月4日讯在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指导、中国质量协会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品牌建设平行论坛上,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集中亮相
2025-11-04 15:05:00
辛集市一“老头乐”逆行撞上劳斯莱斯
据观察者网,10月31日,有网友爆料河北石家庄辛集市一老年代步车逆行撞上劳斯莱斯,事故造成劳斯莱斯损毁严重。目击者任先生介绍
2025-11-04 15:07:00
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首届火炬论坛将于2025年11月6日至7日在河北省雄安新区举办
2025-11-04 15:10:00
安阳:当古老文字遇上现代科技 一场跨越三千年的创意对话
大河网讯 当古老的甲骨文在数字世界中“活”起来,当汉字创意与全球智慧相碰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安阳,正以一场关于文字未来的对话
2025-11-04 15:11:00
寻味“食”光 穿越千年的味蕾对话——广州酒家携手民航幼儿园共启广府饮食文化传承新篇章
金秋送爽,千年商都广州正洋溢着喜迎体育盛会与传承优秀文化的浓厚氛围。11月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盛大启幕之际,广州酒家与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幼儿园共同打造的“儿童茶楼”项目揭幕仪式在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幼儿园隆重举行
2025-11-04 15:21:00
陕西省第21届摄影艺术展览开幕
光影定格时代,镜头镌刻山河。11月1日下午,由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陕西省摄影家协会承办的陕西省第21届摄影艺术展览在长安画派艺术中心开幕
2025-11-04 15:30:00
10月31日,由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法润山河——王子彬法治主题艺术个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艺术诠释法治精神
2025-11-04 1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