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生前经历波澜壮阔,死后留给后人无数谜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8 21:58: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907年,在辽阔的中国北方大草原上,一个强大的王朝正式建立,并成为与统治中原的北宋王朝相对峙的大帝国。这便是契丹国,也就是后来风云两个世纪之久的辽国。它的建立者就是被尊为辽太祖的耶律阿保机。

作为日后叱咤风云的辽工朝的开国君上,耶律阿保机在位20年,即帝位11年,在南征北战中留下了诸多丰功伟绩,为辽王朝的兴盛打下了的基础。

他生前经历波澜壮阔,死后留给后人无数谜团

公元926年,在灭掉渤海国后,一代雄主耶律阿保机病逝于班师的途中,终年55岁。辽史上记载,耶律阿保机死后“葬于祖陵”,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祖山。历史上或地理上关于祖山的记载实在少得可怜。那么,这个祖山究竟位于何处呢?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们经过多方寻找,终于确定了祖山的位置就在今天内蒙古境内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西北。2003年,考古学家们来到祖山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实地考察。

在这里,他们发现了散落的石像生、破败的石墙遗迹。此外,还有三座辽代的陵墓也被发掘出来了。

他生前经历波澜壮阔,死后留给后人无数谜团

难道此地就是辽太祖的陵墓吗?仅凭一些石像和石墙的遗迹,考古学家还不敢轻易地下结论。

于是,他们仔细核对了地理位置,并将辽代帝王陵墓的形制做了更深入的研究。最后,他终于确定,这些散落的石像生便是辽太祖陵的石雕,而石墙的遗址则是辽太祖陵园曾经的围墙。至于那三座古墓,应该是辽太祖陵的陪葬墓。辽太祖的陵寝位置终于得到了精确定位。

不同于中原王朝的皇帝在即位后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寝,耶律阿保机的陵寝是在他死后由皇后述律平亲自主持修建的,整个工程耗时一年时间。虽然辽太祖陵的修建时间完全不能和中原帝王动辄几十年的修陵时间相比,但在如此仓促的时间内,辽太祖的陵园依然具备了完善的建制和宏伟的气势。虽然地面建筑早已被毁,但残留的遗迹还是能让人清晰地看到陵墓原先的规模。

他生前经历波澜壮阔,死后留给后人无数谜团

辽太祖陵宏大的规模让人心生敬仰,但一丝担忧也从考古学家们心底升起。俗话说“世上无不盗之墓”,尤其是规模宏大、葬品丰富的帝王陵,自古以来更是难逃被盗墓贼劫掠的厄运。照此推断,声名显赫的辽太祖陵墓是否也未能幸免于难呢?

考古学家发现,辽太祖陵的地面建筑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消失殆尽,但令人惊喜的是,其地宫却依旧完好无损。据说在20世纪20至30年代,日本人曾在辽太祖陵的旧址进行了肆无忌惮的大规模发掘,想要挖出辽太祖的陵寝,却没有找到陵寝的准确位置。

为何那些有专人看管的帝王陵寝都免不了被盗的厄运,而身居荒野、无人看守的辽太祖陵却安然无恙呢?人们始终也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这也就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他生前经历波澜壮阔,死后留给后人无数谜团

根据当地的民间传说,其实盗墓贼并非不知道辽太祖陵寝的所在。早在辽王朝衰败的时候,辽太祖的陵寝就遭到了劫掠,只不过被烧毁的是地面建筑,流失的金银珠宝也都出自那里面。

虽然盗墓贼对辽太祖陵内的宝藏觊觎已久,也曾有几伙胆大的盗墓贼试图发掘辽太祖陵,可他们最终都没能进入陵内。盗墓贼为何会失败?当地百姓认为,辽太祖陵以巧妙的建筑形式阻挡了盗墓贼。整个陵墓的拱形顶部由多层巨大的石条砌成,层层石条巧妙相压,形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

当盗墓贼揭开一层或者几层石条后,下面的石条便再也无法启动了,好似铜墙铁壁一般将盗墓贼挡在了外面。即便盗墓贼对陵内的宝物垂涎三尺,但因无计可施,只得悻悻然离开了。

对于当地百姓的这种揣测,考古学家们目前还无法找出相关的事实依据。但无人看守的辽太祖陵能安然无恙地度过了1000多年的时间,足以见得陵墓内必然有着很大的玄机。

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使得辽太祖陵墓不但内部充满了玄机,就连陵墓周边也好似包裹上了一层谜样的色彩,这其中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便要数那屹立千年的石房子。

辽太祖陵所在山谷的入口处有两座巍峨的石峰。这两座石峰单看像两条势欲飞腾的巨龙,合在一起又好似一扇大门。于是,人们便将这两座石峰称作“黑龙门”。在黑龙门东侧不远的半山腰上,有一座用巨石搭建而成的石房子,千百年来一直矗立在那里。

他生前经历波澜壮阔,死后留给后人无数谜团

石房子长7米,宽5.6米,高3.5米。整个石房子由7块厚约60厘米的完整巨石板构成,上面还雕刻了许多不规则的契丹文字和图案。其中6块巨石板搭成了房子的主体,剩下一块则被放在了房子里面,好像日本的榻榻米一样。

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山腰上,怎么会有这么一座石房子呢?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关于这个问题,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认可度最广的则要数“停尸房”一说。

人们认为,辽太祖从驾崩到入葬,中间经历了一年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他的陵墓尚在修建之中,因此这一年多里他的尸体就被放在这个石房子中。

他生前经历波澜壮阔,死后留给后人无数谜团

此时,有人一定会说,辽太祖去世一年三个月后才下葬,遗体肯定早已腐坏,因此石房子绝不可能是用来停放遗体的。于是,人们又猜测说,在那块形似榻榻米的石板下,有一口深井。将辽太祖的遗体放在石板上,下面的井水就会不断地向上散发凉气,这样尸体就不会腐坏了。

然而,至今也没有人探测过石板下是否真的有深井。而这个谜团也和辽太祖陵的诸多不解之谜一样,至今无人解答。

1000多年过去了,辽太祖陵依旧完好地沉睡在山谷之中。这位枭雄生前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岁月,死后又给后人留下了无数谜团。关于辽太祖陵的种种疑问,或许

只有等到他的地宫被打开时,世人才能豁然开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乾隆陵墓出现“灵异”事件,其中一幕吓坏众人,原因至今无法解释
...经是民国时期,清朝的辉煌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对于那些盗墓贼来说,清朝皇帝的陵墓仍然是他们心中的宝藏。在这一年,大盗孙殿英率领一群盗墓者,盯上了乾隆的古墓——清裕陵。 清裕陵位
2023-08-17 18:01:00
诸葛亮死后葬在哪里了
...没有金银珠宝,不值得后人惦记或者挖掘,这无疑打消了盗墓贼的念头。再次,来看保的严。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便将汉中定军山保护起来,甚至都不允许蜀汉官员到汉中前去祭拜。这样严密的保护
2023-08-11 21:04:00
永泰公主的故事
...一则历史记载中,唐代永泰公主墓中考古学家曾发现一具盗墓贼的尸骸。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乾县,一个宏大的工程计划掀起了一场历史的探寻与波澜。当地政府打算在乾陵西侧修建一座水库,但
2023-08-02 17:46:00
上官婉儿身上有三大谜团,墓曾遭官方毁坏,墓中尸骨不翼而飞
...其天井和甬道以及墓室,都遭到过大规模的毁坏,不像是盗墓贼干的,考古专家推测,很可能是唐朝官方毁墓的结果。在坟墓被毁,尸骨无存的情况下,想一睹才女上官婉儿的愿望也就破灭了,如果
2023-04-27 05:26:00
...诸葛亮在死后自然是觉得不能风光大葬的,先不说当时的盗墓贼有多猖狂,一旦风光大葬诸葛亮的墓葬必定会被盗墓贼所觊觎,我们知道,史上的很多帝王为了避免死后被盗墓贼打扰而开创各种反盗
2023-08-29 11:29:00
古代非常重视丧葬,为何只有元朝皇帝没有陵寝?
...,就充满着神秘色彩,虽然经过历史的推移,多数都难敌盗墓贼的破坏,但仍旧是专家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根据。然而,找遍了中原地带,几乎找不到忽必烈等蒙古皇帝的陵墓,因此后人推测有两种可
2023-04-22 08:31:00
中国历代开国皇帝都是谁?
...据重要地位,其统治时期对西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辽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乃耶律阿保机,他在辽朝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功绩和影响深远。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乃应乾兴运、昭德
2024-10-09 13:58:00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龙有什么故事
...咱们要说是另外一件与龙有关的历史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阿保机出身契丹贵族,身体强壮、武艺高强,“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当时的契丹各部还没有
2023-07-20 16:05:00
...空”一说,因为很多古墓被考古人员发现时,往往已经被盗墓贼“捷足先登”,遭到洗劫。此次被发掘的张昭家族墓也不例外,曾经被盗扰。庆幸的是,墓葬中还留下了不少文物,包括金印、铜弩机
2024-11-15 09: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