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风雨同舟七十余载 苦尽甘来皆是甜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4-20 06: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风雨同舟七十余载 苦尽甘来皆是甜

听两位九旬老人讲述平凡而幸福的爱情故事

风雨同舟七十余载  苦尽甘来皆是甜

风雨同舟七十余载  苦尽甘来皆是甜

N晚报记者 韩瑜超 通讯员 奚永良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爱情最高级的浪漫,就是相濡以沫、白首偕老。在南湖区大桥镇花园村,有一对结婚已经74年的老夫妻,丈夫张培成今年93岁,妻子沈金宝92岁,他们共同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如今幸福地携手共度晚年生活。

年轻时聚少离多

相濡以沫爱如歌,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张培成和沈金宝依然恩爱。

禾城春日的午后,老两口在自家阳台上“孵”太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老太太的嘴里还会蹦出几句责怪的话:“老头子,你的耳朵真是越来越聋了!上午让你去收块咸肉,又没听到!”张培成一向好脾气,从年轻时到现在都是如此,对妻子之令“从不敢违抗”。

张培成出生在步云,祖上住在当地一栋园林大宅里,称“聚宝堂”,占地3亩有余。自张培成懂事起,大宅里就住有十几户同族人,而他自己家在前殿东首,父亲曾供职于平湖新仓盐业行,相当于现在的总经理。“过去家庭条件蛮好,后来吃的苦也不少!”九旬老人回望过去,心生万般感慨。

沈金宝是新丰人,两人经媒婆介绍认识、结婚。1949年,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建设都需要知识青年,张培成不满足于小学毕业的现状,在其父亲的支持下,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报考了秀州中学。

那时交通还十分不便利,据张培成回忆,他从步云到学校的交通工具是手摇船。勤勤恳恳住校求学,颇有毅力的张培成完成了3年初中、3年高中学业,并顺利获得了毕业证书。

这对新婚燕尔相当于分居两地了6年。“那时作出这样选择的人真不多,我老头子是比较有个性的,我只好支持啊。”沈金宝说。

这段求学经历给张培成留下了一生难忘的记忆,“来回很不方便,好几次在学校没了饭票,还好有好同学冯秀全帮忙。我们好似亲兄弟,他的父亲经营中西药店,家住大桥薛家港,在校读书时寒冬里我们合床取暖。”脸上皱纹丛生的张培成回忆起那段青葱校园生活,满满的珍惜,同时他也十分感谢妻子当初的支持。

1957年,张培成去了安徽合肥的汽车制造厂工作,夫妻俩继续着分开的日子,也因此暂时没有生孩子,这在那个年代算是极少数了,妻子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对于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张培成说,他唯有用一生去感恩和报答。

面对窘迫生活同舟共济

1937年,侵华日军从金山卫登陆,平湖沿海各镇相继沦陷,张培成的父亲张寿鹏从平湖新仓回到了步云。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张寿鹏全家只有在白荡头搭的3间草棚。举家搬迁时,随身携带的一只木制盛米升箩陪伴了一家人,也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那段日子真是过得很艰苦,可以说生活到了窘迫的地步。”沈金宝说,尤其是丈夫去安徽工作后,她几乎一肩挑起了家庭的担子。由于夫妻长期分居两地,抱孙子心切的张寿鹏就托人为儿子和儿媳领养了一个孩子。1962年,张培成从安徽回到步云,终于与妻子团圆,先后生育了一子二女。

“几个孩子先后出生,家里十分拮据,通常只好是我们大人省下来给小孩吃。”沈金宝说。由于张培成年轻时读书,接着又去工厂工作,三十几岁回到农村后,肩不能挑,农村的各种技能活也不会干,全家八口人的生活之窘迫可想而知。

沈金宝不但没有抱怨,还鼓励张培成去附近的农村学校当代课老师,一来张培成无法承担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二来也能赚点小钱。“他毕竟算是个知识分子,田里的粗活重活就我来干呗。”沈金宝说,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里的田都由她带领儿女辛苦劳作。因田地离家远,收获的稻、麦需要用船装运回家脱粒,个子不高的沈金宝成了立于船头能撑篙、站于船艄能摇橹掌舵的“大女人”。

有一定学识的张培成空闲时间会为村里出墙报、帮村里进行人口普查。上世纪80年代,张培成受老同学之邀,到嘉兴协助建设立交桥。儿女们逐渐长大成人,尤其是两个儿子娶媳妇需要房屋,沈金宝就摇船去张培成干活的工地上拣建筑垃圾运回家,用作建房填基用。夫妻二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和省吃俭用,慢慢地改变着生活,建了几间平瓦房,又造了4间两层的楼房。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没怎么吵过架,父亲脾气很好,性格内向,而母亲则是个外向的人,哪怕再有气,撒好也就完事了,夫妻俩能有什么隔夜仇呢!”他们的小女儿张风英说。

晚年生活平常又安心

两位农村老人也没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相互扶持过着平常又安心的生活。

早些年,张培成喜欢看报纸,他利用大量时间认真阅读《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并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我把刊发在报纸上的重大时政报道、动态新闻等分类剪贴成册。”据张培成回忆,一个朋友的女儿要参加高考,需要搜集一些资料,这个朋友就想到了张培成有剪报的习惯,从中搜集到了一些香港回归的相关资料,帮了她的大忙。

岁月静好,张培成的父亲张寿鹏享年93岁,老人能如此长寿,离不开晚辈的悉心照料。

据了解,张寿鹏晚年双目失明,照顾起来并不是一件易事。“我母亲每天给爷爷端茶送水、洗脚、盛饭,反正她作为一个儿媳妇能做的和不能做的都做了,这点我真心佩服!”张风英说。

沈金宝家里家外一手操持,自己的年纪也一天天大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就是想着把这个家弄好,老父亲能在93岁高龄安心闭眼,我们做小辈的也心安。”

张培成和沈金宝十分孝顺老人,他们的子女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孝老爱亲成了他们的良好家风。“这户人家人都很好,过去是张培成夫妇照顾老爷子,现在是他们的子女照顾他们。”花园村妇女小组长张引珍告诉记者。

随着年事渐长,张培成夫妇完全自我料理生活有一定的难度,他们住到了小儿子张新华的家里。

儿女们商量后决定雇一名住家保姆照料两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前两天,小儿媳特意去竹园挖笋,想着给两位老人包馄饨吃。“不要麻烦了,我们又吃不了多少。”张培成拼命摆摆手说。小儿媳故意开玩笑说:“吃不下吗?那我送你们去医院!”顿时,老两口被逗笑了,笑容像极了天真的孩子。

能时常吃到儿女烧好的可口菜肴,有孙辈时常惦记、探望,共度晚年的张培成和沈金宝感到很知足,“我们现在还图啥呀,不就是希望自己保重身体,少给小的添麻烦嘛!”两位风雨同舟尝过了生活酸甜苦辣的老人道出了心声。

落日余晖下,两位老人翻看着结婚照,以及张培成的毕业证书、回乡证、参加秀州中学校庆联谊活动的合影等,好似岁月不曾老去。

“对于村里的高龄老人,凡80周岁以上的,每年有100元慰问金,90周岁以上是200元慰问金。但我认为,对老人们的关心更多的应该是精神层面的,比方我们委托‘管佳’第三方托管了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定期会有工作人员上门看望老人,在陪聊中了解老人的诉求。”花园村文化专管员黄丽丽说,给金婚夫妇拍结婚照、为老人举办文艺演出等,都是日常丰富老人晚年生活的内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0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夏江平、杨晓平家庭:风雨同舟温暖前行来自寿宁县的夏江平、杨晓平家庭,是大家交口称赞的“模范家庭”。丈夫夏江平是寿宁县公安局一级警长。30余年来,他积极进取、爱岗
2023-02-28 11:58:00
北戴河区未淑云道德模范志愿服务队开展“风雨同舟·温暖相伴”公益行动
...范志愿服务队走进退役老兵和困难群众家中,开展“风雨同舟·温暖相伴”公益行动,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祝福。活动中,志愿者们与老兵及家属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感谢
2025-01-10 10:04:00
相濡以沫四十载  风雨同舟度余年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记者 赵斌 通讯员 王澹“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近日,位于长兴县太湖街道的陆汇头小区健身广场上,一对老人手牵手散着步,脸上洋溢着幸福
2023-03-07 07:14:00
...植在暴雨如注时依然保有温暖的灯火。雷霆万钧下,更显同舟共济情“人心齐,泰山移。”这句民间谚语道破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生存智慧。当应急响应从Ⅱ级升至Ⅰ级,当红色预警的信号划破雨幕
2025-06-20 16:10:00
风雨同舟贤伉俪 工作岗位勇争先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她陪着他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他陪着她从青年教师到良师贤妻……他们是2020-2022年度山西省文明家庭获得者张利国家庭。夫妻二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同心进取
2024-04-17 06:42:00
昨日是世界气象日 听两对气象夫妻档讲述风雨同舟路
吕巧谊(左)和张玉轩(中)向记者介绍台风的相关知识。记者采访叶龙彬(中)及其妻子朱婧(左)。 台风步步紧逼,市民如何做好防范工作?寒潮即将来袭,大棚作物是否要提前“穿衣”保暖?
2024-03-24 08:20:00
长航公安南京分局开展“风雨同舟大道不孤”仪征党建联盟活动
...仪征派出所、南京龙潭海事处、仪征海事处开展了“风雨同舟、大道不孤”仪征党建联盟活动,专门邀请了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门诊部戴学斌主任走进仪征港口,给船员问诊送药。在金顺99
2022-12-30 19:32:00
...和丈夫把家人照顾得无微不至,附近居民尽是夸赞。风雨同舟、携手共进。如今,黎承海的儿子已参加工作,日子也在一天天变好,一家人正忙着修建新房子,向着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2023-02-01 10:16:00
相濡以沫 安享晚年
...是“奔七”老人的明智之举。老伴儿就是最佳选择。风雨同舟几十年,老伴儿愿意和你交流、交心、互动,能和你聊新婚的甜蜜、养育孩子的酸甜苦辣,能和你一起做家务、逛超市,一起散步、旅游
2024-01-09 08:2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术前检查正常,种植牙手术却失败了!菏泽恒贝口腔:存在失败率
鲁网9月11日讯“在近一年的治疗过程中,每次复查医生都告诉我们‘种植体长得很好,一切正常’,检查结果也显示没有问题。可万万没想到
2025-09-11 15:17:00
小叶医探 | 一上学就心慌胸闷?专家:警惕“学习适应障碍”
大皖新闻讯 新学期伊始,12岁的强强(化名)总是觉得身体不适——早上起来不想吃饭、在学校频频干呕......家长忧心地带着他来到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检查
2025-09-11 16:03:00
12岁女孩被继母生父虐死案即将二审开庭,生母最新发声:生父一审判五年半太轻了
大皖新闻讯 福建莆田12岁女孩被继母和生父虐待致死案将于9月16日二审开庭。9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女孩生母白女士
2025-09-11 18:21:00
女子伪造身份证盗取8旬老母存款案迎来新进展 法院判决其赔偿15万元
大皖新闻讯 9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采访获悉,此前备受关注的四川女子姜某英伪造身份证盗取8旬老母存款一案迎来了新进展,法院判决该女子向母亲赔偿15万元
2025-09-11 20:05:00
王老师来了
“王老师”,这个极其平常、耳熟能详,却又不同寻常、别有内涵的称呼,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深藏在岁月的记忆里,虽不常提起,却一刻也不曾忘记
2025-09-11 13:41:00
勇气大爆发!我决定每天都送老师一束“花”……
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滴哒啦它能实现小小愿望有神奇魔法……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老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今天教师节礼物是送?还是不送
2025-09-10 08:29:00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视频:刘晓娟 王辉)
2025-09-10 11:45:00
【三尺讲台,你我同行】致敬所有教育工作者
三尺讲台见证着春秋更迭当上课铃声再次响起你们依然站在最熟悉的地方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得您俯身讲解时的耐心作业本上细致的批红晚自习窗边温柔的叮咛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如春风化雨
2025-09-10 15:27:00
农行威海分行营业部慧眼识诈,暖心守护七旬老人“养老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房莉莉“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帮忙,我这些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可就全没了!”9月1日
2025-09-10 18:20:00
别让“比较”偷走你的幸福 珍爱网呼吁理性看待亲密关系
在当下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习惯于晒出自己的生活片段,无论是一束昂贵的鲜花、一顿精致的晚餐,还是一份体贴入微的礼物
2025-09-10 18:31:00
动车上的“生命共鸣”:一句“你多喝点水”,牵起警民情与母子思
2025年6月4日,C6512次动车穿梭在山河之间,车厢内一段因关怀而起的故事,正悄然串联起跨越时光的温情——乘警冯越一句“你多喝点水”
2025-09-09 15:10:00
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携礼赴济宁,上门祝贺宝妈喜添丁!
金秋九月,喜报频传。9月3日清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报喜中心团队带着500元宝宝成长基金和专属嘉乐宝宝的婴儿车,专程赶往山东济宁孙女士家中
2025-09-09 15:17:00
“90后”男幼师杨龙:铁汉带娃也柔情
讲故事、画画、做实验、设计游戏、创设环境、扎辫子、洗杯子……一提到幼儿园教师,不少人会想到细腻温柔的“红颜巾帼”。然而
2025-09-09 20:45:00
【视评】一中学女生被多人霸凌,广西苍梧应当反思什么
广西苍梧的一个中学女生被欺凌,她无助地跪在地上,被泼水、扯头发、扇巴掌。没料到,欺凌者还比出了剪刀手的手势在炫耀。这些画面令人心痛
2025-09-09 12:52:00
AI看东营 | 白露:告别夏末躁动 迎来澄澈清秋
白露至,秋意深。凉夜长,暑气收,白露,秋夜的薄纱轻覆,晨起的微寒初透。白露,告别夏末躁动,迎来澄澈清秋。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
2025-09-08 0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