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这群山外来的“务川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28 17:23: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 当晨雾还笼罩着远处的山峦,乡间的小路上已响起轻快的脚步声。一群操着不同口音的“山外来客”,正与田间劳作的村民们打着招呼。他们来自山外的世界,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驻村干部,也可以叫他们“新时代的务川人”。

这群“新时代的务川人”怀揣着使命和梦想,告别城市的喧嚣,离开温暖的小家,坚定地扛起责任与担当,走进大山深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百姓生活,用青春与激情书写乡村振兴动人的篇章。

这群山外来的“务川人”

扎根乡土 以脚步丈量民情

2023年5月,已圆满完成2年驻村工作任务的务川自治县石朝乡浪水村驻村第一书记汪洋,却申请留了下来,继续为浪水村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汪洋是遵义交投集团的一名干部,2021年他主动向组织提交驻村申请,被派遣到务川自治县石朝乡浪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启了他精彩的驻村生涯。

初到村里,汪洋面临陌生的环境、复杂的村情和群众的疑虑。他没有退缩,而是迅速转变角色,背起行囊,一头扎进乡村的各个角落。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漫天飞雪,他不是在走访群众,就是在走访群众的路上。4年来,他走遍了浪水村的每一块田地,访遍了所有在家农户,访民情、察民意、问民需、解民忧。

“这四本笔记本记录着我驻村工作点滴,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汪洋一边整理着民情日记,一边讲述着驻村的故事。

在驻村工作中,汪洋创建并运营“云上石朝”微信公众号,宣传推介石朝的自然风光、人文风物、农特产品等。依托浪水村委所在地海拔高,夏季凉爽的气候优势和浪水天坑自然风景区资源优势,带领村干部整合村里闲置资产,联合县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打造“云中驿站”民宿,引导村民将闲置房屋改造成了康养民宿,进一步夯实石朝休闲避暑旅游产业,同时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近期,汪洋又大胆跨界,借助网络平台成为一名“带货主播”。在“云上石朝好物优选”直播间里,“叫卖”从农户手中收购农特产品,讲述产品背后的乡村故事。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四年多来,汪洋把浪水村当成自己的家,全身心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深耕民生“关键小事”,做好强村富民“发展大事”,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这群山外来的“务川人”

排忧解难 以实干赢得信任

“现在再不担心缺水,太感谢村里的‘田姑娘’了。”一路走来,村民不断地夸赞“田姑娘”吃得苦,务实能干,喜欢办实事好事。

在务川自治县砚山镇大桥村,村民口中亲切称呼的“田姑娘”是遵义市审计局派驻砚山镇大桥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田季千。到村后,她迅速转变角色,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驻村工作上,经常性到田间地头和群众家中,送政策、聊生活、帮产业、问需求、解急难,吃苦耐劳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赢得村民的认可与信赖。

在走访过程中,有村民反映,大桥村通往砚山镇集镇的一段小路很危险,有村民在那里摔伤了。接到信息后,她第一时间去实地勘察。这是大桥村步行到砚山镇集镇的必经之路,村民口中的危险路段是一处陡坡,路面破损严重。晴天走在上面,稍不注意都会滑到,雨天就更不用说了,严重影响村民的出行安全。田季千立即找来专业人员设计、测算,并向“娘家”遵义市审计局求援。争取到路面改造经费后,她组织10多位村民改造道路,每日到施工点协助。经过3天的集中施工,将原来的泥泞陡坡路改造成了加宽的石梯步道,及时消除了群众出行的安全隐患。

2024年,田季千成功争取到大桥村河道治理及防洪工程项目资金15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汛期洪涝隐患问题。为村里新录取的40名大学生争取助学资金4.28万元。

倾心为民,真情服务。2023年5月驻村以来,田季千先后为群众办理各项事务123件,办好事实事105件,协助调解矛盾纠纷5件,协助村集体发展高粱产业160亩,带动78户农户种植780余亩高粱,争取资金150多万元,带领党员干部为村民送水20余次,带领群众深入人迹罕至的荒山林地、悬崖峭壁查探水源4次……

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全心全意为基层谋发展。田季千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这群山外来的“务川人”

产业帮扶 以发展点亮希望

黄华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航天江南集团)第十总体设计部团委副书记。2023年5月,被派遣到务川自治县涪洋镇双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农村走出来的黄华深知,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

入村后,他迅速走遍全村,调研产业发展,邀请遵义市农科院专家李金凤走进双河考察茶产业,外出铜仁市德江县考察学习“稻+蛙”种养模式,远赴黔西化屋村学习乡村振兴工作经验,通过新闻线索了解腊肉加工技术,散养鸡技术。

经过充分考察和调研后,黄华进行深入复盘总结,并将村支两委进行头脑风暴,研究谋划双河村产业发展和长远规划,探索发展“稻+蛙”生态综合立体养殖项目。

确定好发展项目以后,黄华积极向帮扶单位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并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和干部群众一起打田、放苗、插秧。同时也创新管理方式,聘请职业经理人专职负责稻蛙产业,选拔党员骨干参与基地管理。

经过2年的驻村奋斗,双河村10亩连片的梯田从曾经的种玉米,重新种回了水稻,还变成了一个稻蛙综合立体养殖示范点。丰收的时节,金黄的稻谷下密密麻麻的青蛙。基地建设第一年,亩产1200斤蛙和300斤生态米,亩产值接近1.5万元。

项目得到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推荐为省级稻蛙综合养殖示范点,得到对口帮扶单位等多家资金支持。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会(遵义片区)暨消费帮扶活动也走进稻蛙养殖基地。稻蛙养殖基地不仅成为双河村300余名脱贫群众就业增收宝地,还成为了务川山地特色产业的又一张名片。

驻村工作中,黄华积极开展“农企对接”,销售务川白山羊和西瓜,累计销售白山羊947份3788斤,销售西瓜6万斤,累计金额超过30万元,切实帮助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2024年,黄华结合航天江南贵阳片区单位需要,从一个单位向贵阳片区单位拓展,累计向企业销售白山羊3300份共1.64万斤,金额达90万元。

汪洋、田季千、黄华只是众多山外来的“务川人”中的代表。2022年来,各级派驻务川的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累计729人次,“组团式”帮扶队员139人次,东西部协作帮扶(69)人次。为务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极大贡献。

这群山外来的“务川人”

这群“新时代的务川人”就像一颗颗种子,在仡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他们有的虽然期满离开务川了,有的即将离开,但他们永远“驻”在仡乡群众的心中,成为了群众心中最可爱、最可敬的人。他们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彭飞)

一审:王信

二审:姚腾 余从源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8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十亩蛙田”有未来
...书记。春耕四月天,一路飞奔感受着山路十八弯,我来到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督导乡村振兴。抵达县城时已是中午,在此任职的老战友郑成刚听说我要去,就赶来与我见面,然后直奔涪洋镇双河村
2024-05-19 09:50:00
沃野农忙 万象“耕”新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沃野农忙 万象“耕”新——务川自治县农特产业高质量发展见闻科技赋能让农业发展“快马加鞭”;深“耕”产业链条,“链”出特色产业发展新优势……5月,务川自治县处处涌
2023-06-11 09:48:00
贵州务川:香榧树下“话”丰年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石朝乡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香榧产业5.1万亩。为盘活林下资源,大漆采取“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模式,香榧林下套种大豆、土豆、生姜、黄精、魔芋等作物2
2024-06-29 15:06:00
务川两次“首创”唤醒沉睡矿山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攻关铝土矿开采与生产关键环节务川两次“首创”唤醒沉睡矿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玉林 潘德玉在务川的群山中,蕴藏着1.5亿吨铝土矿资源。受制于技术,多年来,务川
2024-03-27 06:01:00
务川:“增减”和弦奏响提质增效强音
多彩贵州网讯 初冬的暖阳,照射着务川自治县石朝乡浪水村金银花产业基地,深绿色的金银花叶迎风摇曳。村民李永英一边将沉甸甸的金银花叶装进编织袋,一边连连感谢前来帮忙抢收叶子的党员干部
2024-11-18 16:16:00
【绿色发展】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务川莽莽林海生态美产业兴
在遵义务川自治县的莽莽林海间,一场“生态经济”的绿色革命正蓬勃上演——当地依托62.44%的森林覆盖率和240.93万亩林地,深耕林蜂、林菌、林药等特色产业,蹚出了一条“生态产业
2025-06-18 20:41:00
贵州务川:“花繁叶茂”致富一方百姓
清晨,第一缕晨光穿透云海,照到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浪水村,一个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和美乡村映入眼帘。“过段时间,叶子落地就不值钱了。”金银花种植户李永英带上农具
2024-11-05 12:10:00
务川自治县分水镇组织老干部开展 “健康人生、幸福生活”禁毒宣传活动
近日,务川自治县分水镇禁毒办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驻村民警组成志愿宣传队,开展以“健康人生、幸福生活”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进一步凝聚全民禁毒共识。活动中,老党员志愿者主动向群众发
2024-07-23 15:09: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务川“一村一警” 打通乡村治理“神经末梢”本报讯 (记者 谢国欢)务川自治县聚焦县、乡、村三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规范化建设,以“平安乡村”建设为抓手,创新“一
2023-01-10 05:2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