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这群山外来的“务川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28 17:23: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 当晨雾还笼罩着远处的山峦,乡间的小路上已响起轻快的脚步声。一群操着不同口音的“山外来客”,正与田间劳作的村民们打着招呼。他们来自山外的世界,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驻村干部,也可以叫他们“新时代的务川人”。

这群“新时代的务川人”怀揣着使命和梦想,告别城市的喧嚣,离开温暖的小家,坚定地扛起责任与担当,走进大山深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百姓生活,用青春与激情书写乡村振兴动人的篇章。

这群山外来的“务川人”

扎根乡土 以脚步丈量民情

2023年5月,已圆满完成2年驻村工作任务的务川自治县石朝乡浪水村驻村第一书记汪洋,却申请留了下来,继续为浪水村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汪洋是遵义交投集团的一名干部,2021年他主动向组织提交驻村申请,被派遣到务川自治县石朝乡浪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启了他精彩的驻村生涯。

初到村里,汪洋面临陌生的环境、复杂的村情和群众的疑虑。他没有退缩,而是迅速转变角色,背起行囊,一头扎进乡村的各个角落。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漫天飞雪,他不是在走访群众,就是在走访群众的路上。4年来,他走遍了浪水村的每一块田地,访遍了所有在家农户,访民情、察民意、问民需、解民忧。

“这四本笔记本记录着我驻村工作点滴,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汪洋一边整理着民情日记,一边讲述着驻村的故事。

在驻村工作中,汪洋创建并运营“云上石朝”微信公众号,宣传推介石朝的自然风光、人文风物、农特产品等。依托浪水村委所在地海拔高,夏季凉爽的气候优势和浪水天坑自然风景区资源优势,带领村干部整合村里闲置资产,联合县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打造“云中驿站”民宿,引导村民将闲置房屋改造成了康养民宿,进一步夯实石朝休闲避暑旅游产业,同时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近期,汪洋又大胆跨界,借助网络平台成为一名“带货主播”。在“云上石朝好物优选”直播间里,“叫卖”从农户手中收购农特产品,讲述产品背后的乡村故事。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四年多来,汪洋把浪水村当成自己的家,全身心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深耕民生“关键小事”,做好强村富民“发展大事”,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这群山外来的“务川人”

排忧解难 以实干赢得信任

“现在再不担心缺水,太感谢村里的‘田姑娘’了。”一路走来,村民不断地夸赞“田姑娘”吃得苦,务实能干,喜欢办实事好事。

在务川自治县砚山镇大桥村,村民口中亲切称呼的“田姑娘”是遵义市审计局派驻砚山镇大桥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田季千。到村后,她迅速转变角色,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驻村工作上,经常性到田间地头和群众家中,送政策、聊生活、帮产业、问需求、解急难,吃苦耐劳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赢得村民的认可与信赖。

在走访过程中,有村民反映,大桥村通往砚山镇集镇的一段小路很危险,有村民在那里摔伤了。接到信息后,她第一时间去实地勘察。这是大桥村步行到砚山镇集镇的必经之路,村民口中的危险路段是一处陡坡,路面破损严重。晴天走在上面,稍不注意都会滑到,雨天就更不用说了,严重影响村民的出行安全。田季千立即找来专业人员设计、测算,并向“娘家”遵义市审计局求援。争取到路面改造经费后,她组织10多位村民改造道路,每日到施工点协助。经过3天的集中施工,将原来的泥泞陡坡路改造成了加宽的石梯步道,及时消除了群众出行的安全隐患。

2024年,田季千成功争取到大桥村河道治理及防洪工程项目资金15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汛期洪涝隐患问题。为村里新录取的40名大学生争取助学资金4.28万元。

倾心为民,真情服务。2023年5月驻村以来,田季千先后为群众办理各项事务123件,办好事实事105件,协助调解矛盾纠纷5件,协助村集体发展高粱产业160亩,带动78户农户种植780余亩高粱,争取资金150多万元,带领党员干部为村民送水20余次,带领群众深入人迹罕至的荒山林地、悬崖峭壁查探水源4次……

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全心全意为基层谋发展。田季千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这群山外来的“务川人”

产业帮扶 以发展点亮希望

黄华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航天江南集团)第十总体设计部团委副书记。2023年5月,被派遣到务川自治县涪洋镇双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农村走出来的黄华深知,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

入村后,他迅速走遍全村,调研产业发展,邀请遵义市农科院专家李金凤走进双河考察茶产业,外出铜仁市德江县考察学习“稻+蛙”种养模式,远赴黔西化屋村学习乡村振兴工作经验,通过新闻线索了解腊肉加工技术,散养鸡技术。

经过充分考察和调研后,黄华进行深入复盘总结,并将村支两委进行头脑风暴,研究谋划双河村产业发展和长远规划,探索发展“稻+蛙”生态综合立体养殖项目。

确定好发展项目以后,黄华积极向帮扶单位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并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和干部群众一起打田、放苗、插秧。同时也创新管理方式,聘请职业经理人专职负责稻蛙产业,选拔党员骨干参与基地管理。

经过2年的驻村奋斗,双河村10亩连片的梯田从曾经的种玉米,重新种回了水稻,还变成了一个稻蛙综合立体养殖示范点。丰收的时节,金黄的稻谷下密密麻麻的青蛙。基地建设第一年,亩产1200斤蛙和300斤生态米,亩产值接近1.5万元。

项目得到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推荐为省级稻蛙综合养殖示范点,得到对口帮扶单位等多家资金支持。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会(遵义片区)暨消费帮扶活动也走进稻蛙养殖基地。稻蛙养殖基地不仅成为双河村300余名脱贫群众就业增收宝地,还成为了务川山地特色产业的又一张名片。

驻村工作中,黄华积极开展“农企对接”,销售务川白山羊和西瓜,累计销售白山羊947份3788斤,销售西瓜6万斤,累计金额超过30万元,切实帮助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2024年,黄华结合航天江南贵阳片区单位需要,从一个单位向贵阳片区单位拓展,累计向企业销售白山羊3300份共1.64万斤,金额达90万元。

汪洋、田季千、黄华只是众多山外来的“务川人”中的代表。2022年来,各级派驻务川的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累计729人次,“组团式”帮扶队员139人次,东西部协作帮扶(69)人次。为务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极大贡献。

这群山外来的“务川人”

这群“新时代的务川人”就像一颗颗种子,在仡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他们有的虽然期满离开务川了,有的即将离开,但他们永远“驻”在仡乡群众的心中,成为了群众心中最可爱、最可敬的人。他们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彭飞)

一审:王信

二审:姚腾 余从源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8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十亩蛙田”有未来
...书记。春耕四月天,一路飞奔感受着山路十八弯,我来到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督导乡村振兴。抵达县城时已是中午,在此任职的老战友郑成刚听说我要去,就赶来与我见面,然后直奔涪洋镇双河村
2024-05-19 09:50:00
沃野农忙 万象“耕”新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沃野农忙 万象“耕”新——务川自治县农特产业高质量发展见闻科技赋能让农业发展“快马加鞭”;深“耕”产业链条,“链”出特色产业发展新优势……5月,务川自治县处处涌
2023-06-11 09:48:00
贵州务川:香榧树下“话”丰年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石朝乡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香榧产业5.1万亩。为盘活林下资源,大漆采取“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模式,香榧林下套种大豆、土豆、生姜、黄精、魔芋等作物2
2024-06-29 15:06:00
务川两次“首创”唤醒沉睡矿山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攻关铝土矿开采与生产关键环节务川两次“首创”唤醒沉睡矿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玉林 潘德玉在务川的群山中,蕴藏着1.5亿吨铝土矿资源。受制于技术,多年来,务川
2024-03-27 06:01:00
务川:“增减”和弦奏响提质增效强音
多彩贵州网讯 初冬的暖阳,照射着务川自治县石朝乡浪水村金银花产业基地,深绿色的金银花叶迎风摇曳。村民李永英一边将沉甸甸的金银花叶装进编织袋,一边连连感谢前来帮忙抢收叶子的党员干部
2024-11-18 16:16:00
【绿色发展】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务川莽莽林海生态美产业兴
在遵义务川自治县的莽莽林海间,一场“生态经济”的绿色革命正蓬勃上演——当地依托62.44%的森林覆盖率和240.93万亩林地,深耕林蜂、林菌、林药等特色产业,蹚出了一条“生态产业
2025-06-18 20:41:00
贵州务川:“花繁叶茂”致富一方百姓
清晨,第一缕晨光穿透云海,照到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浪水村,一个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和美乡村映入眼帘。“过段时间,叶子落地就不值钱了。”金银花种植户李永英带上农具
2024-11-05 12:10:00
务川自治县分水镇组织老干部开展 “健康人生、幸福生活”禁毒宣传活动
近日,务川自治县分水镇禁毒办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驻村民警组成志愿宣传队,开展以“健康人生、幸福生活”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进一步凝聚全民禁毒共识。活动中,老党员志愿者主动向群众发
2024-07-23 15:09: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务川“一村一警” 打通乡村治理“神经末梢”本报讯 (记者 谢国欢)务川自治县聚焦县、乡、村三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规范化建设,以“平安乡村”建设为抓手,创新“一
2023-01-10 05:2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细“治”入微丨凉亭夜话
大河网讯凉亭之下,干群围坐,灯火可亲;围炉夜话,乡音织锦,民心可鉴。在河南省卢氏县木桐乡,经常可以看到干部群众围坐夜话
2025-08-15 06:11:00
全国生态日|贵州安顺:山水相依 “绿富”同频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近年来,安顺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与富民相结合,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的美丽图景在安顺大地愈加清
2025-08-15 07:05:00
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近年来,我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07:05:00
南报网讯(黄伟)8月13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调研城市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
2025-08-15 07:11:00
奥体中心周边将释放超1万个车位比赛当天,有商场给盐城车主免费停车南报网讯(记者卫凌云通讯员建萱)昨天记者了解到,8月17日“苏超”当天
2025-08-15 07:42:00
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展演举办用纯真童声咏唱爱国之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1942年
2025-08-15 07:43:00
南报网讯(记者程锦欣)8月17日,“苏超”南京队将主场对阵盐城队。为进一步推动赛事经济,将球迷文化转化为沉浸式空间体验
2025-08-15 07:43: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祝东秀)近日,省委党史工办联合设区市党史部门,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为依托,遴选推出13条抗战主题党史学习教育精品线路
2025-08-15 07:43:00
村里的“幸福小院”开餐啦
8月14日中午,老人们在高淳区金山下自然村的助餐点享用午餐,工作人员贴心地端上饭菜。当日,该村的“幸福小院”助餐点正式启用,每天将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就餐服务。通讯员高晓平
2025-08-15 07:43:00
南京推出盐城市民及“苏超”球迷专属“文旅大礼包”票根=通行证,吃住游玩“嗨”起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本周末
2025-08-15 07:44:00
江苏南京:石臼湖畔绽放“美丽经济”
“天空之镜”等“顶流”景点火爆出圈,上半年游客量超百万人次石臼湖畔绽放“美丽经济”石臼湖“天空之镜”景观。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胡英华 通讯员颜夏男郭小清杨国栋盛夏时节
2025-08-15 07:44:00
江心洲成立消防快处队
8月14日,江心洲街道洲岛家园、和园、兴园等3个社区的消防快速处置队正式授旗成立,标志着江心洲在安置房社区实现初期火灾“快反快处”力量全覆盖
2025-08-15 07:44:00
交通部门发布“苏超”赛事期间运输保障方案地铁延时运营,开通2条球迷接驳公交专线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交宣记者吴春霞)昨天,南京交通部门联合多部门发布赛事期间交通运输保障方案
2025-08-15 07:44:00
“晋韵华章”主题短视频、微短剧产创大赛主题活动8月至9月举行,其中的“晋韵华章·文旅共生”系列活动在太原古县城进行,创作团队可签约太原古县城为拍摄地
2025-08-15 07:58:00
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发布《太原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25年)实施方案》。其中提出,逐步开放城市各级各类绿色空间,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
2025-08-15 07: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