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9-06 13:58:00 来源:爱喜聊生活美食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时间过得真快,明天就进入秋季后的第三个节气——白露节气了。历书说:“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进入"白露",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昼夜温差加大,白天最高温度还会在30度以上,夜间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虽然暑热可能不会一下子退场,但是闷热感已经逐渐褪去,早晚能感觉到秋天的凉意。白露,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夜晚渐凉,昼夜温差拉大,寒生露凝,这是“白露”名由之一。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由此可见,白露是夏秋转折的关键节点,因此古时候的人们都非常重视,会在这一天祭拜禹王,举行秋社活动等,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它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都要举行祭禹王的仪式,其中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人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秋社一般在在白露、秋分前后举行,这是一种欢庆丰收、祭祀神灵的喜庆活动。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在饮食起居上,也有很多至理名言,比如处暑十八盆,白露身勿露,还有春捂秋冻等,浙江温州等地,人们会在白露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而在我们当地,则有“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的老传统,做好了身强体健过秋天!

一,1要收——收清露。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在民间,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人们拿着盆,在地里收清露,回家后煮茶喝,据说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也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这一习俗,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延续至今。

二,2不做——不在晨雾中锻炼,老人孩子不秋冻。

1,不在晨雾中锻炼。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秋季气温舒适,很多人会早起锻炼,这虽然是好事,但是最好不要太早去锻炼,更不要在晨雾中锻炼,因为晨雾中的废气废物不易消散,空气污染严重,人们晨练后,呼吸增快,容易吸入较多的废气,会诱发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导致人体多有不适,所以,晨练不要太早,更不要在晨雾中锻炼。

2,老人孩子不秋冻。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春捂秋冬是多少年留下来的至理名言,但是这得区别对待,对健康的年轻人来说,春捂秋冬确实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老年人和孩子来说,就不能一概而论了,他们不适合秋冻,一旦冻着了,就会出现感冒、咳嗽、甚至发烧等情况,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及时注意天气变化,督促老人孩子添加衣物,防止受冻。平时还要经常开窗通风,让居室内外空气流通,以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新鲜,还要提醒他们,不要到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去。

三,忌3样——忌发物,忌寒凉食物,忌肥腻食物。

1,忌发物。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属于发物的食物种类较多,通常包括部分肉类、海鲜、蔬菜、水果、蛋类等。从中医的角度而言,容易诱发某些旧的疾病、或加重现有疾病的食物均属于发物。这其实是针对因过敏引发疾病的人来说的,这些人最好少吃海鲜、韭菜、胡椒、辣椒、芥末、鲤鱼等食物,以免引发不适症状。

2,忌寒凉食物。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白露过后,秋季就真的来临了,我们在饮食上,就不能再多吃寒凉的食物了,寒凉食物包括夏季的冷饮,冰镇食物,还有寒凉的海鲜、蔬菜等食材,要多吃凉而不寒的食物,或者是温性食材,还有一些生津润肺、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山药、莲子、百合、红薯、南瓜等食材,对身体健康比较有利。

3,忌肥腻食物。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到了白露节气,气温渐渐凉爽了,人们的胃口也变好了,大家都开始了滋补模式,鸡鸭鱼肉不断,其实此时还不适合过于滋补,不必要多吃这类食材,可根据个人情况,吃一些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雪梨、甘蔗、马蹄、银耳、菠萝、燕窝、蜂蜜、乌鸡、甲鱼、鸭蛋、豆芽、白菜等,主食也可以多吃一些粗粮、玉米面什么的,这些食材可以润肺去秋燥,补充维生素。

四,吃4样——龙眼,米酒,红薯,白露茶。

1,龙眼。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白露节气,正是龙眼成熟的季节,此时的龙眼,甜度达到最高,口感也是最好的。所以这一天,民间都要吃龙眼,据说这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了一只鸡那么补,具体是什么原因,也无从考量。但是龙眼本身确实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并且含有较高的脂肪,有机酸等健康物质,具有润肤美容、安神助眠、健脾补心、益气养血等功效,所以我们不妨在白露这天吃几颗龙眼,来滋补强身。

2,米酒。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在我们江浙一带,到了白露时节,历来有酿酒习俗。人们选好上等糯米,淘洗干净后放入蒸锅蒸熟,再用晾凉的白开水冲洗抓散,再拌上酒曲,放在一个干净无油的容器中,中间掏一个小窝方便观察,然后再包裹起来,密封发酵2天2夜,米酒就做好了,清澈香醇,特别好喝。如果有客人来访,必喝这自酿的米酒,人们把这个酒称为“白露米酒”。

3,红薯。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白露时节,红薯也成熟出土了,细腻红润,特别惹人爱。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美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红薯:“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现代医学也证实,红薯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红薯也确实是价廉物美、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民间认为:白露时节吃红薯,可使人饭后不会出现胃酸,所以,白露吃红薯的习俗,延续至今。

4,白露茶。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白露当天早上收的清露做什么呢?煮茶喝呀。人们把清露煮开,加入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一泡,顿时满屋生香,难怪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前夕摘下的茶叶,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变得不那么鲜嫩了,不像春茶那样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不做,忌3样,吃4物”,身强体健过秋天

关于白露时节的饮食禁忌,就分享到这里,朋友们,你们老家白露时节有什么食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由爱喜聊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6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白露:露从今夜白 肺宜自此养(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且多与“吃”和“饮”相关。在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本身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功效,而白露前的龙眼个大、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时吃龙眼再好不过
2024-09-06 07:13:00
秋风入夜 清露入茶
...,不仅增加衣物让身体热起来,也有饮热茶、取清露、吃龙眼、番薯等习俗,营造秋日氛围感。一到这个节气,古人会“收清露”。“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从相关记载中,可以看出
2023-09-08 02:44:00
如果不差钱,建议中老年人:多吃5种零食,提高免疫力,有益健康
...接吃,还能煮粥,做法很多。四、桂圆干桂圆干就是干的龙眼,适当的吃能补充气血,还能养心安神,补充肾气。如果你患有睡眠方面的疾病,那么可以尝试吃点桂圆干。龙眼干可以泡水喝,还能直
2024-11-05 09:22:00
养胃食物排行,小米粥仅排第四,平时常吃些,胃或会越来越好
...蛋1个或猪红肉50克,每天1次,做菜吃。失眠食疗方法:龙眼枸杞粥龙眼益心脾、补气血,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枸杞子益精血、补肝肾,有明目功效;大枣则补中益气,除烦闷,对胃虚食少、
2023-10-10 14:18:00
“白露吃5宝,不往医院跑”,9月7日白露,建议多吃5宝,平安度秋
...把饼放入不粘锅内,小火烙至两面金黄熟透即可。 五、龙眼龙眼就是桂圆,产自南方,且在白露前后开始上市,在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传统。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
2024-09-04 12:25:00
小暑,牢记“5大习俗,3大禁忌”,家人更安康
...们切忌过度贪凉。在饮食方面,不宜过多食用冷饮、冰镇食物等寒性食物;在居住方面,也不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或对着电扇直吹。否则容易导致身体受凉、引发感冒等疾病。2.忌熬夜夏季昼长
2024-07-11 13:24:00
要减轻肝损伤,不妨把一些“它”泡在开水里
...食品,每天在白开水里参加一勺蜂蜜,再放入柠檬,红枣龙眼等食物,是一种不错的护肝好方式。有效降低酒精关于肝脏物质的进犯,防止酒精肝构成,抑止体内恶性肿瘤开展,关于肝组织损伤的人
2023-12-28 06:50:00
...饱口福。白露习俗中很多与饮食相关。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白露时节的龙眼个大、核小、肉甜,口感最佳,有益气补脾等多种功效,受到人们的喜爱。除了吃龙眼,福州人白露还有收清
2024-09-11 01:54:00
秋冬季节,多吃这6种食物,暖身又养胃,你知道吗?
...的问题,建议枸杞可以直接泡水、煲汤,也可以与红枣、龙眼肉一起煮粥等,帮助自身的调节气血。3.白萝卜 白萝卜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能够有效的改善自身的出现的消化不良,白萝卜能够
2024-11-17 08:5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童视界护眼灯全攻略:以科学之光,护航孩子新学期视力健康
新学期的钟声敲响,孩子们的用眼场景将从户外自由切换至书桌前的专注。课业压力叠加电子屏幕的频繁使用,让视力保护成为家长们心头最牵挂的议题
2025-08-12 19:47:00
NaturElan呐兔复合维生素系列焕新上市:精准定制?科学补给
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中,营养缺口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细节里。不规律的作息和失衡的饮食结构早已成为普遍困扰,富含天然营养素的蔬菜
2025-08-12 20:08:00
长高奶粉怎么选?营养管理是关键,QQ星奶粉为成长赋能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长高"始终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身高不仅关乎外在形象,更与骨骼健康、免疫力发展等长期健康指标密切相关
2025-08-12 20:09:00
“土方法”取鱼刺 险被刺破食管
9岁男童吃鱼时,喉咙里卡了根刺,姥姥赶紧让孩子大口吃米饭,想把鱼刺带下去,不料情况更加严重。8月11日,网格员接到求助
2025-08-12 19:59:00
南蟹北卖: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上演南北螃蟹“鲜”活对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佳霖“从8月5号开始,开始有了南方螃蟹,今天早晨拿了130多斤,没一会就卖没了。”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商户姜女士告诉记者
2025-08-12 09:53:00
浙大邵逸夫医院全省率先开展TCAR手术 为高龄患者拆除脖子里的“定时炸弹”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不少中老年人的体检套餐里多了一个项目——颈动脉检查。杭州79岁的金奶奶(化名)就在体检中发现了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
2025-08-12 07:07:00
十余年头疼靠吃止痛药硬扛,这次终于扛不住了 腰椎穿刺查明病因解病痛
目前,高温天进入了“持续续航”模式。然而,63岁的孙先生却在家裹着棉被发抖。更可怕的是,他在空调房里突发剧烈头痛,医生从他脑脊液中发现了比暑热更危险的“入侵者”
2025-08-12 07:08:00
末伏仪式感 炖一锅金银蹄 今年的末伏是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三伏天至此进入尾声。杭州老话说“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来个金银蹄”。
今年的末伏是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三伏天至此进入尾声。杭州老话说“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来个金银蹄”。金银蹄,是指腌过的猪蹄(也就是火腿踵)和鲜猪蹄一同炖汤
2025-08-11 08:10:00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在历史回响与社区温情中践行医者使命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砥砺前行,马克思主义学院贾瑞、吴奇隆带领抗战烽火实践团成员开展了一场跨越历史与现实的红色实践活动
2025-08-11 10:05: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8月11日—8月17日外聘专家一周诊讯
外聘专家一周诊讯名额有限,抓紧约起!注:发布日起即可电话咨询、预约。消化内科专家李福康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擅 长 消化系统疾病如食管炎
2025-08-11 10:48:00
“医术 + 仁心”!济南南郊医院耳鼻喉科收获患者锦旗
在济南南郊医院耳鼻喉科,一面红彤彤的锦旗,诉说着一段温暖的医患故事。这面写着“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的锦旗,从临沂市平邑县远道而来
2025-08-11 10:48:00
特酷®巧之约迪拜巧克力:异域灵感的甜蜜创新
消费日报网讯 全球范围内可可和巧克力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特酷®巧之约迪拜巧克力在今年5月举行的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大放异彩
2025-08-11 11:59:00
跨界融合下的医疗温度: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有限公司先锋路中医诊所“传媒+心理”服务的人文关怀
在数字化浪潮与传统医疗碰撞的今天,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有限公司先锋路中医诊所打破常规,以“传媒+心理”的跨界融合模式,为心理健康服务注入人文关怀的温度
2025-08-11 13:11:00
西安北大医院崔红主任:精湛医术 守护患者健康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领域,患者最怕的不是疼痛本身,而是无助——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对许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来说
2025-08-11 13:11:00
头发越洗越少?脱发的锅该谁背
天热爱出汗,头发秒变“大油田”,要不要洗个头却让不少人犯了难——每次洗头都会一团一团掉头发,岌岌可危的发际线让人实在不忍心下手
2025-08-11 14: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