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江南时报讯 为讲好老兵故事,传承老兵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江苏大学土力学院“红色传承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联合江西师范大学新传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开展寻访抗战老兵,聆听革命故事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走访活动。在渝水区老兵宣讲团成员周西安同志的建议和陪同下,实践团队还走访和了解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陈列室、水北商会“万企兴万村”的行动、退伍军人企业家协会、罗坊会议纪念馆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切实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感受爱国主义教育,涵养家国情怀。
老兵不老,发挥余热,退伍不褪色。老兵周西安代表渝水区老兵宣讲团接待土力学院实践团队一行。周西安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向实践队员讲述参战中的故事“1985年2月,我带领100多人的队伍赶赴前线、紧急增援。在漆黑的夜晚,顶着敌人密集的炮火,穿越地雷区,最终取得胜利……”尤其,提及每个战士在自己的战备包里留下的给家人的一封信,周西安说,“每个人的信开头第一句都是,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说明我已经不在了……”说到这时,周西安同志眼泪夺眶而出,在场师生无不为之动容,深受感动。老兵宣讲团黄明亮同志作为一名炮兵,回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自己炮打得准、打得快,坚守阵地,掩护战友的故事。黄炳荣同志讲述自己参与促成新余市“敲门嫂”行动。廖斌晨同志讲述自己退伍之后救人故事和学习写作的故事……
渝水区老兵宣讲团,以退伍老兵们为“传播载体”,以“老兵”身份、从“老兵”视角、用“老兵”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不怕牺牲,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告诉大家勿忘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他们一直致力于扎根基层讲理论、讲故事,发扬了老兵“退伍不褪色”的奉献精神。
“作为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三个周西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的实践活动之一,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研学的方式,帮助同学们将党的理论入脑入心,化作行动指导。”江苏大学土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西安表示,将充分发挥“三个周西安”工作室的平台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促进、发展成就观察等实践中,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本次寻访老兵专项暑期社会实践研学活动,增进了大学生志愿者们的爱党、爱国的情怀!他们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1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