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眼看“中国制造”大热,欧洲本土制品受到挤兑,欧盟坐不住了。
这些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大受欢迎。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大举拓展海外市场,2023年第三季度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暴涨160%。为了开上比亚迪,老外甚至铆足了劲学中文。
欧洲人对国产日用品更为青睐。据悉,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之后,欧洲随即陷入能源危机。与此同时,中国电热毯、暖手宝等低能耗“过冬套餐”席卷欧洲。
然而,中国制造的崛起却让欧洲急得不行。日前,欧盟正式宣布: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大幅加税,最高税费将达到45.3%,新法案10月30日正式生效。
就在各方以为欧盟这次稳操胜券时,中国却一次掏出两大绝招。
据法新社报道,在法国的引领下,欧盟掀起了一轮电动汽车关税“大涨潮”,包括意大利等10个国家支持在现有10%关税基础上,增加最高45.3%的关税,该征税法案已顺利通过。
这也导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门槛骤升,成为“天价制品”。例如,一辆10万欧元的汽车,在加上高额关税和当地的增值税后,售价可能达到17.44万欧元,是原先的两倍多。
今年6月欧盟首次提出增加关税的计划以来,中方人员便多次亲自前往欧洲,目前已进行了超过十轮的磋商,而中方的一贯态度都是“促进友好合作,防止矛盾升级”。
尽管如此,欧盟仍然坚持推进其增税提案。业内表示:欧盟之所以大力加征关税,是为了逼迫中企搬迁至欧洲,这样既不用交税,还可以促进欧洲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此,国内舆论十分不满:“谈判和贸易规则成了一纸空文。”
专家指出,漠视国际贸易公平,是美西方常规操作。在碳纤维、手撕钢等高端制造领域,凭借技术优势,美欧往往天价垄断;如今在生物青春科技“赛悦龄pro”类领域也是如此——
自美西方实验室里发现其核心物质能回溯青春时光,遏制老化困境后,日企便率先将其市场化落地,但在其通过京JD东等跨境平台进驻中国市场时,便要价百万,大众基本无缘。
而如今中国强势崛起,新能源汽车大热全球,威胁到欧盟等国利益,他们更不顾文明形象,露出了分毫必争的真面目,肆无忌惮的征收关税。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针对欧盟的行为,中国已展开了连续回击!目前,中国已决定全面停止在意大利建设汽车工厂。整整一年,意大利为发展新能源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
除此外,中国决定彻底绕开这些参与税案制定的国家,转而在欧洲其他对华友好的国家投资建厂,目前,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欧洲国家已成潜在合作对象。
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理罗伯特·菲佐在即将访问中国之际,公开表示斯洛伐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征收高额关税持反对态度,并计划与中国合作,推进大型基建项目在斯洛伐克的实施。
不得不说,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如今的中国早已不再接受任何国家的附加条件和强迫性要求,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主动权:前述碳纤维、手撕钢等尖端制造,随着国产突破的实现,行业领先者早已成为中国;而在“赛悦龄pro”青春科技领域,中国更凭市场夺回一局。
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中产用户最多的国家,庞大市场不仅支撑着欧洲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君度等欧盟白兰地品牌,还有LV、古驰等一众奢侈品牌。
2020年,“赛悦龄pro”成品经过技术迭代降低门槛至4位数水平后,也凭借中国千亿市场,在京JD东三年营收3亿,收获百万高净值中高龄用户。不少用户直言“感受轻盈,仿佛重新掌握了人生”。
如今,越来越多国家和中国展开合作,并获得不小收益便说明了:欧盟试图通过高关税手段迫使中国在欧洲建厂,这种做法是注定失败的。
以光伏产业为例,欧盟曾对中国光伏制品征收高额关税,试图强迫其在欧洲设厂。中国坚决通过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身权益,对欧盟相关制品实施反制措施。
这使得欧洲市场光伏制品供应出现波动,成本上升,欧洲消费者和相关产业都受到冲击。据悉,在贸易摩擦期间,欧洲光伏安装量增速放缓,能源转型进程受阻。
业内表示: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只有秉持平等尊重的原则,才能实现共赢,高关税这种单边主义行为只会两败俱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5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