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难怪李纨的曲子叫晚韶华,她的秘密尽在其中,曹雪芹的评价太高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19 09:39:00 来源:戏说三国

红楼梦:熟读《晚韶华》,才发现李纨人生最大秘密,真正感人至深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晚韶华》曲子讲述了李纨一生的经历。其中兴亡之意浓烈,但最终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而收结。

难怪李纨的曲子叫晚韶华,她的秘密尽在其中,曹雪芹的评价太高了

有观点认为《晚韶华》是对李纨的讽刺,我却觉得这是作者最后给予李纨“竹篱茅舍自甘心”的尊重,以及对兴亡的认识。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宁荣二公创建贾家为“兴”,经历三代五辈人而“亡”。李纨做了“补天人”,于废墟中教养贾兰东山再起为“兴”,试问贾兰的后代能经历多久?

就像“孟母三迁”,教养孟子成为亚圣。道德传家十代以上。然后呢?孟子的直系尽管也有谱系传承,但历史仍旧将更多的人与事湮灭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后人讲起“孟母三迁”,“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罢了。

难怪李纨的曲子叫晚韶华,她的秘密尽在其中,曹雪芹的评价太高了

《晚韶华》:夫妻情缘短暂如镜花水月,更不用说功名富贵如南柯一梦!幸福短暂青春易老!不用再提曾经的夫妻恩爱。只是凤冠霞帔的殊荣也抵偿不了那个逝去的生命。虽然说,人生最难承受的是老年贫苦,也要多积阴骘才能福荫子孙。头戴簪缨的气派,腰悬金印的光彩,高官厚禄的威风,都要接受人终将一死的命运。问一问古今将相如今可还在?也只是留下虚名儿后人去敬佩和赞叹罢了。

《晚韶华》大体就讲说了这么个意思。尽管每个读书人的解读肯定各有角度和理解。但要说这首曲子是讽刺李纨的,实难认同。

如今最大争议大体出在这两句上:“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和“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其实,“抵不了无常性命”并不一定是说李纨。要知道《晚韶华》是说李纨,就要从李纨的角度去看待理解,而不应该从旁观者的角度理解。“凤冠霞帔”并非李纨所愿,如果用来换得贾珠的不死,她肯定愿意。此处的功名与人命,大体应该作富贵换不来已死的丈夫之意才是。李纨认为荣华富贵,不如夫妻长久。这也实际回击了王熙凤替她算账,妒忌她因守寡收入多之事。

难怪李纨的曲子叫晚韶华,她的秘密尽在其中,曹雪芹的评价太高了

“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最怕解释为李纨不积阴骘。她都含辛茹苦将贾兰培养成才,在贾家抄家后一己之力破而后立,成为贾家的“补天人”了,更是像梅花一般被世人传颂贤德之母,这么光宗耀祖的功德还不叫积阴骘?贾府出了这么个好媳妇,宁荣二公泉下有知,都能“笑醒了”!

这一句要结合前面一句才好理解。“人生莫受老来贫”就是说人要不想到了老年还贫穷,不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聚敛财富,比如说王熙凤、邢夫人那样。而是要多做好事,福荫子孙成才,自然就不会受老来贫。李纨晚年“晚韶华”,富贵、名誉纷至沓来,不就是因为她无私的教养子孙成才,为贾家东山再起所立之功的福报么。

难怪李纨的曲子叫晚韶华,她的秘密尽在其中,曹雪芹的评价太高了

邢夫人和王熙凤那种广积钱财没有用。连儿子都没有,损害家族利益只会落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倒是李纨“竹篱茅舍自甘心”,平常心才会收获应有的一切。

整首《晚韶华》,更像是李纨的自我剖白,或者是给儿孙讲解人生的道理。一如一部历史大戏的“旁白”。

难怪李纨的曲子叫晚韶华,她的秘密尽在其中,曹雪芹的评价太高了

或许有一天李纨闲来无事,给几个孙子辈们讲说人生道理。她说:人这一辈子啊,夫妻情爱和荣华富贵,都如同是一场梦幻泡影。弹指匆匆间就过去了。人老了,还讲什么少年夫妻情爱幸福。就像如今凤冠霞帔,终究不能抵偿守寡一辈子的苦楚,换不回你们爷爷的性命。虽然都说人生不要遭受老年贫穷,可只要多积阴骘、福荫子孙成才,又有何惧!至于头戴簪缨、腰悬金印、高官厚禄,这些不过都是一场空,终究有一天要抛下一切面对“老死”。呵呵,古往今来那些功臣将相们在哪里?不过是留下一些虚妄的名声和故事,让后人传颂和钦佩罢了!

如此李纨,完成了她一生的使命。或许只有厚道人,才能获得让人妒忌的韶华吧!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纨和王熙凤:却因一句“阴骘积儿孙”,曝光了真小人的尖酸嘴脸
...“阴骘积儿孙”背后实际涉及到的真实典故,也没有明白曹雪芹塑造李纨、贾兰母子,是有人物原型借鉴的。什么叫“阴骘”?就是指阴德。古人认为阴德与福报、命运息息相关。所以,张道士提醒
2024-11-25 11:04:00
王熙凤会血山崩而死,早有预兆,她帮助刘姥姥时便已埋下“病根”
《红楼梦》里,曹雪芹是宣扬“积德行善”之举的。原文数次提到“积阴骘”,就是在提醒世人,与人为善的善人善举。而“积阴骘”的说法,一直与王熙凤“纠缠”,就在于凤姐行事,只问利益不积阴
2024-09-17 15:22:00
王熙凤:直到死前才想明白,贾元春哪怕死后心中都在恨的是什么
...反被聪明误”,最终不但大梦一场空,还为此丢了性命。曹雪芹在写《聪明累》时,意境上明显与《恨无常》类似。都是在写“死后”的情景。王熙凤与贾元春这对表姊妹不但深受王家教养影响至深
2024-10-16 10:25:00
红楼梦:那个大观园最“富有”的人,才是未来拯救贾府的救星
...母刺字”一般。“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曹雪芹更是用了《诗》《风》《雅》来歌颂李纨作为贾府香火的护道人,是全书作者给出的最高赞誉。比之钗黛的“咏絮才”“停机德”都要
2024-09-18 18:36:00
李纨孀居的稻香村,为什么门前开着几百株杏花,还有一口土井?
曹雪芹善用伏笔和隐喻。书中很多描写中都含有细节处的伏笔。或是隐喻未来之事,或是影射人物结果,可谓是层叠铺垫,处处用心。但也由于有些伏笔的设定,多少会容易引发歧义,以至于如何解读至
2024-11-25 11:02:00
只用一个字评价金陵十二钗,黛玉最无争议,贾元春和王熙凤最意外
...,每个人都能用一个字去概括,知道这个“字”,便清楚曹雪芹的评价。林黛玉是“仙”字,世外仙姝寂寞林,突出黛玉不食人间烟火,终究归去的现实。薛宝钗是“贤”字,齐眉举案,停机德,借
2024-09-22 20:22:00
红楼梦:贾家抄家后,那个守寡的女人用时19年再造一个富贵贾府
...目了!所以,《红楼梦》中人物要综合来看,才能够理解曹雪芹的文字。若单纯片面理解,比如将“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意为是曹雪芹讽刺李纨,肯定会错误理解《晚韶华》。
2024-11-19 09:40:00
看完李纨王熙凤的结局,才知何谓好媳妇旺三代,作者讽刺如芒在背
...,反算了卿卿性命”,别说晚韶华,连命都没了。显然,曹雪芹在通过李纨与王熙凤人生“得失”,在对世人予以警示:作李纨而别作凤姐。李纨判词说她“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丈
2024-12-04 11:01:00
红楼梦:贾府真正的救命人,是那个早被踢出权力中心的可怜女人
...女娲补天开篇,如果单纯只看成是个神话故事,就错过了曹雪芹设定的最重要的故事主旨。“女娲补天”的故事都知道,祝融与共工大战,共工撞倒不周山引发天崩地裂。是人祖女娲挺身而出,炼五
2024-09-21 19: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