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
“有了这笔资金的助力,微藻碳中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项目将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7月21日,刚拿下一笔20亿“订单”的北京某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张宇说。
当天,以“‘碳’寻武汉,共赢未来”为主题的武汉市碳招商推介大会召开,51个项目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346亿元,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碳交易等多个领域。
现场签约。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武汉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构建碳市场全产业链,拥有全国碳市场唯一登记结算机构(中碳登)、中部地区唯一的试点碳市场(湖北碳市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武昌区)……低碳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新动能。
“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等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文化旅游等“无烟工业”加速成为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8.2%,服务业占比达到62%。环保产业健康稳步发展,规上企业363家,总体规模超过1000亿元。一批现代化绿色工厂成群崛起,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5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建成省级绿色工厂5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
当前,武汉正锚定建设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三个中心”,加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武昌区作为武汉市的核心城区和碳金融集聚区、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一直走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前列,在碳金融政策制定、平台搭建、项目引进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和独特魅力。聚焦碳交易服务、碳资产管理、碳金融创新、碳科技转化、碳普惠应用等五个方向,武昌区制定全国首个双碳产业特色楼宇支持政策,引进一批碳市场服务产业链企业,形成以“中碳登”大厦为核心的“1+N”双碳产业空间格局。
为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聚集优势资源发展重点产业,被誉为“中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制定了“135”现代化产业新体系,重点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和氢能产业,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全国氢能产业示范核心区,同时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走在前列。
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三峡集团东湖燃机热电有限公司全面参与国家碳市场碳排放交易,长飞光纤、烽火通信、天马、新芯等十来家光电子企业积极参与省级碳市场碳排放交易,年碳履约量超110万吨当量。
江城大地,千行百业正向“新”而兴、逐“绿”而行,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昂扬奋进,不断提升着武汉现代产业体系的“含碳量”“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张沛 李梓良 方林琦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2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