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09 13:00: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代好多皇帝,他们不太愿意随便颁布罪己诏,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错,最主要的原因呢,其实就是因为这玩意儿压根就解决不了问题呀!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要是皇帝认错能把实际问题给解决了,那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皇帝,大概每天最要紧的活儿,就得是写检讨啦。可关键在于,皇帝写检讨,在绝大多数情形下,除了让自己的威信降低之外,啥事儿都解决不了。

像古代那些经常出现的天灾、瘟疫、土地兼并之类的问题呀,根本不是皇帝写个检查就能解决的。并且当皇帝写了检查后,大家反倒会觉得,皇帝在这件事上都做得不对,那意味着皇帝也没什么特别了不起的。紧接着呢,估计就会有那么一些人借着这件事,开始盘算着怎么去造反啦。

咱来简单回顾下罪己诏这个事儿哈,古代都有哪些皇帝下过罪己诏呢?等看完他们下罪己诏的情况,咱大概就能明白罪己诏在古代到底是个啥概念啦?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中国古代那最有名的一次罪己诏,大概得属汉武帝晚年下的轮台诏啦。在这份罪己诏里头,汉武帝自己好好反思了自己长年累月地对外扩张,给国家造成的巨大压力呢。所以呀,这份罪己诏也能算是汉武帝对自己一辈子的一种评价啦。

实际上呀,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下达罪己诏的人呢,真不是汉武帝哦。那第一个下罪己诏的人,是汉武帝的爷爷,也就是汉文帝啦。

汉文帝下罪己诏的事儿大概是这样的:在公元前180年年中的时候,吕后去世后,西汉的那些开国功臣们把吕家给收拾了,接着就把在山西那边当藩王的刘恒接过来,让他接班当皇帝。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这一年九月的时候,刘恒成功到达了长安,接着就正式登上了皇位当起了皇帝。等举行完登基仪式后,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刘恒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慢慢把各方势力给稳住了,稳稳地坐在了皇位上,也避免了自己被架空的命运。

转过年的正月呀,也就是刘恒正式进京三个月那会儿,有大臣郑重地上书啦,说该让刘恒立太子啦。汉文帝收到这份上书后呢,没立刻就确立太子,反倒下达了一份诏书去“自责”。

在这份“罪己诏”里,汉文帝讲自己:德行很浅薄,没资格当皇帝。尽管已经登基好几个月啦,可天下人依旧觉得他不太适宜做皇帝。既然自己都不适合当皇帝,那要是在这个时候立太子,那自然就辜负了大家的信任呀。

当时老刘家呀,有不少长辈和同辈的诸侯王呢,像汉文帝的四叔楚王,还有堂哥吴王,他们都很厉害的呀,以后把皇位交给他们就好啦,根本没必要立自己的儿子呢!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接着,等这封“罪己诏”颁布之后,底下的大臣又一次上书,开始对汉文帝的这封罪己诏进行驳斥。大家都认为汉文帝应当坚持嫡长子继承制,而另外几位老刘家的诸侯王,也陆续来信,请求汉文帝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之后呀,汉文帝这才正式颁布旨意,把自己的长子刘启册立为太子啦,他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呢。

这在咱中国历史上呀,是首次由皇帝颁布的“罪己诏”嘞。主要的内容呢,是在探讨继承人的相关问题。

要是大家对这段历史稍微了解点儿,并且看过这份罪己诏的内容,那产生一个疑问就不难啦。问一下:汉文帝的这份罪己诏,到底是不是在“罪己”呢?他真的是在向大家做检讨吗?

答案肯定不是啦!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实际上,汉文帝那时下这份诏书,就是以这种方式逼迫大臣和诸侯王们表明态度。他早就打定主意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要是当时真有诸侯王或者大臣敢说自己该做太子,那估计接下来就得等着被汉文帝镇压啦!

所以啊,历史上的首个罪己诏,实际上压根就不是一份检讨的东西,而是一种办法呢,是一种逼迫大家去认可皇帝的办法哟!

接下来呢,在汉文帝那个时代过去大概几十年后,他的孙子汉武帝,发布了史上最为著名的罪己诏——轮台诏。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轮台诏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的啦。

汉武帝那时候,前期一直在跟匈奴干仗。等匈奴被打回漠北以后,汉朝可没停下对外战争的脚步,反倒到处去扩张。特别到了汉武帝后期,又开始朝着西域那方向大规模地扩张啦。

这些战争使得西汉的版图得以大范围扩张,不过呢,也给西汉的国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呀。尤其是往西域方向扩张的时候,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汉武帝在用人上出了差错,最后导致汉朝在西域方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可结果却不是很理想呢。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到了公元前89年那会儿,汉朝高层有人提议要往西域的轮台地区大规模移民,还要在那儿屯田呢,可汉武帝赶紧把这个计划给叫停啦。之后,汉武帝就颁布了那著名的轮台诏。

在这份轮台诏里,汉武帝对自己先前的西域政策进行了反思,接着就宣布暂时停止向西域方向进行扩张。

要是我们把整个轮台诏仔仔细细地读过了,就能发现:实际上汉武帝写的这个检讨,态度挺诚恳的呢。从那字里行间呀,我们都能看得出来,汉武帝确实是在深刻地反思自己之前这几十年的治国政策,他也真心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但问题在于,这封轮台诏发出去之后,汉朝立马就有一件大事发生啦。大概在汉武帝正式下诏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一天汉武帝在睡觉呢,皇宫突然就出现了一场刺杀案!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当时那个刺杀汉武帝的刺客,进到了汉武帝的寝宫,差点儿就直接把汉武帝给杀了。还好那时候这个刺客不了解汉武帝寝宫的布置,把东西给打翻了,让外面的侍卫给发现了。接着,汉武帝身边的一个近侍,拼了命去阻拦,这才挡住了那个刺客。

接下来呀,汉武帝展开深入调查后,很快就察觉到,这场刺杀背后的主谋是个叫马通的将军呢。那晚进宫刺杀汉武帝的人,是马通的哥哥,也就是当时在汉武帝身边的近臣马何罗。

等事情过后,汉武帝开始查案,直接被吓出一身冷汗。其实,那一夜的情形,比他预想的危险多了!那晚,马何罗已经进到他的寝宫了,就差半步就能亲手杀了汉武帝。并且在宫里,马家的其他几个人,还借着汉武帝的名义调兵,差点就把整个皇宫给控制了。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这是汉武帝在位后期极为重要的一场刺杀案。此事件,让汉武帝着手规划起自己身后的事。并且在这场刺杀事件里,表现较为出色的那几个人,随后直接被汉武帝任命为他死后的辅政大臣。

对于马通家族的那几个人呀,为啥要去行刺汉武帝呢?后世一般都觉得,是因为他们当年参与陷害了太子刘据。他们担心汉武帝追究责任,所以就选择了行刺汉武帝。

从表面上看,这个刺杀案好像跟那份罪己诏没啥关联,对吧?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但实际上,这个马通呀,刚好就是在轮台诏里面,为数不多被提到的那几个人中的一个呢!

所以很多后世之人觉得,马通当时有胆子造反,能成为汉武帝时代唯一一个行刺皇帝的人,关键就在于这份罪己诏。在这份罪己诏出来之前,马通虽然察觉到自己之前和太子有矛盾,可能会被清算,但他的胆子还没大到敢去刺杀汉武帝的地步。

不过这份轮台诏颁布以后呀,汉武帝的形象立马就不那么完美啦。在当时呢,很多人都觉得,就算汉朝出了些问题,那也多半是中下层的执行者没把劲儿使好,要不就是军队士兵不够勇敢。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这份轮台诏出来以后呢,大家就开始慢慢琢磨啦,有没有可能是汉武帝的责任呢?是不是汉武帝的命令给下错啦?

在这之后,马通才敢去行刺汉武帝。

要是我们认真读过轮台诏呢,就会明白:这份诏书只是对汉朝开拓西域的事做了个总结分析,压根算不上汉武帝自己认错。要是汉武帝真的主动认错,承认好多问题是他自己的责任!那往后,他还能不能接着当皇帝,会不会有人直接起兵造反,这可都是大问题!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有了汉武帝这个范例后,紧接着,几乎所有的汉朝皇帝,以及后来绝大部分朝代的皇帝,都直接变聪明啦。

后来差不多所有汉朝的皇帝,只有在一种情形下,才会颁布这种自我责备的诏书,那便是遭遇天灾!

只有当出现日蚀、旱灾、水患以及瘟疫这类情况时,后面的汉朝皇帝才会下诏书稍微责备自己一下。即便如此,他们通常还会说,这并非自己的主要责任,而是朝中的某个官员做得不好。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像后来汉成帝在位那时候呀,汉朝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呢,天灾也是一个接一个不断。在这样的情形下,汉成帝就直接把这口锅给甩到当时的丞相翟方进身上啦。他不单直接给这个丞相赐了一杯毒酒,还公开发布诏书,向全国宣告,各地的天灾就是这个丞相的责任呢。因为他主持政务做得不好,所以老天爷才生气降下天灾呀!

在遇到天灾这种情况时,即便皇帝认错,那也不是意味着他真觉得自己不适合当皇帝啦。恰恰相反,这表明只有他能够代表整个天下,去跟老天爷认错呢。从法律和道理的角度来讲,这实际上反倒对巩固皇权是有好处的。

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真正因打仗或人事问题而颁布罪己诏的皇帝,其实并不多。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皇帝确实是因为自身的错误而下了罪己诏,那么之后,这位皇帝要么退位,要么直接选择自杀或者被杀害。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在这当中最具名气的,便是明朝末期的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当政那阵子,一共下过六回罪己诏。不过呢,这些诏书中大部分都是在为天灾的事儿检讨,压根没说自己的策略有啥毛病。一直到最后,等李自成都打进北京了,崇祯皇帝打算自尽之前,他才承认是自己出了问题。

当崇祯皇帝主动承认错误之后,他实际上就没有了活路,只能选择自我了断。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随便下罪己诏?他们为何经常知错不改?

要说古代为啥会有这种事儿呢,原因其实挺简单的。在古代的权力体系里呀,皇帝把控着绝对的权力。这样的话,他们就得绝对正确,只有这样才能让众人信服。

要是皇帝发布了罪己诏,承认了自身的错误。接着呢,在大臣们跟前,皇帝的威严就会一下子消失不见。往后皇帝再发布命令,大臣们就会从本质上对皇帝的权威性产生疑问,不再听从命令。这样一来,原本完好的国家机器,瞬间就会瓦解!

接下来嘛,要么把皇帝给换了,要么就把整个国家机器给推倒,重新来过。

这个代价呀,明显是有点大了呢。

这样的话,一般情况下,古代那些皇帝呀,除了遇到天灾之外,基本都不会下罪己诏呢。要是皇帝自己认错,承认自己在政策方面有问题,那接下来呀,国家离换皇帝估计就不远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罪己诏:古代皇帝的检讨与政治手腕
...个什么概念了?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一次罪己诏,大概就是汉武帝晚年时期下的轮台诏。这次罪己诏当中,汉武帝自己反思了自己常年对外扩张,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压力。所以这份罪己诏,也算是汉武
2023-09-18 20:27:00
汉武帝好大喜功,晚年为何下诏“罪己”?
与秦始皇一样,汉武帝也是一位好大喜功、颇为自负的人。然而,汉武帝又与秦始皇不同,到了晚年之际,他公开下诏“罪己”,向天下人陈述自己的过错,并且改弦更张,彻底改变治国的方略。这件事
2023-02-11 21:36:00
为何汉宣帝的名声没有那么大呢
...人知的除了汉高祖刘邦、文景之治外,最知名的恐怕就是汉武帝刘彻了,他开疆拓土,一举奠定了中国版图的雏形,但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代并非武帝时代,而是宣帝时代,宣帝,即刘病已,西汉史
2022-12-26 15:20:00
皇帝也会认错?为何历代的皇帝要下罪己诏?
...逢大灾大难或是民怨沸腾时,都会下个罪己诏反省自己,汉武帝、唐德宗、宋徽宗、崇祯帝、顺治帝、光绪帝等等都先后效仿。其中数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最为有名,“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
2023-01-06 20:57:00
汉武帝刘彻年少继位,开疆拓土,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提起汉武帝,世人都会与秦始皇相提并论,“秦皇汉武”也经常在一起出现,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每个伟大的天子出生之前都会有异象,我们称之为“天子异象”。当年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在出生之前
2023-01-26 19:08:00
“罪己诏”是如何出现,并发展为诏书的?
...暴虐。所以赵翼认为“两汉之衰,但有庸主而无暴君”。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是两汉时期最有名的罪己诏,也是后世帝下诏的范本。回顾《轮台罪己诏》颁布的原因,是由于汉武帝晚年深悔往年
2023-05-01 18:53:00
汉武帝都没办法解决的匈奴之患,为什么汉宣帝却很快解决了?
...的画面,不禁让人想起昔日汉匈之间百余年战争,为什么汉武帝数十年与匈奴交锋最终都没能成功的事儿,让汉宣帝给办了呢?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汉匈之间的那点事儿。一、”和亲“时期总听人聊起
2023-06-25 09:40:00
汉武帝是怎么解决军事开销的
汉武帝刘彻是古代史上少有的强势君主,在位期间基本都在对外用兵,开疆扩土。如果说用兵东南,开通西南等是小规模用兵,那么他花费长达44年时间打击匈奴可谓是旷日持久的大手笔。汉武帝孙武
2023-04-22 11:09:00
为什么古罗马没有和汉朝开战
...张骞出使西域,13年之后才回到西汉,不过当时已经处在汉武帝时期了。公元前121年,罗马陷入内乱之中。 公元前107年,马略开始进行军事改革。四年之后,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大
2023-05-15 14: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