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科学先驱沈括的著作,记载传承了古代的技术成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3 14:32:00 来源:戏说三国

沈括在中国古代正史中仅仅是个一笔带过的人物。《宋史·沈括传》只简单地记载了沈括的生平及为官经历。

对他的科学成就仅以一句:“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加以总结,就再无赘述了。

沈括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先驱,他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造福了百姓,他的著作记载和传承了古代的技术成果,造福了后世,他的贡献和成就也应当被后人广泛知悉。

宋朝科学先驱沈括的著作,记载传承了古代的技术成果

读书万卷,行路万里

沈括出生于宋朝的官宦之家,父亲沈周为官多年,官职不高。母亲许氏出身书香门第,家中世代为官。

许氏在47岁高龄时生下了沈括,老来得子的沈氏夫妇对这个儿子格外重视。

沈括从小就聪明好学,在母亲的悉心陪伴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沈括开始读书识字,他聪明好学,热爱读书。

沈括的父亲沈周酷爱读书,也酷爱藏书,这为沈括博览群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沈周的藏书涉猎广,版本多,让沈括在书海无涯的求知中渡过了童年时光,到14岁时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

因为父亲沈周在多地任职为官,沈括跟随父亲到过泉州、间周、润州、汴京等多地,游览了各地的山川名胜,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

宋朝科学先驱沈括的著作,记载传承了古代的技术成果

不同于一般文人好吟诗作赋,沈括每到一地,就喜欢与农人工匠们聊天,向他们请教关于农田灌溉、作物种植、工具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正是这样的经历和学识,为他将来的科学成就打下了基础。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沈括24岁开始步入仕途,一生为官30余年。虽然没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也没有处尊居显的成就。他就是一个兢兢业业的父母官,把自己的渊博的学识与科学务实的精神用于为官治世。

宋朝科学先驱沈括的著作,记载传承了古代的技术成果

公元1051年,按照承袭父荫的制度,沈括前往海洲沐阳县任主簿,在位期间,他兴修水利,开发农田,造福了一方百姓。

公元1061年沈括任宁国县令,上任伊始,他就对辖区内的农业生产及百姓生活进行了全面考察。发现宁国县因洪涝灾害淹没农田,农民颗粒无收,乞丐成群,有的人甚至沦落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

沈括果断决定重修芜湖的圩田,虽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他力排众议,征调劳工,完成了这项农田水利工程,此后多年,宁国县粮食丰收,百姓年年有余粮。

沈括也是王安石变法中淤田法的主要践行者。淤田法就是通过汛期放水的方式将河底的淤泥冲到岸上,将两岸的盐卤地加以改良,增加粮食产量,改造后汴河两岸良田九千倾,产粮万石。

宋朝科学先驱沈括的著作,记载传承了古代的技术成果

公元1082年沈括因永乐城筑防不利,被贬至随州,政治生涯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著书立说,功垂千秋

贬官后的沈括,居住在梦溪园,他以笔墨为伴,将当时的奇闻轶事、能人工匠的技术成就、自然现象中的科学发现进行记载,成书《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最早记录了的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沈括通过布衣毕昇留下来的活字印刷工具,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复原,并通过记载让活字印刷术得以流传。

《梦溪笔谈》也是唯一一个对指南针的发现及改进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的著作,记录了从司南到指南仪再到指南针的演变过程。

宋朝科学先驱沈括的著作,记载传承了古代的技术成果

沈括还通过自己观察研究,发现了磁偏角,使指南针更加精确,为郑和下西洋以及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沈括绘制了《天下州县图》,是当时存在的最完整、最详细的地图;他搜集天下药方编成了《良方》一书,对中医的传承功不可没;沈括还发现了石油和化石,并进行了记载,也是现存最早的记载;他提出了《十二气历》,完善了历法……

沈括的科学成就可谓空前绝后。西方社会对沈括及其著作《梦溪笔谈》评价很高。日本从十九世纪开始翻译研究《梦溪笔谈》,西方国家也在20世纪初期,将《梦溪笔谈》翻译成多国语言进行研究。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沈括是科学史上的最卓越的人物,他所著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坐标”。

宋朝科学先驱沈括的著作,记载传承了古代的技术成果

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曾说:“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国出了一位”。

乌台诗案,毁誉参半

在赞扬沈括的科学成就和科学精神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质疑他的人品,认为他是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是卖友求荣的虚伪小人。

事情源于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间,接待了前来考察两浙农田水利的沈括,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很快就成了很好的朋友,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

但沈括居心不良,将苏轼的新作摘抄了一份,并加上了歪曲解读的注释,呈给皇上说苏轼藐视朝廷,有不臣之心。

宋朝科学先驱沈括的著作,记载传承了古代的技术成果

之后,苏轼被贬黄州,而这一切的导火索正是沈括。被贬后苏轼与沈括绝交。

也有人嘲讽他与王安石的塑料友情,指责他在变法中见风使舵。变法初期,王安石位高权重,沈括是变法的积极拥护者,也是变法执行中的先锋人物。

但变法失败后,见王安石大势已去,沈括为求自保,落井下石,大肆批判王安石。就连当时的皇帝宋神宗也认为沈括出卖同僚的行为令人不齿,这或许也是沈括为官政绩突出,却没被重用的原因吧。

宋朝科学先驱沈括的著作,记载传承了古代的技术成果

结语

纵观沈括的一生,他是当之无愧的科学巨匠。《梦溪笔谈》是他留给后世的无价财富,它汇集了古代能人智士的智慧成果,内容包含天文、历史、地理、化学、医学、数学、音乐等多个门类。

他为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科学成就在现代社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已形成了一个研究沈括及著作《梦溪笔谈》的学术门派,称之为梦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1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国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沈括(1031-1095),宋钱塘人,字存中。嘉祐间擢进士,累官翰林学士、三司史。博学能文,通天文、历算、方志、音乐等。制天文仪
2023-05-04 15:52:00
沈括的生平和成就,科学、政治与文化的交织
提起沈括,大家可能仅限于听说过,对于其他方面多少有些陌生。但是说到《梦溪笔谈》,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之一,大家应该就恍然大悟了吧。对,沈括就是《梦溪笔谈》的作者,一个对中国科学史做
2023-09-28 18:50:00
聊聊北宋时期的杰出科学家沈括
沈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科学成就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生于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自幼聪颖好学,博学多才。在政治上,沈
2024-02-12 06:44:00
清朝第一位错生时代的全能女性科学家
...宋明,各朝各代都极为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而明朝宋应星以《天工开物》收录了历代以来手工业、农业如陶瓷、火器、制盐、采煤、培育水稻等技术,是一部综合
2023-05-28 05:39:00
中国科学史上的明星人物——沈括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英国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颂沈括是一个科技的巨人,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沈括出身官宦世家
2023-08-30 14:51:00
首届“腾冲科学大奖”揭晓:1000万元,基因编辑技术先驱张锋教授获奖【附基因编辑细分技术分析】
...学教授卢煜明和美籍华裔科学家、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先驱之一、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锋。二人分别获得1000万元人民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博得研究所张锋教授,是生命科
2023-12-05 11:34:00
...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邓 淇 《卓越学校建设之路》(著作)聂存明 《人文景观的传承与创新——枣庄市城市景观建设研究》(著作)李印照 山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
2023-10-09 06:53:00
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品行卑劣
...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伟人留下的丰功伟绩为人们熟知。沈括,一生以其著作《梦溪笔谈》而名扬四海。此书被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而沈括本人也被誉为中国古代
2023-02-21 22:18:00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级别的政府奖项。本届共评出著作论文奖1196项,咨询服务报告奖76项,普及读物奖21项,青年成果奖203项。此次山西省高校共获奖6项,山西大学获奖3项
2024-08-04 19: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