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科技雄安 展翅腾飞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01 03: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韩梅

雄安新区科技成果展示中心、科技成果交易和转化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完成并全面开展运营,助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快速、高效落地。

国家级高新区升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空天飞行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落地运行,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汇聚,雄安科技创新影响力稳步攀升。

实施促进空天信息、软件和信息技术、鸿蒙、会展产业发展的一批具体产业支持政策,推进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7年来,雄安新区科技创新在视野格局、资源集聚、创新能力、转化应用、体制政策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突破。科技雄安,正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翅腾飞。

科技雄安 展翅腾飞

雄安大脑——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外景。刘光昱摄

处处呈现智慧场景

水、电、气、暖、网等市政管线集中的地下综合管廊不断延伸;重点区域实现5G全覆盖,生态环保方面在全国率先实现了5G/VR全景视频移动监测监控;作为全国第一个全域按照数字化道路建设布局的区域,雄安“聪明的车”驶上“智慧的路”已变成现实,数字道路总里程今年年底将扩展到600公里……在雄安,处处呈现智慧场景。

“街头不见井盖、抬头没有电线,环境舒适宜人,交通畅通无阻,感觉特别爽。入驻雄安才知道,其实雄安有三座城,除了地上城,还有‘云’上城和地下城。‘云’上城和地下城藏着‘雄安大脑’和市政管线大通道,这是科技雄安的底气所在。”去年8月随企业从北京迁入雄安中关村科技园的龚玲说。

走进雄安互联网产业园片区,这里集纳了中国移动(雄安)智慧城市科创中心、中国联通雄安互联网产业园和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等,是支持数字雄安建设的桥头堡、主力军,将积极承接北京疏解数字产业,正在成为雄安的“智能高地”。

占地面积120亩、总投资近20亿元、建成后可容纳6000人同时办公的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贾梦霜介绍,作为启动区首批开工建设的市场化项目之一,我们在建设中坚持“创新、生态、智慧、低碳”特色,具备了“鸿蒙化+绿色化+场景化+全域IPv6”能力,将为疏解入驻的数字企业提供“智慧园区+产品+运营”服务。“产业园下个月将正式投入运营并迎来第一批数字企业搬迁入驻,该产业园将成为启动区首批正式投入运营的市场化疏解项目。”

创新种子落地生根

地下管廊中是否有积水,道路上的司机是否安全驾驶,社区垃圾桶有没有满溢……这些过去只能由大量人工参与完成的工作,很快都将被人工智能算法“一键代替”。而把这颗“创新种子”植入雄安大地的,正是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

走进位于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的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全国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满墙的专利、证书、各种人工智能高科技产品映入眼帘。该公司打造的“灵娲”AI训练平台和ABIS多模态管理平台,能快速训练生成各类算法并落地应用场景,将大大提高算法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智能应用门槛和成本。

作为首批服务雄安新区城市建设的12家北京中关村企业之一,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入驻雄安,先后参与了雄安新区首个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市民服务中心智能化场景、智能征迁信息化平台建设、一体化智慧大脑AI计算平台等项目。

“刚到雄安时,这里就像一张白纸,没有高大上的工作生活环境,更没有高科技的场景。”公司品牌市场总监张会说。如今,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城市级智能平台和众多智能化场景同步投入使用,空气中充满了创新的味道,雄安迈向“妙不可言,心向往之”城市的脚步越来越快。

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结合

“我们所乘坐的无人驾驶公交巴士安装有多功能‘车灯’,可与数字道路两侧的智慧灯杆相互‘照应’,在‘雄安大脑’统一调度下,实现车路协同安全行车,群众出行更绿色更便捷。”雄安集团数字城市公司副总经理杨威说,“无人驾驶公交车、无人驾驶快递配送车、无人驾驶环卫车等多个创新产品已在雄安‘上岗’,服务居民生活。这些不断‘上新’的产品投用之前,都是从同一个地方——雄安科创中心中试基地走出来的。”

走进位于雄安高新区的科创中心中试基地,一座座中试标准厂房整齐排列,为企业提供研发、小试和中试验证等服务。目前中试基地已有雄安百信、芯联新科技、北京普龙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陆续入驻投产,每个项目都极具创新感和科技感。

在北京普龙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大厅内,一款挂轨式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在沿着轨道来回“巡逻”。它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若发现漏电、有毒气体等问题,可以在0.3秒内发现问题并及时传输给后台解决,其识别准确率达99%。“这款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电力、综合管廊、交通隧道等场景,目前正在进行最后测试,即将投用于雄安新区地下综合管廊、交通隧道等公共设施,效率相当于人工巡检的3倍,能节省70%人工成本,比人工巡检更安全、更高效、更精准。”该公司总监张梦迪介绍。大厅另一侧,技术人员正在演示操纵一款四轮定位智能巡检机器人。“这款巡检机器人可以调整任何方向,适合在变电站、智慧园区、机场等室外场景巡检。两款机器人互为补充,助力雄安新区企业实现无人化值守、智能化运维。”张梦迪说,目前公司已拥有4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雄安科创中心中试基地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是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中的过渡性试验场所,是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的重要通道。在雄安,创新技术与雄安本地需求有机契合,实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紧密结合。

亲历者说

雄安集团数字城市公司副总经理杨威:

区块链智能城市从这里走来

本报记者 韩梅

“父亲是北京人,母亲是保定人,中间有个雄安,我就来雄安啦!”作为双硕士留法海归,雄安集团数字城市公司副总经理杨威骨子里透着北京人的爽朗,眼里闪着温暖而坚定的光。

从2017年10月加入中国雄安集团以来,他带领团队完成24项数字化管理和运营项目,用区块链“链”出雄安智慧生活,人们称他“雄安区块链第一人”。

为雄安选“秀”,打造两座“森林”。杨威到雄安做的第一件事是搭建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在此平台开设了千年秀林项目。“我刚到雄安时,雄安没有真正的森林,对于广阔无边的白洋淀来说,堤坝上一排排柳树,顶多算小树林。”杨威回忆,雄安建城伊始,就实施“先植树,后建城”,只有打好蓝绿交织的生态底色,才能配得上“未来之城”。

随着2017年11月13日第一株树种下,雄安千年秀林浩大工程拉开大幕。杨威和团队投入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森林大数据系统的研发中——用区块链给雄安森林绑上身份证:每一棵树都拥有二维码标牌的身份证,手机一扫,树苗对应的产地、树种、树龄、起苗时的土球情况、胸径、高度定位等数据便一目了然。系统追溯每一棵树全生命周期,形成雄安数字森林,呈现“一实一虚,一地一云”两座“森林”,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绿色雄安打下坚实基础。

逐步将区块链延伸到民生领域。2018年8月10日,千年秀林工程管护工辛紫阳第一次在自己的社保卡里领到了工资,从此,每月15号前,他的工资就直接打进来,再没有拖欠。这是杨威和团队研发的基于区块链平台的农民工工资专项资金项目带来的红利。“工资什么时候发的,发给谁了,银行的钱有没有到账,系统里都会有记录和显示。”

引导监理单位自驱动管理,每一个环节保证“雄安质量”。2020年7月,建设工地上的工人在手机上打开“雄安监理”APP,点击自己所在的项目,就可以看到项目建设进展、人员履职情况、质量验收记录、旁站监督信息等。这是杨威带领团队研发的全国首个区块链监理管理系统。该系统保障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极大避免错漏和疏忽,也提升了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监督管控和预警能力,一举多得。系统上线应用三年来,累计服务建设项目510多个,为“廉洁雄安”“雄安质量”保驾护航。

在杨威的微信朋友圈里,一张题为《回新区》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画面上,是戴着口罩、护目镜和发套的杨威,背景是空荡荡的办公楼,环境孤寂,空气紧张,而那温暖而坚定的眼神依然没变。时间定格在2020年2月9日,“那是为了搭建区块链慈善捐赠平台回雄安的,为解决捐赠物资去向不明问题,时间紧迫。”杨威回忆。疫情肆虐,如何让慈善捐赠更具公信力?面对社会上的疑问,杨威将目光投向了能很好解决信任问题的区块链技术。经过近一个月的探索,杨威带领团队与行业顶尖企业合作,全国首个具备公证功能的慈善捐赠溯源平台——“善踪”上线,平台通过将捐赠数据、物流信息、需求发布在链上存证公示,溯源整个慈善捐赠流程,保障捐赠行为的阳光、透明。

科技雄安 展翅腾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各方开展应用创新。加快创新平台能力建设,依托互联网产业园、科创中心、数创大厦和中试基地尽快形成产业集聚,形成完整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业链,鼓励多方联合创办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创
2023-06-11 04:54:00
探访雄安新区:领略未来之城的科技之美与创新活力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取得的卓越成绩。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耿辉摄随后,采访团来到位于容东片区华望城南部地块的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该园区一期二期合计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整合
2024-12-14 10:08:00
奋进的春天 | 雄“新”壮志 奔赴未来
...加快建设,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中国电信雄安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有序推进……一个日新月异的雄安正在拔节生长,一个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正逐渐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
2023-02-24 13:50:00
雄安新区容城县智慧科技农业产业园项目开工
本文转自:人民雄安网雄安新区容城县智慧科技农业产业园项目开工人民网雄安9月26日电 (记者王红)日前,雄安新区容城县举办智慧科技农业产业园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园区建成后,将直接带动
2023-09-26 15:03:00
雄安新区再添两个“首家”
...新区党群工作部、雄安新区科学园管理委员会、雄安科技产业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雄安国创中心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智汇工场联合主办,中科智汇(雄安)园承办。大赛以“科学聚力未来之城,创
2023-12-20 21:04:00
...。成果转化环节依托高新区专业载体,打造空天园、未来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最终通过开放智慧城市、生态治理等场景,为成果转化提供应用支持。雄安新区已建立科创中心、中试基地、软创街区等
2025-06-04 08:10:00
贵安光谷智算产业园 布局机器人产业生态
...、数、网融合的先试先行项目,为何贵安发展·光谷智算产业园暨贵安机器人创新产业园,发展的目光之一聚焦机器人产业?“当前,贵安新区正在加快布局包括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新质
2025-02-11 12:29:00
...业入驻雄安新区雄安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河北日报讯(记者康晓博、李畅)6月10日,雄安新区举办2025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创新发展活动。当天,雄安人工智能研究
2025-06-13 08:18:00
...快线、国贸中心等重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建设项目、中国移动(雄安)智慧城市科创中心、中国联通雄安科技创新产业园(一期)等市场化项目均已完成二次结构施工,政策保
2024-04-01 02:4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2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3条,其中,南昌市西湖区司法局、安福县农业农村局
2025-11-27 07:13:00
小店区南王名社区设施农业成集体经济增长新引擎
园区负责人查看铁皮草莓番茄种植情况。“我们的草莓陆续开花坐果,预计12月中旬,市民就能采摘头茬草莓了。还有一些芽苗菜,已经上市销售了
2025-11-27 07:15: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11月25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于昌明深入清徐县人民法院,向县法院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青年干警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27 07:15:00
11月25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21名学生GYB创业意识培训班顺利结业,全市2025年创业培训任务圆满收官。据统计
2025-11-27 07:16:00
11月26日,市政府召开城市清雪除冰工作会议,安排相关事宜。会议要求,要对所有道路逐一明确清雪除冰责任主体,确保道路全面覆盖
2025-11-27 07:16:00
日前,记者了解到,汾河干流(清徐段)堤顶路及堤外综合治理项目,成功入选2026年巴塞罗那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国馆参展项目,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代表作品
2025-11-27 07:16:00
近年来,太原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2025-11-27 07:16:00
随着新建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近期通过组建专职队伍、实施多项深度清洁举措,显著提升了这条城市主干道的洁净度与整体环境
2025-11-27 07:16:00
中新经纬11月26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号消息,11月26日,中央网信办在北京召开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工作经验总结交流会
2025-11-27 07:28:00
11月26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
2025-11-27 07:46:00
11月2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动谋划布局,强化政策供给
2025-11-27 07:47:00
近日,由山西五建集团公司承建的太原市城区棚户区改造东兴装饰城地块项目正式交付。业主满怀喜悦地接过新居钥匙,标志着这一重点民生工程圆满收官
2025-11-27 07:47:00
11月19日,央地共建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在西安召开。这是今年以来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部部长和7省(市)党政“一把手”共同出席的第6场重量级
2025-11-27 07:50:00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公布《信用修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文件经11月19日委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6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5-11-27 07:50:00
11月25日,西安市政府召开供热督查检查整改暨供热工作座谈会,认真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11月22日现场督查检查工作要求,全面分析供热以来存在的各类问题
2025-11-27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