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男尊女卑下,一妻多妾制度与女性地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2 13:46: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思想观念高度开放的当代社会,男性包养小三、密会情人都被视作是对老婆和家庭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受到社会的强烈谴责。

然而在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古代社会,男子却可以名正言顺地纳多个小妾,不但不会受到旁人的指责,反而被视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乍听之下,也许会觉得十分荒唐,但是历史就是如此,不过令人好奇的是,古代男性的妻室们究竟是如何看待丈夫纳妾这件事的呢?

古代男尊女卑下,一妻多妾制度与女性地位

一、“一妻多妾”:古代平衡国家人口需要和家庭地位矛盾的折衷方案

《礼记》中有言:“所谓婚礼,就是将两家人合为一家人,上继承祖宗家业,下延续子孙后代,所以人们对这件事都非常重视。”

也就是说,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并不是男女双方看对眼了,出于情感本能和繁衍后代目的的自然产物,更多的是承担着宗族祭祀、延续香火的重要家庭责任。

从远古时代说起,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经历了群婚、偶婚、一夫多妻制等多种形式的演变,而其中影响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当属一妻多妾制度。

所谓“一妻多妾”,顾名思义,就是一名男性只能拥有一个正妻,但可以另配多个小妾。正妻须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书六礼、明媒正娶,而小妾在家中的地位则近似于奴婢,大都是王公贵族阶层的专利。

古代男尊女卑下,一妻多妾制度与女性地位

“多妻”制度

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相对匮乏的古代社会,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小到一个家族的兴旺衰落,也与其人丁势力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祭拜祖先时都要在灵位前举行神圣的仪式,而没有男丁的族系是没有祭拜权利的。所以,为了维持祭祀之权,也就是维护本族的地位和利益,必须保证香火不断。

再者,古代各阶层和政权之间对于权力的争夺一直不断,这背后必然是连绵不绝的硝烟战火。战乱频仍和自然灾害成为人口高死亡率的罪魁祸首,为了满足人口增殖的迫切需求,必须增加家庭中能生育人口的数量。而多娶妻妾自然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进而催生了“多妻”制度的诞生。

古代男尊女卑下,一妻多妾制度与女性地位

“嫡长子继承”

到了夏商时期,首领已经拥有了多个妻妾,自然也就有了很多儿子。当时不分嫡出庶出,各子均享有王位继承权,这就导致了相互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搞得礼制崩坏、鸡犬不宁。

后来,首领便宣布严格区分嫡庶,发明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即《春秋》中所说的“立嫡以长不以贤”,并从此严格执行“一妻多妾”制度。另一方面,古代社会的皇权至高无上,所以王公贵族阶层的礼仪制度自然会对老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一些财力充足的民间家庭也开始受到皇室的影响,开始纳妾。

“嫡长子继承”对妻妾的身份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妻为妻、妾为妾,一点胡乱不得。妾室所生之子称作“庶子”,生母和主母都是他的母亲,而且主母为大。如《红楼梦》中探春对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姨娘却充满憎恶,还以“姨娘”相称,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其实从根本上说,赵姨娘的女儿也是王夫人的女儿,她不过只是男主人的玩物和正妻的代孕工具罢了。

古代男尊女卑下,一妻多妾制度与女性地位

二、男尊女卑:古代女性人微言轻,无法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

封建社会时期,男子逐渐占据了家族和社会的主导地位,加之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指导思想,婚姻自身纲常伦理和重男轻女的色彩愈发浓重。

《礼记·昏义》篇中,强调婚姻必须慎于始、重于德,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在,不可掉以轻心。

可见,古人对于婚姻大事不可谓不重视,从家族和国家的角度阐述了婚姻的重要性,告诫君子要“敬、慎、重、正”,却独独忽略了女性的地位和感受。在儒家思想男尊女卑观念的桎梏下,广大的古代女性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在她们一生的思想中,为妻为妾是唯一的选择。

离婚难

虽然古代社会的传统礼制强调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但是女性在婚姻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受到礼法的保护。《大戴礼》中记载:“无娘家可归的”、“为公婆守孝三年的”、“随夫家从贫贱到富贵的”,此三者为“三不离”,满足这些条件其一的妻室,男性一旦娶之,不得随意将其休弃,否则就是触犯了法律,要受到杖责甚至发配,到头来还要将其娶回来。

古代男尊女卑下,一妻多妾制度与女性地位

当然也有例外,如果妻子犯了“七出”之一,男子有权休妻。所谓“七出”是指:不孝顺父母者、没有生育子女者、乱搞男女关系者、妒忌丈夫纳妾者、患有严重疾症者、喜欢搬弄是非者以及犯下盗窃之罪者。但是,客观上说,古代对离婚制度的严格规定也是对"一妻多妾"制度的一种维护和巩固。

“吃绝户”

除此之外,在中国古代农村,一直流传着严重的“吃绝户”的陋习。“绝户”是指家中没有男性,包括丈夫和儿子。当一户人家男人去世了之后,又没有儿子,或者儿子很小不能理事,而娘家也没有势力依靠,同家族的兄弟叔伯就会用各种方式欺负他们。

他们会蛮不讲理地拥入他的家中,将田亩房屋占为己有,或是变卖家具财产,把她们的剩余价值一点点榨干,最后赶出家门。比如非常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她的母亲就没有儿子,结果她爹一死,母女俩就被赶出了家门。

古代男尊女卑下,一妻多妾制度与女性地位

礼记

试想一下,如果一位女子嫁到了一个大家族中,却一连几年没有生出孩子,肯定是心急如焚。万一哪天天灾人祸导致男主人死了,她就会瞬间变得一无所有。所以,为了给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上一道保险,古代的妻室非但不会反对丈夫纳妾,必要的时候还会鼓励他们多生孩子,反正小妾生的娃也算自己的。

追根究底,“吃绝户”的现象还是源自于古人心中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

如果一家的男主人尚在人世,家里就有顶梁柱,一般不会有人敢对他们动歪心思。可一旦男主人由于战争或者劳役死去了,同族的家庭成员自然就会觊觎他家的财产,反正只剩下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即便受到欺负也只能忍气吞声,没有什么有效的反制手段。一户这样,两户这样,好像都没有什么不好的后果,这种陋习就逐渐在农村地区传开了,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渐渐消弭。

古代男尊女卑下,一妻多妾制度与女性地位

三、生孩子难:妻室把小妾作为代孕工具,以免受生育之苦

妻室不排斥丈夫娶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与古代落后的生育条件息息相关。在生产力和医疗水平相对滞后的古代社会,女性生育不但要经历一系列生不如死的步骤,往往还要面临丧失生命的风险。

“娘子,坚持住,接生婆马上就来了......”男子在产房外焦急地安慰,屋内十几个下人烧水的烧水,擦汗的擦汗,忙得手忙脚乱,而产妇则满头大汗地躺在床上脸色煞白,痛苦地大喊。这是古装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古代女子生育的场景。

古代没有女医生,那女人生孩子的时候总不能让一位男医生来接生吧,所以就催生出了“接生婆”这个词,她们大都是一些生过孩子的老人,富有经验。大户人家的妻妾快要生产时,会把接生婆接到自己家中,请她帮忙接生。此外,在接生过程中,下人还要一刻不停地烧热水,因为古代没有催产药,而生孩子时会流失大量血液,体温下降,所以接生婆要不停地用热毛巾擦拭产妇的身体和宫口,既能够杀菌消毒,促进生产,又能够保持产妇的体温。

古代男尊女卑下,一妻多妾制度与女性地位

从开宫口到孩子出生,可以说是女人一辈子最为疼痛难忍的一段时间。接生婆让产妇弓腿打开,调整呼吸,臀部用力,以方便孩子出生,同时不断用热水擦拭产妇的身体。孩子好不容易出生之后,再用火烤过的剪子剪掉脐带,用热水将母子清洗干净,才算结束。遇上运气好的,孩子头部入盆,就是顺产,这种生产很容易;可要是运气不好,孩子处在横位,那就是难产,稍有不慎就会危及两个人的生命。

《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就曾记述他母亲的悲惨一生,从16岁嫁人到25岁自杀,共生了8个孩子,可谓是受尽了千辛万苦。最后,她不惜生吞螺蛳,以生命为代价躲避怀孕生子的折磨。

正妻冒着生命风险生孩子,还要经受难以想象的疼痛折磨,这份苦难和风险何不转嫁到小妾身上呢?所以说,丈夫娶妾,自己就可以免去生孩子的痛苦,这也是古代贵族太太心中的一个如意算盘。

结语

古代人对于“纳妾”制度的习以为常,归根究底源自于两方面。

一是在“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

二是古代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费尽千辛万苦傍上一个大户人家已经是谢天谢地,还要拼了命地生个儿子保住自己的地位,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了,哪里还能对丈夫纳个小妾有什么意见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1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的家庭关系和理念到底是什么样的
...的忠诚也十分重要。特别是作为新时代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地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女性在这个时代逐渐独立了起来,结婚生子已经不是每个女性所必须走的道路了。但社会上还是有不少对女性的
2023-05-23 10:26:00
一妻多夫制的国家,一家人怎么一起生活?女性:这根本就是受罪!
...谁就宠幸谁。尼泊尔的贫穷人口很多,再加上女性的家庭地位并不高,她们结婚之后的生活并不轻松。不仅要负责打理家庭中的所有家务,还要帮忙干活、耕田种地。 不仅如此,她们还需要照顾
2024-06-12 10:57:00
古代怎么审讯女囚犯?一类人用刑要等100天,一种人衙役最喜欢
...制变迁史刑讯制度,这个在中国古代司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审讯手段,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候,周王朝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亟需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来维护统治秩序。周公旦
2024-08-17 11:06:00
西汉时期的“宫人”指代的不仅仅是宫女,那么它还包括哪些人呢?
...缺陷。西汉后宫里的女性官职的级别划分汉代呀,人们的地位等级是根据爵位来定的,从最低的那一级到最高的二十级呢,在这二十级之外的人就被看作是平民,也叫庶民,这就是汉代那有名的二十
2024-09-08 10:10:00
聊聊古巴比伦的女性继承权
...否先进。古巴比伦有非常严格的继承制度,由于当时女性地位比较低下,相对而言,没有继承权,根据1901年出土的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法典,以及一些泥板文献,可以看出,社会上对女
2023-02-15 16:36:00
古代的“通房丫鬟”,和小妾有啥不一样
...个男人只允许有一个合法妻子。但除开法定妻子以外,有地位的男子,还可以同时拥有妾、婢、奴等不具备婚姻地位的女子,通常所说的“三妻四妾”,实际上就是指这种一夫一妻外加数妾的家庭制
2024-02-07 17:58:00
古代三妻四妾,是指哪三妻哪四妾呢
...姻制度中男性多妻现象的一种夸张描述。在古代,正妻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她是男子明媒正娶、正式承认的妻子,承担着主持家庭、传承血脉等重要职责。然而,随着社会的演变,一些富贵人家开
2024-03-22 21:40:00
古代婚姻制度,唐朝公主为何可以三嫁,它的发展过程又是怎样的
...,儒家思想主导了中国社会数千年。在这种思想下,女性地位低下,婚姻自由受到极大限制。想象一下,你是个古代女子,嫁人之后发现丈夫不是良人,想要离婚?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丈夫看你不顺
2024-08-24 20:01:00
西夏女性的地位怎么样?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产生变化
西夏女性的地位,会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产生阶段性的变化——女性问题始终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女性在社会中是否被平等公正对待,是否拥有自由的权利,往往是评价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志
2023-01-05 16: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万万没想到在黔西南州博物馆竟然能找到三星堆博物馆同款↓↓↓图左为三星堆博物馆汉代摇钱树图右为黔西南州博物馆东汉摇钱树(图/杨瑶)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博物馆还有隐藏款的“mini版青铜
2025-08-05 20:35:00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中新网8月4日电 题: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025-08-05 21:48:00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