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辽东烽火再起:熊廷弼临危受命,明朝倾力一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2 07:19:00 来源:戏说三国

辽、沈两大重镇很快失守,消息传回京城,对于明朝上下简单就是一场九级地震。只震得所有人不知所措,更感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一阵惊慌过后,熹宗朱由校这才和他的辅臣估计前线军事形势有多严峻,并着手谋划应急对策。最后意见是固守辽西。

辽东烽火再起:熊廷弼临危受命,明朝倾力一战

而固守辽西,广宁则是关键。于是,固守广宁以保辽西的策略很快形成,凡现有兵马钱粮都优先供应广宁。

这时,袁应泰已自缢殉国。本由原广宁巡抚薛国用代为经略,但薛国用因病不能干事。一时间,便任命在辽西有一定名望的王化贞为广宁巡抚,负责广宁等地的防务。到此,还急需一位能统筹全局的封疆大吏,担负起山海关外的全部防务。

只可惜,朝中大臣没人敢担此重任。有人便想起解任在家的熊廷弼,认为他是最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一时间,内阁大臣这才意识到熊廷弼代替杨镐经略辽东的作用,承认他“守辽一年,奴酋未得大志”的事实。

熹宗朱由校此时也很后悔。不但后悔,还指示吏部彻查当时是谁首先倡议弹劾熊廷弼,是谁伙同参与。还熊廷弼以清白。

辽东烽火再起:熊廷弼临危受命,明朝倾力一战

随后,他又下旨起用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全权经略辽东军务。

旨意下达到江夏(今武汉)熊廷弼老家,熊廷弼想起前两次经略辽东的痛苦遭遇,伤心透顶。于是婉辞而不赴命。

熹宗一见,自是急得不知所措六神无主,只得一次次发下旨意,温语中带着命令,优勉中包含着恳求。由朝中派出的信差更是一次次疾驰在千里驿道上。“付诏勒限,州司临门,急如星火”。

总之,一句话,朝廷上下一心催逼熊廷弼赶紧上任。

而此时的熊廷弼呢,看着一份份十万火急送到的熹宗手召,也不禁泪流满面。在皇帝屈尊感召下,他也只能以国家安危为念,最后毅然奉诏,离家赴京。

辽东烽火再起:熊廷弼临危受命,明朝倾力一战

当然,临赴京前,他已对辽东防御有了一个通盘考虑,并向熹宗提交了一份“三方布置策”(即坚守防御的战略)。

这一策略,不但被熹宗全盘接受,还对他提出的请兵20万,也很快经全国总动员,集兵更接近30万。还有兵响,预计千余万两,比辽阳之役备兵18万,军饷800万两,都多出了许多。

总之,凡熊廷弼所请,,熹宗和朝廷上下都超额满足。

明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初,熊廷弼离京,再次踏上了辽东征程。临走,熹宗又赐尚方剑一口,副总兵官以下,凡不用命者先斩后奏。并赏赐银两、紵丝等物,“优厚致极”。

同时,熹宗还特意在京城外赐宴饯行,命文武大臣陪饯。宴罢,又另选京营兵5000、马6000匹,专门护送熊廷弼出关,以壮其行。

辽东烽火再起:熊廷弼临危受命,明朝倾力一战

熹宗把这种极高规格的荣宠给了熊廷弼,把几乎倾尽国力的千百万资财全部倾泻在熊廷弼身上,自然也是把辽东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熊廷弼身上。

你想想,这么大的赌注都压在了熊廷弼一人身上,一旦希望落空,无论责任在谁,熊廷弼都脱不掉干系,最终也只能落得一个传首九边的悲惨下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熊廷弼是如何被处死的?
...武略获誉于朝野,是明末不可多得的御边良帅。熊廷弼在辽东建立的军事防御体系对后金的巨大震慑作用,就连努尔哈赤也称熊廷弼为“熊蛮子”,承认熊廷弼不好对付。但天启五年(1625年)
2023-08-30 17:17:00
...对抗主要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熊廷弼第一次出任辽东经略时期,这个时期明军刚在1619年的萨尔浒大战遭遇惨败,万历皇帝便启用了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熊廷弼第一次担任辽东经略时
2024-05-26 12:48:00
明朝在“广宁之战”中的失败,是否与熊廷弼有关?
...熊廷弼罢斥还乡期间正式发动了对辽沈的进攻。新上任的辽东经略袁应泰虽精敏强毅,但在排兵布阵方面确实并非其所擅长之事,这一点相较于熊廷弼来讲,袁应泰可以说是相差甚远。自袁应泰接任
2023-02-21 16:04:00
巡按辽东熊廷弼熊廷弼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考中乡试第一名,次年中进士,授保定推官,将被税监王虎冤枉缉拿的人员全部释放,并上撤矿疏,因其才能
2023-03-12 15:55:00
...人善任,提拔、重用了以孙承宗为首的良将,从而守住了辽东防线。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因为他们为了洗白魏忠贤,居然罔顾历史事实!那么,孙承宗第一次镇守辽东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与
2024-05-22 08:49:00
袁崇焕与关宁铁骑:明朝的辽东防线与新式军队的崛起
...陷落,明朝先后有40多万部队出关。结果却是损兵折将、辽东土地丢失大半,而且耗费白银超过3千万两。把中央财政和国库打得一穷二白,盛世的大明走进了末日黄昏。组建新军:以辽土养辽人
2023-11-02 08:16:00
...阉党很快就会得势。朝堂两帮势力斗来斗去,直接影响了辽东战事。萨尔浒之战后,明军虽被努尔哈赤重创,无力主动出击。但辽东的防御体系仍然稳固,辽东军队也还有二十余万。只要指挥不出大
2024-07-23 17:40:00
辽东三杰是哪三个人
辽东三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他们都是明末军事统帅,在大明王朝在辽东抗击后金入侵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杰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辽东三杰熊廷弼(1569~1625)明末军事
2023-02-21 21:44:00
明朝重金打造的防线“关宁堡垒”,反而加速王朝灭亡?
...军事防线,辐射松山、锦州,是明末著名的防线。明朝在辽东地区失地以后,无数的城防和堡垒在狭长的辽西走廊中纷纷筑起,从此,关宁防线成为明军抵抗后金军进攻的战略要地。但是,这条很出
2023-07-07 10: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