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辽东烽火再起:熊廷弼临危受命,明朝倾力一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2 07:19:00 来源:戏说三国

辽、沈两大重镇很快失守,消息传回京城,对于明朝上下简单就是一场九级地震。只震得所有人不知所措,更感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一阵惊慌过后,熹宗朱由校这才和他的辅臣估计前线军事形势有多严峻,并着手谋划应急对策。最后意见是固守辽西。

辽东烽火再起:熊廷弼临危受命,明朝倾力一战

而固守辽西,广宁则是关键。于是,固守广宁以保辽西的策略很快形成,凡现有兵马钱粮都优先供应广宁。

这时,袁应泰已自缢殉国。本由原广宁巡抚薛国用代为经略,但薛国用因病不能干事。一时间,便任命在辽西有一定名望的王化贞为广宁巡抚,负责广宁等地的防务。到此,还急需一位能统筹全局的封疆大吏,担负起山海关外的全部防务。

只可惜,朝中大臣没人敢担此重任。有人便想起解任在家的熊廷弼,认为他是最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一时间,内阁大臣这才意识到熊廷弼代替杨镐经略辽东的作用,承认他“守辽一年,奴酋未得大志”的事实。

熹宗朱由校此时也很后悔。不但后悔,还指示吏部彻查当时是谁首先倡议弹劾熊廷弼,是谁伙同参与。还熊廷弼以清白。

辽东烽火再起:熊廷弼临危受命,明朝倾力一战

随后,他又下旨起用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全权经略辽东军务。

旨意下达到江夏(今武汉)熊廷弼老家,熊廷弼想起前两次经略辽东的痛苦遭遇,伤心透顶。于是婉辞而不赴命。

熹宗一见,自是急得不知所措六神无主,只得一次次发下旨意,温语中带着命令,优勉中包含着恳求。由朝中派出的信差更是一次次疾驰在千里驿道上。“付诏勒限,州司临门,急如星火”。

总之,一句话,朝廷上下一心催逼熊廷弼赶紧上任。

而此时的熊廷弼呢,看着一份份十万火急送到的熹宗手召,也不禁泪流满面。在皇帝屈尊感召下,他也只能以国家安危为念,最后毅然奉诏,离家赴京。

辽东烽火再起:熊廷弼临危受命,明朝倾力一战

当然,临赴京前,他已对辽东防御有了一个通盘考虑,并向熹宗提交了一份“三方布置策”(即坚守防御的战略)。

这一策略,不但被熹宗全盘接受,还对他提出的请兵20万,也很快经全国总动员,集兵更接近30万。还有兵响,预计千余万两,比辽阳之役备兵18万,军饷800万两,都多出了许多。

总之,凡熊廷弼所请,,熹宗和朝廷上下都超额满足。

明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初,熊廷弼离京,再次踏上了辽东征程。临走,熹宗又赐尚方剑一口,副总兵官以下,凡不用命者先斩后奏。并赏赐银两、紵丝等物,“优厚致极”。

同时,熹宗还特意在京城外赐宴饯行,命文武大臣陪饯。宴罢,又另选京营兵5000、马6000匹,专门护送熊廷弼出关,以壮其行。

辽东烽火再起:熊廷弼临危受命,明朝倾力一战

熹宗把这种极高规格的荣宠给了熊廷弼,把几乎倾尽国力的千百万资财全部倾泻在熊廷弼身上,自然也是把辽东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熊廷弼身上。

你想想,这么大的赌注都压在了熊廷弼一人身上,一旦希望落空,无论责任在谁,熊廷弼都脱不掉干系,最终也只能落得一个传首九边的悲惨下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熊廷弼是如何被处死的?
...武略获誉于朝野,是明末不可多得的御边良帅。熊廷弼在辽东建立的军事防御体系对后金的巨大震慑作用,就连努尔哈赤也称熊廷弼为“熊蛮子”,承认熊廷弼不好对付。但天启五年(1625年)
2023-08-30 17:17:00
...对抗主要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熊廷弼第一次出任辽东经略时期,这个时期明军刚在1619年的萨尔浒大战遭遇惨败,万历皇帝便启用了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熊廷弼第一次担任辽东经略时
2024-05-26 12:48:00
明朝在“广宁之战”中的失败,是否与熊廷弼有关?
...熊廷弼罢斥还乡期间正式发动了对辽沈的进攻。新上任的辽东经略袁应泰虽精敏强毅,但在排兵布阵方面确实并非其所擅长之事,这一点相较于熊廷弼来讲,袁应泰可以说是相差甚远。自袁应泰接任
2023-02-21 16:04:00
巡按辽东熊廷弼熊廷弼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考中乡试第一名,次年中进士,授保定推官,将被税监王虎冤枉缉拿的人员全部释放,并上撤矿疏,因其才能
2023-03-12 15:55:00
...人善任,提拔、重用了以孙承宗为首的良将,从而守住了辽东防线。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因为他们为了洗白魏忠贤,居然罔顾历史事实!那么,孙承宗第一次镇守辽东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与
2024-05-22 08:49:00
袁崇焕与关宁铁骑:明朝的辽东防线与新式军队的崛起
...陷落,明朝先后有40多万部队出关。结果却是损兵折将、辽东土地丢失大半,而且耗费白银超过3千万两。把中央财政和国库打得一穷二白,盛世的大明走进了末日黄昏。组建新军:以辽土养辽人
2023-11-02 08:16:00
...阉党很快就会得势。朝堂两帮势力斗来斗去,直接影响了辽东战事。萨尔浒之战后,明军虽被努尔哈赤重创,无力主动出击。但辽东的防御体系仍然稳固,辽东军队也还有二十余万。只要指挥不出大
2024-07-23 17:40:00
辽东三杰是哪三个人
辽东三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他们都是明末军事统帅,在大明王朝在辽东抗击后金入侵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杰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辽东三杰熊廷弼(1569~1625)明末军事
2023-02-21 21:44:00
明朝重金打造的防线“关宁堡垒”,反而加速王朝灭亡?
...军事防线,辐射松山、锦州,是明末著名的防线。明朝在辽东地区失地以后,无数的城防和堡垒在狭长的辽西走廊中纷纷筑起,从此,关宁防线成为明军抵抗后金军进攻的战略要地。但是,这条很出
2023-07-07 10: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