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微观世界的追光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5 06: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微观世界的追光者

——记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徐健

微观世界的追光者

徐健(左一)在实验室指导学生。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供图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刘阳

仰望夜空,星河浩瀚,而在生命科学领域同样存在一片“星海”。那是数不尽的细胞构筑的世界。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单细胞中心主任徐健就是这片“星海”的探索者。他潜心国产原创仪器研制,矢志探索微观世界的“功能之光”,为国产仪器的振兴、为微观世界的探索贡献力量。

原创仪器,追逐产业振兴之光

2008年,新设立的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正在寻找初始科研力量。得到消息的徐健很快全职回国,踏上科学报国、服务社会的科研之路。

“在实验工作中,我发现大部分高端科学仪器都是国外品牌,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不自己造高精尖的科学仪器呢?”徐健对《中国科学报》说。

自此,“自己造仪器”这个想法在徐健心里生了根。他和同事针对我国在生命科学高端仪器方面面临的问题,走出了从“买国外仪器”到“用自己研制的仪器”,再到“推广自己研制的仪器”这样一条无比艰辛却又无限光荣的路。

十年磨一剑,徐健带领团队提出了拉曼组等单细胞代谢表型组学概念,并研制了FlowRACS、RACS-Seq、EasySort等一系列原创的微生物组/单细胞分析科学仪器。这些仪器服务于细胞工厂筛选、生物资源挖掘、环境生态监控、慢病诊断、抗感染精准用药、肿瘤药物筛选等。在研究所的支持与鼓励下,这些原创的生命科学高端仪器正在通过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推广。

“我们畅想着这些‘机械宝宝’能够走进国内外的实验室和厂房,建立地球上每个细胞的‘功能身份证’系统,无损、实时、深入地探测与挖掘自然界和人体中蕴含的生物资源。”徐健说。

感染诊疗,探索生命健康之光

一次与临床医生的对话,使徐健意识到微生物耐药正在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如何及时、准确地发现耐药微生物感染这头“灰犀牛”具有非同寻常的临床价值与意义。突破现有临床困境,打破国外高端仪器垄断,是徐健为团队定下的目标。

“我们从2015年开始,集结了一个汇集生物学、微流控、仪器硬件、软件方面等多领域、多交叉的科研突击小分队,主攻微生物药敏快检的原理开发与仪器研制。”徐健回忆道,“通过两年的探索与努力,2017年我们终于发表了全新的药敏快检方法,这是我们心血的结晶,也是第一个阶段性的小胜利。”

方法学的建立为突击队打了一剂“强心针”,短暂的欢欣之后,他们更加坚定地投入到第二、第三阶段的研发工作中。查阅资料、对比品牌、筛选部件、核对参数,连续不断地试用,形成了数千张图片、数万组光谱数据……他们一张张草图地改、一个个部件地试,一次次重复实验,在失败与重来的不断往复中,最终获得了成功。

徐健带领单细胞中心在2018年底研制出针对临床病原快检的单细胞拉曼药敏快检仪CAST-R原理样机。随着不断升级优化,在CAST-R及其他单细胞分析/分选仪器的支撑下,团队推出基于拉曼组策略的单细胞精度的病原菌鉴定、活性判断、活力测量、药敏表型测定和全基因组溯源技术体系SCIVVS,其中药敏检测时长仅为传统方法的1/10。通过与多个临床团队合作,单细胞中心建立了“微生物药敏单细胞技术临床示范网络”。

国之所需,铸造探微设施之光

微生物无处不在,挖掘复杂微生物组的功能并加以利用,需要高通量、大规模、一体式的微生物组探测科学设施。

“我的导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院院士Jeffrey Gordon,他在肠道菌群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奠基性、开拓性工作。”徐健说,“多年的科研工作,让我逐渐产生建设微生物组/单细胞探测设施的想法。”

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10余年的工作经历,赋予了徐健建设微生物组/单细胞探测设施的底气与自信。

在一系列原创仪器的支撑下,徐健带领团队提出了“原位功能”靶向性的单细胞多组学新思路,打通了“菌群单细胞代谢表型组+基因组+培养组”总体技术路线,证明了单个微生物/细胞功能探测与挖掘的可行性。同时,单细胞中心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找在相关领域具有优秀技术和资源的合作伙伴,成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启动国际大科学计划、建立技术与装备水平领先的微生物组单细胞分析技术服务网络,目前中心的技术与装备已经服务于1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我们计划建设世界首个微生物组/单细胞探测设施(探微工程MEx)。”徐健说,“我们希望通过该工程,从新仪器、新数据、新智能的角度,推动我国国家微生物组计划和国际微生物组计划的开展,加速微生物组相关精准医疗、资源挖掘、低碳环保等应用的产业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5 0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微纳米机器人:探索神秘的微观世界
...肉眼难以分辨的微生物世界,还存在着数量惊人的微米级单细胞生物,如原生动植物、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它们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息息相关。此外,仅由
2023-12-06 02:46:00
英语老师自制显微镜拍摄微生物抖音走红,获央视转发点赞
...一滴水,没有想到它是一个微缩动物园。喇叭虫,最大的单细胞动物,旁边有一个上千细胞构成的轮虫,喇叭虫有时候却能把它活吞了……”近日,90后小伙赵铁夫把一滴水拍出了一部纪录片,奇
2023-09-22 12:20:00
向极微观深入,拓展对生命科学的认知(新知·把握科学研究新趋势)
...刻。17世纪,荷兰科学家用自制的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单细胞生物,打开了微生物学的大门。此后约300年里,光学显微镜不断发展,但分辨率因受衍射限制,达到几百纳米后就很难突破。2
2024-09-23 06:05:00
为何有人相信没证据的神创论,却不愿相信有大量证据的进化论?
...定义,在自然界中,这种概念并不存在。有人会质疑: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再到脊椎动物、哺乳动物、人类,这难道不是从低级到高级吗?错!人类与单细胞生物相比,仅是身体结构更复杂
2024-12-31 20:02:00
海藻与细菌“内共生”出新细胞器
...一个事件发生在大约22亿年前。那时,一种称为古细菌的单细胞生物吞噬了一种细菌,最终形成了线粒体。现在,每个生物学学生都知道这种特殊的细胞器是“细胞的动力源”,它的出现使复杂的
2024-05-13 03:41:00
酵母抽提物:大自然的鲜味宝库
...的原因。酵母抽提物——大自然的鲜味交响曲酵母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人类利用酵母发酵食品和酿酒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全球公认的安全食品,从19世纪开始,随着人们对微观世界的
2023-11-24 18:21:00
酵母菌:微生物世界里手握核武的超级杀手
...类使用、食用最多的微生物,很多人认为它们只是简单的单细胞微生物,但实际上它们是一种真正的竞争性杀手。另外,微生物的世界抢夺资源的厮杀也比我们想象得要激烈得多,它们将各种化学物
2025-03-08 07:45:00
微生物“吃”天然气长大!重庆单细胞蛋白饲料实现首次出海
...迪苏(重庆)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17吨、货值约20万元的单细胞蛋白饲料顺利出口至波兰、美国等国家,实现了重庆单细胞蛋白饲料首次出海。走进恺迪苏(重庆)有限公司,看到了与传统饲料
2024-08-29 12:32:00
科学家揭开肠道补体系统神秘面纱,促进肠病预防和治疗
...。所以,课题组开始寻找这种肠道细胞的研究。通过结合单细胞 RNA 测序、流式细胞仪分析,原位染色等一系列实验手段,他们发现肠道淋巴滤泡中的基质细胞,是稳态条件之下 C3 最丰
2024-03-11 10:1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天津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创新的光芒,创造了我国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块手表、第一台照相机和电视机等诸多“第一”
2025-08-12 19:45:00
亲友间的日常寒暄,社交媒体上的热门内容,有关“运动”“锻炼”的话题从未缺席。但与此同时,一些人因盲目跟风,运动不当,进而导致运动损伤
2025-08-12 19:45:00
暑假期间,外出旅游人数激增,如何避免外出就餐掉“坑”呢?省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合会提示,消费者就餐前学会“三查看”,即查看饭店经营资质
2025-08-12 19:59:00
一对邻居,拆迁搬走后,彼此失去联系。8月11日,其中一人听说邻居的新住址后,专程到社区打听。经网格员查询登记信息,联系到本人
2025-08-12 19:59:00
8月11日下午,小区突发停电,祖孙俩被困电梯。他们迅速按下紧急呼叫按钮,并拨打电话通知了网格员,冷静等待。20分钟后,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
2025-08-12 19:59:00
8月12日,柳巷街道海西社区成功化解一起因燃气热水器安装引发的邻里纠纷,两户居民在专业检测和温情调解下,双重协调下重归于好
2025-08-12 19:59:00
新装修店铺灯箱彻夜不关,强光直射居民卧室,引发邻里矛盾。8月11日晚,新华西社区网格员连夜调解,以情说理、依法释疑,店主承诺夜间关闭灯光
2025-08-12 19:59:00
“饮鉴-饮酒基因速测星盒”亮相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润杰 通讯员 张静酒桌上,有人一杯就倒,有人“千杯不醉”。酒量大小,究竟是天生注定还是后天练就?这个困扰无数人的问题
2025-08-12 20:05:00
护航世运,五度穿云!“海燕”无人机完成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中国网8月12日讯(记者 李智)8月1日以来,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四川省气象局部署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海燕Ⅱ型无人机已高质量完成了5架次成都世运会气象保障任务
2025-08-12 20:21:00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医师节·德医医者风采特辑|泌尿外科高立健——“泌”护生命通途
编者按: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值此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推出“医师节·德医医者风采特辑”名医专家宣传专栏
2025-08-12 20:29:00
“小李,有人要扣我钱!”8月12日,东岗路二社区网格员李崎接到辖区居民王大娘紧急求助电话。凭借丰富反诈经验,李崎迅速识破骗局并现场拦截
2025-08-12 20:29:00
8月11日,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脑激活专科(MDT)诊疗中心”并开诊。该诊疗中心主要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简称“MDT”)模式为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的功能恢复提供有效
2025-08-12 20:30: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谢小真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能量由母亲通过脐带将血液、氧气、各种营养物质输送给胎儿
2025-08-12 20:40: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中小学春秋假相关话题引发关注。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印发通知,明确2025-2026学年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春秋假试点
2025-08-12 20:40:00
演唱会门票“不可退”:规则背后,是霸王条款还是合理避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近日,一则消费者因亲人在演唱会前夕去世申请退票、历经9个月才艰难追回580元演唱会门票的新闻
2025-08-12 2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