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电力报
小紫菜“烘”出大财富
——国网江苏南通供电数智赋能紫菜产业“串珠成链”
丁尹淇 茅锴杰 陆爱晶
“增容后,电力供应充足可靠,条斑紫菜烘干产能上去了,本地紫菜原藻产量已无法满足需求,现在每隔两天就要去如东加收一次,力争今年产值再翻一番。”近日,江苏南通启东市海春水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锦华打开紫菜烘干机,准备开始一天的紫菜烘干作业。
江苏南通位于长江中下游,其丰富的水源养分赋予了条斑紫菜理想的生长环境。近年来,南通在启东、如东等地成功构建了涵盖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的紫菜产业链。小小的美食不仅承载着富民强国的重任,也见证了国网南通供电公司助力紫菜产业“串珠成链”的生动实践。
农民增收“活”起来
海春水产品有限公司是位于启东吕四镇沿海的一家紫菜粗加工企业。20世纪70年代建厂初期,紫菜烘干采用原始的晾晒法,这种“土”加工方式受环境影响较大,一旦天气不好,成吨的紫菜原藻就会因烘干不及时而变质。为提高烘干效率,20世纪90年代初,张锦华从日本引进了1条全自动紫菜烘干生产线。
得知这一消息后,时任吕四供电所所长的周裕红为张锦华“定制”了一套新增80千伏安专用变压器的“套餐”,还建议厂里自备一台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1992年11月底,赶在当季紫菜收割期到来前,电力增容建设完成,一举解决了张锦华的后顾之忧。有了充足电力加持,全自动紫菜烘干机“火力全开”,张锦华不仅摆脱了“看天吃饭”的困境,还实现了年产值60万元的目标。几年后,公司一跃成为吕四地区规模最大的紫菜粗加工企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网启东供电公司合理布局电网建设,系统实施电网改造升级。至2022年底,累计为吕四地区建设10千伏线路144.7千米,安装配电变压器1149台,用户专用变压器721台,实现动力电村村覆盖。
特色农业“靓”起来
“紫菜收成一般在冬季,每年1月至4月是紫菜采摘的黄金时间,等海水退潮便去滩涂采摘,采摘后的紫菜需要立即控干,不然时间长了容易变质。”张锦华介绍。
紫菜烘干所需热源由烧锅炉提供,最初,张锦华从日本引进烘干生产线的锅炉燃烧柴油。为降低成本,后又改烧煤炭,不仅需要花钱雇佣两名烧煤工,燃烧产生的烟雾粉尘还会污染周围环境。带着这个问题,张锦华来到吕四供电所找到台区经理张伟杰。
张伟杰为海春水产品公司做了一次能耗分析,并给出了“电烘干”的解决方案。“电烘干”改造后节约了三分之一的相关成本。
眼下又进入了条斑紫菜采割期,紫菜加工企业也进入生产旺季。“煤改电”以后,凭着更加绿色、环保的生产环境,海春水产品有限公司销路越走越宽,订单量逐步攀升。预计2024年90%的订单将销往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精深加工“优”起来
从干紫菜粗加工到夹心海苔的精加工,产业升级转型、上下游产业紧密协作离不开电力大数据的支撑。
为进一步提升紫菜的附加值,南通供电运用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深挖电力大数据在农业电气化、智慧化发展方面应用价值,结合紫菜养殖面积和产量等外部数据,重点分析紫菜加工集群涉及的产业、行业用电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形成大数据分析报告,为农业农村局和相关企业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培育优质农业品牌,推进农产品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当地农业农村局以电力大数据为基础,围绕做强做优条斑紫菜产业,精准施策,形成从保种、育苗、海上养殖到一二次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系列标准,以产品的质量安全赢得国内外消费者长久青睐。产品好,销路开,去年仅南通海达一家企业,紫菜相关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去年外销2.4亿张,创汇2000万美元。
南通紫菜产业串珠成链,高质高效、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蔚然成势。南通供电通过不断扶持特色农渔业加工,引导企业走电气化、绿色化、品牌化的路子,让一个个“土特产”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
“增容后,电力供应充足可靠,条斑紫菜烘干产能上去了,本地紫菜原藻产量已无法满足需求,现在每隔两天就要去如东加收一次,力争今年产值再翻一番。”近日,江苏南通启东市海春水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锦华打开紫菜烘干机,准备开始一天的紫菜烘干作业。
江苏南通位于长江中下游,其丰富的水源养分赋予了条斑紫菜理想的生长环境。近年来,南通在启东、如东等地成功构建了涵盖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的紫菜产业链。小小的美食不仅承载着富民强国的重任,也见证了国网南通供电公司助力紫菜产业“串珠成链”的生动实践。
农民增收“活”起来
海春水产品有限公司是位于启东吕四镇沿海的一家紫菜粗加工企业。20世纪70年代建厂初期,紫菜烘干采用原始的晾晒法,这种“土”加工方式受环境影响较大,一旦天气不好,成吨的紫菜原藻就会因烘干不及时而变质。为提高烘干效率,20世纪90年代初,张锦华从日本引进了1条全自动紫菜烘干生产线。
得知这一消息后,时任吕四供电所所长的周裕红为张锦华“定制”了一套新增80千伏安专用变压器的“套餐”,还建议厂里自备一台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1992年11月底,赶在当季紫菜收割期到来前,电力增容建设完成,一举解决了张锦华的后顾之忧。有了充足电力加持,全自动紫菜烘干机“火力全开”,张锦华不仅摆脱了“看天吃饭”的困境,还实现了年产值60万元的目标。几年后,公司一跃成为吕四地区规模最大的紫菜粗加工企业。
培育优质农业品牌,推进农产品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当地农业农村局以电力大数据为基础,围绕做强做优条斑紫菜产业,精准施策,形成从保种、育苗、海上养殖到一二次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系列标准,以产品的质量安全赢得国内外消费者长久青睐。产品好,销路开,去年仅南通海达一家企业,紫菜相关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去年外销2.4亿张,创汇2000万美元。
南通紫菜产业串珠成链,高质高效、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蔚然成势。南通供电通过不断扶持特色农渔业加工,引导企业走电气化、绿色化、品牌化的路子,让一个个“土特产”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0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