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今晚报
星期文库
夏日果蔬谈之三
杏子黄熟半甘酸
杏树被人类栽培的历史悠久,中国和中亚地区是全世界杏树驯化的两大中心。早期欧洲学界曾认为杏起源于亚欧交界处的亚美尼亚,因此在它的拉丁名“Prunus armeniaca”中加入了“亚美尼亚”词根,希腊语中也称杏为“亚美尼亚果”。在我国,杏树主要生长在雁荡山——武夷山——南岭——耿马雪山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杏花是北方春季最早盛开的花朵之一,果子成熟的时间同样居于前列。它的英文名apricot源自拉丁语praecox,意为“早熟的果实”。
杏子的含糖量高,酸甜多汁,食之可以充饥解渴。相传在古时,嵩山以东的牛山遍生杏树,“至五月烂然黄茂,百姓皆资此为命”。《述异记》记载,南海中有“杏园洲”,是仙人种杏之地,汉代有人在海中航行,遭遇风浪,停泊在此地,吃了五六天的杏子,得以幸存获救。三国时期,名医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收分文,只要求重病愈者植杏五株,轻者植一株。几年后,杏树蔚然成林,董奉又用杏子换来的粮食赈济贫苦百姓。从此“杏林”成为后世对良医的尊称,“杏田”则代指隐者为民谋益。
杏虽好吃,却质地娇嫩,不易久存和长途运输。人们为了保留住杏子的风味,通常将它加工成杏干、杏脯、杏酱。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加工方法是把完全成熟的杏子果肉研碎绞汁,薄涂在盘中晒干,叫“杏麨”,吃的时候再用水调开。还有一种做法与之相近的“杏油”,将果泥涂在布上晒干,质地黏稠如油脂。或许由于杏麨和杏油变质的风险比较高,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
杏核里的杏仁也被人们发掘出了食用功效。老北京小吃杏仁茶是用杏仁磨浆加米粉熬煮的,夏天喝起来格外清爽,“一碗凉浆真适口,香甜莫比杏仁茶”。清代王府过腊八时,用各种米豆果料煮的腊八粥上,经常会放几只用糖粘合果仁做的“果狮”,扁扁的杏仁正好做狮子的尾巴。
不过,如果把平时吃杏留下的杏核砸开吃仁,会有“开盲盒”的感觉,杏仁几乎全是苦的,这苦味来自其中所含的苦杏仁苷。实际上杏仁无论甜苦都含有这种成分,只是苦杏仁里的含量更高。苦杏仁苷具有毒性,能阻断细胞呼吸链、抑制神经系统的活动,如果服用过量就有致死的危险。中药里杏仁的止咳功效,也和苦杏仁苷能抑制呼吸中枢作用有关。好在它的成分并不稳定,可以采用烘烤、水泡等加工方式来去除毒性,人们也培育出了专门用来吃仁的安全品种。传统观念认为,“北杏”仁苦,“南杏”仁甜,但并不尽然。比如新疆吊干杏虽然产自北方,杏仁却基本不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