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心”启航 “心”准备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9-06 17: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心”启航 “心”准备

——不同阶段学生开学心理调适指南

“心”启航  “心”准备

一同学习国画,增进同学友谊。

“心”启航  “心”准备

▲与同学们一起阅读,加强交流。

“心”启航  “心”准备

◀“我们开学啦!”

近日我市中小学陆续开学,从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转入新学期校园生活,孩子们或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表现,不同阶段的学生如何应对“开学综合征”?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至新学期?来听听早教老师、心理老师的建议。

幼儿园新生

鼓励陪伴 安抚“粘人精”

每逢开学季,在幼儿园门口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高声哭闹,扯着爸爸、妈妈的衣角不撒手,老师在一旁劝说开导。这是幼儿园新生和家长的分离“拉锯战”。几个回合后,家长去意已决,但一听到孩子撕心裂肺地哭喊,又忍不住回头张望……初次入园的幼儿,突然来到新环境,少了家人陪伴难免恐慌,陷入“分离焦虑”,这是孩子独立成长的重要转折。

“半个月前我就带着小女儿到幼儿园周边熟悉环境,做好心理建设,孩子的情绪还算平稳。”市民陈女士之所以提前做足准备,是因为大女儿刚入园时哭闹了一个月,令她身心俱疲。相比陈女士的从容,谢女士则十分无奈。开学第一天,她的孩子哭闹不止,嘴里反复念叨着:“我要回家,我不上幼儿园。”看着令人心疼。这部分孩子即便入园,还是无法接受陌生环境,缺乏安全感 ,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不能很好融入集体生活,会偷偷躲在角落抹眼泪。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

陈金莲有十余年0至6岁儿童早教经验,并在延平区开设了一家早教机构,她介绍说,分离焦虑的孩子主要表现为饮食、消化、睡眠和免疫力方面的变化。除了大声哭闹、长时间抽泣,孩子还会产生睡眠不佳、烦躁不安、食欲不振、胆小怕黑、特别依恋某人等表现。有些家长会纳闷,孩子怎么一入园就出现腹泻、呕吐、感冒、发烧等病症。其实,这些症状未必是食物不洁或细菌、病毒感染,很可能是分离焦虑带来的身体应激反应。对于孩子的种种负面情绪,家长一定要给予理解、接纳与支持,学会读懂孩子哭闹背后的求助信号。

孩子患上分离焦虑,家长也不必慌张,应当科学应对。陈金莲不主张家长将孩子送入园后狠心离去,而是有计划地帮助孩子“心理断奶”。条件允许时,可以陪伴孩子上早教课,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以及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平时的户外活动中,多引导孩子参加丰富的社交活动。在与同龄的孩子互动中,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家长可以在环境安全的情况下,适时离开孩子的视线,让孩子不过度依恋家长。多多加强孩子的生活技能训练。如自己穿衣、吃饭、洗手、如厕等,如果孩子独立完成一件小事,应及时给出表扬,让孩子更加自信。

面对孩子哭闹,家长心疼在所难免。陈金莲建议,家长们可以试着多问问孩子为什么伤心,鼓励孩子组织语言开口表达,释放情绪,再做正面引导。孩子入园后要告诉孩子,家人们只是暂时离开,放学后一定准时来接,消除孩子的恐慌。不要长时间逗留在校或与孩子过度纠缠,要充分相信老师可以照顾好孩子。放学后,可以为孩子带一个小礼品,鼓励孩子,增加孩子对学校的信任感。甚至可以陪同孩子参观幼儿园,进一步消除孩子对环境的陌生感。

小学生

缓解“开学综合征” 从“心”出发

晚上睡不着,早上犯困不想起;吃饭没胃口,做事拖拉、慢半拍;上课走神,焦虑不安……经过两个月的假期,同学们重新回到课堂,站在新学期的起点,有这么一部分孩子,总是对身边的事情提不起兴致,家长们不免忧心忡忡。如果您的孩子也出现类似的症状,请不要一味指责,应当特别关注,孩子是否患上了“开学综合征”?

中小学生每个学期的上课周期长达四五个月,上课期间,孩子们作息规律,精神长期处于较为集中的状态。假期里,孩子们娱乐时间增多,心情轻松愉悦。这种“松弛”的状态与“紧张”的学习氛围形成较大反差。尤其在假期结束时,缺少了缓冲和过渡,突如其来的改变容易引起孩子们身心的不适应,产生厌学、焦虑、情绪不稳定等心理表现,心理学上称之为“开学综合征”。

南平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特邀心理咨询师叶云,同时也是南平实验小学教师。每逢开学,她总能听到家长抱怨,孩子放松了这么久,才刚开学就感到他们对上学莫名排斥、心慌、害怕、难过等。“家长误以为孩子在耍小性子,其实心理学上认为,这些表现是由无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造成的。”叶云解释说,这种机制将一些不情愿、不快乐、抑郁等消极情绪转化为一些身体症状,并会持续一段时间。比如,生理上出现失眠、嗜睡、头晕、恶心、疲劳、厌食。心理表现包括健忘、疲劳、焦虑、上课心不在焉、情绪障碍等。

“开学综合征”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孩子自我调节能力强,很快就能适应课堂,进入状态。心理调适能力弱的孩子,负面情绪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大部分学生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适应。开学这段时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细心观察,一旦孩子出现上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厌学情绪时,应当找到原因,耐心开导,尽快帮助孩子调节好情绪。

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办法能缓解“开学综合征”呢?开学过渡期,孩子面临着生活作息、学习内容和环境的变化。孩子心智尚不成熟,适应能力有限。家长们可以从心理方面入手,多多予以教导,协助孩子调整心态。叶云认为,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使不良情绪降到最低。家长首先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开学可以和同学一起分享假期中的趣事,推荐一本好书,一部精彩的电影,分享学会的新技能……和同学们聊聊这些生活小细节有助于孩子放松心情,树立自信,对新学期充满向往。其次,有计划地转移孩子的“兴趣点”。建议家长们在开学前十天或一周进行作息时间调整,并陪同孩子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家长可适当监督。计划内容要具有可行性,保证能坚持完成。比如,拒绝睡懒觉,合理安排看电视、玩游戏、运动等时间。周末增加亲子互动,通过阅读、郊游、观影等方式转移孩子的“兴趣点”,让学习、生活更加规律。

不少家长和学校会为孩子准备一些小惊喜。如赠送书籍文具,布置校园和班级,让开学更具有仪式感。这些意外惊喜确实会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帮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学期节奏。需要注意的是,学校或班级购买礼品,布置氛围不要过度铺张,这样会增加家长的负担。

中学生

正面沟通 避免情绪“过山车”

对于初一新生和高一新生来说,此刻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可以进入新环境,认识新老师、同学,学习新知识,一定非常期待吧?为了迎接不一样的学习生涯,又应当如何做好心理准备呢?南平市高级中学心理教师张宇暄为同学们支招。

进入新校园,与上一阶段陪伴自己成长的老师、同学道别,人际关系需要重新构建。这时,同学们可能会感到有些孤单、烦闷。此时,同学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扩大交际圈。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有些同学自带“好人缘”,无论在哪里都阳光开朗,颇受关注。“君子和而不同”,朋友间难免出现分歧,张宇暄建议,同学们要尊重个体的差异,学会包容和欣赏他人。勇敢敞开心扉,表达自我,善于沟通交流,让更多同学了解自己的个性。朋友间交往贵在真诚,多为彼此着想、分担,友谊之花才能枝繁叶茂。老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但人非圣贤,难免犯错。作为学生不要轻视或畏惧老师,怀着平等、尊重、理解的心情,平心静气与老师沟通,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这是学生心智成熟的标志。

考试虽然会带来许多压力,但它是自测的有效工具,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强化记忆,巩固知识点,还可以了解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有些同学过分在意分数,常常患得患失。由于知识架构不同,同学们会发现之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新学期突然不适用了。即便做出努力,但学习效率和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张宇暄认为,这时正是探索自己学习潜能的良好时机。同学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寻找更科学的学习方法,查缺补漏,加以改进,获得更大的进步空间。心态上切勿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既然能进同一所学校,坐在同一课堂,足以证明自己也是优秀的一员。要对自己的能力有合理定位,客观评价,确立一些通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小目标,切勿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徒增烦恼。在前进的道路上需要不断调整好心态,以足够的耐心和韧性去迎接全新的挑战。

在与家人的沟通中避免情绪“过山车”。处在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受生理因素影响,情绪易激动。孩子身心发育还未健全,情绪调节能力较差,不善于控制或掩饰自己情绪,常常喜怒形于色。各种压力交织在一起,情绪控制能力弱的同学就容易与家人产生冲突,用不当的言语和行为释放情绪。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先理解对方。家长在社会、工作、家庭中面对的压力大,孩子要学会理解、感恩,主动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意见不合时也不要急于反驳或保持沉默,避免不经意说出让父母伤心的话。父母在知识架构,认知水平,思想观念方面与孩子有所差异。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用短信、留言条等方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化解矛盾和分歧,达到正面沟通的目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开学临近,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兔年新学期即将到来,有孩子开始出现拖延完成假期作业、逃避学习、害怕开学等情况,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开学综合征”。记者了解到,近日,许多
2023-02-03 08:17:00
...如何缓解孩子和家长的这些焦虑?开学前又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记者邀请相关教育专家和老师给出指导。朱自清小学校长张文扬开学前“收心”用好这四招针对孩子有可能出现的“节后综合征”
2023-02-02 07:59:00
当同寝室的同学出现这些问题,该留个心眼了!
...道中。第三,家长要做好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类问题的心理准备,当发生重大决策时,和孩子一起做好全面的风险评估,并讨论可能发生的问题,面临真正的困难时不惧怕、不退缩,勇敢面对,积极挑
2024-05-12 14:20:00
...师:接纳遗憾和变化是谓成长暑假余额已经严重不足,你准备好迎接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了吗?是兴奋期待,还是焦虑担心呢?开学在即,面对即将回归的校园生活,有些同学开始出现紧张、焦虑等
2023-08-28 07:05:00
...。返校前后,这种适度的焦虑紧张情绪,对我们做好返校准备和自我防护是有价值的,它可以更快地帮助我们将自身状态从放假模式调整为上学模式。●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每天给自己一点积极的
2023-02-15 00:47:00
重庆中小学9月2日开学行课 这份开学温馨提醒请查收
...十九)起放寒假。新学期即将到来,同学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为了让孩子们迅速适应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市教委及各中小学校陆续发出了秋季开学温馨提醒。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开学前,要
2024-08-23 16:31:00
...理健康知识水平和素养。上海大中小学校都在宣传月期间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多举措全方位护航青少年们。精彩活动助大学生释放压力华东理工大学学工部相关负责老师告诉记者,5月
2024-05-16 04:19:00
...比如保持阅读文学作品习惯等,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作准备。记住:凡事皆有度,放松别放纵。如果考生这段时间出现吃不下、睡不着、情绪低落,自怨自艾的情况,可能是有了抑郁的倾向。有的
2024-06-13 10:42:00
...学生于2月20日返校报到,2月21日正式开学。如何做好开学准备,迎接新学期到来?昨天,教育专家开出“收心指南”。整理情绪,积极暗示增强愉悦感从假期的放松状态,一下子进入快节奏
2024-02-19 01:02: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