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捧一碗高粱酒哟,喝它个欢天喜地解千愁,走南闯北不忘这一口,老家啊就在咱身后。”一曲《高粱酒》唱出了人们的乡愁。
对位于商河县龙桑寺镇的金盆地家庭农场创业者来说,这碗高粱酒承载的不仅是乡愁,更是为之奋斗10余年的事业,是乡村振兴的梦想。
废弃砖厂闲置地整治变良田
金秋时节谷飘香。晴朗的蓝天下,金盆地家庭农场里火红的高粱穗挂满枝头,微风拂过,摇曳起层层“波浪”,近百公顷的高粱汇成红色的海洋。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个砖瓦遍地的废弃厂房。
这场“沧海桑田”的变化,始于11年前。2012年,史家庙村的原旧砖瓦厂正式关停,面向村民重新发包。在外工作的史益民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心动,他立刻回到家乡,准备用所学的知识建设属于自己的酒厂,带动家乡父老增收致富。
在龙桑寺镇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他顺利承包了原砖瓦厂片区35.11公顷土地,成立了商河县金盆地家庭农场,并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进行基础设施改造。
清理废砖、复耕土地、建设厂房……仅仅1年时间,这片土壤贫瘠、常年积水的荒田,被整治成了耕地集中、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的宝地。
牵手省农科院应用新品种
从废旧荒地到“金盆地”,关键在创新。“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的力量。”
为了实现原料安全、优选,史益民在酒厂周围打造了自己的高粱原料种植区,并经镇政府牵线,按照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指导,试种了11种新品种高粱。2018年11月,双方正式签署共建协议书,成立以张华文、王海莲博士为首的乡村振兴服务队,在农场建设3.33公顷试验田,合作培育酿酒高粱及小麦、玉米种的繁育。
这次的“联姻”,“产育”出了适宜鲁北地区种植的高粱酿酒新品种“济粱3号”。以其为原料酿造的白酒,粮香浓郁,口感更加醇厚爽净,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不仅实现了农业种质资源育种产品新突破,也提高了农场的收益。“‘济粱3号’产量一般每公顷9000公斤至10500公斤,按照每公斤7元的市场价,每公顷收入就能达到63000元。”史益民说。
生态循环打造三产融合样本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这个农场而言,上千万元的种植收入并不是终点。
据了解,从农场创立初期,该农场就制定了“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长远规划,并不断完善施行。如今的农场里,粮食种植为酿酒提供原料,白酒生产时产生的酒糟为淡水养殖提供饲料,淡水养殖鱼粪为粮食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形成了“粮-酒-酒糟-鱼-粮”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近些年,农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塑强产业链末端,开设“金盆地高粱酒”直播账号,加入全镇电商发展队伍,并发展旅游产业,以旅为媒着力延伸产业链。
今年中秋国庆假日期间,农场深入开发现有资源举办“浑水摸鱼”大赛、“品香识美酒”大赛。游客们卷起裤腿,挽起袖子,在摸鱼的河道里“围追堵截”,在酿酒厂旁品酒猜度数,与家人共享欢乐时光。
在龙桑寺镇这片热土上,如今的金盆地家庭农场,高粱种植、水产养殖、白酒生产、旅游销售紧密融合,正如歌声中唱的那样,走出了自己的诗酒田园振兴之路。
(本报记者郝倩通讯员石学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9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