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韦昌辉、石达开、东王余党三足鼎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0 17:47:00 来源:戏说三国

石达开有4次选择,选对一次,太平天国运动将会是另一番景象。可惜,石达开缺乏“大格局”,每一次选择都是错误,将自己带进了深渊,兵败大渡河畔,受凌迟处死。

一、回京“勤王”,与韦昌辉联手,稳定局势

1856年10月,南京传来消息:“北王杀人太多,滥杀无辜,局势不可控”。石达开心急如焚,找来张遂谋、曾锦谦商议,究竟如何是好?

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听闻杀戮太多,翼王与张遂谋、曾锦谦三人狼狈赶回京师,商议免杀之事。”

韦昌辉、石达开、东王余党三足鼎立

从忠王的自述中,可知石达开并没回京“勤王”,而是留在武昌洪山大营。诛杀东王杨秀清,是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三人一起策划,他们是盟友关系。

杨秀清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经常杖责韦昌辉、石达开,羞辱洪秀全,引起了大家的愤怒。杨秀清被杀,咎由自取,为自己的专横买单

但是,诛杀杨秀清容易,如何妥善处理后事,问题就很棘手了。杨秀清,不但手握重兵,还能代“天父”传言,是太平天国信仰的纽带,地位很特殊,没人愿意承担诛杀东王的责任。

1856年9月,洪秀全向韦昌辉、石达开发布“勤王”令。此时,韦昌辉在江西瑞州,石达开在武昌洪山,两人距离京师的路程差不多。但是,石达开耍了小聪明,在张遂谋的劝说下,按兵不动。

韦昌辉独自回京,率3千兵马“勤王”,虽说大事告成,自己也陷入孤立。洪秀全不想承担诛杀东王责任,没有立刻颁布“圣旨”,承认事变的合法性,韦昌辉成了太平天国的“公敌”,杀害“天父”的凶手。

按照协议,“只杀东王,及其兄弟三人,原清、辅清,其余皆不得多杀”。因石达开没有及时回来“勤王”,协议注定无法遵守,事态扩大化不可避免。

没有“圣旨”,韦昌辉无法解释杀杨秀清的原因,东王的余党也惶恐不安,双方势必大战一场。此时,留在京师的东王兵马7千余人,装备精良,在傅学贤的率领下,与韦昌辉开战,若非秦日刚赶来增援,韦昌辉就是输家。

既然撕破了脸皮,韦昌辉只能大开杀戒,诛杀异己,确保自己安全了。韦昌辉的滥杀,数万太平军将士相继卷入内斗,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便宜了清军。

如果石达开足够明智,大局观强,就不应该听从张遂谋的“昏招”。石达开应该赶回南京“勤王”,与韦昌辉联手行动,尽量确保“只杀兄弟三人,其余皆不得多杀。”

石达开回京,翼王、北王兵马加在一起,碾压在京的东王力量,傅学贤也不敢轻举妄动。韦昌辉、石达开联手,向洪秀全施加压力,得到“圣旨”的可能性非常大,事变合法化解决,岂不美哉。

韦昌辉、石达开、东王余党三足鼎立

退一万步讲,韦昌辉就算想滥杀,也得考虑石达开的态度。韦昌辉、石达开、东王余党三足鼎立,单打独斗,谁都奈何不了谁?如此,大家只能坐下来商议,各自妥协,维持太平天国内部平衡,稳定局势。

二、在安庆督师,节制天下兵马,效仿王敦、桓温、刘裕

石达开的“故意迟到”,将韦昌辉、东王余党推向了绝境,双方相互厮杀。石达开回京时,又将韦昌辉一顿数落,导致矛盾白热化,盟友兵戎相见,翼王一家老小千余人被杀。

韦昌辉“疯狂”,终究挡不住来自各方面的攻击。1856年12月,韦昌辉在众叛亲离中走向灭亡,被洪秀全斩下首级,尸身悬挂在城门上,不许他人拿下来。

北王的“首级”送到安庆,石达开亲自检验,方才停止进兵。随着杨秀清、韦昌辉相继出局,“首义五王”中仅剩下翼王石达开。再则,石达开躲在武昌,没有直接参与“天京事变”,人设形象相当完美,自然能回京辅政。

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群臣商议,翼王回京辅政,人心欢悦”。石达开得到朝臣的拥戴,他众望所归,是太平天国新一任掌舵者,前途一片光明。

遗憾的是,洪秀全、石达开之间已经没啥信任了。石达开回京后,立刻诛杀天王的亲信陈承瑢、秦日刚,让洪秀全没了安全感,彼此矛盾尖锐。陈承瑢、秦日刚虽然有错,但石达开当着群臣之面,“强迫”洪秀全动手,也是不应该。

1857年5月,石达开受不了洪秀全的掣肘,干脆离开京师,带着10万兵马出去单干,这更是一大错误。此时,石达开正确的做法,就是留在安庆,节制天下兵马,掌控太平天国军政大权。

都知道,洪秀全是虚位元首,没有实际权力,石达开人际关系也不错,压根不用担心成为杨秀清第二。当然,天京城内情况复杂,也难免遭遇不测,坐镇安庆则没有这个忧虑。

安庆,石达开的大本营,翼王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是创业的理想之地。纵观历史,掌握朝政大权的大将、名臣,都是采取“遥控”方式管理,自己回到大本营居住,处理文件;京师则安排亲信监视,密切监视朝廷,随时汇报工作。

韦昌辉、石达开、东王余党三足鼎立

尔朱荣、王敦、桓温、刘裕,无不是如此。刘裕建立“宋朝”,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没有站稳脚跟之前,一般都不会久留京师,而是去京口办公,开设“小朝廷”。

石达开去安庆,没有脱离太平天国,则人心就不会乱。此时,石达开以“首义五王”的身份节制各路兵马,处理太平天国军政事务,谁敢不从?韦志俊、陈玉成、林启荣、李秀成等名将“心有所属”,也会相互配合,湘军进展不会那么顺利。

三、快速进入四川,不要犹豫,不要攻打宝庆

石达开负气出走,不懂得见好就收,洪秀全屡次派使者来“求和”,翼王就是不回京,也不留在安庆。张遂谋,一个“蹩脚”谋士,终于将翼王石达开带进了死胡同;石达开出走,张遂谋“功不可没”。

离开太平天国这个平台,创业就不顺利了。韦志俊、林启荣、黄文金、陈玉成、李秀成等名将都不愿意跟着石达开,而是留在太平天国。没有名将加持,没有队友配合,石达开的“战绩”就可想而知了。

1857年8月,石达开离开安庆,进入江西作战,毫无成绩,损兵折将。旋即杀入浙江,在衢州城下打消耗战,与清军死磕三个月,灰头土脸,屡战屡败。

浙江受挫,石达开立刻进军福建,又跟杨辅清起了冲突。杨辅清离开福建,杀入江西、皖南,重新回到太平天国怀抱,册封为中军主将。石达开在福建,非但不能开拓基地,连杨辅清打下来的地方,也全部丢失。

江西、浙江、福建都行不通,石达开决定进入四川,效仿刘邦、刘备,在川蜀地区建立根据地。川蜀地区,物资丰饶,周围地势险要,是建立霸业的理想之地。

李蓝西南起义横扫云南、贵州、四川,清军元气大伤,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为石达开提供了绝佳条件。石达开进入四川,收编各地起义军,扩大势力,也是一招妙计。

进军四川没错,这是正确的战略决策,但石达开太糊涂,非要停下来去攻打一座毫无意义的城市——宝庆。兵贵神速的道理,石达开不懂,也不知道汲取经验教训,碰得头破血流。

宝庆,湖南邵阳市,是湘军的桑梓,岂能轻易攻破?太平军攻打宝庆,湘军一定会全力以赴,从四面八方赶来增援,甚至从江西、安徽、湖北战场返回,守住自己的家业。

韦昌辉、石达开、东王余党三足鼎立

再则,宝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夺取城池谈何容易?要知道,太平军的攻坚能力非常差,石达开缺乏重武器,夺取城池只能靠“围困”,打消耗战,压根就行不通,衢州惨败的教训,石达开估计忘记了。

退一万步讲,即便拿下宝庆又如何?湘军焚毁粮食、物资,太平军只能得到一座空城,无法得到补给,还遭到清军反包围,也许全军覆没。1854年,曾立昌率兵增援北伐,就是因为攻打临清,遭遇反包围,全军覆没。

攻打宝庆是个败笔,石达开在城下死磕3个月,与湘军打持久战,拼消耗。李续宜、刘长佑等率湘军精锐相继抵达,从外面包围太平军。石达开作战失败,太平军损失过半,只好逃到广西避难。

宝庆之战失败,石达开不但损失众多兵马,个人威望也一落千丈。此时,石达开成了“战五渣”,部将对他失去了信心,怀疑翼王的军事水平,纷纷离他而去。

1860年,包括汪海洋在内的七十多位将领,带着裹挟而来的二十万杂牌军北上天京,石达开差点成了孤家寡人。就此而言,宝庆之战是个败笔,如果能放弃攻城,直接进军四川,结果将大不一样。

四、抵达大渡河时,立刻渡江,夺取成都

广西“流浪”的日子,石达开颠沛流离,在柳州差点被清军打死。童容海、汪海洋等70多位将领,率领二十多万杂牌军北上后,石达开心灰意冷,有了退隐山林的打算,终了一生。

退隐山林,无疑是个笑话,石达开战争多年,死于他手中的封疆大吏众多,清朝岂能放过他呢?此时,广西“大成国”起义失败,将士纷纷投奔太平军,加上赖裕新等人的支持,石达开重新鼓起勇气。

1861年,石达开四处招兵买马,得到6万大军,声势大振。想当年,李自成仅剩下18个骑兵,在商洛山东躲西藏,也能东山再起,灭了明朝。如今,石达开手握6万大军,何愁清朝不灭,翼王信心满满。

推翻清朝,广西不是理想基地,这里“土客矛盾”尖锐,太平军不受欢迎。广西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赤地千里,也没足够的粮食支撑石达开的宏伟大业。想来想去,石达开还是选择了四川,效仿刘邦、刘备的故事。

选择四川没有错,这里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足以支撑太平军生存下来。再则,湘军主力在湖北、安徽、江浙与陈玉成、李秀成死磕,无法分兵四川,况且这里不是湘军的“老家”,他们也不会拼命相救。

留守四川的清军,以绿营为主,不堪一击。如果能抓住机会,夺取成都,招纳当地起义军,石达开还是能有一番作为。可惜,石达开在大渡河畔犹豫不决,为了给刚出生的儿子庆祝生日,痛饮三天三夜,错过了渡河的最佳时间。

韦昌辉、石达开、东王余党三足鼎立

石达开错过了时间,清朝各地的“土司”兵云集大渡河,局势急转直下。绿营军打仗不行,但“土司”兵相当强悍,元明清时期,中原王朝的许多劲旅,都败在他们手下。

前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后面是“土司”追兵,石达开进退不得,又没有决一死战,血战突围而出的勇气,只好选择“请降”。1863年6月,石达开前往清军大营“请降”,骆秉章将他凌迟,放下武器的数千太平军将士,也被处死。

从天京事变到兵败大渡河,石达开有4次选择机会,可惜都抓不住,否则太平天国将会是另一番景象。石达开能打仗,是建立在杨秀清全盘调控之下,翼王本身缺乏大格局,以及孤注一掷的魄力,败亡不可避免。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京事变中的韦昌辉:本是“奉诏勤王”,却成众人讨伐之对象
...,而后将其一网打尽。后来,韦昌辉更加疯狂,派兵追杀石达开,屠戮翼王府,围攻天王府,将事变一次次推向高潮。此次事变,太平天国损失2万余精锐,具有“代天父传言”权的杨秀清死于非命
2024-08-07 18:20:00
石达开有哪4次选择,抓住一次,太平天国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石达开有4次选择,选对一次,太平天国运动将会是另一番景象。可惜,石达开缺乏“大格局”,每一次选择都是错误,将自己带进了深渊,兵败大渡河畔,受凌迟处死。一、回京“勤王”,与韦昌辉联
2024-07-12 16:53:00
杨秀清逼宫洪秀全,兄弟相残有多惨烈
...道:“小子知错,求天父开恩赦宥。”这一幕,让在场的石达开和韦昌辉,惊愕不已。夸张的是,杨秀清并没有因此而饶过洪秀全,而是严厉地训斥道:“尔知有错,即杖四十。”石达开、韦昌辉等
2024-04-25 14:12:00
韦昌辉、石达开、冯云山的权力格局
...为了制衡杨秀清、萧朝贵,他极力将本土实力派韦昌辉、石达开拉入权力核心。韦昌辉、石达开强大的家族背景,加上冯云山“首创者”的身份,足以让杨秀清、萧朝贵畏惧,不敢轻举妄动。很遗憾
2023-08-20 16:30:00
...后来,杨秀清为了削弱韦昌辉的实力,把曾锦谦派去协助石达开,隶属翼王麾下。曾锦谦很有计谋,与张遂谋一起构成翼王的核心智囊。石达开取得湖口大捷、樟树大捷,曾锦谦功不可没,他扮演着
2024-07-08 21:30:00
“领航员”杨秀清是如何死的?四大版本,一版比一版精彩
...一。对此,小编也查阅了相关资料,李秀成《自述书》、石达开《自述书》、张德坚《贼情汇纂》、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传教士肯能大叔的《回忆录》,以及清代江南文人的札记等。从中得知,
2024-08-08 09:46:00
翼王石达开自画像:格局太小,意志力太弱,运气太差
对翼王石达开之评价,历来争议颇多,有些说他是战神,是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之形象代表,是太平天国活的灵魂;有些则说他是战五渣,屡战屡败,是被吹嘘出来的战神。李秀成评价:“文武双全,世无
2024-08-08 08:46:00
...云山做出让步,不拆穿“下凡”谎言。韦昌辉右军主将,石达开左军主将,分别排在第四、第五。韦昌辉的家族背景和财力,都不是石达开可比,但他们都是实力派,是冯云山拿来抗衡杨秀清、萧朝
2024-07-08 21:46:00
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的才华仅次于杨秀清,远胜石达开
...和势力仅次于东王杨秀清,远胜过目前被吹嘘的很厉害的石达开。太平天国运动实质是两广地区遭到当地人排斥的客家人村社抱团取暖。所以,评价太平天国运动里诸王能力不仅仅要看个人才华,更
2023-01-17 22: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