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以案说法|借条未约定利息,但借款人有规律转账支付,能否认定为利息?_新闻频道_中国山东网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21 18:01:00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9月21日讯 借条上没有约定利息,但实际借款人存在有规律的支付事实,出借人主张利息能否获得法院支持?通过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审理的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可以了解相关法律问题。

2015年9月29日,李某向高某借款,并出具借条,借条载明:李某向高某借款80000元。自借款之后,李某每月支付高某800元,李某向高某于2021年12月1日支付5800元。最后一次为2022年1月1日支付800元。经高某多次催要,李某均未还款,高某无奈之下将李某诉至槐荫法院,要求其偿还借款75000元及利息1500元并主张后续利息。

李某辩称,确实借了高某80000元,已向高某偿还65800元,剩余的借款同意归还。但因为二人关系较好,当初借钱时并未约定利息,不同意支付利息。

槐荫法院经审理认为,高某提交双方的聊天记录,并称催要欠款时曾提出存在利息问题,并在2021年12月14日催要的剩余75000元,高某认为李某当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正常思维都是默认对欠款数额的认可。

庭审中,高某明确其诉讼请求为利息截至2022年1月、2月共计1500元,之后至实际给付之日止,按照月利率1%计算。

法院认为,合法的借贷关系应受法律保护。双方未约定还款日期,出借人高某可随时要求李某还款,李某应履行还款义务,其不履行还款义务,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争议焦点为是否存在月利息1%的口头约定。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根据依法作出裁判。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本案结合当事人的陈述及每月定期给付800元的事实,存在口头约定月利息1%更符合民间借贷的交易习惯,也更接近客观事实,法院认定双方存在口头约定月利息1%。

最终,槐荫法院依法判决原被告李磊向原告高某偿还借款75000元、利息(截至2022年2月31日为1500元,嗣后至实际给付之日止,按照月息1%计算)。双方均服判息诉,该判决已生效。

中国山东网记者 张敏敏 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恋爱期间,广东女青年罗某多次借款给男友邓某,分手后,因无法联系上邓某,遂向法院起诉要求邓某偿还恋爱期间借款63945元及利息。记者今日获悉,广东五华法院审理了这
2023-02-23 21:42:00
注意!微信红包与转账性质不同!这些与借钱有关的事你要知道
...而不能写成欠条、收条等。 · 借款事由:借条必须要求借款人将借款事由说清楚、写明白,这样出借人才能明确借款的去向和用途,也可以为将来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供证据。如:xxx(借款
2024-01-23 09:39:00
只有口头约定而没有借条,主张还款能否得到支持?
...晚报本期法官顾慧 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借款人收到借款后没有向出借人出具借条,而当出借人向借款人催要借款及利息时,借款人又不认可双方的约定,出借人遂依据转账记录及聊
2024-01-23 03:01:00
...年利率4.35%计算逾期利息等内容。随后,小杨在借条的“借款人”落款处签名、盖指印。但是,到了约定还款期限时,小杨仍未能按期给付,并一拖再拖。随即,孟姐遂将其诉至法院,并将该
2023-03-17 03:33:00
女儿没在借条上签字,为何要承担借款责任
...了借条。该借条写明:借款本金1000000元整,月利息1%;如借款人未能还清本息,出款人为追索该欠款所支付的律师费、诉讼费等一切费用由借款人承担。该笔借款同意陈先生直接转到房
2023-01-07 10:05:00
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3万元借条一张,载明“利息3分”,此为月息还是年息?抑或认定为约定不明而视为没有利息?近日,崇川法院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双方约定的利率标准为月利
2024-02-27 20:36:00
民间借贷需谨慎 守好您的钱袋子
...表示一致外,还要求出借人将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交付给借款人,这样借贷关系才能成立。人民法院对民间借贷案件的审查原则是借贷合意和借贷事实两个构成要件。借贷合意主要表现为借条、借款
2023-08-22 00:26:00
钱借存在男友账户分手后被其挪用,还能要回吗
...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
2023-11-30 09:04:00
通达公司“挂名”借款人,一场由真借条引发的假官司
...资损失,竟故意隐瞒借款已还清的事实,持借条原件起诉借款人,将实际已经还款的两家企业拖入了一场持续近7年的假官司中。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两级检察机关的依法监督下,虚假诉讼得到
2023-05-10 22: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