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订阅内容展示
即使赵高技艺高超,任何痕迹也不露,把一个好人演得足斤足两,登基之前,他让你杀死兄长扶苏,这总该看出来了吧?为什么眼都没眨,就杀了呢?登基之后,接受赵高授意,一口气杀了33位兄弟姐妹,这又是出于何种心肠呢?在咸阳市的闹市区一次性处死十二个兄弟。在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又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碾死……更多
康熙真想传位给四阿哥胤禛吗
不管怎么说,胤禛绝对不是康熙最坚定的选择。理由很简单,康熙一生活了那么长时间,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折腾了那么久,如果他真是决定把皇位给胤禛的话,早就给了,为什么还要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呢?要知道,之所以会发生“九子夺嫡”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太子不确定。一旦太子确定了……更多
慈禧为什么会放过她最大的情敌
慈禧太后是晚清最有权势的女人,当然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女人。不管是影视剧中的慈禧,还是史料中的慈禧,都是一个比较传奇的女人。慈禧在大家心目中可能是咸丰帝宠妃,祸害了大清的老妖妇。政治上不多说,本文主要给大家讲的是慈禧太后私生活的一方面。慈禧是咸丰帝宠妃,因为当初两宫太后摄政的原因……更多
在《倚天屠龙记》里,学赵敏请吃饭的本事
在《倚天屠龙记》里,学赵敏请吃饭的本事 赵敏有一样别致的长处,就是很会请饭。作为朝廷的绍敏郡主,姑娘阅历很广,自然是什么样的饭局都吃过。见得多了,加上自身情商又高,和人打交道的水平也就高。她请人吃饭,方方面面都很见功夫,很值得深入学习。赵敏一出场的戏就是请饭……更多
北魏分成了东魏和西魏,最后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难道真是因为他后继无人,导致北魏分成了东魏和西魏?事实上,孝文帝有着一颗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文治武功振兴北魏的心,但是他的一生都非常的悲催,冯皇后和别人私通,自己的孩子也不是自己的。可以说,历史上这么悲剧的帝王也很少见了。而且自从他迁都洛阳之后,为了开疆扩土连年征战……更多
这个人的战斗力太强悍,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说到成吉思汗这个人,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他的一生都在叱咤风云中度过,在后世的很多人眼中,他既超越了“人”,又接近了“神”。就连我们的一代伟人都在其诗词中用到“一代天骄”来称赞他。既然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那他必定不会是一个等闲之辈。可以说,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注定了他将成为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更多
大明花费巨资打造的精锐关宁铁骑,最后却抛弃了明朝归顺清朝
天启七年5月,辽东大地即将迈入夏季。年轻的皇太极怀着悲愤的心情,率领大军来到明朝宁远城下。这位刚登基不久的后金皇帝看着宁远城的城墙,不禁咬牙切齿: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就是在这城下受伤而死,自己一定要亲手打下这座城池,报仇雪恨!皇太极一声令下,数万八旗骑兵杀向宁远城下……更多
聊聊名气不大,但是有惊人之举的将领,吴国——马忠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所谓时势造英雄。谋士有诸葛亮、司马懿,名将有张飞、关羽,罗贯中大篇幅的铺陈描写,让我们对他们印象深刻,但是在三国演义中,也有很多不是很出名的将领,被我们所遗忘,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名气不大,但是有惊人之举的将领,吴国——马忠。三国演义……更多
匈奴有没有融入汉族,成为现代汉族祖先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性质的军事帝国,它崛起于战国末期,强盛于秦汉时期,消失于公元5世纪。《史记》曾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匈奴是夏朝苗裔,这种说法恐怕并不准确。因为匈奴并非单一族群,在从部落到帝国的崛起过程中,匈奴不断兼并草原其它弱小部落……更多
这2个皇帝都当过乞丐,一个从乞丐变成皇帝,一个从皇帝沦为乞丐
在古代,几乎每个人都做过当皇帝的春秋大梦,但是在和平时期,这个想法只能埋在心底了,因为一旦让别人知道,就免不了被扣上“谋反”的罪名。不过,当皇帝也不容易,尤其是改朝换代之时,皇帝的命运往往在一线之间。有道是“成王败寇”,胜了就能坐上皇位,败了就会身首异处,就算是运气好……更多
乾隆的生母到底是谁?乾隆为什要抢亲?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十分有名的一位皇帝。他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但是,对于乾隆也有遗憾,他的出生地,他的亲生母亲是谁,一直是个谜。相传,乾隆他爹雍正一次在热河打猎,逮住了一只梅花鹿,雍正饮了鹿血止渴。谁知鹿血的壮阳功能让雍正难以自持,他便在附近小山村内临幸了一名李姓的女子……更多
历史上这几位皇帝重用开国功臣,所以赢得千古美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古代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其实很少,曾经一起共患难,之后升了官发了财能一起享福真的很难做到,尤其是在帝王家,为了皇位尔虞我诈,谁还有真情。小编先说说朱元璋,我们都知道他的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家中世代以种田为生,自小生活贫困潦倒,之后登上皇位之后……更多
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好宦官,死后被追为皇帝
宦官在历史上是十分特殊的群体,如果要挑一个最容易接近皇帝的群体,那必然是宦官了,也正是因此,宦官干政的现象在古时候是屡见不鲜。宦官就相当于皇帝的家奴,身体结构不完整、地位低下,所以经常为人所看不起。历史上经常有宦官乱政的现象,所以对于宦官大多数都是深恶痛绝的……更多
杨国忠和李隆基早就知道安禄山要反,为何不采取措施
公年756年的炎夏,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反叛大军,长驱直入,几乎一路没遇到抵抗,直奔长安城而去,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彻底动摇了大唐国基,使大唐从此由盛转衰。安禄山一个边关大将,与整个盛世大唐相比,犹如荧光和皓月,是什么原因让安禄山有熊心豹子胆,居然想吃掉大唐……更多
他是历史上昏庸无道的皇帝,冤杀许多大臣,在位五年后就因病去世
从古至今,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对于戴“绿帽子”这种事都是很难容忍的,而且还要帮别人养孩子,那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不过也会有一些例外,毕竟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该将大人的恩怨倾注在他们身上。就比如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蒙古帝国可汗成吉思汗铁木真,他的皇后在新婚不久就被仇人掳走……更多
古代皇室从没有过双胞胎,这是为什么呢?
在中国封建帝制几千年,每一位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那么儿女就更是无法计算了。但是,大家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吗?那就是在正史中几乎没有记载过有哪个皇后或妃子生过双胞胎的记录。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古代和现代人的观念不同,古代的人都认为生双胞胎不是一件吉利的事情……更多
他的才华远超诸葛亮郭嘉,因野心太重不受重用
诸葛亮号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三国时期第一谋士”,无奈最终无法匡扶汉室,成就一番春秋霸业。其实并非蜀汉无良将,诸葛亮不厉害,而是因为魏国出现一位近似妖人的谋士—司马懿。司马懿,表字仲达。司马懿早在官渡之役之时,已经名满天下,然而司马懿却选择在家读书,并非司马懿没有才华……更多
她是康熙和雍正最讨厌的妃子,碍于情面康熙只能忍让一生
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之中,最出名的自然就是康熙和乾隆了,而大多数人认为康熙皇帝一生建立了很多的功勋,非常值得后人敬仰。而身为一国之君,康熙也是掌握着全天下人的命脉,但是却有一个女子让康熙十分厌恶,但是康熙碍于情面的原因一直是处处忍让,直到离世的时候都不敢杀了她……更多
朱元璋处死了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却给明朝种下了恶果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距离产生美”。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哪怕是相濡以沫的夫妻,只有相互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才会彼此欣赏,才能长久的和谐相处。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则会像“亲密无间”的刺猬一样,互相伤害。这条道理,用在古代的君臣关系上……更多
燕国崛起之路,燕昭王是如何让燕国起死回生的?
燕国是周武王庶弟召公之封地,拥有800多年历史,是战国时期历史最悠久的诸侯国之一。由于燕国的地理位置偏僻,与中原诸侯国往来甚少,文化相对落后,实力弱小,存在感低。春秋时期燕国曾经被山戎入侵,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之旗号帮助燕国抵御山戎,使之脱离亡国之险,燕国才得以生存……更多
拔都、蒙哥、拜答尔、旭烈兀都是名将,他们也是成吉思汗的孙辈
成吉思汗10大孙子:拔都、贵由、阔端、拜答尔、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别儿哥、旭烈兀、阔出,都是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的一代名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只是会弯弓射大雕,对后代的培养也很给力。孙子辈,还能有如此众多的名将,成吉思汗确实不简单,李世民、朱元璋不如他。成吉思汗临终前将政务……更多
明朝著名大臣茹瑺,朱元璋时代是贤人君子,却在朱棣面前原形毕露
茹瑺,明朝著名大臣,,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对其青眼有加,每称瑺为贤人君子,并颁“中外一人,中流砥柱”铁券丹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号称国之栋梁的大臣,在靖难之役中却原形毕露了。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战争后期,建文帝朱允炆发现打不太过了……更多
霍去病战功赫赫,但是有一个缺点备受诟病
在汉武帝时期,基于之前文景之治打下的坚实基础,大汉朝开始为抗击匈奴做准备,因而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一批出色的将领。在抗击匈奴的将领之中,最为后人所熟知的就是卫青和霍去病了,因为姐姐卫子夫得到了皇帝的恩宠,卫青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军中的干将。此时身为卫青外甥的霍去病一同进入到了军队之中……更多
刘备登基称帝,为什么要册封年老色衰的寡妇吴氏为皇后
公元212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刘备的援军之师立刻成了刘璋的腹心之患。经过三年的战争,刘璋抵挡不住张飞、赵云等刘军大将的凌厉攻击而节节败退。最后,山穷水尽的刘璋被迫向刘备投降。益州自古号称天府之国,不仅有肥沃的平原可供产粮,而且益州物产也是极其丰富。据《汉书》记载……更多
为何黄帝和蚩尤打了一仗,就成了中华始祖
华人追根溯源,皆自称“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炎帝和黄帝二祖,其中尤以黄帝最为尊贵,每年全国各地还会举行盛大的祭祀轩辕黄帝大典。但事实上,黄帝和炎帝并不是像创世神话中盘古、女娲那样的开天辟地式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父母的氏族个体。以黄帝为例,《史记》和《帝王世纪》就曾记载黄帝姓姬……更多
商朝为何宁可亡国也要打东夷
有商一代,方国林立。甲骨卜辞中记载的商王朝,战争与祭祀几乎是商王活动的全部,据西南大学李发博士粗略统计,仅商王武丁在位时期,与商朝发生战争的方国和地区就有80个之多。不过,这些被征伐的方国在甲骨卜辞中存在的时间很多,在武丁之后就很少再见,但“夷”方却是个例外……更多
聊聊古人爱吃什么肉
今人爱吃肉,古人也爱吃肉,但肉在古代不是谁都能吃得起的,以至于“肉食者”还成了当权者的代名词。古代祭祀也要用牛、羊、猪三牲,合称“太牢”,是对先人最高级别的敬意。可见吃肉在古代饮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孔子就是个肉食爱好者,收学费都要收束脩(也就是肉干),还用“三月不知肉味”来衬托听到美妙音乐时的愉悦感……更多
不同于现代自由恋爱,古代婚嫁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时候,新人可能都没见过几面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可就是过去这样,在现代人看起来,比较草率的配对方式,但相爱的两个人,确往往能相濡以沫,过得长久,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古代媒人个人,也有着巨大的职业风险,如果将不合适的两个人介绍在一起也会惹下不太好的麻烦……更多
夏朝疆域有诡秘缺口,河南官宣夏都证据不足
夏朝是中国广域王权国家之肇始,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然而,由于流传至今的夏代史料十分匮乏,且基本都为后世补记,因此,对于夏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它的疆域范围,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1959年,徐旭生先生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了一种年代上限早于商代的全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更多
三星堆和彝族什么关系
2021年,伴随着四川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新发现揭晓,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震撼人心却又极富神秘色彩的文物,但依然没能彻底揭开关于三星堆的诸多谜团。三星堆文化所呈现出的特征与中原文明格格不入,其中固然能够找到与殷商青铜文化的渊源联系……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5月29日,宋庆龄生平展重新开放暨第34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
2023-05-29 17:58:00
《中轴之门》出版,循着老照片分“门”别类看中轴
记者 师文静近日,新书《中轴之门》出版。文史专家单霁翔为该书所写的推荐语称,“这本《中轴之门》,攫取了这条文明轴线上的座座门户
2023-05-29 18:04:00
【我在淮阳观文物】弦歌台:这里曾留下孔子周游列国的足迹,现已成为儒家文化圣地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金江涛)为深入挖掘周口市淮阳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精神内涵,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23-05-29 18:15:00
“披心沥血”一词是袁昂留下来的
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披心沥血,敢乞言之。——《南史·袁昂传》我们现在常见一个词“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2023-05-29 19:50:00
“东床快婿”的来源,在古代,女婿为何和床有关?
自古以来就有部分人,带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与时代无关,事实证明在任何时代,都会有这样一类人;而与之相对应的,也有很多非常疼爱自己女儿的父母
2023-05-29 20:11:00
李白被嘲讽后写下一首诗反讥,成现代骂人的口头禅
提起古诗,人们脑海中第一印象就会想到李白,李白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还有着“诗仙”的美誉
2023-05-29 20:11:00
正妻本想杀掉妾室,却被对方美色迷住
在古代社会,男性多妻现象很普遍,尤其是在富贵人家。正妻是家中的主妇,有着相对稳定的地位,而小妾则是男人在外面的“私生活”中的伴侣
2023-05-29 20:12:00
李世民的曾孙发动兵变,结果兵败玄武门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兵变
2023-05-29 20:22:00
除了汉献帝,还有谁被追封为“献皇帝”?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被贬为山阳公的汉献帝刘协寿终正寝,此时的曹魏皇帝曹叡以汉天子的礼仪将刘协下葬,并且给他一个“汉孝献皇帝”的谥号
2023-05-29 20:22:00
唐朝历史上,只有四位大臣谥号为“文贞”,他们都是谁?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也即文人踏入仕途后,都梦想得到“文”字相关的谥号。而对于皇帝来说,也非常看重这个规格极高的谥号
2023-05-29 20:26:00
盘点历史名人不为人知的爱好,陆游是猫奴,雍正喜换装
古今中外的历史记载,似乎无一例外,大家普遍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社会上层的精英与强者,中下层的许多人就此失声,仿佛不曾存在一样
2023-05-29 20:30:00
魏延被诸葛亮逼反是真的假的
首先有三个前提:1、魏延没有否认诸葛亮的遗言,他纯粹就是认为诸葛亮是错的。所以除非诸葛亮遗命魏延做主帅北伐,否则魏延是不可能听诸葛亮的话的
2023-05-29 16:49:00
王僧辩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王僧辩是北魏颍川太守王神念之子,萧梁北伐,王神念投降,王僧辩亦随父投靠萧梁。北魏反攻,王神念、王僧辩父子随梁军退往江南
2023-05-29 16:51:00
宋英宗赵曙为何不愿意祭奠宋仁宗
公元1063年,北宋嘉祐八年,两宋名声最好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名声最好皇帝之一的宋仁宗赵祯驾崩。随后,其养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
2023-05-29 16:51:00
丁谓对宋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丁谓在《大宋宫词》第七集中高调亮相:他出类拔萃的科考文论令皇太子眼前一亮,殿试答辩时气定神闲侃侃而谈,句句打动皇太子之心
2023-05-29 1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