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订阅内容展示
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与“夷狄”之间是什么关系?
公元前2070年左右,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据可考的国家——夏朝。夏朝由农耕文明建立,周边有许多少数民族聚集。随着农耕民族的文化优越感与自豪感的提升,他们开始自称华夏,将周边文化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称为“夷狄”。本文将简要探析夏商周时期华夏与夷狄的关系问题。一……更多
金兀术后人隐居河南鹿邑县400年,至今不与岳姓通婚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抗击的故事家喻户晓,作为古代最著名的爱国将领,岳飞一生都在为收复旧山河而努力,最后却遭到皇帝和奸臣秦桧的陷害,被冤杀于风波亭内。而作为岳飞最大的对手,金兀术无疑在小说中是一位敢爱敢恨的反派。他有千斤之力,能够举起铁龙,在金国战无不胜……更多
蒙古铁骑曾横扫世界,堪称天下无敌,为何打不过农民军?
作为世界公认最强的精锐部队,蒙古铁骑之名可谓妇孺皆知。这些蒙古人大多擅长骑射,机动性极强。在优秀统帅的带领下,他们巧用战马,灵活的击败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而在面对敌人的重装步兵及骑兵时,这些矮小的蒙古人则会派出更为强大的重骑兵正面击溃敌军。每攻一城便直接屠城的做法……更多
钩弋夫人的死是因为汉武帝的“立子杀母”吗?
一、“立子杀母”的由来《史记.外戚世家》曰:“上居甘泉宫,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也。於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後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阳宫。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使者夜持棺往葬之……更多
被无视的大秦功勋尉缭,没有他秦很难完成大一统
在秦统一的过程中,尉缭是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他为大秦制定了一统天下的军事战略,是名副其实的军事大家。没有尉缭子,大秦的统一可能还要再延长几代人的时间,可惜的是在《大秦赋》中,尉缭成了沉默少言的配角,实在是冤枉。01嬴政的苦恼公元前237年,嬴政即位后第十年……更多
生下三位开国功臣的传奇女人,36岁被逼殉死
说起清朝的开国功臣,很多人都会想起多尔衮。但是很多人忽视了这位女人的存在,她生下了三位开国功臣,抚养了开国皇帝,但终究躲不过死亡的命运。她就是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阿巴亥,一个比孝庄太后还传奇的女人。万历二十九年,乌喇部的首领布占泰为了自保,将阿巴亥作为牺牲品嫁给了努尔哈赤……更多
诸葛亮提升了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救了蜀国
一提到诸葛亮,我们就会想到一位智者,手拿羽毛扇,头戴青丝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的从容、淡定、料事如神已经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印象中。诸葛亮本来远离尘世,在南阳做一名普通的农夫。刘备当时正想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他的身边恰好缺少一位谋士。刘备在徐庶强烈的推荐下……更多
西北叛乱,廉亲王举荐十四弟再当大将军雍正为何不愿意?
雍正继位后,准格尔部和青海的割据势力勾结在一起,准备瓜分了清朝的西北地区,再东进与清朝争夺天下。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雍正急召廉亲王胤禩、怡亲王胤详、十四阿哥胤禵、隆科多、张廷玉和马齐等大臣进宫,商议该怎么办。八阿哥胤禩一看这是一个好机会,赶紧向雍正推荐赋闲在家的十四阿哥胤禵再去西北担任大将军……更多
大宋三百年国阼背后,是以妥协和耻辱作为代价的
提到赵匡胤建立的宋帝国,很多人有一个错误的印象,那就是宋的国阼很长,有三百多年超过了汉唐,但宋帝国的“长治久安”背后是以妥协和屈辱作为代价的,统一天下的愿望,在宋的第二代君主赵光义去世后,就已经彻底画上了休止符,今天让我们从宋辽的战和说起吧。赵光义,宋帝国的第二代君主……更多
王衍与石勒的第一次擦肩而过,差点改变了历史
那是晋武帝太康九年(288)的一个平常日子,15岁的石勒跟随老家的富户郭敬到洛阳贩马。那时,他还不叫石勒。由于西晋初年塞外水旱频发,无处生存的羯胡人只能随大流迁居到并州一带,石勒一家就是如此。虽然他家属于羯胡部落首领家庭,可小时候的石勒根本不配拥有名字。为了称呼方便……更多
宋徽宗、宋钦宗父子的无能,导致靖康之变,直接毁掉了北宋的国富
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包围城门。明亮的汴京城一夜之间被染上绯红,无数皇室受辱,北宋灭亡。宋徽宗、钦宗及亲王、公主、妃嫔、大臣三千余人被俘押解北上。男人是奴隶,女人是妓女。他们开始了地狱般的生活。这场发生在靖康二年的灾难,是后世任何正统史书都羞于提及的以“耻”为名的痛苦离谱的往事……更多
解析古代将领的真实模样
如果大家对那些古代的画作感兴趣,一定会发现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古代的各个将军,不少膀大腰圆,大腹便便,看上去并不擅长作战,难免让人感到好奇,实际上,这才是古代将领的真实模样,并没有八块腹肌,别再被电视剧误导了,要知道,如今那些专业的演员运动员,才是一身的腱子肉……更多
拿破仑凭什么被人称赞“眼光超前一百年”
他的一生不可不说是一个传奇出生于落魄的贵族家庭尽管他的父亲曾获得过很多头衔,但他的父亲理财能力却极差这极差的理财能力使他父亲在晚年几乎败光了家族的财富据说他的父亲曾经在账本上这样写道:“InParis,Ireceived4,000francsfromtheKingandafeeof1……更多
朱祁钰从无人问津的小透明,到大明江山的救世主
序言:成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8月23日,北京,紫禁城午门左门,建国王朱祁钰呆呆地看着面前挤成一团的大臣。.就在他的眼前,弱不禁风的胡可王弘上前,一把抓住锦衣卫统帅马顺,狠狠咬在了他的脸上。数百名军官一拥而上,拳打脚踢,甚至将训练有素的马统领打死。锦衣吩咐马顺振党……更多
诸葛家的三兄弟效忠三个国家,个个封侯
三国时吴国人韦昭在《吴书》(注意不是《三国志》的《吴书》)里写过这么一段话:“瑾为大将军,而弟亮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马,督领将帅,族弟诞又显名于魏,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这里说的就是三国时期诸葛家族的三位兄弟,让天下人羡赞不已。长兄诸葛瑾是吴国的大将军……更多
为何说是海瑞成就了大上海
提到海瑞,大部分人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位不苟言笑的老夫子形象。他既有清正廉明、勇于直谏的一面,也有不近人情、古板迂腐的一面。在广大人民心目中,海瑞是忠臣,是直臣,是清官,这些都毋庸置疑。可很少有人会说,海瑞是能臣。海瑞做过一一件惠泽后世、影响深远的事,足以体现出他的政治手段……更多
他两岁就拥有自己的封地,同时让两任帝王忌惮
朱元璋做了皇上以后,一方面残杀功臣,一方面又分封诸子到各地做藩王。他的想法很容易理解,他是想把大明的国土都交给自己的子孙,另外,各地封王也可以拱卫朝廷,一旦有变,可以征调各王保护朝廷。朱皇帝有一个儿子,名叫朱植,在兄弟中排行十五,他从一出生,天下早就太平。他在两岁的时候……更多
秦穆公在战争中陷入重围时,曾受他恩惠的三百村民纷纷前来报恩
古人言:“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真正的君子应当胸怀宽广,有容人之量。作为一国之君,更应有此胸怀,一个君主的心中如果能容得下天下的人,他才能够被天下人所容。秦穆公之所以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着极强的政治手腕,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心胸宽广能容他人。当秦穆公在战争中陷入重围时……更多
聊聊齐白石的一生
1864年1月1日,齐白石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里穷,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牛,只管饭没有工钱。随着他逐渐长大,父亲觉得该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将来才好谋生。1878年14岁的齐白石拜一位木匠为生,开始了学徒生活。当时的学徒是很苦的,除了跟师傅学习手艺外……更多
自古以来拍马屁是一件艺术活,不会拍的不要随便乱拍
马屁文化历史悠久,不绝于书,拍得高明,受用于无形,而劣质马屁往往会弄得自己灰头土脸。拍马屁,最重要的就是拍的别人高兴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拍的是马的屁股,不是马的蹄子你如果非要睁着眼说瞎话,硬要去拍,结果不用别人说,肯定是自找没趣下面这个例子,不可谓不是大家的反面教材《世说新语》记载……更多
诸葛亮留下的预言,都实现了吗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自小就才学出众,当年刘备屯兵于新野,司马徽就为他推荐的两个贤能,一个是卧龙(诸葛亮)、一个是凤雏(庞统)……更多
浅析诸葛亮无法一统三国的原因
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辅佐刘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最终成功入主蜀地。即便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依旧挑起了治理任务,可以说劳苦功高。三国演义为我们呈现了诸葛亮指挥的很多大型战役战斗,充分显示了他作为军师的高超谋略。在文学作品中甚至把诸葛亮进行了神话,可以说诸葛亮上知天文……更多
西楚霸王最大的失败莫过于鸿门宴上的一时纠结,导致悲情千古
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死得窝囊,固然与其缺乏谋略,逞匹夫之勇有关,但他一生最大的失败莫过于鸿门宴上的一时纠结,优柔寡断,错失良机,致使功败垂成。当时项羽的纠结,总结起来就是:打不打?杀不杀?追不追?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破咸阳,欲在汉中称王。当时项羽是各路诸侯公认的带头大哥……更多
“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一句话成就了两个人,写下此言的潘祖荫因此名动天下,被赞誉的左宗棠也因此逢凶化吉,得到朝廷的器重,不数年因镇压太平军有功,官拜浙江巡抚、闽浙总督等职,成为清廷重臣。后来他又抬棺西征,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功于国家民族……更多
楚考烈王在战国后期的复兴之路:救赵国,退秦军,灭鲁国
楚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一度和周王室分庭抗礼。进入到战国时期,楚国在吴起变法后走向强盛。不过,楚怀王在位时,楚国在和秦国、齐国的较量中屡战屡败。比如在垂沙之战、丹阳之战、蓝田之战、鄢郢之战等战役中,楚国就遭到了重创,因此走向了衰落。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楚考烈王在位时……更多
介绍一场古代的相亲事件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徐吾犯有一个妹妹,长得非常漂亮,《春秋左传》的评价就一个字“美”。先是下大夫公孙楚聘之为未婚妻,彩礼已经下过了。可是,公孙楚的堂兄公孙黑硬要节外生枝,也提着大雁来到徐吾犯家下聘,表明非徐氏不娶,然后,就拂袖而去。这下徐吾犯作难了,公孙黑是上大夫……更多
水浒传中林冲空有一身好武艺,勇气却还不如武大郎
我们看完《水浒传》之后,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电视剧,都觉得林冲太能忍了,忍得都让人觉得有些窝囊,白瞎了他那一身好武艺!#林冲#甚至有人觉得,林冲的勇气还不如武大郎,武大郎明知不敌,仍然毫不犹豫地冲进去捉奸,虽然惜败于西门庆之手,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男人该有的勇气和血性……更多
孙权尊贤接士基业渐固,袁绍聚众官渡与曹决战
既而许都遣回张纮,令为会稽东部都尉,且赍奉诏书,授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张纮前为孙策所遣,入贡方物,曹操留他为侍御史,差不多有两三年。至袁、曹相争,孙策欲袭许都,颇有风声传入许都中,自曹操以下,俱有戒心;独郭嘉料孙策轻佻无备,必为匹夫所制,未足深忧,果然不出所料……更多
一条中轴线,推动着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
皇史宬、太庙、中山堂、社稷坛、中轴路、永定门……2月24日,北京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组织部分委员就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主题进行调研,行走古都之脊,建言中轴线保护。皇史宬正殿皇史宬大门亮相保留2个灯杆调研首站是位于故宫东侧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这个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多
中俄不平等条约,历史不能忘,恢复俄占领土的中文旧称,很有必要
众所周知,在我国众多屈辱的近代史中,当属俄罗斯人,确切地说是俄罗斯人的祖上——沙俄通过与清朝签署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多达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即便领土被侵占了上百年,但中国人始终没有遗忘这些刻在内心深处的伤痕,自始而终为这些被侵占的领土烙上属于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中文地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年羹尧雍正两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年羹尧跟雍正的关系有点类似于鳌拜跟皇太极的关系,年羹尧追随雍正长达三十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为雍正王朝的巩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023-06-01 21:45:00
聊聊哪些与富弼相关的轶事典故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文学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1030)以茂才异等科及第
2023-06-01 21:45:00
聊聊北宋文学家——穆修
穆修(公元979~公元1032),字伯长,北宋文学家,山东郓州人,后居蔡州。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
2023-06-01 21:44:00
盘点刘邦曾经公布的项羽十大罪状
趣谈答案:这十大罪状都是真的,但是刘邦公布的项羽十大罪状,并不是说给项羽听的,而是说给当时自己的部下听的。刘邦奇特的部队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2023-06-01 21:43:00
聊聊北宋名相、文学家——富弼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文学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1030)以茂才异等科及第
2023-06-01 21:46:00
项羽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弑杀楚怀王
公元前206年十月,楚怀王(义帝)熊心在途经郴县时,被项羽派九江王英布所杀。在古代,尊卑贵贱的界限泾渭分明,以下犯上往往会被视为大不敬
2023-06-01 21:41:00
当年项羽有机会干掉刘邦吗
说起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大家都知道,他两同时起兵抗秦,既是友军,但又是敌军,二人一起合作过,也互相敌对过,最后刘邦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2023-06-01 21:41:00
刘邦与项羽对战,惨遭30连败,为何还能赢得天下
对刘邦与项羽对战,惨遭30连败,为何还能赢得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刘邦打架的水平有多菜?史书上记载,刘邦跟项羽打仗,是每仗必败
2023-06-01 21:40:00
聊聊哪些与穆修相关的轶事典故
穆修(公元979~公元1032),字伯长,北宋文学家,山东郓州人,后居蔡州。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
2023-06-01 21:42:00
聊聊哪些与曾公亮相关的轶事典故
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
2023-06-01 21:49:00
雍正为何着急杀抚远大将军
提起年羹尧,如果对清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我想对这个人物一定不会陌生。没错,他就是雍正初年大名鼎鼎、平定了西北罗伯藏丹津叛乱的钦命抚远大将军
2023-06-01 21:51:00
李渊真的是靠儿子的无能之辈吗
提到唐朝历史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有着“天可汗”之称的李世民。虽说他只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但其开创的贞观之治却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唐局面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2023-06-01 21:48:00
曾公亮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授会稽知县。他自地方官员累升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
2023-06-01 21:53:00
曾公亮的一生有哪些作为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授会稽知县。他自地方官员累升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
2023-06-01 21:51:00
石介有哪些贡献
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小字公操,兖州奉符县人,北宋学者、思想家、理学先驱,“泰山学派”创始人,号称徂徕先生
2023-06-01 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