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景帝三年,在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这一叛乱的爆发虽不是没景帝主观有意激起的,但从客观上讲,这一次叛乱的爆发对汉王朝来讲并非坏事。七国之乱之初,吴楚叛军之所以声势浩大,只是因为其所面对的都是郡县兵,而汉庭主将拥兵自重,并不驰援。到叛乱后期,吴楚面对梁国,胶西……更多
汉朝诸侯国的郡县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到了景帝时期,发生的变化达到了质变,即诸侯国的郡县化。汉景帝下诏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剥夺了诸侯王的治国置吏权,同时"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剥夺了诸侯王司法、财政权。军权在这一段时期也被夺,此时的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更多
在外完成诸侯国郡县化的同时,汉景帝也在潜移默化地解除军功阶层的势力。一般认为,汉代诸帝对军功阶层打击的完成是在汉武帝"酥金夺爵"之后,实际上汉景帝时期已基本完成。汉景帝颁布"省列侯遣之国",即解除汉文帝时期"令列侯之国"的政令汉文帝即位后不久"令列侯之国",是因为怕列侯集中于长安……更多
汉景帝即位来,不断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通过打击军功阶层和诸侯王集团,汉王朝基本完成了对域内的掌控,直辖的领土扩大了一半左右,国力大幅提升。同时汉景帝还通过重农抑商、积极勉农等措施,大幅増加国家收入,使国库由空虚转为丰盈在汉景帝之前,尤其是文帝时期,由于国家的富民方针和对工商业的宽容政策……更多
现如今国家矛盾重重,那些人还在任由胡太后胡作非为,对皇帝的死活不闻不问。心里非常气愤,决定除掉这群祸国殃民的庸官俗吏。于是他以祭天为名,把文武百官骗到河阴,站在山头大喊:“你们这些人,只知道贪图享乐,对皇帝的死活不闻不问,哪个不该杀啊?”然后他命令手下的骑兵横冲直撞……更多
项羽在巨鹿之战的惊天表现,一举击破了由章邯、王离率领的秦军主力,成就了“霸王”的不世功名。天下诸侯皆以项羽为尊。然而,天下并不太平,秦朝大势已去,灭亡只是迟早的事情,这天下的归属,将来会落到谁的手里?在范增的谋划中,项羽将来是一定要当皇帝的,不然他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更多
这样一来,问题就是复杂了,因为那些功劳巨大、地位崇高的臣子,如果只是放弃有限的权力,似乎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大家看到这种兔死狗烹的历史片段,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排斥,无非是因为大家相信在广阔的小农社会中,最高权力是大家可以分享的。实际上,在广阔的小农社会,最高权力大家分享的结果……更多
三国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也是一个英才辈出的时代,文臣武将皆出众,各国君主都人王。刘禅不是一个暴君,只是比之曹丕,比之孙权,他平庸的简直不堪一提。也许是当年真的摔坏了脑子,也许是当年摔寒了心,总之刘禅在一堆精英人士当中就是那般的乐天知命,过着自己嘻嘻哈哈平庸无奇的人生……更多
霍光来到霍去病身边后,随着哥哥一起给卫青叫舅舅。卫青是个宽和的人,少时困苦的生活,让他对这个远离父母的少年非常优容。霍光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可以随意出入宫廷,接受最好的教育。就这样,霍光慢慢成长为一名文武双全的少年郎。他仰慕舅舅和哥哥,希望像他们一样成为能够卫戍边疆震慑匈奴的英雄……更多
刘彻临死前,立刘弗陵为太子,以霍光为司马大将军,与左将军上官桀和御史大夫桑弘羊共同辅政。钩弋夫人已死,没有外戚之患,刘弗陵即位时才8岁,所以就是辅政大臣当家。相对于上官桀和桑弘羊,年幼的汉昭帝一直更喜欢信任霍光。而实际上,上官桀的闺女就是刘弗陵的皇后,明明应该更得圣心……更多
李世民是在父亲李渊活着的时候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后逼迫李渊让位于他;而朱棣则是在父亲朱元璋去世之后发动靖难之变攻进南京城登基为帝,而当时的皇帝、朱棣的侄子朱允炆则下落不明。说起来,朱允炆是个很悲催的皇帝,他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如果他的父亲朱标没有英年早逝……更多
卫霍两家在汉朝可谓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的尊贵。但是真论起出身,真是提不起来。卫家的几个孩子,就是卫青和他的几个姐姐,都是从母姓,因为他们的母亲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和男子既不能明媒正娶,所生的孩子也只能随母亲继续做奴隶。所以大名鼎鼎的卫皇后是公主府的歌舞伎,而大将军卫青则是照顾马匹的骑奴……更多
说到后汉三国,自然不能不提刘禅的那位大耳朵父亲刘备。在我看来,三国三位主君中,心机最深的就是这位演技过人的刘玄德。相比于世人皆知的奸雄曹操,威震江东的吴王孙策,刘备是以仁厚宽和出了名的。也因此,他桃园结义,他三顾茅庐,他礼贤下士,他用自己的这份仁德硬是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中给自己挣下了一份家业……更多
到此为止,唐僖宗又神奇地复位了。在此过程中,李昌符因为及时反正,所以还算握住一点主动权,但是他作为废立皇帝的主谋,显然也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于是,李昌符折腾来折腾去,只是给李茂贞做了一盘菜。因为李茂贞很快砍下他的脑袋,并且取代了他的位置。这样折腾了一圈后,虽然唐僖宗复位了……更多
诸葛亮心比天高,一心想不负刘备之托,恢复汉室的荣耀,定都中原光复汉家河山。绞尽脑汁,耗尽心力,六出祁山,最终证明汉家气数已尽,命陨五丈原。而在这期间,人们看到的都是诸葛亮如何的劳苦功高,却不见刘禅的不容易。首先,诸葛亮每次出征基本都是倾全国之兵力,一个国君,能给予臣子的最大信任不过于此了……更多
1402年的夏天,朱棣兵临南京城,朱允炆还试图割地求和,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朱棣想要的更多。很快,谷王朱橞和大将军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投降,南京城陷。南京城陷,朱棣和朱允炆这对叔侄到了该见面的时候了,但并没有,因为朱允炆失踪了,《明史》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更多
姬昌为政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诗人称道为膺受天命。姬昌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姬昌死后,姬发即位。九年,姬发想继续完成姬昌的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响应。军队出师之际……更多
诸道贡赋多之长安,不之兴元,从官卫士皆乏食,上涕泣,不知为计。但是当新皇帝上位后,经过一系列博弈,李昌符、朱玫、李克用和王重荣之间的矛盾很快就变得愈演愈烈了。拥立新皇帝上位后,这个中央政府谁说了算呢?最后,朱玫认为应该他说了算,既然如此,李昌符当时就撂挑子走……更多
这里面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居功自傲。周亚夫是将门之后,因治军有方,很受汉文帝的赏识,汉景帝时期,因平定七国之乱,得到汉景帝的重用,官至宰相,人生已到了峰颠。可是周亚夫有些事情做得使汉景帝不满意。如,一次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故意不放筷子,周亚夫就大呼小叫地要筷子……更多
慈禧太后绝对是人们最熟悉的中国古代几位太后里的其中一位,慈禧太后本身的传奇性一直吸引着人们孜孜不倦地去了解,慈禧太后的故事也经常出现在影视剧和故事书中。而对于慈禧太后的功过评断,向来是说法不一的。有人认为在清朝后期,正是因为慈禧太后把控政权,才导致中国更加积贫积弱……更多
贾南风的貌若无盐,心狠手辣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晋书》中有明确记载,说贾南风“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而后又写她“短形青黑色,眉后有疵”。很多人也许就会疑惑,这样的人是怎么成为皇后的?皇家在选后一般不都是非常慎重的吗?让这样的人入主中宫。有什么好处呢?但是,我们前面也说过了……更多
带着雄心勃勃,带着八千江东子弟的项羽,在江东父老的目送之下,开始了一场划时代的争斗。自己吹的牛,跪着也要实现。项羽实现目标的过程可一次都没跪,还创造了不少战争历史上的神话。然而老天爷开了个“既生瑜何生亮”的玩笑,一个叫刘邦的地痞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成为了可以和他分庭抗争的一个人物……更多
有几个时间段的政治比较突出,即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和昭宣中兴。所谓文景之治说的汉文帝和汉景帝这对父子对西汉历史的贡献,汉武盛世则说的汉武帝对西汉的贡献,后后面的昭宣中兴说的是汉昭帝和汉宣帝对西汉历史的贡献。汉宣帝刘病已是在汉昭帝刘弗陵去世之后被霍光拥立的西汉新帝……更多
公元263年8月,18万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其中东路军由钟会率领,直取汉中;西路军由邓艾率领,攻击沓中;中路军由诸葛绪率领,断姜维归路。面对大兵压境,姜维果断后撤,退回剑阁。凭借着剑阁天险,他组织了严密的防守,魏军多次攻打,皆不能克,与蜀军进入到了相持阶段。而由于蜀道艰险……更多
有明一朝,老祖宗是草根起家,因此在选妃选后这件事上有明确规定,不选达官显贵之女,选择家世清白的小门小户的姑娘。据《明史·列传第一·后妃一》记载:“宣宗孝恭皇后孙氏,邹平人,幼有美色。父忠,永城县主簿也。诚孝皇后母彭城伯夫人,故永城人,时时入禁中,言忠有贤女,遂得入宫……更多
原因有二:1、从国力上讲,蜀汉与曹魏已经差了不止一个等级。从国土面积上讲,曹魏三分天下有其二,占据着东汉十三州中的青、徐、兖、豫等九州,而蜀汉仅有益州一州之地。曹魏所有的九州,同时也是当时人口最为稠密之地。据统计,曹魏当时的总人口大约在450万人左右,而蜀汉仅有人口90余万……更多
可以说在土木之变的事件处理中,孙太后已经忘却了母亲的身份,而是以太后的角色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但是,这不代表她能忽视自己的亲生儿子。夫君早逝,她一手养育了儿子长大,如今却在瓦剌人手中吃苦受难,随时都有性命之忧,孙太后怎能不日日挂念。如果说京师保卫战是君臣一心共同护国的成果……更多
如果按照正常的故事开展,贾南风这般姿容,再加上她跋扈嚣张的脾气,就是入了宫当了皇后,也得不了什么好下场。君不见,历史上的废后比比皆是。背景强硬如汉后陈阿娇,有拥立之功的母亲有嫡亲血脉的联系,最后还是落了个长门哀怨,不得见君;明后胡皇后,什么也没做错,不曾德行有亏……更多
但凡英雄,都是重情重义之人,项羽亦是如此。在他粗犷豪迈的外表之下,其实有着一个极柔,极善的心。尤其是对养育他的那片土地,以及热情、善良的江东父老,他更是怀揣着一颗敬爱之心。兵败乌江边时,他难道不会想起儿时在家乡大树下的嬉戏玩耍,难道不会想起儿时乡里乡亲对他的照顾……更多
古语有云:“为非作歹,天打雷劈”。时至今天,依然还流传着这种说法。然而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一位遭天打雷劈之人,且此人还不是一般的主儿,他乃殷商第27任君王武乙。武乙,出生时间不详,子姓,名瞿,商君王康丁之子。公元前1147年,其父康丁去世,武乙继位,直到公元前1113年去世止……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