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信陵君盗嫂:窃符救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佳话。可惜的是,人们都把赞赏的目光投给信陵君,而对这场大活剧中的另一个主角如姬关注甚少。其实,在这场历史大活剧中,如姬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信陵君窃符救赵,实际上是如姬窃符,信陵君救赵。没有如姬窃符,信陵君救赵就是一句空话……更多
揭秘唐代七位皇帝不立皇后之谜:聚妻纳妾是皇帝宫庭生活中的正常现象,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在后宫是众妃之主,是最贴近皇帝的身边人,论其影响力,堪比半个皇上。无论皇帝有多少夫人、嫔妃、世妇、御女,可以与皇上同床共枕,生儿育女,但她们都是身份贱流的妾类人物,而出身名门望族……更多
《随园食单》是古代吃货们必备的“美食宝典”
古代文人骚客最是擅文章、喜新赋、爱写诗、赋新词、善谱曲、作折子戏、写小说,唯独写美食的菜谱最少,独一份的美食宝典就是清代大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随园食单》是清代大才子袁枚所作,最早出版于1792年,详细记录14世纪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全书分须知单……更多
在古代百姓什么时候休息和工作,一年的假期有多少天呢?
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朝九晚五制度,现在的打工人真是非常辛苦,大家总觉得假期休息日总是不够,今天,我们来看看古代人民的休假安排,以此来对比一下不同时期打工人的艰辛生活。那么古代百姓是什么时候休息和工作呢?古人的假期又是多少天呢?一、秦朝:上班、休假、辞职,工作辛苦秦朝时期……更多
为了防止科举考试被冒名顶替,古人都想了哪些方法?
自古以来,为了对抗包括冒名顶替在内的各种舞弊手段,古人也是花尽心思。但尽管如此,自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以来,考场舞弊几乎在每一场科举中都有发现,其中就包括冒名顶替。唐代冒名选官隋炀帝大业元年,科举制正式创立。然而,隋朝仅二世而亡,科举制尚未形成制度化的规制。唐代继承了科举制度……更多
揭秘曹丕、曹植从手足变敌人的真正原由
东汉建安九年,曹操征讨在北方有强大势力的袁绍,并攻占了袁氏根据地——冀州~大败袁绍!2年后袁绍郁郁而死!曹操北伐的脚步并未停止,直至北方的土地全部收入囊中才得以喘息!曹操在邺城的宅地,原来是袁绍的行宫,由于并未受到兵乱战祸,所以城郭依然如故!当时曹植才14岁……更多
文物泰安|山西会馆在泰安
通讯员 田承军会馆始设于明代前期,最初是同乡人在异地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兴盛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鼎盛于清代中期,到清末几乎所有的府、州、县城都有分布,甚至某些乡镇也有设置。会馆多冠以省名,如山西会馆、福建会馆,有的冠以相邻省份之合名,如山陕会馆、山陕甘会馆……更多
想变白有没有什么小妙招
白,经常是和“美”相伴而行,俗话说“一白遮百丑”,足以见得白在人们的审美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很多的女性在美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到底怎样才能变白?现在就盘点简单却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让更多有美白需求的女性朋友能够从中得到帮助。1.做好皮肤清洁当皮肤不干净时……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是什么情况,有少数民族进攻中原吗?
春秋战国时期是非常特殊的时期,甚至造就了百家争鸣这样奇妙的景象,在今后的千年里,不管是统一时代还是分裂时代,都没有再有出现,这是因为春秋战国的每个国家,虽然实际上是独立国家,但名义上却是周天子的蜀国,大家都是同等地位,并且具备不相互攻击的理由。数百个国家这么乱……更多
赵国这四大美女个个不简单,她和哥哥把持朝政十年之久
在大多数人看来,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这话没错,但除此之外燕赵之地美女也不少,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好几位历史上有名的美女都来自此地,今天就来说一说战国时期赵国四大美女,个个都是红颜祸水,一连祸害了三个强国。吴娃赵武灵王有两位王后,第一位是韩王的女儿,生有太子公子章……更多
赵构为什么说他是吴越王钱镠转世,这之间有什么联系?
赵构这段历史被称作“靖康之耻”、“靖康之难”。后来,宋徽宗第九子——康王南渡,做了偏安一隅的皇帝,历史进入南宋时期。“靖康”年号取自《诗经》中的“周颂”,其中有“日靖四方”、“永康兆民”之语,寓意平定四方,让天下百姓幸福安康。含义虽然不错,可惜没遇上圣主明君……更多
宋太宗的一个谎言最终逼疯长子
公元976年,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过世,其弟赵光义宋太宗即位。而历来史家都怀疑者赵光义是阴谋篡位称帝,但是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这一想法长期以来只能作为猜测。反倒是宋太宗自己,声称兄终弟及是他们家族内部达成的协议,并且搞出了一个金匮之盟,里面是一份多年前的盟书……更多
聊聊宋太祖赵匡胤的驭臣之术,大臣无不为之叹服
宋太祖赵匡胤宽厚大度,虚怀若谷,勤政爱民,以身作则,其人格魅力在历代帝王中堪称无人企及,他曾兵不血刃完成了改朝换代,统一天下,建宋称帝。历代开国皇帝几乎都是在功成名就之后,残酷打击手握兵权的功臣元勋。赵匡胤则是个例外,他在称帝后,为避免“黄袍加身”一幕重演,举行宴会“杯酒释兵权”……更多
历史考证:朱棣称帝后吕太后的命运
公元1403年,朱棣登基称帝后,如何安排大嫂吕太后就成了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最终,朱棣只是将寡嫂打发到了懿文太子陵园,为朱标守墓,并派重兵监视吕氏,甚至不准吕氏踏出陵园半步。至此,吕氏沦为了囚徒。自从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明朝皇位接班人人选就成了头等大事,明太祖并未从剩余的儿子中选取太子……更多
朱元璋竟手持长鞭欲打死侄孙,结果却让人惊叹
1380年,朱元璋手持长鞭,想要打死侄孙朱守谦。19岁的朱守谦拧着头,恶狠狠吼道:“我爹是怎样惨死的,你心里没点数吗?”朱元璋愣在原地,幽幽地叹了口气,留他一命,废为庶人去凤阳种田。朱守谦的父亲就是名将朱文正,由于朱元璋刚起义的时候还没有儿子,加上朱文正是自己亲哥哥的儿子……更多
一天,光武帝刘秀正在处理政务,湖阳公主梨花带雨地闯了进来:“陛下,有人羞辱我,你可得替我做主啊!”刘秀一惊,忙问:“谁敢欺负我皇姐?”“县令董宣!”刘秀大怒,当即下了一道指令。刘秀命人将董宣叫来。董宣来了之后,湖阳公主一脸怒气的看着他,然后对刘秀说道:“就是他……更多
唐肃宗夜遭袭击,皇后惨被太监薅发拖走
公元762年,宦官李辅国闯进唐肃宗李亨的寝宫,当着他的面,薅住张皇后的头发往外拽。张皇后哭得惊天动地,李亨看着心爱的女人被太监用暴力拖走,吓得一声也不敢出,当晚就气死了。唐朝的腐败始于唐玄宗重用宦官高力士,高力士之后,紧接着还有一位祸国殃民的大宦官,李辅国。李辅国少年时就净身入了宫……更多
韩愈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够资格吗?
韩愈地位极高,苏轼文学成就再高,也很难代替韩愈的位置。古文运动反对务虚,文起八代之衰,师说里的内容足以看出他对于学习的态度和境界政治上,谏迎佛骨表这样的文章针砭时弊更何况还有祭十二郎文这样情真意切的时代给了韩愈机会,韩愈也做到了。至于苏轼的话,境界上难以超越……更多
张士诚和朱元璋不对付,看看他们之间的矛盾就知道了
你眼中的张士诚是不是就是一个私盐贩子?按照当时的地位来说,还不如朱元璋,那为什么一个私盐贩子硬是和一个靠自己独立发展起来的人说不到一块去呢?张士诚这个人和朱元璋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怕死,为了生活他们在元军的包围下铤而走险,张士诚就是靠着贩私盐发家致富的……更多
他是南宋一代忠臣,辛弃疾曾写词称赞他
宋朝时期,有很多出名的忠臣也有很多出名的奸臣,只不过有一个丞相明明是忠臣却被冤枉成了奸臣,这个人人叫做韩侂胄,但是他真如后人所言是个大奸臣吗?若他真的是,那么辛弃疾为何要专门写词称赞他呢?当年辛弃疾曾在《西江月》中表达了自己对韩侂胄的看法和称赞,只不过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更多
为何三国时期的人物,只有诸葛亮能入武庙?
武庙十哲是唐玄宗时期设置的,其目的是为了祭祀历朝历代的名将,其朝代范围是从西周初年开始,一直到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合计1800多年的时间,唐朝武庙的主祭是姜子牙,副祭是张良,除此之外,还有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合称为武庙十哲……更多
走近大巴山区的红军石刻:镌刻在峭壁山崖上的红色史诗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镌刻在峭壁山崖上的红色史诗——走近大巴山区的红军石刻■郑蜀炎开栏的话“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孙子兵法》此言,道出地理与军事的紧密联系。有人说,文明是自然之最高表现。一定地域上民族与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滋生和承载它的地理环境……更多
赴西安交通大学研学 丈量西安古城墙的千年之变 青岛一中西安研学行“追梦赤子心”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长路漫漫,步履维艰,仍要勇往直前。7月11日,青岛一中2023年“探寻千年古都 励志时代少年”研学实践活动的同学们开启西安交通大学研学之旅。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西迁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更多
和《长安三万里》不同,李白下大狱,节度使好友高适其实见死不救
李白和高适的友谊是电影《长安三万里》重点刻画的内容,但在永王李璘叛乱后,李白被株连下狱时,高适却没有援救李白。但是,电影为了迎合高适重情重义的形象,修改了历史故事,改为高适委托郭子仪拯救李白。那么,李白当年为什么会站错队,上了李璘的贼船?高适又是为什么对李白见死不救呢……更多
抢票|北洋大戏院周末上演京剧《坐寨 ·盗 马》
7月16日(本周日)19:30分,济南市京剧院、北洋大戏院携手“齐 鲁晚报·齐鲁壹点同城生活频道”,推出的“戏聚周末·春满泉城” 2023年济南市戏曲惠民演出活动,本周为大家带来京剧《坐寨 ·盗马》 《断桥》,喜欢京剧的朋友抓紧来报名抢票吧!京剧《坐寨 ·盗马》剧情简介……更多
古代结婚也要彩礼,彩礼都送些什么呢?
当下,人们常常能听到有关天价彩礼的新闻。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关于结婚彩礼更是有“三金”“万紫千红一片绿”等说法。许多家庭因彩礼不堪重负。在202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那么,古代的彩礼多吗?都送些什么呢……更多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舞龙的起源和风俗
舞龙俗称舞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时也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民俗文化……更多
梳子的历史可追溯至黄帝时代,由黄帝王妃发明
每个中国女人都有一个梳子情结。握在手上仿佛握住树木的年轮,让发丝穿过梳齿,穿过寂寞与愁思,在手上流淌成一种情绪,再包裹到梳子上,成为,一种心事的见证!梳子的发明,可追溯至黄帝时代,《汉书》记载:方雷氏,黄帝妃,生玄嚣,是为青阳。在华夏上古文明时代,部落联盟首领轩辕黄帝的一个王妃名叫方雷氏……更多
在没有烤箱的古代,月饼是怎么制作的?
每到中秋,各式各样月饼映入大家的眼帘,月饼也演变越来越多的种类:广式、苏式、京式......应接不暇,对于美食控的人真是每一种都想带回家!而对于没有烤箱的古代,月饼如何制作完成呢?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便有祭月……更多
我国传统纹样之一凤纹的演变与发展
凤纹,又称凤凰纹、凤鸟纹,是由古代象征吉祥的凤凰鸟抽象而来。作为中国众多传统纹样之一,它起源于人类的图腾崇拜,发展历程漫长而复杂,但因其极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和美好深远的情怀寄托,在传统纹样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凤纹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生产力较为低下的新石器时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