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唐未七位皇帝不立皇后之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2 22:0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揭秘唐代七位皇帝不立皇后之谜:聚妻纳妾是皇帝宫庭生活中的正常现象,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在后宫是众妃之主,是最贴近皇帝的身边人,论其影响力,堪比半个皇上。无论皇帝有多少夫人、嫔妃、世妇、御女,可以与皇上同床共枕,生儿育女,但她们都是身份贱流的妾类人物,而出身名门望族、身份高贵的皇后只能是一个。皇后是与皇帝相匹配的女人,通常情况下,皇帝在登基时,都要册封自己的皇后。然而,唐未七代皇帝(顺、宪、穆、敬、文、武、宣宗帝),只追尊他们的生母、祖母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但都不立自己的皇后。至于其中的原因,虽有很多说法,但据史料所述,大体有如下理由:

不立皇后,可以摆脱牝pìn(雌)鸡司晨、皇后干政的尴尬,使皇上放手治理朝政。

俗语云:“牝鸡司晨,惟家之累”。就是说,家中的母鸡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比喻女性掌权,颠倒阴阳,会导致家破国亡。当然,这个比喻并非恰当,但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皇后执党后宫大权,对动摇皇上称制的作用不可小觑。历史上,汉高祖刘帮的吕皇后、唐高祖李治的武皇后,都是皇后干政并成功篡权的典型。皇后干预朝政,是皇帝最感头痛的事情,宫嫔再多,只要没有名号,不立皇后,她们就没有机会肆意兴风作浪。七宗帝为彻底避免皇后掺和干政而不立皇后,唐宪宗李纯的做法最为明显。他注重吸取历史教训,在他看来,之前高宗帝李治的武皇后、中宗帝李哲的韦皇后、肃宗帝李亨的张皇后等,要么牵制皇帝,觊觎皇权,要么党同伐异,拉拢山头,要么假传圣旨,搅乱宫廷,让夫君莫衷一是,一筹莫展,忍气吞声,都是皇后为所欲为、干预朝政惹的祸。因此,他“恐妃得尊位,致受钳掣,所以终不立后。”他嗣位后,立三子李恒为太子,刚过一年,拥立太子的朝廷官员们请求他立李恒生母郭氏为皇后,他不为所动,用种种借口加以拒绝,有意压制后妃,决意不立皇后,只册郭氏为贵妃。郭贵妃心领神会,深知夫君意图,颇循礼法,未尝觊觎宫中,没有想过非分的希望或企图,安分守纪,不干朝政,平稳过渡,到文宗帝时,郭太后成为了三宫太后(穆、敬、文帝后宫)的“元老”。

不立皇后,可以避免其监督干扰,使皇上最大限度地满足淫欲。

唐宪宗不立皇后,原因还在于怕皇后争锋吃醋,进而干涉自己宠爱别的女人,妨碍自己在三千粉黛中寻欢作乐。新唐书载道:“元和元年,进册贵妃(注指郭氏)。八年,群臣三请立为后,帝以岁子午忌,又是时后廷多嬖艳,恐后得尊位,钳掣不得肆,故章报闻罢。”《后唐书》也有类似表述,载道:“元和元年八月,(郭氏)册为贵妃。八年十二月,百僚拜表请立贵妃为皇后,凡三上章。上以岁暮,来年有子午之忌,且止。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纵合说来,宪宗就是以“岁暮”和“子午之忌”搪塞,也就是用“我已年老,明年子午年不宜结婚娶妻”来推辞不立皇后,达到掩盖“后宫多嬖艳、不得肆意私爱”之目的。因为,不立皇后,皇帝身边就不会有一双监视自己、仇视别人的眼睛,避开来自皇后及其外戚的干扰,获得任意宠幸嫔嫱的自由,可以不受管肃,随心所欲,我行我束,淫乱后宫,大饱“性”福。

唐宪宗虽在执政方面锐意改革,削减藩镇,加强中央集权,使唐朝出现“元和中兴”。但在性生活方面,为此后的七位皇帝带了个“坏头”。他有子女三十八个(子20,女18),二十一位后妃,真正封妃的只有三人,妃下宫女不知其数,为了满足淫欲,他终身不立皇后。晚年,他忙于下诏求方,炼丹求仙,企求纵欲不止,长生不老,长期服用金丹药,性情暴躁多怒,判断力失常,最后被宦官杀害。

有其父必有其子。宪宗之子穆宗上行下效,也不立皇后,他在位四年,专心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吃喝玩乐之中,身体各零件统统衰竭,终于玩死在龙床上,享年才三十岁。作者在讲述穆宗死亡原因时说道:穆宗甫及壮年,如何一再抱病?他是效尤乃父,专饵金石,以致燥热不解,灼损真阴。处士张皋,尝上谏穆宗,毋循宪宗覆辙,穆宗亦颇称善,奈始终饵药,不肯少辍,真阴日涸,元气益枵,遂成一个不起的症候。”《唐史演义》第79回

穆宗之后,他的三个儿: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生前也没有册立皇后。这三位皇帝不务正业,不理朝政,一味追求“性”福,短命黄泉。如敬宗在位期间,只知游宴,击球、奏乐,是个荒淫无度的皇帝,18岁就被宦官刘克明杀害;文宗帝,受制家奴,32岁抑郁而终;武宗帝,因淫乱无节制,长服金丹,33岁病死宫中。即使宪宗帝的十三子宣宗李忱,最后也因长期服用刺激性欲的长生药而死亡。

可见,唐宪宗不立皇后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不立皇后,可以排除嫡庶之争,使皇上册立太子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皇帝之子,有嫡庶之分,除皇后所出之子为嫡子外,余子虽属同根(同父),均称庶子。在立有皇后的朝代,凡嫡长子,不管年龄大小、表现优劣,是否成器,即使皇上不满意,也要照例立为皇太子。历史上,父皇违心而立的皇太子,因其继承皇位后表现不佳被废的皇帝不在少数,汉代的刘贺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即被废黜便是一例。

不立皇后,皇帝就不会陷入嫡庶之争的旋涡,不再为拘泥其中而犯愁,任凭自己的意愿,在众庶子中选立自己心意的太子。例如顺宗帝李诵登基前当了二十年太子,包括太子内宫,有嫔嫱19人,即位一年间,也不立皇后,身边常有爱妃牛氏(昭容),以及王氏(良娣)相伴。王良娣既不是皇后,身份也比牛昭容低得多,由于王氏是顺宗帝长子李纯之母,尽管位居前列的爱妃牛昭容极力反对,顺帝仍然坚持己见,将李纯立为太子。顺帝驾崩后,李纯直接尊生母王良娣为了皇太后。如果当初顺帝将牛氏立为皇后,李纯就很难立为太子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最残忍的皇帝是谁
...李恒是唐朝第12位皇帝,他的父亲是唐宪宗,母亲是懿安皇后郭氏,他的外公就是“醉打金枝”的主角郭暧。李恒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而且是嫡子,但唐宪宗却不想让他做太子。唐宪宗即位后,只
2023-07-19 20:35:00
唐懿安皇后郭氏,华州郑县人,她是唐宪宗嫡妻,唐穆宗生母。她一生历经了穆宗、敬宗等七代皇帝,其中的五朝,她的地位极其尊贵。郭太后简介郭氏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孙女,也是升平公主的女儿,
2023-08-30 17:18:00
懿安皇后郭氏:七朝五尊,母仪天下的传奇人生
...的人就是唐宪宗李纯的嫡妻、唐穆宗李恒的生母——懿安皇后郭氏。郭氏是华州郑县人,她的出身极其尊贵,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孙女、太傅郭暧与升平公主的嫡次女,除此之外还是唐德宗的外甥女
2024-02-13 21:29:00
她比武则天更强大,揭秘懿安皇后郭氏的传奇人生
...生命。未果后,当晚却突然离世。她就是唐朝太后—懿安皇后郭氏。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下这位历经唐朝七朝皇帝的人物的人生。懿安皇后出生在太原郭氏。郭氏家族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权贵的豪门家庭
2023-07-13 20:38:00
唐穆宗李恒有哪三位儿子做了皇帝
...载:“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宪宗第三子,母曰懿安皇后郭氏。贞元十一年七月,生于大明宫之别殿。初名宥,元和元年八月,进封遂王。五年三月,领彰义军节度大使。七年十月,册为皇太子
2023-05-29 16:37:00
当过两朝太后,三朝皇太后,懿安皇后郭氏为何没做过一天皇后
...得算一个,这位处于唐朝,经历了七位皇帝。她就是懿安皇后郭氏。郭氏出生大约在779年。她爷爷是唐朝名将郭子仪,而母亲是唐代宗李豫的第四个女儿升平公主,德宗李适是她的舅舅,顺宗李
2024-02-26 17:06:00
郭子仪的孙女郭氏,本有机会成为武则天,却拒绝干预朝政
...郭子仪的儿子郭暧怒打妻子升平公主,而本文的主角懿安皇后郭氏就是郭暧与升平公主的女儿。郭暧是郭子仪的第六子,升平公主是唐代宗的第二女,两人于765年奉旨成婚,先后生有三子二女。
2023-04-21 19:24:00
...位后都把各自的生母追尊为皇太后,所以穆宗先后有三个皇后和他配享太庙,这在唐朝历史上也属罕见。穆宗于长庆四年(824)正月死时,刚刚30岁,相对于他之前的唐朝皇帝来说,可谓最短
2023-10-24 14:42:00
盘点历史上那些多宫并立的太后
...赵飞燕【?-1】、帝太后丁氏【?-前5】王政君是汉元帝皇后,汉成帝生母。傅氏是汉元帝昭仪,定陶王刘康生母,汉哀帝亲祖母。赵飞燕是汉成帝皇后,丁氏是刘康的姬妾,汉哀帝生母。公元
2023-01-06 14: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