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群臣请立郭子仪孙女为后,唐宪宗:她做了皇后,会容不下朕的宠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25 10:39: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宪宗面对群臣的恳求,提出让郭子仪的孙女做皇后的建议时,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反应。

他说:“她做了皇后,会容不下朕的宠妃。”一句话,既是拒绝,也隐藏着深深的玄机。到底这位郭子仪的孙女有什么特别之处?

为何宪宗皇帝如此担心自己的宠妃受影响?

其中的权力博弈、宫廷之中的复杂关系,远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

想知道背后的真实原因吗?继续往下看,谜底即将揭晓。

永贞元年(805年)八月初九,太子李纯在宣政殿继位,是为唐宪宗。

两个月后,太常寺计议将曾太皇太后沈氏的谥号定为睿真皇后,很多人对沈氏应该不陌生,她就是影视剧中的沈珍珠,是在安史之乱中因为种种原因失踪了的一个妃子。

群臣请立郭子仪孙女为后,唐宪宗:她做了皇后,会容不下朕的宠妃

一个妃子在安史之乱中失踪原本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母凭子贵,她生了唐德宗李适,所以,沈氏失踪后,先后有四个皇帝下令寻找沈氏,当然最后也没能寻找到。

李纯是寻找沈氏的第四个皇帝,是沈氏的曾孙,也是他最终决定不再继续寻找沈氏,而是默认了沈氏已死这一可能的事实。

有意思的是,李纯继位后追封曾祖母沈氏为睿真皇后,但他自己却并没有立后。

李纯继位后既没有立后也没有立太子,这是区别于别的皇帝的,毕竟他当时既有嫡妻又有嫡子,却硬是不立后、不立太子。

那么,李纯的嫡妻是谁呢?正是郭子仪的孙女郭氏,郭氏是郭子仪第六子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女儿。

郭暧和升平公主之间的故事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即“醉打金枝”。

一个是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的儿子,一个是唐代宗李豫的女儿,这样的两个人生出来的女儿,自然是千娇万宠长大的,身份和地位不言而喻。

群臣请立郭子仪孙女为后,唐宪宗:她做了皇后,会容不下朕的宠妃

贞元九年(793年),郭氏被选为广陵王妃,嫁给了广陵王李纯,姑侄变成了夫妻,虽然听起来有些尴尬,但在皇家也很正常,至少郭氏嫁给李纯后,李诵这个公公很是看重郭氏。

郭氏先后给李纯生下二子一女:李宥、李悟和岐阳庄淑公主。

按理说,郭氏这样的出身,作为李纯的原配又有嫡子傍身,当李纯继位后,她合该被立为皇后,她的儿子李宥合该被立为太子。

但并没有,李纯继位后根本没想着立后和立太子,郭家权势太盛,李纯根本不愿意让郭氏和李宥上位。

所以李纯一直拖着,其实在李纯之前,唐朝的皇帝就已经开始不立后了,这应该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

一开始李隆基立了原配王氏为皇后,后来王皇后被废,李隆基就不再立后,安史之乱后,李隆基逃离长安,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称帝,因张良娣有大功被立为皇后。

结果张皇后和李辅国勾结把持朝政,后来更是差点将太子李豫废杀,所以唐代宗李豫继位后就没有立后。

群臣请立郭子仪孙女为后,唐宪宗:她做了皇后,会容不下朕的宠妃

李豫之后就是唐德宗李适,李适是立了皇后的,即昭德皇后王氏,但王氏是在病重之际被立为皇后的,封后大典完成的当天就病逝了。

从这里来说,李适其实也是不想立后的,再后来就是李诵,李诵做了6个月皇帝,就算是想立后也没有来得及,而到了李纯这里,李纯来了一个拖字诀。

李纯在继位一年后立郭氏为贵妃,原配直接被封为贵妃,这在大唐应该是第一例了,不敢想象郭氏得有多憋屈。

不过当时的郭氏应该还不算最憋屈,后来更憋屈的是,她的儿子也没有被立为太子。

元和四年(809年),李纯的庶长子李宁被立为太子,是的,李纯绕过了嫡长子李宥(排行第三),直接立了长子为太子。

这件事郭氏和郭家自然不满意,但拗不过李纯,只能忍下这个憋屈,不过,元和六年(811年)的十二月,年仅19岁的太子李宁死了。

于是李纯又想让第二子(也是庶子)李恽做太子,但李恽的生母地位太低,而朝野内外更倾向于李纯的第三子李宥,所以李纯最终让李宥做了太子。

群臣请立郭子仪孙女为后,唐宪宗:她做了皇后,会容不下朕的宠妃

既然李宥如愿以偿做了太子,那作为皇帝李纯的原配,太子李宥的生母,郭氏会不会被立为皇后呢?并不会。

郭氏自806年八月被封为贵妃后就一直是贵妃,郭氏和郭家自然不甘心,所以一再请求李纯立后。

李纯就是一直在拖,一直拖到元和八年(813年),面对群臣的再三请求,李纯终于拿出了自己的态度,即拒绝。《旧唐书》记载:

“上以岁暮,来年有子午之忌,且止。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

想拒绝一件事,什么都能成为理由,李纯的意思很明显:“她要是做了皇后,会容不下朕的宠妃。”

这话一出,谁都能看出是托词,说什么李纯后宫有很多宠妃,而郭氏娘家权势太盛,担心郭氏做了皇后,会容不下李纯的宠妃们。

但没有皇后,郭贵妃作为后宫最尊贵的存在就能容李纯的那些宠妃了?

群臣请立郭子仪孙女为后,唐宪宗:她做了皇后,会容不下朕的宠妃

其实,李纯真正不让郭氏做皇后的原因就那五个字:“后门族华盛。”其余的都是借口,而这个真正的借口大家都心知肚明,却谁都不说。

有了李纯的明确拒绝,郭氏真就没能当上皇后,终唐宪宗一朝,郭氏都只是一个贵妃。

好在郭氏长寿,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李纯去世,太子李恒继位,是为唐穆宗,42岁的郭氏被尊奉为皇太后。

属于郭太后的至尊时刻终于到来,郭家也因此更加显赫,但唐穆宗很快就去世了。

长庆四年(824年),30岁的唐穆宗去世,就有人撺掇郭太后临朝称帝,结果郭太后大怒,说:

“吾效武氏邪?今太子虽幼,尚可选重德为辅,吾何与外事哉?”(出自《新唐书》)

于是郭太后的孙子,当时的太子李湛继位,是为唐敬宗,之后李恒的三个儿子先后为皇帝,分别是唐敬宗、唐文宗和唐武宗,一直到846年。

在这一期间,郭太后贵为太皇太后,得孙辈孝顺,享尽了荣华富贵。

群臣请立郭子仪孙女为后,唐宪宗:她做了皇后,会容不下朕的宠妃

846年唐武宗去世后,郭太后的庶子、唐宪宗第十三子、唐穆宗的异母弟李忱被扶立为皇帝,是为唐宣宗。

唐宣宗对这个庶母就没有那么好了,一来唐宣宗怀疑当初唐宪宗的去世和郭太后有些关系;二来唐宣宗的生母郑氏当年只是服侍郭太后的一个宫女,她们之间有私怨。

所以唐宣宗虽然也尊郭氏为皇太后,但待她着实不怎么样,郭太后无法从巨大的落差里走出来,以至于郁郁不乐。

大中二年(848年)的一天,郭太后登上兴庆宫的勤政楼企图自杀。

一国太后要自杀,置皇帝于何地?唐宣宗勃然大怒,当天晚上,70岁的郭太后去世,被追封为懿安皇后。

不得不说,懿安皇后郭氏的一生真的是波澜壮阔,一生历7帝,虽在唐宪宗时期没有当上皇后,只做了15年贵妃,但后来近30年的岁月里,她又做了5朝太后,当真贵不可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5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郭子仪孙女从王妃到太皇太后,晚年郁郁寡欢自杀
...室,深宠异之。元和元年(806年)八月,李纯继位,是为唐宪宗,册封郭氏为贵妃。元和七年(812年),李纯立儿子李宥为太子,将其改名李恒。群臣多次奏请册立郭氏为皇后,唐宪宗因来
2022-12-27 15:54:00
郭子仪的孙女郭氏,本有机会成为武则天,却拒绝干预朝政
...门第相当,李纯比郭氏还要大一岁。三、拒绝干政805年,唐宪宗李纯在宣政殿登基,成为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郭氏虽然是正妻,但却只被立为贵妃,原来唐宪宗在后宫有许多嫔妃,而郭家在朝
2023-04-21 19:24:00
唐懿安皇后郭氏,华州郑县人,她是唐宪宗嫡妻,唐穆宗生母。她一生历经了穆宗、敬宗等七代皇帝,其中的五朝,她的地位极其尊贵。郭太后简介郭氏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孙女,也是升平公主的女儿,
2023-08-30 17:18:00
郭子仪的孙女曾任两朝太后、三朝太皇太后,晚年却想自杀是为何
众所周知,郭氏,唐宪宗李纯的贵妃,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孙女。郭氏的母亲是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父亲是郭子仪的儿子郭暧。时李纯尚为广陵郡王,郭氏为广陵郡王的妃子,唐顺宗的儿媳。后顺宗改
2022-12-28 22:14:00
聊聊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的懿安皇后
...陵王妃,时为广陵王的宪宗亲临升平公主家,纳迎如礼。唐宪宗就是唐顺宗的长子,而唐顺宗李诵跟郭氏是平辈,所以说郭氏嫁给了自己的亲侄子唐宪宗李纯。虽然从辈分上来讲,这场婚姻是不符合
2023-08-10 21:49:00
唐宪宗不立结发妻郭氏为皇后,是因为她的背景太强大
...妻子当皇后,太子是一定会立太子妃为皇后的。可唐朝的唐宪宗李纯偏不立自己的结发妻郭氏为皇后,只让她当贵妃。在唐宪宗李纯还是广陵王时,他的父皇唐顺宗就为他娶了郭氏为正妻。等李纯当
2023-04-25 14:23:00
从唐宪宗到唐昭宗,百年无皇后时代的唐朝后宫
...况,毕竟有了武则天、韦皇后、杨贵妃的例子。这一点在唐宪宗身上体现的非常清楚。唐宪宗还是广陵郡王的时候,就迎娶了郭子仪的孙女,郭暧与升平公主所生的女儿为嫡妻。然而,唐宪宗在即位
2024-01-13 10:55:00
懿安皇后郭氏:七朝五尊,母仪天下的传奇人生
...功未泯,复钟庆于懿安焉。”这位“七朝五尊”的人就是唐宪宗李纯的嫡妻、唐穆宗李恒的生母——懿安皇后郭氏。郭氏是华州郑县人,她的出身极其尊贵,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孙女、太傅郭暧与升
2024-02-13 21:29:00
唐朝最残忍的皇帝是谁
...唐穆宗李恒!唐穆宗李恒是唐朝第12位皇帝,他的父亲是唐宪宗,母亲是懿安皇后郭氏,他的外公就是“醉打金枝”的主角郭暧。李恒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而且是嫡子,但唐宪宗却不想让他做太子
2023-07-19 20: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