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探讨秦封地的来源及其在周朝时期的政治、军事背景
周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其分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作为周朝的一个封国,其封地的由来不仅关乎秦人的荣耀,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篇章。本文旨在探讨秦封地的来源及其在周朝时期的政治、军事背景。周朝建立之初,为了巩固政权,实行了分封制,将王室成员和功臣封到各地……更多
为何号称50万的秦军没有挺身而出,挽救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
在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覆灭无疑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然而,当秦朝面临危机时,为何那号称50万的秦军没有挺身而出,挽救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深刻,需要我们一一剖析。秦军的组成和训练方式是我们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据史料记载,秦军的主要构成是农民和奴隶……更多
芈月的历史原型是谁?她又是怎样的一位女性
芈月,这个名字可能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在近些年的电视剧和网络文化的推动下,她的形象越发鲜明并广为人知。然而,芈月的历史原型是谁?她又是怎样的一位女性,能够在千年之后依然让人津津乐道?芈月的历史原型是秦国的宣太后,名字为芈八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秦惠文王的妾室……更多
为何宋朝的饮茶之道会被称为“点茶”
宋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治盛世,其独特的茶文化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在这个时期,一种名为“点茶”的饮茶方式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社会各阶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为何宋朝的饮茶之道会被称为“点茶”,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文化意蕴和历史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更多
嫉恶如仇的皇帝杀了一宦官之后,竟沦落到向大臣讨钱的地步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猜测有很多,比如频繁更换边疆大将、滥杀功臣、农民起义、天灾、满清崛起等等,这些的确都是主要原因,但是归根到底,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没说,那就是——穷。都说明朝富得流油,可是为什么还穷呢?那只是明朝的达官贵人大商有钱,和皇帝及普通老百姓并没什么关系……更多
聊聊东晋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谢安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东晋时期虽然不如秦汉般的强大统一,却依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他们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智慧,在动乱的时代中稳住了江山,谢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谢安,他不仅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著称,更以其擅长作秀、精于权谋的形象铭刻在历史的篇章中。谢安,字安石……更多
聊聊兰陵王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悲剧性的命运
在中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兰陵王高长恭的名字如同一颗闪耀着异彩的星辰,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悲剧性的命运,成为后世无数文艺作品的灵感来源。他不仅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留名历史,更因其独特的美貌和神秘的气质,成为“花样美男”的代表人物,展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英雄形象的独特魅力……更多
聊聊北魏末年至东魏期间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高欢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英雄人物凭借其非凡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于乱世中崛起,成为一代枭雄。高欢,这位北魏末年至东魏期间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无疑是其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的人生轨迹充满了诡谲与变幻,既有英勇的战斗,也有精妙的权谋,展现了一个乱世枭雄的复杂形象与非凡魅力……更多
聊聊隋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杨素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隋朝虽短暂,但其璀璨与陨落同样引人注目。在这个辉煌与动荡并存的时期,杨素作为一名杰出的文武官员,其个人命运与隋朝的兴衰紧密相连。他既是隋炀帝杨广的铁杆死党,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权臣,他的人生轨迹为后人提供了对权力、忠诚与政治智慧的深刻思考……更多
石达开的儿子:继承与变革的历史见证
石达开,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不仅因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角色而闻名,也因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和家族命运而备受关注。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石达开的儿子们承载着父亲遗志的同时,也面临着与众不同的命运和挑战。石达开的儿子,石定忠,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更多
聊聊古代边疆治理体系中的双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域长史府和西域都护府是两个重要的行政机构,它们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边疆稳定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两者在名称上仅有一字之差,但在职能、地位以及管理方式上却有着显著的区别。首先,从职能上来看,西域长史府主要负责的是军事防御和边疆安全,而西域都护府则更侧重于行政管理和地方治理……更多
聊聊明清两代皇太后的居所——慈宁宫
慈宁宫,位于中国北京市的故宫博物院内,是明清两代皇太后的居所。作为紫禁城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慈宁宫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见证了中国古代皇室的生活和权力的更迭。慈宁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其最初的建筑格局和功能在明清两代间有所变化,但始终扮演着尊贵的角色……更多
聊聊敦煌莫高窟的困境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它以其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然后,在这个世界级的旅游胜地附近,却有一个现象引人深思:当地的敦煌人很少去参观莫高窟。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多元,涉及到经济、文化、心理等多个层面……更多
黄石公与老子:道家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影响
道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文化、思想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道家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老子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而黄石公作为道家文化传承链上的重要一环,他与老子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了道家思想的传承,也映射出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首先,老子……更多
聊聊明代海防的守护者俞大猷
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浙江绍兴人,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海防专家。他生活在明朝中后期,一个外患频发、海防疏漏的年代。俞大猷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为明朝的海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海上长城”。俞大猷出生在一个军官家庭,自幼受到军事氛围的熏陶……更多
聊聊豪放派经典诗词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中豪放派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而独树一帜。豪放派诗词,以其激昂奔放的情感和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亮点。本文将探讨豪放派经典诗词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豪放派诗词的特点在于其情感的激荡和语言的力度……更多
冯延巳的诗探寻古典之美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冯延巳的名字或许不如李白、杜甫般耀眼夺目,但他所创作的诗歌却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与推崇。冯延巳,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透露出他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感悟。首先,冯延巳的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更多
虞子期究竟是谁?他的原型又是什么
当我们谈论到历史长河中的传奇人物时,虞子期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人所熟知。然而,正是这位神秘人物的故事,激发了无数人对于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那么,虞子期究竟是谁?他的原型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团。虞子期,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它代表了一位古代智者的形象……更多
聊聊陆九渊的学问与人生
南宋时期,理学兴起,哲学思想百家争鸣。在这样一个思想激荡的时代背景下,陆九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心学主张,成为与朱熹并列的理学巨擘,被后世尊称为“心学大师”。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强调“心即理”,在他看来,宇宙之间最根源的道理便在于人的心中,通过内省和修养,每个人都能够体认真理……更多
探索古代官职“参知政事”的品阶
中国古代官制源远流长,官员的品阶制度严格而复杂。在唐朝时期,官阶被分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共计十八个等级,即所谓的“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为后世多个朝代所沿用,并对官员的地位、权利和待遇有深刻影响。在唐宋时期,参知政事并非是一个具体的品阶,而是属于差遣性质的官职……更多
聊聊梁武帝萧衍背后的女性力量——南梁皇后郗徽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女性往往被忽视,她们的故事和贡献常常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然而,南梁开国皇后郗徽却是个例外,她是梁武帝萧衍唯一的皇后,一个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展现出非凡智慧和勇气的女性。她不仅是萧衍的妻子,更是他坚定的支持者和顾问,她的存在对梁朝的政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更多
谁拉低了泰山封禅的水平
封禅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皇帝宣扬皇权、展示国力的重要仪式。这一宗教与政治结合的盛典,象征着天子受命于天、统治合法的至高无上权威。历史上,不少帝王通过泰山封禅来宣告自己的政治成就和祈求国家的安泰。然而,在历史长河中,也有皇帝因个人品德、政治局势或方式方法等问题……更多
河北挖出纪晓岚墓,坟前坐着七个女子,揭开纪晓岚“真实面目”
想当年《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时,铁面无私公正严明的纪晓岚几乎成为了人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男神。而且在阴险狡诈的大贪官和珅的对照之下,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更是上了一个台阶。该剧通过其与和珅嬉笑怒骂,斗智斗勇的故事,为观众展现了一幅清朝官场的幽默画卷。剧中一心为民的纪晓岚无疑是赚足了观众的好感……更多
13岁的古代女子结婚后是否可以生孩子呢
在古代社会中,婚姻制度和现代有很大的不同。那么,13岁的古代女子结婚后是否可以生孩子呢?这个问题涉及到生理、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探讨。从生理角度来看,13岁的女子通常已经进入青春期,身体开始发育成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她们已经具备了生育的能力……更多
战斗没结束,国军团长就被俘,为什么?看到那张图他明白了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了。十来天后,锦州与其北部45公里的义县都被东北野战军包围。义县的城防工事十分坚固完备,加上锦州大军随时可以增援,守卫义县的国军暂20师师长王世高认为解放军可能采取围城打援的老战术,先围困义县,待锦州国民党军出援,在半途围歼援军……更多
诸侯从周天子那里究竟得到了什么权利呢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周朝的分封制度为历朝历代所借鉴。周天子作为天下的共主,将土地和权力分封给诸侯,以维护王朝的统一和稳定。那么,诸侯从周天子那里究竟得到了什么权利呢?这些权利又怎样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首先,我们来看看分封制度的具体内容。在周朝……更多
古人一般考上秀才多少岁呢
在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而秀才则是科举制度下的一个重要阶段。那么,古人一般考上秀才多少岁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和数据中,得出一个大致的年龄段。首先,我们来看看科举制度的基本设置……更多
中国古代秀才有什么待遇
在中国古代,秀才的待遇是相当优厚的。他们不仅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还能享受到政府的资助和照顾。首先,我们来看看秀才的地位。在古代社会中,读书人被视为社会的精英,而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成为秀才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他们的学识和才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因此他们在社区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更多
聊聊古代正妻和平妻的区别
在古代社会,家庭结构往往比现代复杂得多,其中“正妻”与“平妻”的概念便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这两者虽然同为男子的合法妻子,但在社会地位、权利义务以及家庭生活中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正妻,顾名思义,是男子的正式配偶,她在法律上享有无可争议的地位。根据古代的婚姻制度……更多
古代农民一天怎么过的
在古代,农民的一天充满了辛勤与汗水。他们的生活节奏,被大自然的规律所支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黎明时分,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农民们便开始了他们的劳作。他们挥动锄头,翻耕土地,为播种做准备。这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但他们从不抱怨。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付出辛勤的努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