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板斧程咬金,做了哪两件“愚蠢”事儿
令人震惊!“黑憨直”的程咬金,只因做了两件看似“愚蠢”的事,而得以明哲保身,还惹得秦王李世民和李治两代皇帝,直夸其聪明。程咬金,历来给人的感受就是一个黑黑的、胖胖的、憨憨的、直性子、低情商的的形象。但你可千万不要被其憨厚的外表所蒙骗了,历史上的程咬金可并不蠢……更多
李渊为什么会长相奇特
李渊是中国历史上最憋屈的开国皇帝,尤其是开创了唐朝如此伟大的朝代,但李渊的存在感一直都很低,主要是他的光芒,一半被李世民抹去了,一半又被李世民遮住了。李渊是典型的门阀士族出身,他的亲姨夫就是隋炀帝,自己家又是正根的北魏八柱国之一,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同样是关陇集团的杨广……更多
李世民一箭已经把李建成射杀了,为什么还将他的头颅砍下呢
“斩首示众,方能震慑人心”。正是李建成的首级再加上李渊手敕朝廷命令,才让正在猛烈围攻玄武门的东宫兵马顿时失去了斗志,然后放下了武器就地投降。所以,这是不得不为。敌首领的首级,在关键时刻可以瓦解敌方阵营,可抵得十万兵,这是非砍不可的。玄武门事变,既是政变,也是一场唐朝版的特种突袭作战行动……更多
隋唐第一猛将李元霸,为何死得那么蹊跷
隋唐时期的历史还是非常有趣的,在隋唐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好汉,谱写出了《隋唐英雄传》的篇章。然而这些好汉当中,小编非常喜欢李元霸这个人物,他天性纯良、勇猛无敌,但最后的死因却非常蹊跷,令人深思。.隋唐英雄-李元霸在《隋唐英雄传》当中,如果说谁的武力值最高,那么大家的答案一定是李元霸……更多
为什么隋文帝在死前喊出了那句独孤氏误我呢
前言:自古以来,皇帝身边都是三宫六院、妻妾成群,毕竟身坐皇位,手中掌握着滔天权势,当然是全国各地美女任君挑选,但是皇帝也有害怕老婆的,怕到从不敢宠妃纳妾,孩子呢也都是皇后自己生的。今天说的就是隋文帝与他的老婆独孤皇后,独孤皇后在为隋朝的建立和发展中作出不少的贡献……更多
战神秦琼在凌烟阁24将中为何成了最后一个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扫灭群雄、一统天下之后,都会大封功臣,以激励臣下效忠国家。西汉有麒麟阁十一功臣,东汉刘秀加封了云台二十八将,南宋有昭勋阁二十四功臣。能够入选这些功臣名录,既是对他们的能力的肯定,也是赠予他们的一种无上荣耀。唐朝建立过程中,一大批谋臣猛将运筹帷幄……更多
李渊死前告诫李世民哪两人不要杀
隋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朝代,他上承南北朝下承唐朝,每个开国的皇帝都有自己的丰功伟绩,隋朝的灭亡想必不说大家也都知道,而开国的唐朝皇帝更是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毕竟隋炀帝滥用名利,导致发动战争,失去民心,让国家变得岌岌可危。而隋朝在灭亡之后便迎来了唐朝,唐朝相对于其他历史朝代是一个比较繁荣的朝代……更多
为何说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其实功业才干不亚于父祖
有人说唐高宗李治软弱无能、优柔寡断。在某些时间、某些问题上,他确实是表现出优柔寡断。但可能是出于当时的权力结构和政治体制,或者出于夫妻情深。能够把原来的皇后废掉,立父亲的妃子武则天做皇后,这是软弱吗?他并不软弱。李治,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六月十三日出生,4岁册封为晋王……更多
隋炀帝深爱她,宇文化及纳她为妃,唐太宗被她迷住,她是谁呢
在古代有不少倾国倾城的女子存在,而这些女子也让不少男人神魂颠倒。自古美女配英雄,所以能够最终得到美女的都不是一般人,要么是出身皇族的帝王,皇子,要么是手握重权的将军,要么是家财万贯的诸侯或商人。美女虽多,但她们的命运和口碑却是完全不同的,有的美女被人称赞,而有的美女却被人诋毁……更多
李世民登基后,尉迟恭、程咬金等武将为何很少出现了
继汉末三国之后,隋末乱世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豪杰、英雄和谋士。再加上民间评书的演绎,《隋唐演义》中的很多好汉,也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喜爱与欢迎。作为其中的佼佼者,“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的秦叔宝与“日抢三关,夜夺八寨”的尉迟敬德,还被百姓描绘成了门神,挂到了自家大门上……更多
袁天罡算出武则天称帝,太宗李世民为何不杀她
袁天罡是古今闻名的一大术士,曾经有三人来找他看相,袁天罡分别对这三人作出预言:预测杜淹会因为文采斐然而受到赏识,王珪将会担任五品朝廷要员,而韦挺面相如虎,是武能威敌的一大武将。但二十年过去后你们三人又会在此地相聚。恰如袁天罡所言,他对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的预测一一应验……更多
是谁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的爆发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1日),秦王府集团与太子集团之间的矛盾白热化,李世民决定用军事手段解决兄弟之间的矛盾。于是他告诉老皇帝,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李渊听后大怒,召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第二天一早对质。这就是李世民想要的结果,东宫、齐王府到老皇帝的太极宫……更多
丘行恭救过李世民,参加玄武门,为何没上凌烟阁
丘行恭的家族在隋末唐初非常牛,而丘行恭在洛阳救过李世民的命,又参加诛杀太子李建成时的玄武门之变。既然丘行恭是李世民的真正佐命功臣,为何没有上凌烟阁呢?丘行恭家族在唐初一门六公,父亲丘和在武德四年,当时是隋朝的交趾太守,率领一郡之地投降大唐,因功上柱国,交州总管……更多
李元霸死因水落石出,并非雷劈身亡,是什么
导语: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每逢乱世的时候,总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来结束一个乱世,开创新的时代。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经历的乱世不在少数,其中有两段乱世,因为小说被人们熟知,一个是三国,一个是隋唐。两个乱世出现的英雄人物,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果单从故事性来看……更多
隋炀帝杨广为啥会死在江都
人们都说宇文化及杀死了杨广,实则不然。因为,杀死隋炀帝杨广的另有其人。隋炀帝杨广此事发生于公元618年,此时天下已然混乱不堪,隋朝的关中根据地也已经落入了李渊之手。隋炀帝见中原已经大乱,各路枭雄竞相而起,便决定留在江都,试图割据一隅之地保全自己。但让隋炀帝没有料到的是……更多
周太祖郭威为何要传位给义子柴荣
郭威也名郭雀儿,是五代后周的创立者,他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改革弊病,为北宋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人征战一生,重用了两名后世皇帝,一个是义子柴荣,一个是大将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的发迹和霸业都和郭威的提携有关,郭威传位柴荣也是个明智的选择,后周世宗柴荣也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更多
李世民礼贤下士,为何罗艺却举兵叛唐
喜欢看《隋唐演义》的朋友对罗艺这号人物并不陌生,在演义中,罗艺是罗成的父亲,他最终死于苏定的箭下。正史上的罗艺是隋末割据幽州(今北京市、河北北部)的军阀,后降唐,李渊赐其李姓,封燕王。后来罗艺配合李建成、李世民征讨过刘黑闼,并立下赫赫战功。刘黑闼被消灭后,李渊拜其为左翊卫大将军……更多
虎牢关下窦建德束手就擒,李世民威震天下
窦建德的失误就在李世民和窦建德在虎牢关相峙的时候,洛阳城下也爆发一场小规模战斗。武德四年四月十五日,齐王李元吉不听李世民之前的部署,擅自和王世充部将杨公卿、单雄信在洛阳城外干了一仗,先胜后败,还害得行军总管卢君谔也战死了。洛阳城的战事算是波澜不惊,王世充已经翻不起大浪了……更多
隋唐时期的“双面间谍”是谁,获得李世民信任,死后发现是敌人
唐朝时期,李世民是一个古代的明君,也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但却是这样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却被一个人愚弄了,此人一直潜伏在李世民身边,可他心中不属于李世民。而这个人最终被李世民发现是敌人,还是他死后17年,可见这个人的能力是非凡的,所以他成为了唐朝的宰相。这个人的名字叫封德彝……更多
为何说杨广造就了你不知道的隋朝辉煌
各位读者朋友中午好,今天子渊和大家聊聊隋炀帝的功过问题。这个话题在大家看来可能是老生常谈了,今天我们就另辟蹊径,希望大家喜欢,也欢迎大家交流讨论。那个曾经刻意以俭朴示人的王子被时间证明是历史上最讲究排场的皇帝。形式对杨广来讲主要是能力、威严、与众不同的体现。他活着……更多
李世民诛灭李元吉5子后,为何敢纳弟媳杨氏
李世民一辈子娶了若干媳妇儿,其中杨氏是非常特别的一个。为什么说她特别呢?一来杨氏是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的原配夫人,二来杨氏是隋朝宗室之女,有弘农杨氏的强大背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不光杀了哥哥李建成和李元吉,连他们的孩子也全都给杀了。其中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被诛杀……更多
秦琼儿子的墓碑告诉人们,唐朝头号猛将并非李元霸,那是谁呢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日,李世民登基为皇,年号贞观。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隋唐演义》讲述了唐朝时期大大小小的事件,即使没有读过史书,都可以对于唐朝的历史了如指掌,所以深受普罗大众的喜爱……更多
李世民弟媳究竟有多漂亮?李世民要纳其为妃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极高其在位期间兢兢业业,善听谏言,又有治理国家之才能,统领军事的作战实力。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使得唐朝的国力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也让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朽的功绩。政治上,李世民的褒奖不断,在后宫私生活方面却为人所诟病……更多
李渊正欲东出潼关,刘武周为何突然背后插刀袭击唐龙兴之地太原
刘武周的野望!就在李渊消灭西秦的薛仁杲割据政权后,关外的李密和王世充也分出了胜负,考虑到西凉的李轨不足为虑,(对李轨李渊以谋略为主)踌躇满志的老李当即决定东出潼关争霸中原!李渊用兵,世民先行,这是老规矩了。武德元年十二月,取得了浅水原大战胜利的李世民被老父亲火速任命为太尉……更多
李世民对外和亲两次,第一次是哪位公主
唐朝历史上的第一次和亲外藩,其实并不是文成公主,那么她是谁?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和亲的?为什么又引发了第二次文成公主和亲?隋末动乱,李渊建立唐朝,吐谷浑联合西突厥,为了控制丝绸之路,开始对西域的各个小国家软硬兼施,在控制西域小国后,对唐朝边境经常进行劫掠,商人们苦不堪言……更多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公元626年,一代天骄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在这次事件之中,唐高宗李渊长子李建成以及三子李元吉在这之后都被杀了,而李世民在这之后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皇家无亲情”,其不单单杀了他的两个兄弟,为了以绝后患,连他们的儿子和女儿都不放过,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在这之后都被诛杀……更多
秦叔宝剽悍善战,唐太宗称帝后咋屡屡抱恙
引言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在离开越国后,给大夫种书写了一封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事实上,这句话就是历朝历代许多属下臣子的真实写照,许多能臣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大唐的名将秦琼那么骁勇善战,却在李世民登基后就一病不起就解释得通了。01秦琼……更多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事变”当上皇帝后,为何没有杀握有兵权的人
原因很简单,就是李世民与刘邦、朱元璋的起步不一样,他们与功臣的关系就不一样。就如开公司一样,前者公司本来就是我的,你们都是我招聘来的,是给我打工的。后者我们大家合伙开公司,大家都是股东,这个公司大家都有份,最后董事长要独吞。因此来说无所谓宽宏大度、人品高尚,只是没威胁到他的权力……更多
从正反两方面对民国和秦、隋两朝做一下梳理和对
导读:之前没有发现民国具备的这个特征,民国和秦、隋是有一些相同点但更多的是不同。在短命和开启盛世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而在其他方面就和秦朝、隋朝有很大差异了:秦、隋两朝都肩负历史使命结束了长期动荡割据的局面,完成了大一统。而民国继承大清王朝本来就是大一统王朝;秦……更多
李世民称魏征为“镜子”,为何他结局悲惨呢
自古以来,有不少君臣相知的典范,他们相互扶持,一度成为后世褒扬的明君贤臣。李斯之于秦始皇嬴政、萧何之于汉高祖刘邦、诸葛亮之于汉昭烈帝刘备,当然还有魏征之于唐太宗李世民。魏征的真实名字为魏徵,不过后世为了书写简单,多习惯将其写成魏征,不过名字只是代号,具体哪个字也不太重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笔墨岁华》一书出版
丹青抒情怀,笔墨记岁华。日前,《笔墨岁华——美术访谈·评论文集》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我省知名文化记者霍晓蕙推出的又一本著作
2024-06-18 16:17:00
梁向明摄影作品欣赏(蒙古马系列)
梁向明摄影作品欣赏(蒙古马) 责任编辑:范贵勤
2024-06-18 17:12:00
梁向明摄影作品欣赏(天使之翼系列)
梁向明摄影作品欣赏(天使之翼) 责任编辑:范贵勤
2024-06-18 17:15:00
【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走进南梁 看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南梁纪念馆。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红色文化是庆阳革命老区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挖掘弘扬红色文化
2024-06-18 19:39:00
谁有家传9道圣旨,被博物馆借走后丢了2道
在古代中国,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点想必大家都再清楚不过了。皇帝们为了方便传递指令,很多时候都会采取下达圣旨的方式
2024-06-18 15:27:00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乏烽烟四起的故事。楚汉争霸无疑是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史诗。其中,项羽与刘邦的对决,更是激发了无数人的想象
2024-06-18 15:36:00
古代江南小镇,住着一位风华绝代的美佳人,她提着水桶,轻盈地行走在归家的路上。不料,她的美貌却引起了当地一个恶霸公子的觊觎
2024-06-18 15:37:00
马嵬驿兵变,究竟谁是幕后黑手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犹如一颗惊雷,震撼了大唐的根基。次年盛夏的七月十五日,唐玄宗仓皇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
2024-06-18 15:47:00
盘点上古九大女神
第九:妇好商王武丁的第一王后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
2024-06-18 16:36:00
盘点三国最令人惋惜的六大人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天下,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数不尽的谋臣猛将,光耀千古。然而,乱世难免伤亡,而这几位名人的死
2024-06-18 16:37:00
吴越王进京朝见,赵光义围城打援
进京朝见,纳土归宋赵光义没有马上就去攻打北汉。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很好的理由便是赵匡胤去世了,国家有大丧,赵光义必须得先办好这件事
2024-06-18 16:42:00
郭威攻克兖州,为何一天除掉八个弟弟
平定兖州,祭拜孔子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时,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派人来到京城开封进贡,以示向郭威臣服。然而当听说刘赟留在徐州的守将被平定时
2024-06-18 16:44:00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哪四个字
汉代高祖刘邦,从普通老百姓到夺取皇位,当上皇帝。他只用了七年,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经历了秦末的诸侯割据,而且在楚汉之战中击败了项羽
2024-06-18 16:46:00
秦国名将王翦打仗有个什么习惯,秦始皇都觉得肉疼
一说起大秦,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必定是祖龙秦始皇,而说起大秦虎贲,人们大多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长平之战中一战坑杀四十万赵军俘虏的大秦杀神
2024-06-18 16:52:00
哪位谋臣共有七计,献了三计就使吴国灭亡
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那个时候不仅仅百家争鸣,七国更是争霸争强,对后世也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故事,其中当时有一位谋臣说自己共有七计
2024-06-18 16: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