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始皇创制的后宫制度:千年沿用,影响深远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尤为出色的帝王,即便有人认为秦始皇后期的很多做法过于残暴,然而这丝毫不会影响他统一六国的巨大贡献。历史上对于秦始皇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总而而言还是功大于过,他一统天下之后,还施行了很多有利于社会管理的政策。比如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等等……更多
被歌颂的盛世明君:揭秘李世民与乾隆的真实面貌
在历史有两个皇帝,他们的名声十分的好,被夸赞为是盛世明君,但是他们做事很卑鄙的。这两个人第一个就是,唐朝李世民。第二个就是清朝乾隆皇帝。李世民大家十分的熟悉,在无数的电影电视剧中,都在为李世民歌功颂德。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是一个杰出的皇帝,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贞观之治……更多
长平之战揭秘:赵括的冤屈与真实功绩
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老百姓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个势力跟诸侯之间,不是你打我,就是我偷袭你。总之这些国家打仗,吃亏的永远是老百姓。但是战争是不会因为这些而停止的,自公元前二百六十二年开始,当时的秦国跟赵国打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史书中记载称为长平之战。对于这场战役……更多
穿越历史的迷雾,探寻夏姬的真实面貌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攻打陈国,俘虏了一个貌美的寡妇,这个寡妇有多美呢?美到陈国的国君和两名卿大夫同时迷恋她,美到楚庄王和臣子都对她动了心。《新唐书》在提到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的时候,用了一个词:“光艳动天下”,安乐公主是不是真的光艳动天下很难说,但这五个字用来形容这个寡妇应当是非常贴切的……更多
就整个战国时期来说,楚国地域广阔,物阜民丰。其基础是非常之好的。但是,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图强的过程中。楚国始终没有什么起色。秦灭六国之中,何以是楚国成为最困难的国家呢?这是因为,首先,楚国是当时东方各国之中疆域最大的国家。几乎囊括了整个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当时的东方各国之中……更多
麦丘老者与齐桓公:一次对话改变了一个国家
春秋时期,齐僖公长子齐襄公承继大业后,沉湎酒色,荒淫无道。行事全凭个人喜好,随意杀戮,朝野为之惊恐不安。齐僖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公子小白和他的哥哥公子纠见状,立即离开齐国故土,分别前往莒国、鲁国避难。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在齐襄公及自立为君的、齐襄公的侄子公孙无知相继被杀后……更多
楚晋纷争:申舟之死与晋国的战略抉择
公元前595年,楚庄王令大夫申舟出访齐国。临行前,楚庄王特意命申舟不得向宋国借道。楚庄王是故意的:申舟之前就与宋国有仇,过道宋国还不向人家借道,这就是找死。果然,申舟一到宋国,就被宋人杀了。得知使者被杀,楚庄王怒发冲冠,于这年9月紧急率军围攻宋国。宋国在被楚人围攻了数月后……更多
揭秘齐桓公五子争权与齐国数十年内乱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病逝后,他的五个儿子争权,纷纷做了一回齐国国君.也让齐国陷入数十年的内乱中,以至于在争霸之路上不敌晋国和楚国。实际上,五公子争权在齐桓公晚年就已经开始了,齐桓公没有嫡子,庶子倒是不少,三位夫人无所出,六位如夫人却个个都有儿子……更多
揭秘朱厚照:明朝的叛逆皇帝,还是英明领袖?
公元1519年(明朝正德十四年),奉天威武征讨大将军、镇国公朱寿踌躇满志,他和江彬、许泰二人进行了一场密谈,最终决定请旨出兵,南下征讨宁王朱宸濠。而第一个站出来同意的,正是大明朝的皇帝朱厚照。朱厚照,是朱祐樘的长子,生母张皇后,弘治四年被立为太子,明朝第10位君主……更多
嘉庆皇帝:无需宫廷斗争,继承大统的传奇皇子
在中国古代经常会有皇子夺嫡的故事,毕竟皇帝是国家的最高掌权者,只要是稍微有点野心的皇子就会想要去争取这个位置,古代皇家之中拉帮结派,结党私营,皇子之间互相倾轧,屡见不鲜。我们所熟知的玄武门之变,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都是比较著名的皇家争夺皇位的故事,但是在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皇帝……更多
北齐皇权之争:高澄、高洋兄弟的权力游戏与家族恩怨
北齐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朝代,是高洋所建立的朝代,高洋只是北齐的开国皇帝,北齐的奠基者是其父兄。高洋的父亲是高欢,高欢靠着农民起义起家,逐渐掌握北魏的大权,最后废皇帝,另立他人为帝,成立东魏,高欢是东魏的权臣,掌握东魏的大权。高欢死后,其长子高澄继承了他的权柄……更多
秦朝统一六国的秘密武器:弓弩、三棱箭头与秦剑的传奇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王朝,统领它的秦王嬴政更是被称为“千古一帝”,然而想要打败6个国家统领全国,不可能只靠政策得当、战术一流,那秦朝凭什么能脱颖而出呢?随着兵马俑的出土,让秦朝的“黑科技”现世,可以说没有它们,秦国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得往后推几十年……更多
燕国的兴衰史:从战国七雄到秦末无君可立的尴尬境地
秦朝的统一,是华夏历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不仅是因为这次统一将被姬周仪礼体系浸染的诸夏各国地区,初步捏和成型;更重要的是秦人以郡县分天下,由朝廷直接派遣流官治理,然后车书混同、弛道连通,从此奠定了华夏大一统的基础。不过始皇帝君臣虽然缔造了这一空前伟业……更多
齐国称王引发连锁反应:一场由北方燕国点燃的战国纷争
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将魏惠王召来徐州(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与魏国一起称王。齐威王称王之举,其实更多是发泄对周王室致伯于秦的高度不满:齐国两次大胜前霸主魏国,都没能换来周王室的认同,凭什么让身处蛮夷之地的秦国登上霸主之位?既然当不上霸主,还不如自己称王!此时的齐国……更多
震撼!吉林大学发布典藏版3D《清明上河图》
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一,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内河——汴河两岸的世俗繁华景象,后世临仿众多,除中国各博物馆外,美、法、英、日等国的博物馆都藏有不同作者所绘《清明上河图》。在各种临仿本中,明代仇英风格的《清明上河图》数量较多且影响广泛……更多
周室衰微:从债台高筑到尊严尽失
周赧王是周朝的最后一位天子,这个时候的周王室已经显得十分的衰弱。生活在这么憋屈的时代,这位王者却是与秦昭襄王一样是一位在位时间特别长的君主。根据相关记载周赧王负债于民,为了逃避债务,这位王者往往都是跑到一个台子上,这个台也被人称之为“逃债台”,债台高筑也是由此而来……更多
从弑君到功臣:屠岸夷在晋国的传奇人生
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历史上,有一段历史是“骊姬之乱”,这段历史与其他诸侯国的历史都有着本质上的相似,都是“夺嫡之争”这个在诸侯国中已经重复了很多次的政治斗争。这段历史最终以骊姬达到目的而结束,但是之后又引起了更多的连锁反应。在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之后,晋文公姬重耳才得以重回晋国……更多
揭秘历史上被遗忘的女皇帝:陈硕真的起义与悲惨命运
说到历史上的女皇帝,很多人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武则天。武则天之所以被历史记住,被后人记住,是因为她的成功,身为女子敢称帝而且成功了。可是跟武则天同一时期,其实还有一个女子,她也曾妄图称帝,她就是陈硕真,可惜她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烈。陈硕真最后被折磨至死可悲可叹……更多
乐毅:诸葛亮心中的战国英雄,文武双全的战略家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每每自比“管乐”,“管”是管仲,“乐”就是乐毅。乐毅是谁?为什么诸葛亮都把他当做偶像?乐毅(yuè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更多
赵云:三国常胜将军,一身是胆的智勇双全名将
赵云,字子龙,畅酣真定人。其身高八尺有余,姿颜雄伟,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同时也是三国唯一的常胜将军。熟读三国的人都对熟知赵云,无论是在刘备眼中,还是在曹操眼中,赵云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皇叔刘备曾评价曰:子龙,一身是胆也。就连曹操都对他赞不绝口,认为赵云是除吕布之后……更多
晋朝传奇:李矩坚守中原14年,智勇双全重写历史
前言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朝是一个承载着无数传奇的时代,而其中一位杰出的将领,李矩,更是以其坚毅不屈的精神和惊人的军事才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出身寒门的将领,是如何在汹涌的战火中坚守中原14年之久?他是如何在匈奴铁骑的重重包围下,三次收复了曾经的都城洛阳……更多
从黄巢起义到后梁覆灭:朱温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
前言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有一位名叫朱温的人物,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朱温是唐朝末年宋州砀山县午沟里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到加入黄巢起义军,再到成为宣武节度使,掌握朝廷大权,朱温的人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尽管他拥有了权力和地位……更多
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李世民皇位背后的真相与争议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震惊大唐王朝的玄武门之变发生!八月八日,刚坐九年皇帝的李渊,正式退位!八月九日,年仅28岁的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登基称帝,大唐王朝迎来“贞观时代”!李世民为什么定年号为“贞观”?贞观又有何含义呢?贞观二字源于《易经》:天地之道……更多
“武死战、文死谏”:揭秘古代谏官制度,连皇帝都敢“怼”
前言《武死战、文死谏》——挑战权力的谏官们究竟有多勇敢?在历史中,曾经有一群人,他们身负着艰巨的使命,面对着权势的高墙,却毫不畏惧,用尽言辞之锋,甚至不惧于以生命为代价。这些谏官们不仅仅是朝廷的声音,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故事令人瞠目结舌,引人深思。在他们的身影下……更多
潼关之战:巫山伯马世耀的英勇传奇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巫山伯马世耀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将领,他的战功和战绩堪称辉煌。然而,要了解他的真正厉害之处,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他在潼关之战中的表现。潼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而巫山伯马世耀在其中的战绩则是耀眼夺目。他是如何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更多
汉献帝刘协:史上最惨皇帝,食不果腹朝不保夕
前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辈出,但有一个人的命运却格外引人注目。他是谁?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桑际遇?这个少年天子的故事,究竟有着怎样的悲壮与无奈?乱世中的皇权之殇公元195年,汉献帝刘协下诏拜袁绍为右将军,曹操为兖州牧。这一举动,无疑是在乱世中寻找一丝生存的希望……更多
杨慎与嘉靖:一场“你爹不是你爹”的争论,改变明朝历史
前言在历史的记忆中,嘉靖皇帝是一位统治时间之长的君主,他的治世留下了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然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他六次大赦天下的举措。然而,尽管大赦天下,却唯独有一个人,他始终不愿放过。这个人,是何等身份,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嘉靖皇帝为何唯独对他如此坚决……更多
弘晈:被雍正帝封为铁帽子王,却遭乾隆打击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弘晈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雍正帝封为铁帽子王的他,曾一度权倾一时,威名赫赫。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难以预料的。那么,乾隆皇帝却为何掠夺他的铁帽子王待遇?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权力斗争、政治阴谋和个人命运的变迁?跟随着弘晈的身影,我们将进入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更多
康熙盛世:五位汉臣的传奇人生与不朽功勋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康熙皇帝被誉为一位睿智而英明的君主,而他的治理之道往往与他重用的汉臣密不可分。这五位汉臣不仅被康熙重用,而且在他们的官职中表现出色,成为了当时的一代名臣。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五位汉臣不仅善终,而且还一个比一个厉害。那么,究竟是哪五位汉臣能够得到康熙的信任和重用……更多
柳永:北宋词坛的革新者与传世巨匠
前言你知道吗?在北宋词坛上,有这样一位词人,他的创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依然影响着后世文人的创作。他就是柳永。柳永,一个出身官宦家庭,却四次科举落第的词人。他放弃了科举这条通往仕途的大道,转而投身于词的创作,最终在词坛上独树一帜,成为北宋词坛上的一颗耀眼明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陇东报一个党支部——中共邠宁支部开栏的话风从原上来,上下五千年。庆阳演绎亿万年的沧海桑田,是世界上黄土最深厚的地方
2024-06-01 00:59:00
第三只眼看中国·打卡美丽江西活动举行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武功山下 萍水相逢第三只眼看中国·打卡美丽江西活动举行5月28日晚,外籍媒体记者和博主在南正街体验皮影戏操作
2024-06-01 01:34:00
“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让历史记住了徐昭佩的生性放荡,为人荒唐。身为深宫妇人,徐昭佩与萧绎的感情并不好,“妃无容质,不见礼
2024-06-01 05:12:00
公元208年,率领大军讨伐荆州,由于病逝,刘表的次子刘琮羸弱不堪,在曹操大军进攻时,刘琮直接投降了曹操,导致曹操不费就夺得荆州
2024-06-01 05:56:00
其实,丘处机完全可以以自己年老体迈为理由,拒绝成吉思汗的邀请,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拒绝了金国和南宋皇帝的邀请,觉得自己一个方外人士
2024-06-01 05:58:00
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后人嘲笑,那么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名将,此人叫做赵奢。说到这个人,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赵括这人虽贻笑千年成了反面“典型”
2024-06-01 06:00:00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故事,我想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但,据说文成公主并不是松赞干布的第一个妻子,因为在文成公主嫁于吐蕃和亲之前
2024-06-01 06:02:00
古代的文人墨客自幼自幼读书破卷,所图的不过是出人头地,官拜当朝。但从小到大,各级考试,一路过关斩将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只能在失败后另寻出路或韬光养晦
2024-06-01 06:03:00
曹叡,魏文帝曹丕长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个皇帝,被称为魏明帝。他年仅36岁就驾崩,可谓英年早逝,比他的父亲曹丕活得岁数还小
2024-06-01 06:03:00
清朝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一位12岁的男孩在贵阳登基称帝,年号洪化。这个消息让远在北京城的康熙帝又忧又喜。忧的是
2024-06-01 06:04:00
范增这个人出世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七十多岁的他本来应该在家安度晚年,但是他并不是个安分的老头,他最擅长的就是奇谋妙策
2024-06-01 06:05:00
安史之乱的睢阳保卫战中,张巡及其率领的唐军先后吃掉了两三万百姓,这一记录得到了各种史料的佐证,几乎是铁板钉钉的真实。虽然人们常说
2024-06-01 06:05:00
她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二位皇后,经历靖康之变时四十九岁,最后五十二岁去世,都说无奈生在帝王家,当皇帝的妃子不容易,当一个窝囊皇帝的妃子更不容易
2024-06-01 06:06:00
“徙蜀惩谤,悬金作语。筹策既成,富贵斯取。”是吕不韦的传奇一生的总结,他从一介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政客,他的眼光是毒辣的
2024-06-01 06:06:00
秦始皇十年(前237年),桓齮被拜为将军,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年),桓齮与王翦和杨端和攻赵邺,一开始没能攻取邺,而是攻取了其他九城
2024-06-01 06: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