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烽烟中的刀笔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1932年初秋姚思铨(中)与同学杭州合影■哈苏《刀与笔》月刊八十七年前,全民族抗战爆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儿女或冲锋陷阵,血洒战场;或以笔为刃,宣传抗战,鼓舞民众;或努力生产,支援前方战士。浙江桐庐籍的姚思铨即是其中一员,他才华横溢……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本报实习记者 王伟杰梁启超晚年选择在天津定居,先后兴建了寓所和书斋饮冰室。在这里,他组织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反袁护国运动,著就了卷帙浩繁的《饮冰室合集》,也实践了赤子爱国的梁氏家风。2003年,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这也是天津市第一个名人故居纪念馆……更多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江美慧历史,如同一面千年之镜,映照着人类的辉煌与荒凉。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荣辱兴衰,窥见智慧的光辉与愚昧的深渊。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而这些印记正是我们思考的起点。《历史的教训》一书,深刻阐释了历史对我们的启示,它不仅是过去的眷顾……更多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实境教育陶冶情操本报讯 (陈文珏)为强化初心责任意识,深化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从铁军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3月26日下午,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全体职工走进新四军纪念馆,开展了一场特色鲜明、意义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天地英雄气……更多
科技考古团队复原古代帝王容貌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头戴帝冕 清瘦英武 不怒自威科技考古团队复原古代帝王容貌据新华社3月28日电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携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8日正式公布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头像“复原图”及相关考古成果。这是我国首次以科技考古方式复原古代帝王容貌,赋予历史以鲜活气息……更多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1:1还原历史名人听数字人“朱元璋”说“明朝那些事儿”□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夏思宇“朕乃大明开国皇帝!”最近,前往秦淮·非遗馆的市民和游客朋友惊喜地发现,数字体验馆入口处,“朱元璋”身穿窄袖龙袍、头戴乌纱翼善冠,向来往参观者介绍“明朝那些事儿”……更多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建设银行温岭支行——寻先贤廉迹 传清廉之风本报讯(通讯员孙晶晶)近日,中国建设银行温岭支行组织党员干部赴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大溪方山开展“寻先贤廉迹 传清廉之风”主题教育,全面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业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在讲解员的解说下……更多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水泉近日,笔者看到一首“以小为谨”的小诗:勿以小善而不为,勿以小恶失不谨;勿以小利失灵魂,勿以小富不思进;勿以小事疏大意,勿以小罪毁青春。读后感受颇深。由此联想到时下社会上盛传的一些小圈子、小意思、小爱好等“小现象”,它虽然不是是非原则的大问题……更多
本文转自:今晚报清初宝坻著名诗人王煐,曾出任广东惠州知府,颇多惠政,被誉为“惠阳贤太守”。在任六年,王煐与岭南诗人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等均有密切交往,结下深厚情谊。笔者近来因撰写《陈恭尹年谱》,得见岭南诗人陈阿平与王煐交往的诗,故撰文简略谈谈王煐与陈阿平的交往……更多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诸葛码”支付来啦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谢项伟)3月28日,记者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获悉,我市正全力推动政务服务移动端向城市综合服务移动端转变,同步推进全市“诸葛码”支付体系建设,为数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增砖添瓦……更多
春之意境 史之深情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卧龙岗文化园:春之意境 史之深情云悦读全媒体记者 陈 琢 金 都 叶明晓春天的南阳,是一首悠扬的诗,是一幅流动的画。3月28日,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我们走进卧龙岗文化园,感受春天的气息,品味历史的韵味。卧龙潭边,湖水清如镜,古老的柳树似乎在每一片嫩绿中都藏匿了一个诸葛亮的智慧故事……更多
寻踪伍子胥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伍子胥》 冯 至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 陈 俊与其说《伍子胥》是一本象征体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首隽永优美的长诗。小说中故事性减弱、情节被淡化,字里行间洋溢着诗的抒情。小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从楚国逃亡至吴国那一段历史。但本书不拘泥于历史……更多
1400多年前的他 容貌被复原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北周武帝宇文邕头像“复原图”头戴帝冕、清瘦英武、不怒自威——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携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8日正式公布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头像“复原图”及相关考古成果。这是我国首次以科技考古方式复原古代帝王容貌,赋予历史以鲜活气息。史书记载,宇文邕(公元543-578年)出身鲜卑族裔……更多
入仕与出世:六朝士人的艰难抉择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作者: 李磊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3月■林颐魏晋南北朝(公元3世纪-6世纪后期)是一个分裂无序的混乱时期,司马氏专政、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分裂……生逢乱世,六朝士大夫的人生理想遭遇严峻的考验……更多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郭良正我家获评全国“书香之家”,已经八年了。回想2016年春天,在河南省新华书店后面广场举行的全国第二届“书香之家”授牌仪式上,我手捧匾额和证书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阅读和藏书,我家这一传统,由来已久。上溯几辈人,虽说没出过官宦,但读书和耕田……更多
潘安以貌美传世,但谁知他本是文学家呢
在晋朝之后,形容一个男人长相俊美,都是说“貌似潘安”,这里所说的这个潘安,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美男子——潘安了。潘安是西晋人士,但是潘安却不是一个靠脸吃饭的人,其实潘安是一名文学家,而且在文学上的成就颇高,在文学上往往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古语云“陆才如海……更多
慕容复的南燕究竟是怎么回事?其亡国场景到底有多惨
随着前燕、西燕、后燕陆续退出历史舞台,慕容氏燕国的“独苗”南燕也没有维持多久,便被东晋消灭。至此,慕容氏的燕国系列政权全部覆灭,留给后世子孙的唯有一个难以实现的光复梦。那么,这“独苗”南燕究竟是怎么回事?其亡国场景到底有多惨?艰难立国公元397年,后燕都城中山被攻克前……更多
历史还有另一个“三国”时期,你知道吗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大概是话题最多的一个时代,现如今的影视作品中,以三国为背景的文艺作品多如牛毛。话题多也应证了这个时代的精彩,的确三国是一个英雄人物辈出的时代,有不可一世的吕布,有忠肝义胆的关羽,有老谋深算的曹操,也有年轻有为的孙权。然而在中华历史上三足鼎立并非只有东汉末年的三国……更多
吕布和刘备同为草根,为何结果迥异
吕布跟刘备一样,都是三国时期很罕见地从一无所有起家的草根军阀。人家曹操曹丞相跟小霸王孙策,虽然起家也很艰难。但是起家之初,人家背后还有袁氏家族这个大平台可以依靠。吕布和刘备这两个军阀都是什么都没有,靠山山倒,靠人人走。抛开吕布的人品问题说,能够在后世留下这么大的名声……更多
历史上荀彧一心向汉,为何不投奔刘备呢
荀彧绝对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谋士,而且他的做派很正,一心向汉。东汉末年的时候,董卓开始乱政。可以说此刻能和董卓一决高下的,也只有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了,毕竟他们家四世三公的家势,绝对不是盖的,影响力无人能比。那个时候,荀彧正好是在袁绍的手下效力。可是,当荀彧看到董卓乱政……更多
中国历史第一战神白起,后世为何很少有人敬重他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说起这个名字,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残暴、草菅人命。他被称为人屠,手上不知沾满了多少鲜血。他的成功,用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来概括再合适不过。虽然是一代名将,但是在历史上,称赞他的人却很少,也很少有人对他有对于名将的敬意。因为提起这个人,首先只能感受到森森的寒意从背后升起……更多
历史上的“甄嬛”有多悲惨
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个女人坚守妇道,为家庭做出牺牲,表面上看是委屈的,实际上却合乎天理人情。任何一分付出终不会白费,无论是自己的另一半还是自己的子女,都是看在眼里。曾经的沧海必然报之心之所向,辛勤的哺育也必然报得三春晖芒。甄嬛的“原型”很多朋友肯定还记得……更多
清朝皇子的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古代是封建专制王朝,天下以皇帝为九五至尊,九州的主宰。而皇帝拥有的权力自然也是最大的,皇帝的子女们也是天子骄子,金枝玉叶的贵人。所以,民间的百姓通常都会认为作为皇子皇女自然事事都是要最好的,生活也是最矜贵的。但是清朝皇子的真实生活却不是这样的……更多
宋仁宗在宫中差点遇刺身亡,却为何不积极追查
中国历史上下辉煌若千年,一段在史书上简略几笔捎带而过的只言片语都是长河中沉淀蜿蜒的转折点,积着沙石,浩浩荡荡被文人墨客妆点成为一桩轶事。时至今日,五千年风华也为众多影视剧题材提供了许多题材。今年来,有关于各朝代的剧本不少,但是关于宋代历史的演绎仿佛看到的并不多……更多
中国哪座城市5000年历史上没改过名字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各大城市几乎都改过名字。尤其是在大改革家王莽当皇帝时,他将全国大多数城市都改了名字。如邯郸、即墨等古城,都在王莽改革中换了名。只有成都躲过了这一劫。所以,成都也成为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唯一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成都建成于公元前6世纪,当时正值古蜀国时期……更多
清朝哪位皇帝大婚,揭开新娘盖头皇帝哭了
在古代,皇帝是一个国家的王。掌控着国家所有人的生死,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这种模式就世代相传,但凡是出现战争,都是朝着国家的皇位去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历经了近四百位皇帝,但是并不是这几百位皇帝,都可以掌控自己的国家,都拥有实权。例如今天咱们小编要讲的这位皇帝……更多
慈禧深夜召一名戏子入寝宫,何故第二天他就死了
慈禧掌握朝政大权是在咸丰帝死后,殊不知在那时候的慈禧面前,还有一座逾越不过去的大山,也就是慈安太后。根据史书记载,慈安刚进宫时被咸丰帝封为贞嫔,之后又晋封她为贞贵妃,直到最后立她为皇后,而这中间的时间只用了短短8个月。在咸丰帝驾崩之后,她与当时还是懿贵妃的慈禧发动了辛酉政变……更多
盘点4个最容易令人忽略弄错的历史细节
一,《绍兴和议》两字中的“绍兴”指的不是浙江绍兴说到“绍兴”两个字,现在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浙江省绍兴市,那是个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好地方,但这历史上还有一份著名的文件——南宋和金签订的《绍兴和议》也用到这词,在此条约中南宋对金朝卑躬屈膝,割地赔款,可以说是奇耻大辱……更多
中国最神秘的皇陵是哪座,没人知道它实际在哪
在现在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旗草原上有一座皇陵,它是蒙古族同胞心中的圣地,守护了草原上千年。抗战时期,为了防止日寇打扰这位帝王的安宁,这座陵墓里的灵柩还曾经西迁陕甘青,西迁过程中,成千上万蒙古同胞自愿徒步跟随,沿途各地政府不敢怠慢,延安的边区政府更是举行了万人祭奠仪式……一直到1954年……更多
皇太极、康熙和雍正真的是正统帝王吗
1、努尔哈赤死后指定接班人真的是皇太极?努尔哈赤在位时,曾将红黄蓝白四旗改为八旗,并由其中的四个旗的旗主——贝勒共同署理军政事务,皇太极为正白旗主旗贝勒,努尔哈赤死后,便有四大贝勒轮流执政。但并无成熟制度约束,最后皇太极先声夺人登上皇位。皇太极究竟是预定的接班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比如李绅吃鸡舌头的说法就很不靠谱,一顿饭六百只鸡,李绅即便不是天天吃鸡,在交通运输困难的古代,鸡的供应量也会很成问题。其实
2024-06-24 20:06:00
有一次,他特地来拜访李绅,刚在旅馆住下,家仆和一个市民发生了争斗。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然把那个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
2024-06-24 20:05:00
后人根据此处记载,认为这里的“李司空”就是李绅,从而从侧面证明了李绅家里的排场之大,生活的奢侈。因为诗中的李司空吃饭必有歌妓唱歌相陪
2024-06-24 20:05:00
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两家是世仇。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把吴武陵的侄子吴湘列为了报复对象,因而罗织罪名
2024-06-24 20:06:00
唐代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
2024-06-24 20:13: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许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0:08:00
袁崇焕攻击蕾蕾,为何会被崇祯帝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一个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认为袁崇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抗清大将,然而结果却死于自己人的手中,充满了悲情性
2024-06-24 20:07:00
于是他下令派人,联合湖北当地的官府,以及楚王府联合调查此事,看看这一千多万两白银到底能不能悉数捐给朝廷。可是当楚王朱华奎知道此事后
2024-06-24 20:09:00
公元1643年,张献忠率领军队攻打武昌,熟知楚王坐享万贯家产,富可敌国的武昌官员,全体跪于楚王府,恳求楚王朱华奎捐献部分家产
2024-06-24 20:10:00
可能这是武则天圈养大量男宠最初的出发点吧,武则天挑选男宠的标准也很简单,体格健壮,相貌英俊,无论是早期的薛怀义、沈南璆
2024-06-24 20:14:00
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抄家和搜书包等于两败俱伤的杀招,除非证据确凿,账本什么都拿到了,不然结局很难看。如果没有铁证证明这些大臣贪污
2024-06-24 20:08:00
当时建成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就定下了很多的军法,并且李氏兄弟二人,就以身作则,和士兵们的待遇是一样的。不仅和战士们一起吃住
2024-06-24 20:11:00
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大家都很熟悉,但在三案之前还有三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三案
2024-06-24 20:09:00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在巩县出生,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是他的元祖,杜审言是他的祖父。杜甫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
2024-06-24 20:16:00
《史记》里记载,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曾经一起做生意,管仲出的钱少,鲍叔牙出的钱多,结果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每次都要多拿一份儿
2024-06-24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