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著名战事“围魏救赵”背后的智囊是谁?
...在阿(今河北境内)结盟。赵国的连番举动旨在联合抵抗魏国,引起魏惠王的极大不满。公元前354年,赵国向依附于魏国的卫国开战,并将卫国击败,迫使卫国屈服称臣,成为赵国小弟。魏国本来就对赵国很不满了,只是找不到...……更多
孙膑智谋助田忌,功成名就却遭忌?揭秘战国名将的坎坷命运
...之后死在了病床上,廉颇的结局却要惨得多,不得已出奔魏国大梁,最后在楚地身死异乡。那么在田忌赛马的故事背后,田忌和孙膑的结局都如何了呢?先来说说田忌,他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将。跟孙膑赛马赢得了千金后两人一...……更多
魏国有个良好的开始,为何没能继续发展下去呢
...周王室名存实亡,诸侯国之间竞争越发激烈,弱肉强食。魏国最初实力不如赵国,魏文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才推行新法,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变得十分强盛。但是魏国的强盛是短暂的,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逐步走向...……更多
揭秘战国名将廉颇、李牧的传奇与遗憾
...克幾邑。次年,廉颇再建功勋,连续攻下防陵、安阳两座魏国城池。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廉颇率领数十万赵军与秦国相持于长平一线达三年之久,秦军久战而无功。秦国宰相范雎遂施反间计,最终廉颇受到赵王怀疑被解...……更多
战国四大纵横家是哪四个人呢
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这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在七雄争霸的过程中,各国不仅需要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样的武将来攻城略地,也需要一流的纵横家来创造有利地的外部...……更多
赵边骑: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骑兵特种部队
...有东胡、林胡、楼烦这些游牧民族国家,南边则是韩国和魏国,而它的腹地,还有一个被称为战国第八雄的中山国。这些国家各怀鬼胎,时不时就来“骚扰”一下赵国,让年仅15岁的赵雍不胜其烦。一场“赵国保卫战”就此打响...……更多
赵雍:战国时期的少年英主
...暧昧;秦国变法后势如破竹;齐国在威王领导下也日渐强盛;魏国多次围攻赵国要害邯郸。赵国岌岌可危。这时候,赵肃侯的死讯一传出,魏国更是与楚国等四国结盟,带兵团团围住赵国。15岁的赵雍刚登上王位,就面临来自四面八...……更多
以天下做棋局,众人皆棋子,历史上的特殊组织鬼谷派
...,大家可以权当故事来听一下;庞涓下山后,首先来到了魏国,并以鬼谷门人的身份,坐上了魏国将军,战国初期的时候,魏国实力最强,而且庞涓,又是当时最出名的谋略家,可谓是强强联手,不过庞涓唯一忌惮的,就是这个...……更多
揭秘战国七雄后期排名
...而给秦始皇落下借口吞灭燕国,燕国的下场也很悲凉。5.魏国魏国不同于上两个鱼腩国家,它曾经在战国初期是最强大的国家。由于军事家吴起的出现,训练出了有名的魏武卒,一时间所向无敌,打遍天下无敌手。甚至多次击败...……更多
廉颇的传奇人生:从辉煌到落寞的转变
...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更多
长平之战背后的外交风云:秦国的巧妙布局与东方五国的失误
...国之外,其他四个国家在长平之战中的态度也各有不同。魏国在长平之战中表现得极为特立独行,尽管与赵国有着同源的背景,却因仇怨而对赵国态度敌对。在一次廷议中,魏国甚至认为秦赵交战对魏国有利,表现出看热闹不嫌...……更多
庞涓挖去孙膑膝盖骨,在他脸上刻字,后来庞涓死的时候有多惨?
...膑都在一代奇人鬼谷子的门下学习本领,后庞涓先下山到魏国从政。但他觉得孙膑的才能比自己高,或许是出于嫉妒,故派人诱使孙膑下山,请他魏国。当孙膑到达魏国后,时任魏国将军的庞涓以莫须有的罪名,砍去了他的双足...……更多
长平之战与秦赵恩怨:白起与范雎的冲突和悲剧结局
...打什么败仗,靠着自己的能力做到武安君的位置。范雎,魏国人,跟着魏国使者须贾出使齐国,赁着口才出众得到了齐襄王的特殊礼遇,为此却埋下隐患,遭到魏国丞相魏齐的猜忌,差点被打死,范雎装死逃过一劫,魏齐让人把...……更多
...当时,赵国将领廉颇担任代理相国之职,率军攻打并夺取魏国的繁阳。赵悼襄王派武襄君乐乘取代廉颇,廉颇因此愤怒,攻击乐乘,乐乘离职逃走,廉颇便逃奔到魏国的都城大梁。廉颇在大梁居住很久,但仍得不到魏国国君的信...……更多
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最后为何抑郁而终
...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当时范雎从魏国逃亡到了秦国当宰相,因怨恨魏国的国相魏齐,...……更多
张仪:从秦国相位到魏国流亡的纵横家
...秦国争取时间,可是商鞅最后被车裂,而张仪却被迫逃往魏国。张仪为秦国操劳了半生,为何到了晚年却被秦武王赶走,这其中究竟是一场误会,还是有人存心设计?张仪的出走对自身和秦国到底是福还是祸?为报复投身秦国苏...……更多
他战功赫赫,却晚年凄楚报国无门
...荆条到蔺相如的府邸认错。第二个故事来自于廉颇流亡在魏国时期,当时的赵王想要征召廉颇统军。而使者看到老态龙钟的廉颇问出了这一句话。当时的廉颇还能一顿饭吃一斗米,十斤肉。可上烈马,弯弓轻松自如。这样一位有...……更多
从巅峰到落幕:廉颇的战国传奇
...这仅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几年,廉颇带兵接连攻打齐国和魏国,战绩颇丰。公元前269年,秦国又出兵攻打赵国的阏与。赵王召集廉颇等文武大臣商议救援阏与之事,首先问廉颇的意见,廉颇认为阏与“道远险狭”,不可救。赵王...……更多
盘点信陵君人生中存在的两大污点
...、广交宾客闻名于世,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四人,他们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战国四君子”。在这四个人之中,信陵君魏无忌又被称为当之无悔的战国四君子之首,因为他...……更多
从爱国到背叛:郭开与赵国的爱恨交织
...,四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廉颇被取代之后,一怒之下前往魏国没有返回邯郸。等到赵国向秦国求和之后,平原君将廉颇请回了赵国。公元前244年,赵悼襄王继位后,任命乐乘取代廉颇,引起廉颇不满。廉颇因为赵王的这番操作率...……更多
邯郸保卫战:赵国不屈的抗争与胜利
...有仇的郭开从中作梗,自己怕是性命难保,于是干脆前往魏国避难。廉颇到了魏国之后,并没有得到魏王的信任与重用,心中郁闷至极。后来秦军犯境,赵国被打得节节败退,无将可用的赵王产生了召回廉颇的想法。 但是时间...……更多
损失惨重的赵国是如何赢得邯郸之战的
...一挑六。确切地说,秦国是一打三都没打过,赵国和楚国魏国联军里应外合,打败了秦国。但是邯郸之战秦国主力并没受什么大的损失。话说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二六〇年七月,然后在下一年,公元前二五九年的十月秦国就霸...……更多
钟会:三国时期的智勇之士
...,于是名声越来越高亢。到了魏少帝曹芳正始年间,他被魏国朝廷任命为秘书郎,不久又晋升为尚书侍郎。后来魏帝曹芳被大将军司马师废黜,降为齐王,高贵乡公曹髦即位,钟会被赐爵为关内侯。镇东大将军淮南毌丘俭不服司...……更多
信陵君两次击败秦军,战绩有水分吗?
...,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将终老赵国的时候,秦军突然进攻魏国。魏安釐王抵挡不住秦军,于是立刻急招信陵君回国。当时,信陵君还发了顿脾气:用不着我的时候,就任由我住在赵国,十多年不闻不问。现在用得着我了,一封诏...……更多
如果长平之战赵国赢了,赵国能统一天下吗
...法的事情。就在韩赵魏三国正式开国的同时,三晋之中的魏国,其实已经开始变法了。当时魏国的开国国君魏文侯,从各地招募有识之士,开启了战国时代的养士之风。魏文侯又拜李悝为相,全权负责魏国国内的改革。就这样,...……更多
开局即高光的魏国,是怎么衰落的?
魏国实力,一定会下滑得非常快。一个原因是四战之地。东有齐国、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北有赵国,这还怎么玩?除了赵国发育晚、相对弱,其他三个都不是善茬。齐国、秦国和楚国,是能够实现天下统一的唯三战国。夹在...……更多
五国合纵伐秦:李兑的背叛与齐闵王的策略
...趁列国合纵伐秦的有利时机,东伐齐国、南攻楚国、西败魏国,抢占了三国大量土地。大胜之余,宋康王又命人挂血囊于高杆之上,张弓而射之,号称“射天”!心高气傲的宋康王还不喜欢听人进谏,一旦有大臣进谏,就举弓射...……更多
他被同门师弟残害遭受非人折磨,最终实现精彩复仇
...各国毛遂自荐,希望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庞涓很快就在魏国安下身来,并且在魏国做了将军。此时他邀请自己的同学孙膑也来到魏国。其实他并不是安的什么好心,而是担心孙膑在其他国家找到了好的差事,压过自己一头。 ...……更多
...庞涓暗暗较劲,与孙膑是面和心不和。庞涓学成后前往了魏国,凭借他的才华,很快就当上了魏国的将军。当时魏国经过魏文侯的改革,国力大涨,虽然到了庞涓那时候,魏文侯已经去世,但他创造的魏国国力没有没落太多,依...……更多
诸葛亮崇拜的名将乐毅,他是如何被灭掉的?
...官员,已经无从知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最后去往了魏国,给魏国效力。起初的魏国,在军事和经济等多个方面有着很强大的实力。后来,魏国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当时可以说是战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建文四年,随着建文帝的不知所踪,标志着建文朝彻底统治结束。永乐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紧接着分封功臣。他没有把自个的妻子忘记到九霄云外
2024-06-29 20:04:00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1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
2024-06-29 20:01:00
洪武九年的时候,徐氏就被册封为燕王妃。一切都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去世而得到改变,年轻的建文皇帝继位。此人虽然性格仁厚
2024-06-29 20:04:00
早就杀青的电视剧江山纪还没有播出,让许多人激动的心开始心潮澎湃。去年的时候改叫山河明月,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
2024-06-29 20:03:00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
2024-06-29 20:03:00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
2024-06-29 20:02:00
历史上对于朱棣皇后徐氏的名字存在争议,有人叫徐妙云,后来直接干脆称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的身份可不一般,父亲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2024-06-29 20:03:00
明史记载徐皇后跟朱棣虽然是指腹为婚,却并不是先结婚后恩爱。正式结婚前,朱棣跟徐皇后早就结伴了三年。彼此都认识了对方,都为双方的才能所敬仰
2024-06-29 20:04:00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
2024-06-29 20:01:00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徐皇后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病危的时候,朱棣前去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现如今天下太平
2024-06-29 20:05:00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
2024-06-29 20:06:00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
2024-06-29 20:08:00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
2024-06-29 20:05:00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
2024-06-29 20:07:00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2024-06-29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