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我们先走进北京怀柔科学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主体工程初具规模在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正在建设中。经过四年建设,工程主体已经初具规模。从空中俯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由三栋主体建筑构成,整...……更多
...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论坛上,一系列“大国科技重器”披露运行“进度表”并向全球用户发出开放共享“邀请函”。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介绍,10个全面开放的科技设施平台包括综合极端条件实...……更多
怀柔科学城7大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运行
...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秀玲说。作为“国之重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投运,夯实了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底座。6大“国之重器”中,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已全面运行,面向全球开放...……更多
就这一个字!“亮”——用“最亮”的光看“最小”的世界
...束”作为重大成果之一发布。雁栖湖畔,我国又一“大国重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正在加快建设中。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建成后,这里将发出地球上“最亮的光”,比太阳的亮度...……更多
太阳活动周“最强耀斑”来袭
...强耀斑”来袭对人类健康基本无害,我国太阳活动监测已初具规模“夸父一号”卫星观测到莱曼阿尔法新波段下的X5.0级耀斑,蓝色全日面为宁静太阳的莱曼阿尔法波段辐射,左侧的白色亮点为耀斑爆发时莱曼阿尔法辐射增强。...……更多
大国重器上新!比太阳亮万亿倍 HEPS预计2024年发射第一束光
...存环主体设备于去年12月11日安装完毕,成为又一个大国重器。作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发射度最低、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官方介绍称,它可以发射比太阳亮1万...……更多
...的湖泊)而得名。凭借最大的风蚀土林群,冷湖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在这里,亚洲规模最大的天文观测研究基地已初具雏形。基地位于赛什腾山,海拔4200多米,常年冷凉干燥洁净,没有光源污染,优质晴夜比例...……更多
大国重器构建“空间长城” 彰显中国“硬核”实力
...视网消息:今天的年终特别报道《2023我们一起走过·国之重器硬核所在》,一起走近中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近日,由16个观测台站、58个观测点组成的子午工程二期初步建成,和此前建成的...……更多
太阳活动周进入峰年阶段,监测太阳活动有啥“大国重器”?
...轨,从而重返大气层坠毁了。监测太阳活动有哪些“国之重器”?太阳活动高峰年来了,那么我们日常如何监测呢?其实,我国在记录太阳活动,监测地磁暴等方面进行过很多有益的探索。2024年1月,我国“夸父一号”卫星成功...……更多
多项大科学装置稳步推进 已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探寻从未停止。如果说,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是在追求地球上最亮的光,那与它相邻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追求的则是地球上最低的温度、最高的压力、最强的磁场和最快的光场,帮助我们进行前...……更多
...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开馆顺义工业互联网生态圈初具规模本报讯(记者 王可心 通讯员 许金星)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日前在顺义区开馆。顺义区工业互联网发展蓝图愈加清晰,区内工业互联网生态圈已...……更多
浦东:在全球科创版图里,找准自身坐标
...三年来,领军型、成长型、潜力型企业三重“星光梯队”初具规模,在“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结合起来、把底层技术和市场前景结合起来”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创新突破。 思特威是张江高新区一家研究图像传感领域“中国芯...……更多
...、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实力与担当。大国重器云集、新品发布不断 46.9亿元订单展现硬核竞争力作为此次系列活动的另一个重头戏,科技嘉年华全景式展示了中联重科在全产业、各系列、多领域取得的成绩和风采...……更多
月球开发区
...代》月球开发区▌刘广迎 著生化时代,月球开发区已经初具规模了。我们在月球上干些什么呢?如果只是到月球上和吴刚约酒或者和嫦娥约舞,那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月球要发展起来,就得有商业运作。月球上有没有值钱的东...……更多
广东:到2027年租赁资产规模超1.5万亿元
...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凭借自贸试验区优势发展融资租赁已初具规模,其中南沙区融资租赁公司的租赁资产余额占全省融资租赁公司业务余额的50%左右。广东将支持制造业大市、沿海城市、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围绕各自产业特色发...……更多
黄河岸畔富人家
...点培育,通过项目拉动、政策扶持等方式,冷水鱼养殖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化隆县已建成水产养殖场14家,核准渔业养殖面积为11公顷,养殖品种主要为三倍体虹鳟、三文鱼,网箱存尾数30.73万尾,冷水鱼养殖存箱产量为191.24...……更多
北京怀柔科学城发布一批重大成果 向世界发出“邀请函”
...网记者 孙自法 摄他说,目前,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先进载运和测量技术综合实验平台、先进光源技术研...……更多
...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示范应用初具规模,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绿色转型加快推进。今年一季度,四川新能源、清洁能源生产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风力、太阳能发电量增长迅猛,同比分别...……更多
...,都有一种感觉,这部科幻并不那么“幻”,因为“大国重器”踩在了中国观众熟悉的审美点,这也正是中国制造和中国科技发展的“人设”。一些我国正在攻关和引领的前沿科技,或许潜移默化给予了电影创作者灵感。比如“...……更多
感受核电力量,聆听工匠故事
...量,聆听工匠故事2023科学小记者团首场活动走进“国之重器”秦山核电 N晚报记者 居 郦 摄影 朱 炯 火爆春节假期的电影《流浪地球2》你看了吗?在电影描述的科幻世界中,核能是未来人类实现驰骋宇宙、乘坐“太空电梯”等...……更多
方圆15万亿公里共用一盏灯泡,太阳能够照亮整个太阳系吗?
地球上的太阳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永不休息,不断向地球抛洒光芒,并且提供着温暖和热量,让地球上的万物生长,同时它也是地球上最辉煌的光源。那如果太阳亮度下降了,会怎么样?也就是说如果将太阳轻微...……更多
大国重器 探秘未来空间(未来产业面面观⑤)
...索空天、深海、深地等领域取得诸多新成果,一件件大国重器上天入海,为发展未来空间奠定了基础。奔向太空近期,中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之后...……更多
科学家发现地球正在变暗,阳光越来越少,比亚马逊雨林燃烧更可怕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处于宇宙的宜居带内,所处环境安全稳定,有着充足的光照以及一切适合生物生存的条件。地球是行星,本身是不会产生光源的,但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会通过反射光而发光,因为地球表面大部...……更多
新华全媒+|碰撞出创新的火花——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创平台扫描
...车、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新机制,让创新要素在大湾区内更加高效地流动,为大湾区创新发展带来强劲动能。”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说。(记者陈宇...……更多
...业航天在政策支持、资本助推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产业已初具规模。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在各地政府和企业积极布局下,预计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突破2.3万亿元。广州也在积极布局商业航天产业,政策规划方面,《广州市战...……更多
农业领域首个国之重器!“神农设施”武汉开建
...长江日报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农业领域首个国之重器!“神农设施”武汉开建央视《新闻联播》神农设施报道截屏。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科研成果持续涌现,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3月30日,位于广东东...……更多
依托“保税+”优势 助外贸保稳提质
...脑等维修订单外,去年还引进维修无人机的项目,现在已初具规模,2023年维修货值同比增长了近7倍。(下转A2版)(上接A1版)为提升坪山综合保税区内维修企业的获得感,坪山海关运用模式微创新为保税维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更多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集中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
...难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地球系统模式CAS-ESM2.0,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反演地球的过去,观察地球的现在,预测地球的未来,为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提供决策依据。在通用大模型蓬...……更多
天文知识,大的恒星是如何掠夺行星的?
...绕一个质量约为太阳十倍的恒星运行,其运行距离大约是地球-太阳距离的550倍,另一颗行星则是绕着一个质量是太阳质量9倍的恒星运行,其运行距离大约是地球-太阳距离的290倍。“野兽“恒星研究联合团队发现,这些行星在银...……更多
妇好能征善战的,商王能不爱吗
...的这支印欧人,却被妇好率领的商朝军队彻底地打败了。初具规模的华夏文明在这场急风暴雨中屹立不倒,成为整个人类接下来近三千年文明的灯塔。从这个意义上说,妇好是我们种族和文明的拯救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光子芯片上掺铒波导激光器面世可用于传感、电信、医疗诊断和消费电子领域【总编辑圈点】科技日报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张梦然)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研制出有史以来第一个芯片集成的掺铒波导激光器
2024-06-13 02:56:00
地月空间:宇宙“蓝海” 资源“富矿”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作者:陆文强 张哲 付中梁《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3日 16版)图为嫦娥六号着陆器全景相机拍摄的影像图
2024-06-13 02:56:00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长江评论人民至上写在生动实践中□ 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2022年,湖北省计划用3年时间,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全省1000多万名城乡妇女进行宫颈癌免费筛查
2024-06-13 05:18: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共同主办方重庆将携代表性企业组团亮相集中展示重庆制造业前沿技术和最新产品吴巧君本报讯(记者 吴巧君)记者从昨天举办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4-06-13 05:36:00
140余项三地新工科成果亮相(图)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创新融合 智慧共享”2024年京津冀高校新工科创新成果展在津开展140余项三地新工科成果亮相(图)姜凝 本报记者 姜宝成 摄图为展出的智能化生产线自动识别打磨机器人
2024-06-13 05:36: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指引》出炉看智慧养老如何读懂老人韩雯本报讯(记者 韩雯)今年我市20项民心工程任务清单中提出
2024-06-13 05:36: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入选2023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优秀案例朱凌宵日前,2023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结果揭晓
2024-06-13 05:36:00
跃科智研:创新竞进,3年领跑电驱动行业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近日,无锡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运营中心《经融会客厅》专精特新直通车走进跃科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简称跃科智研)
2024-06-13 05:48:00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锡山出台培育未来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与本地产业特点 匹配的未来产业体系本报讯 走进江苏意优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
2024-06-13 05:48: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本报讯 (记者 纪元元) 外表“呆萌可爱”,却“身怀绝技”,能够精准快速发现设备隐患和故障点,实现系统化记录
2024-06-13 05:55:00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叶明睿)日前,为推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创新发展,AIGC大模型技术交流会暨大连AIGC大模型发展研讨会在高新区举办
2024-06-1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3日 第 01 版)本报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邱超奕)12日
2024-06-13 05:56:00
□余姝满一个小粽子,不只有清水粽、肉粽、蜜枣粽等传统口味,也有抹茶红豆粽、榴莲芝士粽、麻辣小龙虾粽等创新口味;一个小香囊
2024-06-13 06:11:00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3月底回到宜宾,4月就找到了工作,在叙州区的一家工地做焊工,5月份工资拿了6000多元。”从江苏回到宜宾务工的邹江最近刚拿到5月工资
2024-06-13 06:11:00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张立峰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的《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正式实施生效,明确微短剧施行分类分层审核
2024-06-13 0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