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贞观十七年修建的凌烟阁:功臣排名与玄武门事变
一、修建时间: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附玄武门事变时间: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二、基本序列:1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2李孝恭(591年—640年3杜如晦(585年—630年)4魏征(580年-643年...……更多
李世民的功臣榜高下之争:秦琼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的荣耀与遗憾
...故就来源于他们“房谋杜断”,帮助李世民开创了盛世“贞观之治”。紧接着,就是魏征与房玄龄,魏征虽然是玄武门之变后才开始追随李世民的,但因其像一面镜子一样光明磊落、敢于进谏,也只有他敢直接指出李世民的错误...……更多
秦琼虽勇猛却未参与玄武门事变,导致凌烟阁排名较低
...仗次数太多,导致秦琼晚年因为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在贞观十二年,秦琼在任徐州都督时去世。按理说,秦叔宝这么受皇帝的重视,而且还立下这么多战功,名次不应该这么低啊,其实最主要原因就是秦琼没参加玄武门事变。...……更多
...考证了,只能依据零星的史料记载得知“凌烟阁”至少在贞观初年就已经存在了。“凌烟”阁之所以能成为李世民钦定承载功臣画像的地方,其实和它本身的含义也很有关系,据南朝刘宋时著名学者鲍照在他的《鲍氏集》之《凌...……更多
秦琼在唐朝历史中的地位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任徐州都督时去世,陪葬昭陵。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被追封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秦琼与长孙无忌等人被图形凌烟阁,封为唐开国二十四...……更多
隋末唐初名将秦琼,立下赫赫战功,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秦琼也没有再离京领兵的经历,一直都留在京中养病。贞观十二年,秦琼病逝于长安,善终。秦琼死后,李世民追赠其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五年之后,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的时候,是先挑出了二十四位自...……更多
2022-12-22 12:58秦琼,战功,功臣,名将
...于被雪藏了。加之多年以来缠绵病榻,身体十分虚弱,于贞观十二年去世,一代名将至此殒落。 ……更多
李世民为何要将杜如晦定为第一等功臣?杜如晦有什么贡献?
...负责和房玄龄一起,制定唐朝的各种政策。可以说,整个贞观年间的大部分国家级政策,大半都是出自于房杜二人之手。包括选官、土地、税收、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都是如此。这个贡献,无疑是相当巨大的。不过可惜的是...……更多
...所获得的封赏。不管怎么样,在秦叔宝已经去世五年后的贞观十七年,他还是能够被唐太宗钦定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已经足见其在当时的地位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具体的评定标准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推测,应该主要...……更多
唐朝名将秦琼死后的追封,为什么不如程咬金呢?
...。李世民即位后,秦琼因身体原因无法上战场。秦琼也在贞观十二年早早病逝。因此,他的册封未能更进一步,达到了世袭的地步。后来,他的儿子秦怀道才被贬为继承历城县开国元勋。程咬金论战斗力肯定是弱于秦琼的,但是...……更多
尉迟恭玄武门之变立下首功,在李世民的宴会上大闹也平安无事
...,居功自傲,十分嚣张!嚣张到什么地步呢?这事儿得从贞观六年(632年)的一件事说起。当时,李世民大宴群臣,尉迟恭作为功臣,也在宴请之列,但他却大闹了宴会,扫了大家的兴。宴会刚开始,大家刚刚入座,尉迟恭发现...……更多
...不是唐太宗李世民追赠的,甚至可能不是唐朝追赠的:“贞观十二年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太宗特令所司就其茔内立石人马,以旌战阵之功焉。十三年,改封胡国公。”这两本正史对秦琼的谥号只字不提,而跟秦琼同一列...……更多
“玄武门之变”秦琼“被雪藏”,只因太子有一猛将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在凌烟阁上绘制二十四名大唐功臣的画像,以此纪念他们的功绩。可是,李世民的心腹爱将,大名鼎鼎的秦琼秦叔宝,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只排在最后一名,实在让人大感意外。而与秦琼齐...……更多
唐太宗为何把长孙无忌排第一,秦琼最末
...了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又逼着李渊退位,这才有了贞观之治,才有了凌烟阁。立下再大的功劳,也不如跟着一把手“做干事”爬得快。能够豁出身家性命跟着李世民造反,就是把宝全押在了上面,根本没有回头的可能,这...……更多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事变”当上皇帝后,为何没有杀握有兵权的人
...就没有什么兵权,只是作为一个“将”使用,大家听说过贞观年间秦琼单独率军打过什么仗吗?李世民不杀功臣是权利没受到危胁,一旦受到危胁一样杀,亲哥亲弟都敢杀还怕你几个功臣,杀起人来比谁都狠。刘邦、朱元璋他们...……更多
李靖在凌烟阁的排名之谜:官职与功绩的权衡
...朝的疆域当中。打服东部突厥之后,唐朝又休息了几年。贞观八年,李靖再次奉命领兵,这一次,打得是吐谷浑。吐谷浑是当时西北那边的一个强大游牧政权,没事也经常来骚扰唐朝的边境。李靖过去之后,同样是一战打平。什...……更多
秦琼:勇冠三军的传奇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末位之谜
...等人投入李世民麾下,后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平定天下。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感念当初和自己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便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这就是非常有名的《二十四功臣图》。凌烟阁分三层,最内...……更多
...孙无忌,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朝功臣济济,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共有24人,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是开国功臣。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且受托辅佐高...……更多
秦琼为何位列“凌烟阁功臣”最末
...业”,迷恋上了修道和炼丹,就这样在家颐养天年。到了贞观十七年时,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建国的功臣们,特意下旨在凌烟阁内绘制了二十四幅功臣画像,以供后世供奉,史称“凌烟阁功臣”。他们分别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更多
李世民的智囊团:揭秘凌烟阁24功臣的非凡贡献与影响力
...制定了玄武门政变的方案,还在李世民即位后,积极落实贞观政治改革,使唐朝步入正轨。正因为魏徵长期辅助李世民,对其深得信任,李世民将他视为自己最重要的左膀右臂。魏徵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嘱托,一直服务到老去,...……更多
揭秘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将秦琼排在末位?
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李世民跟大臣们说,“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这一年李世民44岁,可能想到了当年跟自己打天下的那些功臣们。其实当时很多老臣们已经不在世了,如魏征刚刚去世、李靖已经72岁...……更多
杜如晦:玄武门事变的“隐形推手”
...书》和《资治通鉴》写的那么不堪。李世民即帝位后,于贞观元年就安排姚思廉撰写《唐史》纪传。这《唐史》后来合入《国史》,《国史》又直接影响到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编撰。可以想象,李世民为了显示自己得位...……更多
李世民登基后有没有故意疏远秦琼
...右武侯大将军,同是大将军,都是正三品,而且程知节至贞观十一年(637年)才得到食邑七百户的待遇。从上述来看,李世民对秦琼,对及其他功臣,实际都是同等看待的,论功行赏也是以其功劳为主要参考标准,并不存在褒谁...……更多
秦琼为何在李世民登基后一病十二年
...其中一位。作为唐朝最厉害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让百姓富足。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成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与他手下的大将有很大的关系。唐朝所有的功臣中,恐怕最厉害、功劳最高的就是秦琼了。秦琼被封为...……更多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谁的贡献大,谁的名气大
唐贞观十七年(643),太宗李世民叫来以创造《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名作而知名的著名画家阎立本,命他在皇宫三清殿外一处小楼内绘出二十四幅肖像,且每幅都要是真人大小。随后,他又亲自写赞语,并叫来大书法...……更多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诊治,秦琼为何把药倒掉
...功劳。虽然在李世民的统治之下大唐繁荣至极,还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况,可是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亲兄弟夺权的史实也看清了他骨子里的冷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代皇帝在座上皇位就杀掉功臣的事情有很...……更多
他功高盖世,凌烟阁排名却倒数第二
...茂公在外战上的功绩不输对内之战。公元后630年,也就是贞观年间,徐茂公同李靖出击东部突厥,拿下东部突厥汗国。后来,徐茂公相继在后几十年为李世民打下高句丽,相继攻破十多个城,斩首几万人,到了公元668年,徐茂公...……更多
唐朝的尉迟恭最后结局如何
...尉迟恭,实封一千三百户,远胜其他武将。再之后,到了贞观年间,尉迟恭依然极受重用。不过,唯一的问题在于,尉迟恭这个人性格好像不是很好,和同僚的关系处的一般。不光对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关系一般,...……更多
秦琼与尉迟恭:李世民的两位顶级大将谁更胜一筹?
...算起来我流的血能有几斛了,怎么能不生病呢?”秦琼于贞观十二年(638年)去世,被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唐太宗特意下令在秦琼墓前立石人石马,以彰显其功劳。643年,李世民立二十四功臣于凌烟阁,秦琼最末。尉迟恭...……更多
李世民论功行赏,背后暗藏多少帝王权谋、残酷真相
喋血玄武门,弑兄、杀弟、屠侄之后,整个贞观初年,李世民的心弦都绷得很紧。隋炀帝二世而亡的惨痛教训,就在眼前;大唐开国,由自己引发的喋血政变,触目惊心还未拂去。这一切都让李世民觉得,自己身处一个残酷诡...……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而明朝在第二代就江山易主,朱元璋死后,朱棣就发动了著名的政变,原因如下:第一是因为蓝玉和太子沾亲带故,所以又怎么会为了朱棣一个外人来抢夺自己家的江山呢
2024-06-23 19:55:00
可是因为他的骁勇善战造成了他不拘小节好大喜功,飞扬跋扈的性格,这使得他极其容易得罪皇帝,更何况这位皇帝正好是一个小心谨慎疑心十足的人
2024-06-23 19:55:00
那是因为他的“军神”之名可是名副其实,是实打实地用每一场战功换来的。那时的中原大地无人不知道他的威力,即使当时的人才数不胜数
2024-06-23 19:54:00
站队雍正的两个光头阿哥,为何获封的爵位有多高
康熙末年,众皇子夺嫡之战中,不是所有的阿哥都选择了亲自下场争锋相对,有的则以独到的眼光和圆滑的处世哲学,选择了正确的队伍
2024-06-23 19:56:00
天启七年,在一次掉落水的熹宗朱由校受到惊吓后,身体开始出现不佳并服用所谓的“仙药”一命呜呼,时年23岁,在闭眼前将信王朱由检拉到其跟前,遗诏驾崩后传位于他。天启驾崩后,朱由检继位
2024-06-23 19:58:00
嘉靖帝朱厚熜一生有八个儿子,八个儿子当中只有三子裕王和四子景王长大成人。本来裕王是与皇位无缘的,奈何三位长兄早夭,其中被立为太子的朱载壡也不幸病逝
2024-06-23 19:58:00
他比和珅贪的更甚,为何官运亨通权倾朝野
说到贪官,大家脑袋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不用说,肯定是和珅,因为他太出名了,就说电视剧里的和珅吧,真是让人印象太深了,大家都知道他很得乾隆帝宠信
2024-06-23 19:58:00
其实是决定性的原因,那就是糜芳投降,致使关羽兵败后失去退路,最终被东吴围攻而死。故而糜芳害死关羽,是历史的定论。《三国志》中便是这么写的
2024-06-23 19:56:00
分析糜芳,无论怎么说,都绕不开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皇亲国戚一枚。可惜三国历史中,对这一点很含糊,根本找不出啥关键原因
2024-06-23 19:56:00
其一:事分轻重缓急对于诸葛亮来言,刘备死后留下了一个近乎于崩溃的局面。以至于当时,曹魏方都认定了,蜀汉唯有归降一条路。故而曹魏的王朗
2024-06-23 19:57:00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
2024-06-23 19:59:00
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发起了襄樊之战。彼时,关羽率领大军包围了曹魏的襄樊之地,而在襄樊之后,就是南阳等中原之地。因此
2024-06-23 20:00:00
朱祁镇虽然在后宫中,但他仍对皇位抱有幻想,石亨的到来显然给他的复辟之路点燃了火把,两个人经常凑到一起去谋划复辟之路。石亨也明白
2024-06-23 20:02:00
姜维经常往甘肃跑,显然是在践行避实击虚这一兵法理念。避实击虚,意思是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2024-06-23 20:01:00
封建王朝皇位的继承一般是皇帝传给自己的嫡子,但有的时候也会发生一些例外,比如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俘,当时的孙太后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
2024-06-23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