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那么魏国便是三国正统。《三国志》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曹操的传记叫《武帝纪》,刘备的传记叫《先主传》,孙权的传记叫《吴主传》。这个已经很明显了,在纪传体史书中,正统皇帝的传记称...……更多
他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却被所有人看不起
...息之机。休养生息后,刘备夺取益州,在西南立足。从此三国鼎立,局势基本定型。在这变幻莫测的乱世之中,鲁肃洞如明镜,步步为营。正是他一步一步安排,推动大局,让刘备得以休养生息,让蜀汉走向强盛。没有他,刘备...……更多
盘点三国四大好色之人,他被女人掏空了身子
...足鼎立时期,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仍旧继续进行,但是,由于三国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都比较重视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比起东汉末年那种无...……更多
揭秘三国智谋高手法正的生平与影响
...智谋,为刘备提供了精妙的策略和计划,使得刘备得以在三国鼎立的复杂局势中稳固地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法正与赤壁之战的关系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转折点之一,而法正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往往被人忽视。实际上,法正...……更多
诸葛亮在病逝前曾点燃49盏灯,表面为续命,实则暗含两大毒计
...试过这种法术。但诸葛亮使用七星灯真的是为了续命吗?三国鼎立,英雄辈出。诸葛亮的一生几乎都在为了蜀汉的存亡而奋斗。尤其是在北伐期间,他的才华和智慧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他像一名精湛的棋手,每一步棋都谋定而...……更多
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是如何爆发的
...这场战役还体现了东吴和蜀汉之间的联盟关系,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三、官渡之战1.背景:公元200年,东汉末年,袁绍与曹操争夺天下霸权。双方在官渡展开激战。2.过程:官渡之战历时半年,双方鏖战不休。最终,...……更多
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三国鼎立的奠定与蜀汉的命运
...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而正是这三场战役的出现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更好的奠定了下来,而在这其中的两场战役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的就是关羽了,也正是因为他的举动推动了魏蜀吴三国未来的发展。被人们誉为“武圣...……更多
刘备与曹操:崛起之路与领导风格的比较
...力,为刘备了强大的智囊团队支持,这也成就了日后蜀汉在三国鼎立期的辉煌成就。反观曹操,也有荀彧、郭嘉等谋士,但并没有像诸葛亮那样近乎完美的谋略布局能力。四、刘备频频借助,曹操白手起家与魏国的曹操不同,蜀汉的刘备...……更多
三国纷争中的奇谋:魏延子午谷策略的深度解析
...并探讨其背后的战略意图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奇谋背景:三国鼎立与蜀汉北伐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对峙,各自图谋统一寰宇。作为三国之一的蜀汉,始终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为己任。在诸葛亮的领导下,蜀汉多次发起...……更多
孙权的偏安一隅:东吴在三国时期的战略选择与困境
...刘备最高的政治抱负。刘备生前的弼辅、死后的托孤重臣诸葛亮继承了他的政治理想,诸葛亮掌权期间,数次北伐,以图天下归一。那么孙权为何不愿意一统天下呢?首先来说,孙权一统天下的难度最大,利益最小。孙权缺少一...……更多
魏蜀吴三国在公元220年的重大损失
...手下大将夏侯渊,帮助刘备取得了汉中。可惜次年去世。诸葛亮对于蜀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位谋士,其实蜀汉还有另一位重要的谋士,他就是法正。公元220年法正也去世了。刘备能够占据益州,法正是出了很大力的。后来法正...……更多
他才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不是孙权,也不是曹操和刘备
...备有桃园三结义的二弟关云长、三弟张飞及神机妙算军师诸葛亮的辅佐,成就了一方霸业,也算是为汉室延续了辉煌,只是不幸的是虽有能将谋士的刘备当了皇帝不到三年就病逝白帝城,继承家业的儿子刘禅没有父亲的雄才大略...……更多
蜀汉遗憾:黄权——被埋没的英雄与智谋
在三国鼎立、英雄辈出的年代,每一位君主的成功都离不开身边谋士的出谋划策。刘备,这位以仁德著称的蜀汉开国皇帝,其身边不乏智勇之才。但历史总是充满遗憾,有些英才因种种原因未能充分发挥其能,黄权便是其中的...……更多
烽火三国:谋士们的智慧与勇气
...风,采用火攻战术大败曹军于赤壁。这场战役不仅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也展现了周瑜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谋。六、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字仲达,是曹魏后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以其深沉稳健、谋略深远著称。...……更多
周瑜的预言与东吴的未来
...在江东的威望地位,使江东基业得以巩固发展,奠定了日后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胜利,实瑜之力也。”孙权对周瑜的功劳亦不吝溢美之词。然而好景不长,建安十五年(210年),年仅35岁的周瑜,因过度劳累驰聘边陲,身染重病,卒于巴丘...……更多
刘禅懦弱背后的权力博弈:蜀汉皇权的兴衰与刘琰之死
东汉末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群雄割据,三国鼎立。在这动荡多变的年代,有些人博得了天下,有些人失去了天下,有些人则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失去了生命。而蜀汉第二代皇帝刘禅,就是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处死了自己的一位老臣——...……更多
刘琰: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李严,被刘禅处死
...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又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三国鼎立,蜀汉实力最小,随时有被消灭的可能。如此,诸葛亮辅政期间,励精图治,勤俭节约,追求上进,时刻保持清醒,并尝试收复中原。刘琰生活奢靡,纵情享乐,...……更多
三国历史揭秘:董卓之乱到赤壁之战的真相与
...,但是在华容道,关羽念及旧情,放走了曹操。 自此,三国鼎立的局势明朗化。荆州争夺战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荆州的南边大部分处于稀碎状态。刘备和孙权均想将之据为己有,于是,诸葛亮和周瑜展开对决(三气周...……更多
糜芳的背叛,蜀汉由盛转衰的关键
...面对的却是非常强大的魏国和吴国,在多次战争纷乱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以曹操的胜利画上了一个句号。在战争中,每一位将军、士兵的作用都不可忽视,除了上战场的一线战士以外,出谋划策的军师、暗地打探敌人消息的...……更多
刘禅离世后,司马炎故意放了3件陪葬品,专家:每件都在挖苦嘲讽
...刘备也是让刘禅多学习《申子》、《韩非子》等书,还让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刘禅学习,并且还让刘禅学习武艺,不过刘禅到底学得怎么样尚不可知,诸葛亮手抄一遍这些书籍,肯定是受益匪浅的。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夷...……更多
...蜀、吴三国。然而,三国却从来没有“鼎立”过。提出“三国鼎立”设想的,是诸葛亮。因为刘备实力最弱小,诸葛亮给刘备出主意说:先造成三足鼎立,再徐图天下。而孙权的高参鲁肃提出来的,是二分天下,即以长江为界,...……更多
夷陵之战之后三国局势改变
...成功案例。夷陵之战后,蜀吴之间少有战争,魏蜀吴进入三国鼎立的新阶段。 ……更多
周瑜多次想害死诸葛亮,是因为他的妒忌,还是他真心为东吴着想
...一战成名,立足江东。这便是结刘拒曹的大策,它改变了三国鼎立的前戏,也奠定了东吴在这场混战中独树一帜的基础。 然而这场联盟,历尽波折方能达成。鲁肃数次调和蜀汉使者与东吴文臣之间的齐眉冲突,才最终说动孙权...……更多
从官渡、赤壁到夷陵:三国历史的关键节点
...万南下,江南百姓以及孙吴上下官员闻之无不瑟瑟发抖。诸葛亮临危受命,使孙刘联盟结成,共同抵抗曹操,并在赤壁曹操击败。而事实上,曹操兵马不到二十万,孙刘兵马不到六万。战斗结果:一代枭雄曹操从此丢掉“超级大...……更多
夷陵之战:刘备的复仇与蜀国的命运
...鼎盛的蜀国自此衰微,被迫与吴国一起对抗强大的魏国,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刘备也因这一战忧郁而死,诸葛亮渐渐成为蜀国的核心人物,登上历史舞台。 ……更多
三国猛将,张辽、陆逊、关羽、周瑜的封神之战
...不知是急于为二弟关羽报仇,还是急于夺回荆州,他不顾诸葛亮的劝阻,率蜀汉大军五万余,攻伐东吴。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统帅东吴三军,迎战刘备。东吴士卒不善陆战,开始时接连失利,刘备频频得手。但是在陆逊的顽强...……更多
三国风云:关羽与黄忠的恩怨纠葛
...论。为何会这样?我们不妨从头细细道来。此时此刻,正值三国鼎立,群雄割据的乱世。在这样动荡多变的年代,一位英明睿智的领袖与几个出色的心腹助力,能决定一个政权的生死存亡。如今,刘备依靠着过人的魅力与谋略,终于建立...……更多
刘备的失误:无法守住承诺导致蜀汉衰败
...地人口少,物资匮乏,显然适合用奇兵制胜成就霸业。到诸葛亮时代,虽然真的仅仅占有益州了,那也只能发挥益州的优势“龟缩”了。因为已经没有当时的五虎上将了,没有当时的凝聚力了,没有当时的士气人心了,没有当初...……更多
魏延、杨仪:蜀汉的两位英才与国家的兴衰
...与魏延的勇猛,说不定后人评价会不同——蜀汉兴许能在三国鼎立中脱颖而出,国祚更长。然而后世之人都难逃运,看淡名与利、洞明大理才是正道。不幸中的万幸,也许正是这段惨痛历史,成就了后世许多忠勇之士、谋略之臣...……更多
纵观整个荆州之战,刘备选错了主将了吗关羽失荆州真的因大意
...备战略布局的最大绊脚石。他明明可以把当时隐居渡口的诸葛亮留下,让关羽和这个军事谋略双全的奇人一起镇守荆州。 可偏偏刘备提防心太重,担心把大批兵马和军事资源交给诸葛亮后,万一他有异心反叛该怎么办。于是他...……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谈及这个话题,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下后周政权及后周先后三任皇帝的基本资料。后周始建于公元951年,开国皇帝是后周太祖郭威。后周统治范围包括今中国河南
2024-06-11 19:26:00
史学家章太炎,为何说关羽是诸葛亮害死的
引言:巴山汉水本兴刘,诸葛才华备赞留。但得关髯师广武,北州韩信在南州。——陈普《咏史下·关羽四首》关羽的死亡是三国时代的一件大事
2024-06-11 19:31:00
曹操和谁有杀子之仇,为何对他封侯拜将还结为亲家
董卓之乱,对于东汉王朝本已风雨飘摇的政治局面而言,无异于一场雪上加霜的灾难,是东汉末年政治动荡、陷于分裂的直接原因。宦官和外戚专权
2024-06-11 19:35:00
刘备曾两次得到徐州,为何每次都没守住
前言刘备,这位三国时代的英雄,曾两次掌握徐州这块重要的战略要地,却每次都未能守住。作为一代枭雄,刘备为何屡次在徐州失利
2024-06-11 19:40:00
秦朝吃牛肉可判刑,王翦为何让士兵尽情吃
前言中国古代,牛被视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吃牛肉甚至可能招致严厉的刑罚。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位将军,王翦,在秦始皇的禁令下,敢让士兵们尽情享用牛肉
2024-06-11 19:40:00
众多军阀都曾想迎接汉献帝,为何只有曹操成功了
前言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汉献帝成了众多军阀争夺的对象。许多枭雄都曾试图迎接汉献帝以稳固自己的权势,但最终成功的却只有曹操
2024-06-11 19:50:00
诸葛亮为何不学习技术,再组建一支藤甲兵呢
藤甲兵这个兵种,我们基本都是从《三国演义》中获悉的。当时孟获请乌戈国当帮手,乌戈国派出了三万藤甲兵,刀枪不入,还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2024-06-11 19:54:00
刘据起兵避免了扶苏式结局,为何没像李世民那样成功
前言西汉时期的巫蛊之乱中,太子刘据在生死存亡之际,毅然起兵抗争,避免了扶苏那样悲惨的结局。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刘据为何未能像李世民那样成功夺权
2024-06-11 19:52:00
吕布杀义父虽然无耻,但丁原与董卓也是一丘之貉
前言权力的交替,家族的倾覆,政治的阴谋,无一不让人惊心动魄。但谁又能真正看清当时人物内心的博弈与抉择呢?又有谁能洞悉其中的惊天玄机
2024-06-11 19:52:00
哪三位隋唐顶尖猛将,都不在李世民麾下
在《水浒传》中草莽英雄一百零八位,而隋唐演义同样猛将如云。我们常聚焦于李世民身边的英雄,但还有许多猛将未曾为其所用。有人断言
2024-06-11 20:08:00
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描绘了什么春景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当时,白居易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闲暇中结伴漫游庐山,在登上大林寺游览时,竟然意外地遇到了山下芳菲已尽
2024-06-11 20:08:00
曹操的后代在唐朝穷困潦倒,杜甫送他一首诗成了千古名篇
三国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沦为他手中的傀儡。公元220年,曹丕公然篡夺皇位,把汉献帝赶下台自己取而代之。然而曹操和曹丕恐怕做梦也没想到
2024-06-11 20:03:00
李渊面对玄武门事变为何束手无策
回顾历史,看到唐朝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我们不禁会有一个疑问:作为唐朝最高统治者的李渊,为何对玄武门之变束手无策?直到尉迟敬德杀到眼前
2024-06-11 20:01:00
开局即巅峰的西晋王朝为何快速衰败
在华夏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有的王朝国祚长久,传承十数位皇帝,对华夏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有的王朝虽然享国很短,却也能为后世留下丰厚的遗产
2024-06-11 20:07:00
杨广玄孙杨慎矜,为何会被唐玄宗赐死
杨慎矜门荫入仕,起家汝阳县令,他本身很有才华,又有“任侠”的好爽,所以朋友特别多,尤以治理地方闻名。他也是被李隆基看重
2024-06-11 2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