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起猛了,看到淘宝要用火箭送快递了。
...发射次数达到了 232 次,总着陆次数达到 258 次,这火箭复用率蹭一下就上来了。在那之后,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也成了很多商业航天公司集中火力想要攻克的对象。包括这次跟淘宝合作的箭元科技,就号称在去年实现了中、...……更多
中国航天开门红,全球头号固体火箭升空,不让美国SpaceX一家独大
...条与众不同的路。2023这一年,中国商业航天悄然发展,朱雀二号等项目不断推进。SpaceX在扩张版图,中国商业航天同样在井喷发展。美国SpaceX能干的,我们没理由会输。虽然说在航天领域,美国确实有积淀的技术优势。但是中...……更多
...,上海等地的投资机构纷纷跟进。仅1年时间,蓝箭航天朱雀二号遥三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就完成了“一箭三星”的发射任务,作为全球首款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代表“中国航天”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的成就载...……更多
金融力量支持探索“星辰大海”
...完成两次飞行试验任务,实现国内首次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复用飞行。星际荣耀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安国伟说,在火箭研发的关键阶段,北京农商银行提供的4000万元纯信用贷款,是公司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有益补充,银...……更多
武汉:“中国星谷”如何搭建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内多次点火、全部成功”的技术突破。今年年初,快舟可复用技术试验箭垂直起降试验成功,加速了快舟火箭型谱建设进程。随着航天科工火箭公司在武汉新洲的发展,原来在东湖高新区的湖南航天磁电公司也在新洲设立了产业...……更多
...陪我共患难,但房子可以。”伊索寓言中有一则《蚂蚁和蚱蜢》的故事。故事梗概是一只乐天派的蚱蜢,以为天天是春天,拼命玩乐;而蚂蚁们则在蚁后的指挥下储存食物。结尾是冬天来了,饿了5天的蚱蜢找蚂后要食物,等蚁...……更多
SpaceX星舰二次发射在即 为何说它是“全村的希望”?
...箭”?整体而言,星舰的意义主要可以归结为两方面:可复用性与运力。可以说,星舰承载了马斯克对“火箭完全重复使用”的厚望——其目标是两级运载火箭皆可回收并重复使用。若这一目标实现,星舰将取代SpaceX的其他所有...……更多
国内商业航天渐进“黄金时代”,追逐盈利拐点或成发展关键?
...,我国商业航天也走出一条独立的发展路线。2023年,“朱雀二号”成功发射,将搭载的鸿鹄卫星、天仪33卫星及鸿鹄二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一箭三星”商业发射任务圆满完成;2024年初,全球运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更多
...,提升了国内特种离心泵的设计制造技术水平。2023年,朱雀二号液氧甲烷火箭连续两次成功发射,成为全球首款和目前唯一连续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运载火箭的关键在于发动机,发动机的关键在于涡轮泵。涡轮泵是火...……更多
“筷子夹火箭”成了!SpaceX星舰五飞顺利完成测试,马斯克曾吹过的牛成为现实
...“超级重型”的同时还能较快地移动该火箭以便快速维护复用,这是“星舰航班化”发射的必然要求。2、星舰返航的时候,隔热瓦的牢固程度,翼面的完整度。据悉,在这次发射之前,星舰的隔热瓦进行了重新贴装,以便能对...……更多
黄葛树丨袁凤冰:记忆中的油蚱蜢饭
记忆中的油蚱蜢饭文/袁凤冰夕阳渐渐地落进了山凹,天边弥漫着霞光,金黄、橙红、淡紫交织在一起,像一件柔软的霓彩羽衣,披在平静的江面和远处的山峦,也披在晚归的母亲身上,湿透了的头发紧贴着额头,肩上的楠竹扁...……更多
“2028年,1小时内完成洲际航行”
...企业的液体火箭也都在紧锣密鼓的飞行试验中。而对于可复用火箭的研发也是各家企业目前主要攻关的难点,为了进一步降本增效,火箭的可回收、可复用是必由之路。“火箭企业的竞争在近期就会见分晓。”康永来判断。北京...……更多
科技有狠活丨5年后,太空旅行说走就走?
...箭进入高密度发射阶段,实现低成本大型液体火箭回收和复用,同时为大众和企业提供的导航定位、导航增强、低轨互联网等配套服务也会逐渐完善。”对我国的太空旅行事业发展,焦维新则持乐观的态度。“相较于已经发展了...……更多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集中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
... 庞婷 摄) 面向经济主战场,探索太空的绿色使者——朱雀二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成功入轨。2023年7月,朱雀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它是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蓝箭航天团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出...……更多
地月空间:宇宙“蓝海” 资源“富矿”
...方面融合发展,实现最大程度的多系统、多设施兼容、可复用可共用等,真正共享全人类智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月球资源的有序开发与高效利用,是撬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杠杆,促进科研、生产、利用...……更多
...7月和12月,总部位于北京的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研发的朱雀二号火箭,连续两次成功发射,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全球首款且目前唯一连续实现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本届奖励大会上,蓝箭航天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的“复杂多...……更多
...化组合能力,有效解决了传统卫星载荷不兼容、软硬件难复用、技术迭代慢导致的难以满足用户的业务多样性和试验的及时性需求等问题。作为天算星座科研项目主要发起人,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王尚广教授表示,北邮一号...……更多
美国又一款飞船首飞成功,可搭载7人,可复用10次,水陆皆可着陆
美国又一款载人飞船首次载人试飞成功,两名美国宇航员已被送往国际空间站。据来自新华网6月5日的报道,北京时间当日22:52(美国东部时间5日10时52分)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星际客机”载人飞船搭乘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更多
嫦娥六号上半年发射 将从月球背面采样
...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该火箭采用大推力、可复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于满足中国卫星互联网“低成本、高可靠、高频次”的发射需求,首飞计划在今年年中进行。作为国内首个全固体捆绑式中型运载火箭,“东方空...……更多
我省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首批3台70吨“龙云”发动机交付,这款发动机支持可回收复用。从第一家商业航天企业九州云箭入驻,到现在越来越多商业航天企业落户蚌埠,如今,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已集聚了凌空天行、星河动力、深蓝航天等一批重点企业,...……更多
人形机器人装上智慧“脑”、国内商业航天公司“组团”亮相……记者探展2024中关村
...天公司的“代表作”让记者直呼过瘾:例如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这是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东方空间“引力一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5吨,是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中科宇航“遥二火箭”...……更多
国内首批太空船票上架直播间,票价150万元
...,目前太空旅游的成本确实比较高,随着公司可入轨回收复用火箭技术的成熟和投入使用,未来可以有效降低太空旅行成本。据长江云新闻消息,深蓝航天CEO霍亮将于今天(10月24日)晚在淘宝“交个朋友”直播间介绍太空旅行...……更多
...博尔德分校的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橡胶状薄膜,可像蚱蜢一样跳到空中,完全不需要外界干预。只要把它加热,就能看到它跳跃。相关研究发表在18日《科学进展》杂志上。研究人员说,这种复合材料的反应有点像蚱蜢通过...……更多
对话天仪CEO杨峰:SpaceX星舰单次发射成本已降至9000万美元,靠试错快速进步
...射塔捕获臂回收系统、在轨燃料转移等,实现火箭的快速复用,都推动着成本的降低。试错迭代是SpaceX创新关键,国内有差距但会追上作为人类有史以来地表最强火箭,SpaceX星舰承载着马斯克的人类移民火星的重大愿景。根据马...……更多
...动机相继完成校准试车,即将交付客户装箭。“火箭回收复用可以大幅降低进入空间的成本,提高火箭发射频次。”九州云箭董事长季凤来说,商业航天是典型的未来产业,将是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力量。推进布局前...……更多
...卫星技术、电推进系统、遥感卫星信息提取、液体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等不同领域共11个项目在众多投资机构面前路演亮相,充分展示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发展潜力。例如银河航天的柔性太阳翼平板堆叠式卫星...……更多
火焰四射、试车成功!中国探月工程步履不停“硕果累累”
...下还有一个约40米深的导流槽,整体的高度大约有100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春富介绍,试车台建成于2012年,建成以后在2012年开始陆续承担了长征六号芯一级动力系统试验、长征六号二级、长征七号芯一级助推和二级动力系统...……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视频:中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七号卫星等3颗卫星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北京时间1月13日15时,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七号卫星和搭载的试验...……更多
整流罩分离试验成功!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初样研制有最新进展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号系列火箭成功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试验对整流罩设计方案、连接结构、分离方案、最大可用...……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东方空间22日消息,“引力-1号”运载火箭整流罩分离试验圆满完成,这是目前中国民营航天最大的一款整流罩。作为首飞前最后的试验之一,整流罩分离试验的成功...……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阿凡达3:火与灰》12月19日上映!卡梅隆:试映反馈良好 绝对是三部里最好的一部!
快科技2月23日消息,《阿凡达》是有史以来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詹姆斯·卡梅隆却说,第三部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近日,传好莱坞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接受新西兰媒体Stuff采访时透露
2025-02-23 17:31:00
高铁乘务员小姐姐怎么总看“手机”:原来有5大功能
快科技2月23日消息,经常坐高铁的话,你肯定注意到了,乘务员小姐姐或者小哥哥会经常盯着一台看着像手机又不像手机的设备,这是什么呢
2025-02-23 18:01:00
医生称DeepSeek有三甲医院专家水平:可帮忙诊断超复杂脑瘤
快科技2月23日消息,据报道,北京某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分享了一段使用DeepSeek辅助诊断复杂脑瘤患者的经历,并对DeepSeek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2025-02-23 18:01:00
仰望U8同级!猛士917L长轴距版曝光:现款63.77万起
快科技2月23日消息,东风猛士科技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发布猛士917L长轴距版高定车型,同时将在下半年推出与华为合作的全新智电越野产品
2025-02-23 18:01:00
前波士顿动力研究所展示智能自行车UMV:跑酷轻松跳上桌
快科技2月23日消息,近期,机器人领域可谓热闹非凡。中国宇树机器人凭借其灵巧的身姿和强大的运动能力,在国内外掀起一股热潮
2025-02-23 18:31:00
105公里、速度提升4760倍!中国量子直接通信迈向实用
快科技2月23日消息,最近,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合作,提出单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论,并成功研制出实用化系统
2025-02-23 18:31:00
蔚来乐道:L90最快将于2季度亮相 3季度上市
快科技2月23日消息,乐道汽车宣布其第二款车型,旗舰产品乐道L90 SUV,专为大家庭设计的“大三排”车型,计划最快于2025年第二季度亮相
2025-02-23 18:31:00
小鹏汽车:计划2025年进入60个国家和地区
快科技2月23日消息,小鹏汽车宣布了其2025年的全球扩张计划,届时将进入60个国家和地区,并建立超过300个海外售后服务网点
2025-02-23 19:01:00
AMD RX 9070 XT理论跑分首曝:居然逼近RX 7900 XTX!
快科技2月23日消息,AMD RX 9070系列显卡即将在本月底正式发布,3月5日解禁、6日上市开卖,现在我们看到了第一份理论跑分
2025-02-23 19:01:00
价格不到国内三分之一,医美“特种兵”涌向韩国
原标题 | 价格不到国内三分之一,医美“特种兵”涌向韩国精打细算的打工人们,正在捧热“特种兵式轻医美”。在上海工作的王敏
2025-02-23 20:48:00
厉害了!智慧医疗新突破!吉大一院成功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医疗”深度融合的宏观背景下,医疗大模型凭借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推理能力及多模态处理性能
2025-02-23 19:38:00
AMD RX 7650 GRE显卡价格松动了:1979元就能到手
快科技2月23日消息,AMD日前发布了新款中国特供显卡RX 7650 GRE,官方定价2049元起,叠加首发优惠到手价1999元起
2025-02-23 20:32:00
这个日本男人 结婚前才发现:未婚妻已65岁!比他大了25岁
这个男人叫Yoshitaka,2014年,他因为离婚经常在一家酒吧借酒消愁。时间长了,他就和酒吧老板娘Aki认识了,两人的经历很相似
2025-02-23 21:02:00
一图速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键词”
编辑:黄灵责编:廖异 审核:阮鹏程
2025-02-23 21:56:00
江南时报讯 近日,在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上,常熟农商银行自主研发的新市民信用评分模型成功入选苏州市级培育人工智能大模型名单
2025-02-23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