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2028年,1小时内完成洲际航行”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19 05: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从体制内“下海”涉足商业航天领域,康永来的“天龙三号”对标SpaceX猎鹰9号

“2028年,1小时内完成洲际航行”

刘畅

“2028年,1小时内完成洲际航行”

天兵科技董事长康永来。受访者供图

“2028年,1小时内完成洲际航行”

发射成功的“天龙二号”火箭。 资料来源:新华社(图片经处理) 19+234

这是目前国内注册的民营火箭企业数量加上卫星相关企业数量,共同组成商业航天赛道。相比卫星企业,火箭企业能够更早实现盈利。卫星单打一两颗无法实现运营,满足不了用户需求,需要组网,而火箭只要打上去一发就能赚一发的钱

本报记者 刘畅

一个星期三,民营火箭企业天兵科技董事长康永来和从江苏来访的市领导在北京办公室见面、深入会谈,又开了两个业务会,剩下的时间都用来接待一波又一波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

下午晚些时候,在结束了一家电视媒体的采访后,康永来终于开始接受本报访谈。与电视镜头中的不苟言笑不同,此刻的他,靠在沙发后背上,看起来更松弛一些。面对提问,他一一解答,有时候问得深了,他半开玩笑地调侃:你们到底是媒体还是商业间谍?

最近,留给康永来松弛的时间并不多。整个5月,他几乎都待在张家港的智能制造基地,把关新火箭的总装总测任务。按计划,“天龙三号”液体运载火箭计划将在9月首飞。这款直径3.8米、起飞质量590吨、近地轨道运力达17吨、太阳同步轨道运力达14吨的大火箭,号称对标SpaceX猎鹰9号,一旦发射成功,将开创多项世界商业航天纪录,成为国内商业航天第一发大运力的液体火箭。

伴随着火箭、卫星领域的诸多新进展,有人认为,中国商业航天直到去年才真正进入“元年”,迎来爆发时刻。可若要追溯,中国商业航天早在10年前就拉开了帷幕。2014年11月,国务院首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之后一批政策出台,不断为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打开大门。当时,有一批体制内航天人“下海”涉足商业航天领域,尤其是商业火箭发射。

康永来亦是体制内出来创业的其中一位,后来他成立天兵科技。2023年4月,天兵科技的火箭“天龙二号”首飞即以超高精度成功入轨,一举打破了商业航天液体火箭首飞皆失利的“魔咒”。

落子张家港

首发成功的“天龙二号”首飞火箭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张家港号”,即将发射的“天龙三号”首飞火箭也有个特别的名字:“苏州号”。这是因为天兵科技的智能制造基地就落地在苏州市张家港市。

为什么落子张家港?按康永来的话讲,也算“阴差阳错”。

最初“天龙二号”火箭生产时需要地面加注设备,以往都是找体制内的单位去做,但价格比较昂贵,生产周期也比较长,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天兵科技找到了位于张家港市的富瑞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这是一家民营企业,承接过中石油、中海油低温系统的加注,技术过硬、性价比高。康永来和对方的合同签得很顺利。

当时,康永来正在为天兵科技寻找落地制造基地,并已经与几个长三角城市洽谈。有一次,他和富瑞特装的董事长吃饭,对方建议他可以考虑落户张家港。此时,康永来才得知,苏州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很强大,航空航天也是重点培育的产业链。在富瑞特装的引荐下,康永来特意多住了一天,和张家港市领导见了一面。令他意外的是,一个星期后,张家港就给出答案,支持天兵科技项目落地。双方签约后不到两个月,智能制造基地动工建设。

这样的“张家港速度”让康永来既感动又欣喜。谈到对张家港这座城市的印象,康永来用了一个词——“勤奋”。“你在路边很难看到两个人在那儿无所事事地抽烟或者聊天,我觉得这是特别适合奋斗的一座城市。”康永来说,项目落地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难事,但当地官员总是积极沟通,和他一起想解决办法。“比如我们火箭的煤油箱是超大件,运输起来比较困难,张家港方面通过交警积极协调,最终顺利进城,当地的市民比我们还兴奋。”说到这里,康永来笑出了声。

智能制造基地落地张家港后,康永来还有很多新发现。他曾多次提起,以张家港为中心,方圆100公里内能找到制造火箭需要的95%的零部件,比如富瑞特装、贝尔机械、长隆石化、无锡3D打印厂商、常州的管路管坯生产厂商都在为其供货。

放眼长三角,这样的双向奔赴并非个案。

对于不少民营火箭企业来说,长三角地区凭借政策优势和完善的产业链成为企业生产基地落地的首选。比如星河动力航天在安徽池州设立牛头山动力试车中心和液体火箭及发动机的产业化生产基地,江苏太仓基地在建;蓝箭航天在浙江湖州设立了智能制造基地,在嘉兴设立了火箭制造基地等。

地方政府对于商业航天的认知虽然并不相同,但想要引入项目的意愿都无一例外迫切,何况长三角多地都已出台了关于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规划。作为民营火箭企业的代表,除了接待江苏的领导到北京调研,最近,康永来密集地会见了来自全国各地政府机关的来访者,其中不少来自长三角,对此,康永来甚至觉得有些“分身乏术”。

“讲实话,我们企业估值高、提的要求又多,有的人可能知道我们不会去,但他还是想来我们这里听一听。”康永来说,地方政府的一位官员总结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如果你不到天兵就证明你不专业,如果你不到蓝箭证明你不全面。这句话里,点出的两家企业,是目前成功发射了液体火箭的两家中国民营航天公司。

体制内外

10年前,康永来还无法想象,如今各个城市争先布局商业航天的盛况。那时候,国内商业航天市场方兴未艾,只有一些体制内航天人辞了“铁饭碗”自己创业的消息不胫而走。

康永来科班出身,本科、硕士、博士都是飞行器设计专业。毕业以后,他正式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持过长征十一号和捷龙一号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工作。

“在体制内干了20年,觉得很圆满了。”随着商业航天创业的氛围愈发浓厚,康永来也想出来单干。“既然美国能做成商业航天,中国一样也能做成。历史的车轮在转,不管怎样它都要转,所以我们要争取随着车轮转到最前头去。”康永来希望能实现更大的人生抱负。

康永来离开国家队加入商业航天公司,后又成立天兵科技。那两年,业内普遍在研制和发射固体火箭,但康永来认为“液体火箭才是终局”。

一开始,相信康永来的人不算多,所以团队组建也挺难,往往谈了几十个人,才能说动一两个。但最终他还是攒出了一支由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资深火箭研制专家组成的核心团队。当时,有媒体记者采访他,他有些腼腆地说,半年时间,他不仅学会了看会计报表,还学会了募资路演、商业谈判。

如今回头来看,康永来直言身处体制内外,感受完全不同。“体制内是责任导向,不赚钱也要干;体制外是目标导向,不赚钱就等着死。”怎么赚钱?商业航天很“烧钱”,属于长期投资项目,短期内很难看到回报。这就导致,一开始行业内企业大多处于“PPT阶段”,资方也比较谨慎。

陆石投资董事长邓钊与康永来曾一同在体制内任职,是多年好友。当初,也是他鼓励康永来自己创业。于是,一直在寻找商业航天优秀项目的邓钊成为天兵科技最早的一批投资人,之后不少资本相继跟投。“我说我们能做到,你不信,等我们做到再来投。”面对投资人,康永来看起来很硬气。他表示,企业接受的投资,财务投资偏多一些,战略投资比较少,因为“不希望过度干扰决策跟运营”。就在几天前,天兵科技宣布完成超15亿元C+轮新增融资。

国内商业航天虽然重在民营,但有些配套仍然来自体制内。比如去年,“天龙二号”发射成功,其一级发动机就购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但其实在购买之前,康永来已经开始集中精力研制自己的天火发动机。康永来想得很清楚,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起初需要国家队帮扶、支援,但后续发展一定要走适合民营企业的道路。

“火箭的心脏是发动机,一个人的心脏动不动就找别人去采购,那岂不是成了行尸走肉?”在康永来看来,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发展,核心技术最终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即将发射的“天龙三号”所使用的9台发动机都是企业自主研发的“天火十二”。

“还不够卷”

“现在商业航天赛道卷不卷?”“还不够卷。”康永来摇摇头。

“19家。”他说出一个数字,这是目前国内注册的民营火箭企业数量。再加上234家卫星相关企业,共同组成商业航天赛道。相比卫星企业,火箭企业能够更早实现盈利。

卫星单打一两颗无法实现运营,满足不了用户需求,需要组网,而火箭只要打上去一发就能赚一发的钱。天兵科技、蓝箭航天等都已经成功发射了液体火箭,星际荣耀、星河动力等企业的液体火箭也都在紧锣密鼓的飞行试验中。而对于可复用火箭的研发也是各家企业目前主要攻关的难点,为了进一步降本增效,火箭的可回收、可复用是必由之路。

“火箭企业的竞争在近期就会见分晓。”康永来判断。

北京五环外的亦庄有一条“火箭街”,见证了10年来商业航天的发展,有人风生水起,但也不乏苟延残喘者,抑或逐渐销声匿迹者。“也有人问过我要不要并购一些公司,我是不愿意的。”康永来摆了摆手。大浪淘沙,商业航天已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想要勇立潮头,就必须解决商业化路径。康永来告诉记者,天兵科技的商业化路径分两步走,首先就是要把核心用户服务好,而现在的产能还远远不够。“有老板问,老康,你明年能打多少发我全部买单。我咬咬牙说,最多10发。”康永来解释,“天兵总人数还不够,企业在爬坡阶段,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他认为,企业已经有了先发优势,火箭领域技术门槛又高,“护城河”尚且牢固,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继续向前走。

商业化路径的第二步,听起来有点理想主义。康永来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他的终极目标是让普通人也能坐上火箭,进行太空和洲际航行。在他的规划中,2028年,“天龙三号”载人火箭将会实现这个梦想,能够承载50人在1小时内前往全球任意地点。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918年开始军用运输,1923年开始民用运输,到现在,人们可以自由地乘坐飞机前往远方。在康永来心里,航天的终局也在于此。

“发射火箭要花很多钱,听到马斯克发成功了,天兵也发成功了,但老百姓们只会把这些当成茶余饭后的闲谈,对他们来说没有切身价值感受。”讲到这里,康永来明显有点激动起来,“什么叫有价值?太空我也来了,洲际我一个小时到了,能做到这些,才是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回馈。”

“马斯克的梦想是去火星,而作为中国航天人,我们的梦想就是让老百姓可以坐得起火箭。”康永来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9 09: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箭30星:“天兵”出列九天揽月
...新,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正在羽化蝶变,中国人的商业环球洲际旅行、商业星际旅行也许很快从梦想照进现实。
2024-04-21 07:30:00
2022 年 12 个航天失败的大事,表明太空航行依然道阻且长
...人们不要忘记还有阴暗的另一面。据报道, 11 月 3 日的洲际弹道导弹 (ICBM) 试验失败了。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韩国政府消息人士称,有理由怀疑这是朝鲜最先进的洲际
2024-01-17 10:38:00
中国航天“常胜将军”王永志走了,这3件事他干了一生
...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求学。其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自此,人类进入了宇宙航行探索的新时代。图源:中国航天报美苏太空争霸的局面让新中国意识到航天事业
2024-06-14 09:35:00
...区也能实现5G、6G高速通信,不再依赖地面基站;二是跨洲际旅行“小时达”,长期来看,火箭飞行器可能将跨洲际旅行时间缩短至几十分钟,比如从中国到美国的航班目前通常需要12小时以
2025-10-29 14:41:00
火箭订单接踵而至!海上发射平台是这样“炼”成的
...书,是钱学森于20世纪60年代撰写的航天专业教材《星际航行概论》,其中《运载火箭的海上发射》章节中有这样一句论述:海面远离人口稠密地区,通过海上航行可以灵活选择发射点和航落点
2024-08-24 19:29:00
...向“新”,山东正在讲述着新时代的海洋故事。这艘船正航行在东海北部的浙江舟山海域,距离海岸大概50海里,从浙江的岱山码头乘船出发,用了6个小时才到达这里。这艘船长249.9米、
2024-06-30 15:42:00
这才是核心科技!快舟十一号升空,火箭发射如同洲际导弹
...内完成。为了尽量实现资源优化使用,美国直接用退役的洲际导弹系统来参与火箭的突然发射任务,因为洲际导弹的弹体是现成的,只需要经过改装,就可以随时用于发射卫星航天器,典型的如“米
2022-12-07 14:59:00
助推我国商业航天技术不断进步
本文转自:苏州日报助推我国商业航天技术不断进步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竣工投产《苏州日报》2024年04月21日 A01版 苏报讯(驻张家港记者 杨溢 陈梦娇)昨天上午,天兵科
2024-04-21 07:30:00
俄副外长:因西方国家对俄关闭领空,拉夫罗夫赴纽约参会路线“极其复杂”
...任务的许可。2017年之前,朝鲜将卫星运载火箭研发作为洲际弹道导弹研发的“掩护”,但2017年之后,朝鲜已公开进行洲际弹道导弹研发和试射。此后六年,朝鲜公开了四种新型洲际弹道
2023-09-20 17:3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联通客户日 暖冬送温情——福建联通VIP客户答谢会在三明圆满落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1月26日讯(通讯员 肖锦雯)近日,以“联通客户日 暖冬回馈季”为主题的福建联通VIP客户答谢会在三明市徐锦新城小区温馨启幕
2025-11-26 12:50:00
梦百合家居董事长倪张根亮相沈阳“梦粉见面会”,发布适老化智能床新品
近日,知名睡眠品牌MLILY 梦百合在沈阳京东MALL发布适老化智能床系列新品,并针对沈阳大东区社会福利院展开公益捐赠
2025-11-26 13:04:00
BORCHERS®亮相中国国际涂料展,以本地化创新与全球技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今天开幕的 2025 中国国际涂料展上,美利肯涂料添加剂品牌BORCHERS®于 W2.F21 展位(展馆 W2)再次携核心解决方案亮相
2025-11-26 13:37:00
国际大咖为“南京故事”国际传播支招在中国制作 向世界传播南报网讯(记者乔雅萱)11月22日上午,南京国际传播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2025-11-26 10:27:00
江苏南京:链接全球资本!宁企赴港上市热潮涌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今年以来,一股赴港上市浪潮正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奔涌。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境外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活跃度大幅回升
2025-11-26 10:27:00
江苏南京:一张购物小票,掘出一座“数据金山”
南京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培育壮大数据产业一张购物小票,掘出一座“数据金山”晓数通社区微数据中心。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图数族科技
2025-11-26 10:27:00
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刘芳)深秋的南京,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正在发生。近日,2025中欧机器人产业合作(南京)对接会在栖霞区召开
2025-11-26 10:28:00
医疗器械“产学研医”对接会举办
近日,2025南京医疗器械“产学研医”对接会在高淳举办,高校、医院、企业等多方代表齐聚。活动搭建协同平台,助力产业创新与成果转化
2025-11-26 10:28:00
在长三角文博会上亮出“文化家底”和数字创新实力南京打造微短剧产业集聚高地□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近日,一场聚焦微短剧的产业合作交流活动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火热举办
2025-11-26 10:28:00
江苏南京:相约十年,让制造更聪明
相约十年,让制造更聪明——写在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实习生黄倩“作为南京智能制造产业的标杆力量
2025-11-26 10:28:00
智能工厂运营效率提升
近日,在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今年5月投产的天加洁净基地内,高度自动化生产线正生产发泡板机、换热器等核心零部件。该生产基地建立了从客户需求到最终交付的“端到端”全流程数字化运营体系
2025-11-26 10:28:00
东南网1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记者从厦门大学获悉,日前,该校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吴德志教授团队在3D打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创“激光原位诱导直写打印”技术
2025-11-26 10:3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吴冰冰)我市跨境电商生态再添新支点,日前,POD(按需定制)专卖孵化平台公司正式落户银城智谷海熹跨境电商产业园
2025-11-25 08:11:00
AI赋能千行百业一线故事(十七):这位“农事专家”,让种地更聪明
这位“农事专家”,让种地更聪明——AI赋能千行百业一线故事(十七)11月14日,雄安新区都市农业科技博览园温室大棚内,工作人员查看番茄长势
2025-11-25 08:41:00
荣耀加冕!锦程酒管多店荣登消费者喜爱榜-2025年中国高端酒店100强
2025 年 11 月 20 日-21日—— 在备受文旅与酒店行业瞩目的 “2025 迈点文旅节・第七届迈点酒店运营创新大会” 上
2025-11-25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