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王翦破赵灭楚,智勇双全的秦国大将
一王翦是秦始皇麾下的一员老将。此人足智多谋,精于筹算。王翦灭掉赵、燕之后,秦王政派李信率20万人攻楚,但很快中了楚将项燕的诡计,最终败下阵来。秦王政请王翦出山,当即给他60万人,王翦总结李信轻敌冒进的教训...……更多
王翦:智勇双全的名将,终结六国传奇
秦国经过五百年的努力,终于由赢政灭六国,统一了天下。秦军被六国称为虎狼之师,秦军的名将一抓一大把,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王翦,堪称诸侯终结者,他一个人灭了六国的一半,赵国、燕国和最大的对手楚国都是覆灭在...……更多
樗里疾:秦国一代名相与风水大师的传奇人生
...个世纪以前的故事。樗里疾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生前是秦国一代名相,死后预言影响了隋唐兴衰。这个兼具才智与远见的奇人,至今还在以他特殊的方式警示着我们。一、智勇双全功勋赫赫樗里疾,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令后人津津乐...……更多
楚国名士黄歇智勇救国的传奇人生
楚国,旧称荆州,在战国时期曾经是与秦国鼎立的强国。然而好景不长,秦国实力日益增长,楚国则积弱已久,渐渐陷入颓势。这一时期,楚国危难重重,多次濒于灭亡。在楚国历史的最困难时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谋士——春申君黄歇,...……更多
渑池会:秦赵对决背后的智勇之战
...渑(miǎn)池(今河南渑池县西)会面。赵惠文王害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前往。但是,臣子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还是应该去。如果不去,秦国会认为赵国害怕,便会变本加厉欺凌赵国。万般无奈,赵惠文王只好硬着头皮去冒险。...……更多
秦国大将伐楚失败后,依然被秦始皇重用
商鞅变法后,秦国名将辈出,比如白起、司马错、樗里疾等将领,就在秦王嬴政之前南征北战,为秦朝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等到嬴政即位后,手下不仅有王翦等老将,也有李信等比较年轻的将领。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李...……更多
战国传奇:廉颇的荣辱与赵国的兴衰
...攻打楚国,再攻打齐国和燕国的顺序。当时,韩国已经向秦国称臣,赵国和秦国是友好关系,秦国伐赵无名,所以秦王嬴政决定先攻打魏国,派尉缭的弟子王敖到魏国,建议魏王向赵国求救。王敖到魏国,建议魏王割让邺城给赵...……更多
为什么打楚国一定要60万人
...会,那就是攻打楚国。凝聚巧思,急流勇退公元前225年,秦国兵强马壮,已经连续灭掉韩、赵、魏三个国家,正是士气正旺的时候,接下来就是攻打楚国。当时,楚国虽部分领土已经被秦国占据,但仍是仅次于秦国的第二大国,...……更多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主动告老还乡,结果如何
...是王翦。王翦的发迹之路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87年,当时的秦国虽然强大,但依然存在一些贫困人口,王翦就是这少数贫困人口之一。他不但家庭状况拮据,并且没有什么关系人脉,唯一的爱好就是兵法战略,平时喜欢舞刀弄枪,...……更多
秦国与六国的战争:胜负背后的故事
...容易对付的,哪些国家又是极难对付的呢?其实这六国对秦国而言,一开始还是有些判断失误的,因为秦国认为容易攻打的却不容易,以为很难对付的却轻而易举。图片:交战中的秦王剧照一,以为赵国极容易攻取,却成为与秦...……更多
六国君主结局揭示秦朝统一之路的艰辛
...国中后期,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存在感又较低的西方大国秦国,自秦孝公起励精图治,任用商鞅革新变法,国力开始迅速提升,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有了与其他中原六雄争霸的雄厚条件。到秦王政即位时,丞相李斯向秦王政上...……更多
秦国四大名将白起攻占韩国大片土地,秦王命令上党投降
秦国始于周朝,虽然是“春秋五霸”之一,但始终算不上是中原霸主最有利的竞争者。直到秦孝公时期,重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逐渐走向了富国强兵之路。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出了一位绝世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更多
李信:从名将到成为王翦的陪衬,揭秘一战失败背后的真相
李信是秦国灭六国时期的重要将领,在灭赵、燕、齐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可惜却在攻打楚国时,因大败而逃,成了名将王翦的背景板。这是怎么回事呢?李信,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人,战国末期秦国名将。祖...……更多
为何说秦国公子扶苏未能继位与楚国外戚集团叛乱有关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与楚国可谓是相爱相杀的一对。春秋时期,秦国曾出兵相助楚国对抗吴国。而到了战国时期,秦国与楚国之间不光有战争,更有联姻,更有甚者,秦国的一些丞相和大臣更是出自楚国,如秦昭襄王时期一生...……更多
秦灭六国,六国君主结局各异
...重大的时代分水岭。自秦王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统一中国的战争,历时十年。灭掉东方六国顺序是韩、赵、燕、魏、楚、齐。末代君主与开国君王一样,都是倍受瞩目的群体,六国末代君主的命运如何呢?我们...……更多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公元前260年,秦赵爆发了震惊中原的长平之战。赵王错信秦国反间计,将大将廉颇调离前线,导致赵军主力四十万被秦将白起围困。赵括接替廉颇指挥作战,不料中计大败,四十万赵军全部覆没。这场惨败对赵国打击巨大。邯郸...……更多
从权倾天下到阶下囚,揭秘六国末代君主的命运
...,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同时他也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最后一位国君,那么除了秦始皇之外,其他六国的最后一位国君都是怎样的下场呢?本文就跟大家简单地聊一聊。1、韩国最后一位国君——韩王安公元前453年,韩...……更多
王翦:战国末期的军事智者与政治家
战国末期,秦国发动大规模战争,扫灭六国,荡平天下,一举创建了统一华夏的秦帝国。这场统一战争,荡气回肠,源远流长。其中秦国名将王翦,为秦国一统天下,立下不世之功。王翦将军,跟白起,廉颇,李牧,并成为战...……更多
秦朝统一六国:六国国君的悲惨命运
...高台上,睥睨天下,六国的土地尽在他的脚下。韩国,是秦国首先攻打的对象。韩王安,这位曾经的霸主,在面对秦军铁蹄的践踏时,显得如此无助。 他试图通过割让南阳地来求和,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岂是他一人能够阻...……更多
秦王嬴政与王翦:统一六国的战略与博弈
一日,秦国境内的频阳城内旌旗蔽日,只见有一行车马所到之处,百姓皆夹道相迎。待车马走到一府邸前,辇车上下来一位锦衣华服,面露愁容的中年人,将士们都屏气凝神,肃立左右。同时,府邸内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更多
白起的名声为何这么响
为秦国扫平东进之路——伊阙之战伊阙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93年,在洛阳龙门,石窟发掘前,为了打开秦军向东面进军的道路,白起带领秦军打败魏国和韩国共24万联军的一场大战。可以说是完全平定了秦军东进的道路。也是白...……更多
...王败逃辽东,策划刺秦的太子丹被杀,燕王将其头颅献给秦国求饶。六年之后,王翦的儿子王贲俘虏燕王喜,燕国灭在王翦王贲父子二人手中。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读者:你在说赵奢的儿子赵括的时候也这么说的,结果咧?作...……更多
苏秦合纵之术:刚柔并济的智慧
...祖宗打下的基础,也不想自己长筋骨爬高,就愿意依附着秦国。全国上下好似着了一种迷,都把短暂靠着秦国得到的边边角角看成了永久的得意,那无疑是自己欺骗自己,殊不知,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永恒的事物,一切都是暂时的...……更多
秦国统一之路:六世君主奠定中国历史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始皇虽功不可没,但却是“六世”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秦国的“六世”都为秦国的大一统做出了哪些功不可没的贡献呢?天下一统孝公变法、取西河、威服西戎、按贾谊所述上溯六世为秦孝公时期,回顾秦国发展历程,不难发...……更多
秦国大将魏冉:虽有功却因贪婪而失败
很多人都认为,秦国-秦朝执行商鞅之法,是历史上将“以法治国”贯彻的最彻底的一个时代,那个时期虽然不说人们安居乐业,但路不拾遗是应该的,按理说,秦国时期肯定不会有贪官了,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来看...……更多
秦始皇手下的\\\
在战国末年,秦国坚持执行了商鞅变法长达百年之久,国力之强,远超山东六国;其实秦昭襄王就有吞并天下之志,奈何六国实力尚在,纵然秦昭襄王麾下有名将如白起,有名臣如范雎,但也只能采取“远交近攻”之策,逐渐削...……更多
秦朝统一六国的两大名将:蒙恬与王贲的丰功伟绩
...(征战四方)、大将(横扫千军)、元帅(统领三军)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我们看一下最具影响的秦国的上将为此二人。蒙恬蒙恬是秦朝时期的一位名将,出生于武将世家,自幼便有着较高的军事素养。蒙恬他的...……更多
王翦的战争智慧: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胜利的策略
...但在司马迁笔下还有一位大将也可称为“战神”,那就是秦国老将“王翦”。不过这两位“战神”级别的人物在用兵风格上却是截然不同,白起用兵多以雄兵压境获胜;而“王翦”用兵反其道为之,多以计谋取胜,可有一条却让...……更多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
...率军向西进发,与蒙恬的军队在城父会师。楚军紧紧跟随秦国的军队,三天三夜不停顿地宿营,大败李信军队,楚军攻入秦军两座营垒,杀死了七个都尉。李信仓惶逃回秦国。秦始皇后悔当初没有听老将军王翦破楚的计策,为挽...……更多
王翦打仗有个恶习,让秦始皇觉得十分心疼,但每次只能咬牙容忍
...移居别宫看管。吕不伟因与赵太后勾结,也被撤职治罪,秦国的政权彻底掌握在秦王政的手中。掌握政权后,秦王政实现了与王翦的诺言,王翦作为心腹大将上战场带兵打仗。而王翦最出色的并不仅仅武艺超群,而计谋过人,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懿的兄长。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
2024-06-30 20:18:00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2024-06-30 20:18:00
南唐的开国皇帝名叫李昪,也就是后主李煜的祖父。此人出身寒微,父亲又在战乱中失踪,一度沦为流浪四方的孤儿。然而,李昪却在三十多年后成为南唐的皇帝
2024-06-30 20:18:00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2024-06-30 20:19:00
根据《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等史料的记载,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国的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七子
2024-06-30 20:20:00
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河内温县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八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对于司马敏来说,史料上的记载更加匮乏
2024-06-30 20:21:00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一度直逼明朝名义上的首都南京,但仅过三十五天,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即王守仁)平定
2024-06-30 20:21:00
受人蛊惑挑战嬴政,力不能及逃亡他乡
根据史料可知,嬴政(秦始皇)之兄弟们至少是四个(一奶同胞、同父或同母)。其中,两个被嬴政处死了,那就是嫪毐与嬴政母亲的私生子
2024-06-30 20:21:00
所有人都知道,小说《三国演义》不是一部神话小说,虽然书中也有一些神神怪怪的故事,但从整体上来说,小说和神话根本就不挨边
2024-06-30 20:19:00
为什么灭掉秦朝的刘邦却差点被匈奴活捉
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024-06-30 20:21:00
司马进,字惠达,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六子,司马懿六弟。在曹魏时期,司马恂担任中郎这一官职,封城阳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
2024-06-30 20:20:00
司马馗(生卒年不详),字季达,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四子,晋宣帝司马懿的四弟。相对于司马懿和司马孚,司马馗则比较低调
2024-06-30 20:19:00
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特别是许田打围之后,汉献帝简直是度日如年,朝中大臣也开始想办法要除掉曹操。办法倒是想了不少,大多都胎死腹中
2024-06-30 20:20:00
民间招募的宫女都是必要验玉女,那么是怎么样来查验玉女的呢
在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无异是秦始皇嬴政,怎么样来检验玉女的呢?都说了当了天子就有三宫六院,美人三千。那么三宫指的是故宫中的内廷
2024-06-30 20:23:00
吕布在白门楼被俘,曹操为何听刘备意见杀了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最强的武将,他弓马娴熟,号称“飞将”。在很多的战场上,都能够看到吕布的身影。他率领的骑兵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
2024-06-30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