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9 19:11: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智勇双全的谋士,他的一席之言改变了赵国的命运,也让魏国的使者重新审视了所面对的历史选择。这位传世之才就是鲁仲连,他的聪明智慧不仅为赵国带来了转机,更在一场紧要的历史时刻,成功说服了魏国的使者。他是如何说服魏国使者的?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一、四十万赵军覆没,邯郸危在旦夕

公元前260年,秦赵爆发了震惊中原的长平之战。赵王错信秦国反间计,将大将廉颇调离前线,导致赵军主力四十万被秦将白起围困。赵括接替廉颇指挥作战,不料中计大败,四十万赵军全部覆没。

这场惨败对赵国打击巨大。邯郸城内,赵王失魂落魄,大臣们面色凝重。他们清楚看到,秦国骁勇的大军就快踏平赵都,赵国的危机已迫在眉睫。余部将士抱头痛哭,老百姓们则是脸色苍白,绝望地等待赵国的覆灭。城中一片悲壮和恐慌,所有人都在问:我们要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赵王心中万分懊悔,当初一时糊涂,听信谗言调走了忠心耿耿的廉颇将军。若是廉颇大军在前线,秦军岂能轻易得手?如今想责问当初进谗的奸佞已无济于事,一切为时已晚!

廉颇本人得报赵军败退的消息后,也痛心疾首。他明知此战关乎赵国存亡,奈何腹背受敌,毫无作为。如今想要救援,已是寸步难行。廉颇心中的怒火焚身,恨不得将进谗之人碎尸万段。

而此时此刻,秦军大将白起正率领数十万残余赵军和秦国援军,如狼似虎地杀向邯郸城。白起深谙用兵之道,这次他决心一鼓作气,直捣赵都,灭亡这个心腹大患。此役他也下了血本,必须速战速决。白起军威如虹,杀红了眼,誓要将赵国踏为平地。面对土崩瓦解的赵国,他们到底还有哪怕一线生机?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二、魏国劝赵称帝,赵王犹豫不决

邻国魏国亦密切关注赵国局势。当得知秦军攻打邯郸的消息后,魏王立刻派出使者辛垣衍前往赵都了解情况,并传达魏国愿意救援的态度。奈何秦国威胁魏国,若敢援赵则秦必攻魏。魏军只得驻扎邺地,不敢再前进半步。

面见赵王时,辛垣衍提出一个计策:赵王若派使者赴秦,称臣尊秦王为帝,秦王必然大喜过望,立即撤军。赵国可以借此喘息,赢得宝贵的缓冲时间。

这个建议一出,赵王犹豫不决。他明白称臣的代价,那意味着赵国主权的丧失。但眼下赵国濒临灭亡,他也不得不考虑这个选项,哪怕只是为争取时间。左右难断,赵王一时拿不定主意。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赵王的心中打着无数腹稿。他思前想后,权衡再三。按辛垣衍的计策去做,几乎是唯一的自救之道,但向秦国低头让步的代价也非常惨重。这个决定实在太过艰难。

赵王一边焦灼踱步,一边嘟囔自语。他的太监和妃嫔们紧张地注视着他,生怕他精神崩溃做出草率决定。辛垣衍在一旁静候赵王的答复,他相信赵王终会服从自己的建议。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三、齐客鲁仲连震慑魏使

当时,齐国游客鲁仲连正巧在邯郸。得知此事后,他主动求见赵王,表示愿意劝说魏使改变主意。鲁仲连性格直率,行事不拘小节。他径直找到辛垣衍,质问其建议的动机。两人针锋相对,辩论了一番。辛垣衍为自己的建议辩护,鲁仲连则指出这会给赵国带来怎样可怕的后果。

论辩中,鲁仲连引经据典,举出大量例子,逻辑清晰,辛辣振聋发聩。他激烈抨击秦国的野心和残暴,驳斥了辛垣衍的每一个论点。辛垣衍被逼得哑口无言,只能承认鲁仲连的见解高明,自己言语失当。

鲁仲连原本只是一个过客,游览赵国风土人情。他本不想掺和朝政纠纷,置身国家存亡之际。然而一听闻辛垣衍的建议,他的义愤填膺,忍无可忍——如果连旁观者的他都不能忍受赵国被迫称臣,那么这些建议又怎能为赵国君臣所接受?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于是他挺身而出,会见辛垣衍,与之针锋相对。辛垣衍原以为鲁仲连不过是个外乡游客,哪里会是自己的敌手?然而当鲁仲连逻辑清晰,引证广博地指出计策中的重大隐患时,辛垣衍才发现自己小看了这位齐国来客。

鲁仲连言辞犀利,娓娓道来,令辛垣衍无地自容。他引用大量历史故事,比如当年齐威王朝觐周天子却遭蔑视的往事;又如九侯献其美女却被杀害做成肉酱的故事。所有例证都说明,称臣于秦的严重后果和危害。

辛垣衍一时语塞,面红耳赤。他只觉得这位齐国来客深藏不露,此番论辩除了佩服别无他言。他再也说不出逻辑通顺的话来反驳,只得承认鲁仲连的见解高明,自己欠考虑。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四、秦军五十里停驻,赵国暂时解围

辛垣衍一改初衷,表示决不再提尊秦为帝的事。这一态度转变很快传到秦军统帅耳中。他意识到赵国内部出现异议,决定暂缓攻城,把大军后撤五十里。

赵国获得短暂喘息,派出信陵君和春申君率军反攻。两路赵军出城夹击,大败秦军。邯郸城解除了秦军的围困,赵国暂时脱离危难。

若非鲁仲连的一个遇见改变局势,辛垣衍的建议很可能被赵王采纳。赵国称臣,秦国称帝的格局将提前形成。那时赵国必然难逃灭国的命运,或许整个战国历史也将早早结束。因此,我们不得不惊叹,历史的变迁有时竟由一场争辩决定!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这一转折让赵王如释重负。他笑容满面地宣布,赵国决不向秦国低头!所有大臣随声附和,场面热烈而欢欣。此时的邯郸城内,已经恢复了希望和斗志,人们相信赵国终将战胜秦国,重新崛起!

赵王亲自前往城头巡视,将士们见到君王亲临,也士气大振,纷纷高呼打倒秦国的口号。原本失魂落魄的邯郸城,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这都得益于鲁仲连一席话扭转乾坤。赵王由衷感激此人。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五、赵王欲重赏鲁仲连

战后,赵王深感欠鲁仲连一命之恩。他多次想召见,表彰鲁仲连的功劳,并打算封他为上卿,赏赐千金。然而鲁仲连不欲得赏,礼貌地谢绝了赵王的好意。

在鲁仲连眼中,他不过是路过邯郸,碰巧劝退了魏使。他没有为赵国立功的自觉,著名的直言极谈只是他的个性使然。如果非要打赏,他只收下千金,作为路费离开邯郸。

赵王不甘心鲁仲连就此离去。他多次派使者传唤鲁仲连,请求他留下助阵。赵王甚至许诺,只要鲁仲连留下,便可封他为上卿,地位崇高、富可敌国。赏赐更是天文数字的金银珠宝。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然而鲁仲连不为所动。虽身在他乡,他已远闻齐国国内大乱,国君无道。他焦急想要回到故国,在齐国内部劝谏、辅佐国君。面对赵王的重金礼请,他只是温和一笑,毅然踏上归途。

赵王伤感而敬佩地目送这位忠言逆耳的贤者离去,心中升起无限遗憾。唉,天下难得有如此豪爽忠谏之士!他的出现将我赵国从灭顶之灾中拯救,却又匆匆离去。我何德何能,能再遇见这样的真龙天子?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六、一言中的扭转乾坤

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要惊叹语言的力量。一场辩论,几句中肯的劝谏,就扭转了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写了历史。正如老子所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语一旦说出,就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也许很多事情的转机,就在我们思想碰撞火花的一刹那。我们应当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因为你我眼中的一言片语,或能决定历史走向,改变无数生命的命运。

鲁仲连:赵国的智勇之士,说服魏国使者改变历史

结语

世事变迁,艰难困苦时常相伴于我们左右。但正如这段历史所示:哪怕局势最为绝望,道义和理性的力量也终会战胜逆境,让光明得以复苏。

许多看似不可能突破的困境,也会在人性的光辉下迎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享有改变世界的力量,都可以成为他人心中的鲁仲连。即使再强大,终究敌不过。

在这里,让我们纪念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过的先贤们。也让我们坚信,只要头脑清醒、真诚相待,黑暗终会过去,黎明终会来临。无论人生多艰,心中自有公道正义之灯。它将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给万物带来温暖的曙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9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围魏救赵:孙膑精妙策略震撼天下
...他暗自等待着机会的到来,终于有一天,他借助一个前往魏国的齐国使者,向对方诉说自己的遭遇,展现自己的才华。 这位聪明的使者立刻看出了孙膑的非凡,他秘密将孙膑带回了齐国,并将其
2024-04-18 12:27:00
战国传奇:信陵君的智勇与秦国的反间诡计
轶事典故:反间计信陵君,名无忌,战国时期魏国贵族,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为人仁爱忠厚,礼贤下士,因此天下士人都争相投到他的门下。信陵君的门客最多时多达三
2024-03-31 13:47:00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哀叹
...既轻视又猜忌。最终,廉颇失势,被迫离开赵国,流落至魏国谋求出路。与此同时,强秦立即抓住良机大举攻赵。没有了廉颇镇守,赵军很快节节败退,前线危在旦夕。这下赵王后悔莫及,连忙派人
2024-02-20 13:17:00
...雄之一,国君的祖先原为赵侯,战国初期,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国君,被周天子承认,完成了三家分晋的最后一步,成为战国时期的新兴国家。赵国自周赧王九年(前306年)赵武灵王进行胡
2024-04-30 21:52:00
长平之战只是赵括的错吗
...着派使者入秦,而是大张旗鼓的派出使者,携带重宝前往魏国和楚国。去魏国和楚国也没别的目的,只是迷惑秦王,让他以为我们可能又和魏楚两国搞什么合纵攻秦的把戏。如今秦赵两国对峙,秦国
2023-05-11 21:57:00
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硬刚”的只有赵国
...个人见人打的小趴菜,战国初期的舞台并不属于赵国。1.魏国崛起战国七雄中最先崛起的是魏国。魏文侯当政期间,重用李悝主持变法、任命西门豹主持水利,启用吴起、乐羊主管军事。魏国的经
2023-05-26 12:58:00
为何说“长平之战”的胜负结果,与国家层面的决策和外交有关
...利用其他诸侯国的影响力。虞卿认为赵国应该先与楚国、魏国联合,派使者向楚国、魏国沟通并且送上礼品。这样一来秦国就会怀疑赵国与楚国、魏国同心协力,内心忧惧,才有可能与赵国讲和。但
2024-05-18 18:44:00
蔺相如:智勇双全的历史“谈判大师”,如何用智慧打败秦国?
...用智慧和口才征服了敌人,他就是蔺相如。作为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和外交家,蔺相如不仅仅是个“说话的艺术家”,更是个“和平的使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蔺相如的传奇人生,看看这位“
2024-11-21 10:08:00
孙膑奇谋:围魏救赵的辉煌之战
...暗暗等待着机会的到来。终于有一天,他在齐国使者出使魏国的帮助下,向对方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并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智慧与勇气:田忌与孙膑的完美结合田忌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勇猛
2024-04-26 11: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