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第一个坐上火箭的火箭设计师,是她!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预计在北京时间10月30日04时27分发射升空,本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其中,航天员王浩泽是我国首位女性飞行工程师。王浩泽1990年出生在河北滦平,曾...……更多
浩瀚大漠搭起梦想天梯
...梦想天梯■杨桂锦本报记者高立英李由之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李刚摄10月26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乳白色的神舟十七号船箭组...……更多
焦点访谈:天地接力 上下求索
...东风着陆场再一次迎来了从太空出差回来的中国航天员,神舟十七号乘组安全落地。就在这个4月底,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也已经成功入轨三周年,开始了第四年的旅程。三年时间里,中国空间站已经迎接了七艘神舟飞船的到访,...……更多
新华全媒+丨记者手记:心之所向,星河万里
...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并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送去龙年春节的“年货”。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第4次发射任务,也是今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1次发射任务。后...……更多
10月31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博士乘组”凯旋而归,离不开航天科技为...……更多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搭乘“神舟十四号”——四川石斛种质资源首次“太空育种”□杨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昊●12种四川本地原生活体石斛种质资源中,有乐山夹江县的夹江石斛、雅安汉源的叠鞘石斛和铁皮石斛,还有凉...……更多
神十八乘组出发带了啥?还有个小秘密要在太空揭晓……
神舟十八号乘组的三名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空间站是航天员在太空的家,这一次,三名航天员会携带哪些物品前往空间站呢?这是2022年2月航天员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名场面”。时...……更多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本报评论员 赵志疆神舟十七号“飞天”,华夏儿女再探苍穹,这是举国关注的大事和盛事。据报道,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是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其中一位“航天新人...……更多
科技引航看高校丨上“天”入“海” 津城高校科研创新服务“国之重器” 扫码阅读手机版
...用新一代“天工编织技术”守护着航天员的回家之路。“神舟飞船返回舱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也是航天员的‘驾驶室’。当高速飞行的神舟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将承受每秒数千米速度的气流...……更多
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太空之家”内,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正严谨细致地按计划开展各项任务。他们的在轨工作与生活又有哪些新的进展?舱外航天服检查维护上周,乘组开展了空间站内“飞天”舱外...……更多
...花絮回地球第一顿饭,他们最想吃家乡味4月30日8时43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三人还身处中国空间站。17时46分,短短9小时3分,他们就已经从太空回到地球。18时37分,三名航天员全部安全顺利出舱,落地...……更多
我国航空航天博览会启幕,梦之蓝助力我国航天与国人梦想心手相连
神舟,嫦娥,天宫,天问……新世纪的前20年,全国人民一同见证了我国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一幕幕举世瞩目的新成就,正塑成国人骄傲的航天情怀。现今年恰逢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航...……更多
“神十八”航天员李广苏母亲:已有四五年没见过儿子
...闻极目新闻记者张奇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4月24日上午,在航天...……更多
...征五号B、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等模型,以及舱外航天服、神舟十四号返回舱、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设备等实物,以及新一代载人飞船及月面着陆器等未来载人登月主要飞行器产品模型。据悉,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更多
两位博士的航天育种“接力”
...海博士与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胡柏耿博士完成了神舟十六号搭载希森马铃薯种子的交接,标志着这批航天种子正式进入培育阶段。这批种子共有66500粒,由德州企业——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更多
农民的儿子成了航天员:在汤洪波的老家,神十七发射前两天家人才收完稻谷
10月26日上午,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乘组指令长汤洪波的老家——湖南湘潭县云湖桥镇飞栏村,潇湘晨报·晨视频记者与汤洪波的父母一同收看了发射直播。这个小村庄是汤洪波成长的地方。许多网友看到...……更多
...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成功举行,航天英雄杨利伟、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载人航天工程科技人员代表和来自全国56个民族的少先队员代表共同参加仪式。活动期间,航天英雄杨利伟代表航天员英雄群体鼓励少先队员弘扬...……更多
...河北日报讯(记者王璐丹 通讯员李燕茹)4月30日下午,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平安出舱。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网通院”)研制的多型卫星通信系统...……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社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将返回东风着陆场。东风着陆场坐落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里也叫东风航天城,一步一景,这里的路牌讲述着中国航天的浪漫,“我在东风 托举飞天梦想”“戈壁很苦 东风...……更多
天舟月夜逐天宫
...去。海面上,火箭尾焰的倒影与月影交叠,似星河璀璨。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正在中国空间站静待天舟八号到来。半个多月前,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本次货运补给任务首次以“人船先行、货船后行”的模式执行。这...……更多
据河北新闻网报道,今日凌晨,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组成。值得一提的是3名航天员中2名是河北人,蔡旭哲是衡水深州人是...……更多
...快速聚向地面的飞船返回舱,舱内是刚刚回到地球家园的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从4月25日晚飞赴太空到今日凌晨平安归来,这3名“80后”航天员在轨驻留192天,创造中国航天员乘组“太空出差”时长...……更多
家庭家教家风|时隔10年刘洋再征太空:要把祝福写进满天星辰
...待在空间站迎接下一批乘组的欢聚时刻。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乘组踏上飞往茫茫太空的征程,浩瀚宇宙终于留下了中国女性的身影。刘洋作为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嫦娥飞天”的传说变成现实,34岁的她载...……更多
多重利好因素叠加 “传统”与“现代”交织绘就中国旅游业蓬勃兴旺画卷
...着近日神十八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十七乘组顺利返回,神舟飞天的壮美吸引了众多游客想要近距离感受航天文化。这个假期,前往内蒙古额济纳旗东风航天城的火车票就“一票难求”。这个假期,很多来自内蒙古中东部、北京...……更多
今日热榜|雪地绘星河,航天梦滚烫
...震撼了!看到孩子们在雪地里画航天,就想起当年熬夜看神舟飞天直播,航天精神从未断层,未来可期!”“我爱人就是航天工作者,深知他们辛苦,如今校园里这场致敬,暖心又励志,希望更多孩子爱上航天!” “这雪地作...……更多
...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田立平等,受邀与少先队员面对面交流。他们动情讲述感人的飞天故事,帮助孩子们了解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历...……更多
神十八航天员乘组平安回家
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 供图/新华社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身...……更多
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开幕
...,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21日在广东深圳开幕。在恰逢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5周年、即将迎来中国空间站建成2周年之际,来自载人航天相关领域的8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天宫圆梦、梦舟揽月——奋进载人航天新征程”...……更多
清澈的爱|最是动人中国红
...历史上,总有那么多震撼心灵的瞬间,让人热血沸腾:从神舟五号飞天到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从许海峰开启首金到巴黎奥运会40金续写辉煌,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福建舰拔锚起航。75周年华诞,为中国红喝彩! ……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岑)“嘉庚创新实验室在全球率先提出的非接触式加氢概念,今年底有望在厦门海沧首次实现产业化。”昨日
2025-02-19 07:59:00
排期满满 厦门会展活力迸发
2024厦门工博会上,各色高科技产品引人注目。(资料图/记者 卢剑豪 摄)2025年一系列会展活动将在我市陆续拉开帷幕
2025-02-19 07:59:00
2月16日,深圳宣布,全市政务系统全面启用DeepSeek大模型。2月17日,宣布首批70名政务AI“新员工”已经正式上岗
2025-02-19 08:00:00
当看到人形机器人在花团锦簇的春晚舞台上扭秧歌时,我忍不住幻想,如果有一天机器真的凌驾于“智人”之上,这一刻一定是个充满隐喻的时刻
2025-02-19 08:00:00
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普及有进展,但仍存在独立性缺失等问题母婴室与无障碍卫生间共用,如何告别“身份混淆”?“带娃出门本就不容易
2025-02-19 08:00:00
AI助教为教师“分身”,为学生个性化出卷、改卷;AI主播24小时在线,不间断地直播、带货;AI医生能够实现辅助诊疗、报告解读
2025-02-19 08:00:00
AI翻译、短剧开发、嵌入文旅——网络文学出圈更出彩(深观察)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网络文学扬帆远航,风光正好
2025-02-19 08:00:00
2月15日,辛庄村人潮汹涌。这个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六环以外的村子,周末有上万人挤在全长只有490米的村庄主街上,赶集。即便距离它最近的地铁站有10多公里
2025-02-19 08:00:00
2500吨生物燃料油!巨轮在厦饱餐绿色“口粮”
昨日,“中海亚洲”轮在厦接受生物燃料加注。(记者 卢剑豪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李筱莎 林昕昀)昨日11时许
2025-02-19 08:00:00
被大家称为“小红车”的杭州公共自行车,是许多人日常出行的好伙伴。大家常常把随身物品放在车筐里,但很多人不知道,“小红车”的前车筐是有承重标准的
2025-02-19 08:05:00
花粉过敏高发季来了!专家:提前2到4周开始用药预防
在国家卫健委昨天(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专家介绍,春天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很多人会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这些症状多数是由于花粉过敏导致的
2025-02-19 08:05:00
遇见你丨跨越1200公里的“接力” 她说“温暖,需要传递”
前不久过年期间,浙江衢州“00后”视障女孩徐佳媛在网上发布了一则视频,视频记录了她从山东出发到浙江,独自跨越1200公里的回家路
2025-02-19 08:05:00
世界第一!饺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哪吒”
哪吒又登顶了!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8日19:35,《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的总票房(含海外票房)已经突破123
2025-02-19 08:05:00
如何识别地震谣言?谎报险情将承担法律责任
17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1月科学领域流言榜,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流言为“频繁的小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要提前预警”
2025-02-19 08:05:00
2024年以来,有关部门持续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行为,各地出台“进校园事项白名单”等多项举措。基层教师普遍反映,减负成效明显
2025-02-19 0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