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国正史上袁绍手下的九大名将
...侯渊所杀。第七名、朱灵朱灵(生卒年不详),字文博,冀州清河国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后将军,封为高唐侯,谥号威侯。初为袁绍部将,后归顺曹操,随曹操征伐四方,屡建战功。朱灵初为袁绍部将。清河人季雍以鄃...……更多
太史慈:智勇双全的名将,从智截公文到勇斗孙策的传奇人生
...是便逃到辽东避祸。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当时身为北海相孔融听闻太史慈的事迹后,便一直想要与之结交,只是其已经逃到辽东不得相见,于是就多次派人带礼物前去看望太史慈的母亲。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孔融在都昌被黄巾军...……更多
曹操的墓为何跟儿媳妇的墓在一块?
...甄姬的坟墓葬得非常近。人们找到了两个证据,第1个是孔融的死亡,第2个则是曹丕对曹操的报复。孔融也是三国时期的一大军阀,不过,曹操势力庞大,孔融自知不敌,第一时间就投靠了曹操。孔融是孔子之后,一向心高气傲...……更多
...。且水利发达,常以水道运送军需。赵国地处《禹贡》之冀州,农业资源不如秦、齐、魏等国。赵地薄人众,地处北方,虽疆域广阔而耕地有限,历来又农商并重,且其民俗懁急,仰利机而食、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桑,因此...……更多
徐达的子孙为何会反目成仇、分道扬镳
...年前的靖难之役里,徐辉祖还千方百计地想置大姐一家于死地。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是血缘亲情,也无法阻止他们分道扬镳,乃至彻底决裂。徐达一生功成名就,善始善终,子孙为何会反目成仇?明朝第一勋贵家族究竟经历了...……更多
...诸葛亮自受命之日起,时刻铭记于心,无时无刻不想干掉曹氏集团。建兴六年(228年)春,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而自己则率大军攻祁山,这一招声东击西的计策将司马懿搞得昏头转向。军师亲自出马必定是手到擒来,...……更多
...正因为血缘关系最接近皇室,因此董卓废了少帝刘辩后,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等人提出,拥立刘虞为帝,跟董卓分庭抗礼。但刘虞并未接受这份“好意”,后来又拒绝了袁绍让他“领尚书事”的请求,一心一意侍奉被董...……更多
他没守住先祖基业,被迫禅位后封国居然历经214年才被灭
...宋以后,对于这个存在100多年的陈留国也没有予以废除,曹氏后人在这个封国内繁衍生息,不过两晋、南朝宋不废除陈留国不代表之后的王朝都不废除,公元479年,萧道成取代南朝宋建立南朝齐,顺带着对于这个存在214年的曹魏...……更多
诸葛亮如果多活十年的话,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早的事。而魏国有司马懿坐镇,邓艾、钟会以及夏侯氏和曹氏诸将均是后起之秀,实力依然庞大。吴国以大都督陆逊为首的江东诸将依旧强势,况且自古江东多才子,谋士也是一代更有一代强。所以,诸葛亮如果没有逝世,再活...……更多
赵云单枪救阿斗,长坂桥头张飞吼
...诈之人?话说曹操安排已定,便拟整军南下,适大中大夫孔融奏称王畿以内,不宜封建诸侯,又谓天下粗定,疮痍未复,不宜兴师。明明与曹操反对,曹操当然怀恨,御史大夫郄虑与孔融有隙,竟诬孔融在北海时,招合徒众,图...……更多
诸葛诞反动叛乱,司马昭运用心理战将其击败
...方者也。况公今举十余万之众内附,而钦与全端等皆同居死地,父子兄弟尽在江表,就孙綝不欲,主上及其亲戚岂肯听乎?且中国无岁无事,军民并疲,今守我一年,势力已因,异图生心,变故将起,以往准今,可计日而望也。...……更多
三国历史的六条冷知识
...。九十岁以上的有割据交州的士燮、司马懿之弟司马孚、魏国大臣高柔、吴国将领吕岱。6、汉代全国人口超过五千万。但经过汉末战乱,到三国时期魏蜀吴总人口加起来不到八百万,还没有汉代一个州的人口多。可见战争的巨...……更多
古代为什么不能公开杀皇帝?看看三国时代最大“二货”的悲惨下场
...时,曹髦就被立为燕王,预示着他将来要继承皇位,延续曹氏天下。曹操在世时,曹髦受到最好的教育和栽培,有望在将来成一代明君。然而好景不长,260年时,19岁的曹髦成为魏国傀儡皇帝,实权全部被司马师和司马昭父子掌...……更多
三国毒舌排行榜:诸葛武侯居首,杨修孔融上榜
...怜的聪明人,还没来得及施展才华就小命不保了!让梨的孔融,排名第二。很多人知道孔融都是他小时候让梨的故事太过于生动了,其实长大以后的孔融也是个大才,最初在东汉是一位大臣,曹操时期也是重要的文官,他的文笔...……更多
此人是三国第一弓箭手,是刘备错失的良驹
...避难,其中就有太史慈。刘备错过北海国(北海的一把手)孔融听说太史慈这个人物,曾数次慰问太史慈的母亲。有次黄巾贼管亥包围了孔融,恰巧太史慈从辽东回来,母亲对其说孔融与你并不相识,三番两次来慰问我,现在危难...……更多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
...上是司马氏集团的工作,而因为魏国尚在,功劳便记在了曹氏名下。司马氏最后彻底打破了三足鼎立的闷葫芦,一统天下,实在是历史的必然。 ……更多
三国豪杰太史慈:英勇的一生和壮志未酬的悲剧
...太史慈。太史慈最初的出场,是在黄巾军管亥攻打北海相孔融时。当时恰好太史慈自辽东回家,其母亲便告知太史慈:你走后这一段,是孔融多方周济,比咱的那些亲友们还强,现在听说他有难了,你应该却报恩。太史慈便单枪...……更多
魏宫风云:虞皇后与京昭王元毓的悲歌
...家对元邪深恶痛绝,但却没有机会利用她,更不能置她于死地。但偏偏潘僧顽固叛逆,高昭就挑衅他,闹事。一方面,他请大臣李平督军攻打袁裕。另一方面,他又诬告彭城王袁协,说他与袁裕合谋支持他的叔叔,帮助叛乱。他...……更多
冀州区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
...”政策、强化实践育人导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日前,冀州区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活动首批组织冀州区第二实验小学的500余名学生...……更多
为何有人认为文丑不如颜良
...柱”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颜良和文丑在平定冀州、攻灭公孙瓒的诸多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汜水关之战中,袁绍颇叹息若颜良文丑一人在此立斩华雄。颜良和文丑的威名响彻宇内,孔融曾以颜良...……更多
孔四岁能让梨,褒十六还条命,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讲述了两位古代名人孔融和褒姒的故事。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一、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小时候...……更多
曹操都杀死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人,于是离他而去。第二位:吕布第三位:陈宫第四位:孔融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融是孔子的后人,有个典故叫孔融让梨,孔融因此妇孺皆知,孔融性格豪爽,好宾客,常说,座上客...……更多
司马懿为什么没有乘机进攻蜀国
...到曹魏旧臣的反杀,死无葬身之地。而且曹魏这时候还是曹氏子孙当皇帝,所以司马懿还是得听皇帝的话,不可以表现的太过分。对于曹叡而言,他知道司马懿如今不敢篡位,就是担心东吴和蜀汉趁机反攻。因为一旦篡位,曹魏...……更多
匡衡、蔡伦、孔融与李绅,历史名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诸如凿壁偷光的匡衡、改进造纸术的蔡伦、让梨于兄长的孔融以及写出传世佳作《悯农》的李绅竟然与小学课本上呈现的形象大相径庭,他们现实之中究竟是怎样的人呢?儿时偷光长大盗地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广为传颂,小匡衡...……更多
曹丕临终前为曹魏留下了两员大将是谁
...后,正式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晋王朝。对于司马氏篡夺曹氏江山来说,司马懿是关键。而司马懿之所以能成功造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魏宗室衰弱,缺乏制衡和压制司马懿的人物,乃至于将曹爽这样能力不足之人都推到了前...……更多
《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与真实历史的差异
...中,又出力非凡,成了曹丕最信任的人。这使司马家族在曹氏政权的地位开始上升,并取得了巩固。这不得不说司马懿的智慧,使其在危险的漩涡中活了下来,并且活的很滋润,两次成为曹氏家族的托孤重臣。诸葛亮对于司马懿...……更多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曹丕:文武双全,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曹丕改革管制,采纳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在经济方面,曹丕继续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稳定社会秩序。曹丕提倡节俭、薄葬,下诏禁止厚葬、淫祀...……更多
三国杀:界孙权突破比较失败,普通武将制衡能摸两倍牌
...这也让其他武将有了体验“制衡”快乐的机会。然后,当孔融拿到【定澜夜明珠】的时候,别人那是“制衡”技能一换一,界孙权也顶多是“制衡”技能一换一后再赠送一张牌。而孔融“制衡”,好家伙!两倍效果。无论“制衡...……更多
...体育局公布了2024年河北省冰雪消费券首批32家定点场馆,冀州滑冰馆榜上有名,成为我市唯一入选场馆。冀州滑冰馆于2020年12月改造建成,是冀州区唯一真冰场馆、河北省大众滑冰等级标准推广基地。该滑冰馆包括300平方米真冰...……更多
...禅位”的时候,所有朝臣都已经是曹家的人了,但是就在曹氏家族内部其实还有着大汉朝最后一个忠臣,而这个人就是曹操的女儿,也是汉献帝的皇后曹节。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的时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三国的权臣蔡邕,是人才,也是个倒霉蛋
我们在看三国志的时候,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出了名的人,在这些亮眼的明珠背后,你有没有看到一个既才华横溢又很倒霉的老哥呢?他叫蔡邕
2024-06-14 19:12:00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曹参是大汉的第二任宰相,紧跟在萧何之后。萧何当宰相的时候,曹参是在齐国辅佐刘肥,当齐国的宰相。到了萧何死亡了,曹参就告诉他的仆人说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吧
2024-06-14 19:27:00
汉武帝培育了大量汗血宝马,为何却被后世人弃用
在《史记》中,对于汗血宝马曾有过记载“大宛多善马,马汗血,”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对于汗血马这种珍贵马种都崇尚的很,甚至当代土库曼斯坦还以此为国礼赠予中国
2024-06-14 19:18:00
关羽斩华雄之前为什么一定要“温酒”呢
三国时期的故事,通过罗贯中先生的文字演绎,让那一个时代的人物情节栩栩如生,无数的英雄形象都能跃然纸上。今天我们来讲讲“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2024-06-14 19:28:00
为何曹丕临死前一天才立曹叡为太子
公元226年6月28日,魏文帝曹丕病笃(病情非常严重),立曹叡为皇太子。结果第二天,6月29日曹丕去世,曹叡登基,是为魏明帝
2024-06-14 19:17:00
谁自称“诸葛亮”,被曾国藩用一对联嘲讽
中国人自古以“谦虚”为美德,即使你功比天高也应该谦逊待人,这样才能赢得好名声,可也有人自命不凡,从小就认为自个是天选之人
2024-06-14 19:09:00
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洛阳李贺故里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拥有丰富文化历史资源的河南,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今年也不例外。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024-06-14 18:33:00
为何说诸葛亮不能算军事奇才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
2024-06-14 19:12:00
诸葛亮为何火烧司马懿时没能算出有雨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诸葛亮不是能掐会算吗?否则,他又怎么能算得出天将降大雾呢?又怎么能算得出即将刮东南风,而给东吴借了三天三夜的大风呢
2024-06-14 19:19:00
韩信能出川,为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却无法出川呢
在古代割据蜀地的政权中,无论是先秦的古蜀国,还是东汉建国时期的公孙述,或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和后蜀,甚至是明朝末年的张献忠
2024-06-14 19:05:00
三国武将层出不穷,谁力气最大
谈及古代气壮如牛的人物,很多人脑海中会一时浮现出关羽百战沙场的场面,倍感震撼。而在三国里,真要给好汉们的力气排名,关羽只能算第四名
2024-06-14 19:33:00
为什么周瑜要十万之箭并且还让诸葛亮准备呢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周瑜和诸葛亮比自己的智谋的时候。那就是草船借箭,在当时的曹操杀死了蔡瑁和张允两个水军提督
2024-06-14 19:29:00
韩信曾留下了哪三大“神器”,却神秘失踪
众所周知,韩信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秦末时期,韩信就参加了反秦斗争,投奔了项羽,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后来韩信被人举荐到了刘邦
2024-06-14 19:31:00
诸葛亮最后一计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至今无人能解
无论陈寿《三国志》中真实的诸葛亮,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夸大的诸葛亮,人们都不能否认诸葛亮的过人智慧。在三国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2024-06-14 19:29:00
“四庭柱”对战“八健将”,哪边更厉害一点呢
演义里有“八健将”的说法,但没有“四庭柱”的说法,“四庭柱”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张国良的《三国志评话》中,他们是指河北的四员骁勇果敢的大将
2024-06-14 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