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天资愚钝的曾国藩,是如何逆袭成“晚清中兴第一名臣”的?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过曾国藩: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天资愚钝,考了6次秀才都不中,躲在家中的小偷都把书给背会了,他却背不了。可就是这样一个比一般人还要普通的人,却被誉为“...……更多
少言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
...只会让人心生厌恶,言辞不当甚至会招致灾祸。晚清重臣曾国藩,就曾因为言语不慎在官场屡遭排挤,还因此差点丢掉性命。初入官场的曾国藩年轻气盛,时常在同僚面前卖弄学问,很快就引起了别人的反感。 太平天国运动时...……更多
资质平平,靠早起成名的是谁
...在于晨,一生之际在于勤”,但做到这个的人少之又少。曾国藩正是对早起的坚持不懈,才让他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偶像。曾国潘,本来是一个资质平平的人,但他从小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也正是曾国潘的早起学习,踏实努力...……更多
晚清绝代双骄分别是谁,为何公开撕逼
曾国藩、左宗棠私交甚笃,曾国藩对左宗棠这个体制外的军政天才有知遇之恩、救命之情。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时,曾国藩和左宗棠却因为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事件在朝廷“撕逼”互殴,笔仗之后二人彻底决裂。01关于洪...……更多
聊聊曾国藩择婿的“五好”标准
曾国藩的五个女儿中,前四个因婚姻失败而命运坎坷。只有小女儿曾继芬,即“满族女儿”,因为曾国藩精心挑选的丈夫,才得以拥有幸福的婚姻。曾国藩对这个“满姑”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她是他晚年的欢喜,也是他妻子...……更多
慈禧打算除掉曾国藩,曾国藩先下手,暗杀了两江总督
作为晚清重臣,曾国藩的人生却并非一帆风顺,他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份家书中曾提到了4次难忘的教训,这些事也足以见得他走的每一步都需要如履薄冰。在他和慈禧之间也同样有着艰难的博弈,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若是...……更多
曾国藩的湘军整编:从失败到成功的转变
昨天我们谈到曾国藩指挥湘军在靖港战役中大败,兵勇望风溃逃,曾国藩又羞又愤,决定跳水自杀,一死了之。幸亏塔齐布率领另一部湘军在湘潭击败太平军,才一改湘军被动窘迫的局面。曾国藩认真总结战斗经验,找出失败...……更多
怎样让决心已定的领导改变主意
曾国藩攻灭太平天国都城后,慈禧给曾氏湘军集团下了两道圣旨,一道加官进爵赏其功,一道严厉申斥罚其过。从这恩威并施的两道圣旨开始,慈禧与曾国藩的庙堂博弈就开始了。慈禧要的是剪翼,只有剪除了曾国藩的湘军羽...……更多
曾国藩是怎样戒色的,确实管用
曾国藩是近代第一完人,被称为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的完人,在曾国藩的一生当中,足见努力二字,他四十岁左右才显达,之前依旧是穷书生,后来经过刻骨努力才成为一代圣贤。曾国藩年轻的时候有一个缺点,这个缺点...……更多
曾国藩有了儿子后,不愿意他们参加科考。为什么会这样呢
1838年,27岁的曾国藩进京参加会试,金榜题名。并以殿试三甲第四十二名的成绩,赐同进士出身,从此步入官场。可以说,曾国藩一生荣辱、半世功名,都与这次会试有关。没有这次会试,曾国藩搞不好就一辈子混迹于湖南乡...……更多
曾国藩生平对道家学说有过深入研习,《淮南子》即是其一
在曾国藩一生的学问研究中,程朱理学始终占据中心地位,是其安身立命、从政治军的思想根本所在,但同时道家思想对曾国藩精神世界的实际作用也十分重要。曾国藩生平对道家学说有过深入研习,《淮南子》即是其一。曾...……更多
曾国藩为了借书,竟然把女儿嫁给对方儿子,造成女儿婚姻不幸
曾国藩是清末名臣,他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虽然曾国藩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可是他对...……更多
...戒色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曾国藩的戒色笨方法。首先,我们要了解早年的曾国藩也是经常出入烟花之地的,但是他为什么想要戒色呢?原来是他的仕途遇到了大问题,40岁的曾国藩仕途遇到了瓶颈。...……更多
曾国藩纵容湘军把南京城抢得精光,清王朝为何忍气吞声
公元1864年7月19日,一声巨响之后,曾国藩的湘军,终于攻破了被太平军占领长达11年之久的“天京”!天京城既破,在前线指挥的曾国荃下令:全军放假三天!曾国荃所说的放假三天,并不是让士兵休整,而是允许他们在城内...……更多
曾国藩为何擅自处死李秀成,让他免了凌迟之苦
...之中少有的能够让人敬佩的人之一,他在兵败被擒之后,曾国藩之所以在先斩后奏地处死李秀成,应当说是曾、李二人之间达成的默契。倘若不是受累于“愚忠”二字,李秀成也未必会成为湘军之俘虏。1864年7月19日,曾国荃这...……更多
曾国藩是怎么自律的呢
...劫色并且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思想以及告诫,这就是曾国藩。曾国藩这个人,相信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他在我们学过的历史书上出现的次数其实也不少,我们对他的功劳事迹也是很了解的。所以,今天,我们不谈曾国藩的功...……更多
他本来有机会当皇帝,却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拒绝了
...怪,他明明可以当上皇帝,可是他却拒绝了,这个人就是曾国藩。曾国藩的拥护者有很多,如果他想要当皇帝,那么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但是曾国藩却坚持不当皇帝,这是为什么呢? 曾国藩很厉害,当时他的手中...……更多
刚让曾国藩当7天巡抚,咸丰为何又收回成命
湘军创立之初,条件十分艰苦。领头的人是曾国藩,他并没有实权,而是以二品侍郎衔受命办团练。虽然有募兵权力,但曾国藩既无地盘,也无财源,军需都要求助于各地督抚。地方诸侯们的官职并不比他小,受太平军影响较...……更多
慈禧的掌权是否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那就是对太平天国运动起到决定性的打压,这种效果在曾国藩身上体现得最为贴切咸丰是个倒霉皇帝,因为他继位后的第二年,太平天国运动就开始壮大,还没亲眼看到太平军的覆灭,又遇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要知道,他31...……更多
儒家思想与曾国藩的忠君之道,为何他拒绝称帝?
提起曾国藩大家并不陌生,今天要讲他有关称帝机会的,那时候他佣兵三十万,其手下并将人心所向,想要拥立他为皇帝,但是被他给拒绝了,这样的机会不止一次。同治三年六月份,曾国藩率大军攻破南京,那时的他拥兵三...……更多
曾国藩竟然也是月光族,而且还到处欠债,你敢相信吗
曾国藩近年来备受推崇,尤其是很多人钦佩他的勤俭节约、自给自足。在晚清复杂的官场环境中,他始终能够保持初心,不被混乱的环境所腐蚀。曾国藩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上始终坚持节俭。即使身居要职,他们也依然像普通人...……更多
曾国藩初入官场,用一首诗引起道光帝的关注获得升迁
曾国藩的这种理念,与他的上级、同事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所有人都不待见他,反而处处打压他。所以曾国藩在三年的翰林职位上,毫无建树。这也让曾国藩明白,要想得到提拔,能够得到朝廷的重视,就只有引起皇帝的注...……更多
曾国藩是清朝中后期重臣,他才能出众,不管是政治还是军事都很有建树。而曾国藩除了做官,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对子女教育,“曾国藩家训”被当成是教育下一代典范。曾国藩教育子女,一般都特别强调这几点。1、注意勤...……更多
晚清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在组建湘军的时候,非常艰难。朝廷不仅没有粮饷支持,就连招兵买马,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可是,性格多疑寡断的咸丰皇帝,在他任命的43名团练大臣中,为何独让曾国藩组建湘军呢?并不是...……更多
李秀成的供词与曾国藩上报的报捷折内容不符,存在欺君之罪
说起来,曾国藩对李秀成是很欣赏的,他与李秀成旗鼓相当,与他整整周旋了六年之久,几乎天天在文件中看到他的名字,听部属们谈论他。天京(南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他貌不惊人,个头中等偏矮,单单瘦瘦,可他身...……更多
曾国藩功高盖主,为何皇权不铲除他
...高盖主,那么结果肯定是不好的。不过这种情况却没有在曾国藩的身上出现,按理来说曾国藩的实力和功劳绝对会让清廷感到难受,那为什么满洲贵族和慈禧没有对他下手呢。其实不是朝廷没想法,而是他们根本不敢动曾国藩,...……更多
...到有点陌生,在他们眼中,似乎有点“另类”。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中的一封信,改变了两个儿子的一生的命运,在历史上传为佳话。至今,《曾国藩家书》在教育子女成才方面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曾国藩...……更多
曾国藩考核人才的独特方法:用符号作标记
“人才靠培养而出,器识靠历练而成”,这句话出自曾国藩,概括了他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独到见解。一人的成才过程是漫长的,曾国藩的方法就是四个:教诲、甄别、保举、超擢,而且还独树一帜创立了“曾氏花名册”,以记...……更多
聊聊曾国藩典衣买书的故事
大清名臣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内的藏书多达30多万卷,是当之无愧的近代私人藏书第一楼。在这30余万卷藏书中,一部叫《二十三史》的书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它是曾国藩进京考试返乡途中典衣买回的。道光十四年(1834年)...……更多
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曾国藩家三代都是农民,在朝中压根就没后台。要说钱更是没有,连他进京考试的路费20吊钱,都是借他舅的。初入官场的楞小伙曾国藩,只用了10年就连升10级,从7品翰林院检讨,做到正二品礼部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板斧程咬金,做了哪两件“愚蠢”事儿
令人震惊!“黑憨直”的程咬金,只因做了两件看似“愚蠢”的事,而得以明哲保身,还惹得秦王李世民和李治两代皇帝,直夸其聪明
2024-06-15 11:00:00
李渊为什么会长相奇特
李渊是中国历史上最憋屈的开国皇帝,尤其是开创了唐朝如此伟大的朝代,但李渊的存在感一直都很低,主要是他的光芒,一半被李世民抹去了
2024-06-15 11:01:00
李世民一箭已经把李建成射杀了,为什么还将他的头颅砍下呢
“斩首示众,方能震慑人心”。正是李建成的首级再加上李渊手敕朝廷命令,才让正在猛烈围攻玄武门的东宫兵马顿时失去了斗志,然后放下了武器就地投降
2024-06-15 11:01:00
隋唐第一猛将李元霸,为何死得那么蹊跷
隋唐时期的历史还是非常有趣的,在隋唐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好汉,谱写出了《隋唐英雄传》的篇章。然而这些好汉当中,小编非常喜欢李元霸这个人物
2024-06-15 11:02:00
为什么隋文帝在死前喊出了那句独孤氏误我呢
前言:自古以来,皇帝身边都是三宫六院、妻妾成群,毕竟身坐皇位,手中掌握着滔天权势,当然是全国各地美女任君挑选,但是皇帝也有害怕老婆的
2024-06-15 11:03:00
战神秦琼在凌烟阁24将中为何成了最后一个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扫灭群雄、一统天下之后,都会大封功臣,以激励臣下效忠国家。西汉有麒麟阁十一功臣,东汉刘秀加封了云台二十八将
2024-06-15 11:03:00
李渊死前告诫李世民哪两人不要杀
隋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朝代,他上承南北朝下承唐朝,每个开国的皇帝都有自己的丰功伟绩,隋朝的灭亡想必不说大家也都知道,而开国的唐朝皇帝更是武艺高强
2024-06-15 11:04:00
为何说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其实功业才干不亚于父祖
有人说唐高宗李治软弱无能、优柔寡断。在某些时间、某些问题上,他确实是表现出优柔寡断。但可能是出于当时的权力结构和政治体制
2024-06-15 11:05:00
隋炀帝深爱她,宇文化及纳她为妃,唐太宗被她迷住,她是谁呢
在古代有不少倾国倾城的女子存在,而这些女子也让不少男人神魂颠倒。自古美女配英雄,所以能够最终得到美女的都不是一般人,要么是出身皇族的帝王
2024-06-15 11:07:00
李世民登基后,尉迟恭、程咬金等武将为何很少出现了
继汉末三国之后,隋末乱世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豪杰、英雄和谋士。再加上民间评书的演绎,《隋唐演义》中的很多好汉,也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喜爱与欢迎
2024-06-15 11:08:00
袁天罡算出武则天称帝,太宗李世民为何不杀她
袁天罡是古今闻名的一大术士,曾经有三人来找他看相,袁天罡分别对这三人作出预言:预测杜淹会因为文采斐然而受到赏识,王珪将会担任五品朝廷要员
2024-06-15 11:09:00
是谁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的爆发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1日),秦王府集团与太子集团之间的矛盾白热化,李世民决定用军事手段解决兄弟之间的矛盾。于是他告诉老皇帝
2024-06-15 11:10:00
丘行恭救过李世民,参加玄武门,为何没上凌烟阁
丘行恭的家族在隋末唐初非常牛,而丘行恭在洛阳救过李世民的命,又参加诛杀太子李建成时的玄武门之变。既然丘行恭是李世民的真正佐命功臣
2024-06-15 11:12:00
李元霸死因水落石出,并非雷劈身亡,是什么
导语: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每逢乱世的时候,总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来结束一个乱世,开创新的时代。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
2024-06-15 11:13:00
隋炀帝杨广为啥会死在江都
人们都说宇文化及杀死了杨广,实则不然。因为,杀死隋炀帝杨广的另有其人。隋炀帝杨广此事发生于公元618年,此时天下已然混乱不堪
2024-06-15 1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