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甲辰龙年春节将至,2月3日,新华社“文物寻龙”专题以《山西晋祠圣母殿千年木雕盘龙》为题,通过视频形式,在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寻龙”,一睹1000年前木雕盘龙的风采,为新的一年许下美好的愿望。报道介绍,在山西...……更多
...”栏目“锦绣中国年”专题以《山西太原:龙年到游千年晋祠感受历史文化魅力》为题,连线晋祠正月初一现场,呈现春节假期多种特色文化活动。报道称,山西太原的晋祠,文化遗存丰富,类型多样的各式古建筑以及上千年的...……更多
...原10月20日,“宋韵匠心—宋代文物展”在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开幕。人民网、新华网客户端等央媒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本次展览是太原与福州、南平三市文博单位之间的首度合作。八闽大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孕育了福...……更多
2月23日,新华社以《山西太原:晋祠桂花元宵里的老味道》为题,以视频形式报道太原省级非遗“晋祠桂花元宵”的历史及制作流程。报道称,元宵节临近,山西太原晋祠桂花元宵又迎来了热销期。晋祠桂花元宵起源于汉代,...……更多
路,在帕米尔高原延伸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25日电(记者胡虎虎)36公里山路、600多个弯道、年通车量45万辆次,祖国西陲帕米尔高原上的“网红公路”盘龙古道顺着山势延伸,与县道、国道相连,串起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采风地、班迪尔蓝湖等...……更多
中国故事|美国人林登:从老外到老乡
...中国,寻找新的开始。云南大理喜洲镇,近处为喜林苑。新华社记者曹梦瑶摄 “中国就是我的职业”“我的人生就是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林登真挚地说,中国是他的另一个故乡,同时也是他的“职业”。2004年,林登带着妻...……更多
...22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晋心远扬”——晋祠文化遗产传承及旅游体验综合项目,从进入终评的全国30强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是山西省唯一进入终评环节且成功入选的案例。晋祠...……更多
新闻多一点|在常德河街,感受非遗魅力
...恒近日,潘能辉和妻子胡美华在湖南常德河街展示木雕。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常德河街上安乡县木雕传承人潘能辉计划用10年时间将沈从文笔下的《湘行散记》还原到一根长达10米的巨型红椿阴沉木上这是一幅湘西北的民俗图...……更多
央媒看太原“宋韵匠心——宋代文物展”10月20日在晋祠博物馆开幕。中新社以《诠释宋韵之美晋闽200余件(组)展品亮相晋祠博物馆》为题,报道来自晋闽两地的200余件(组)展品向民众诠释宋韵之美。美国侨报网、《印度尼西亚商...……更多
中方在纽约接收美方返还的38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
...方17日在纽约接收美方返还的38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新华社记者 李睿 摄pagebreak4月17日,在美国纽约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工作人员点交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中方17日在纽约接收美方返还的38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新华社记...……更多
云端迎新春 “晋”彩过大年
...厅发布的‘龙行太原·三晋寻龙游’很感兴趣,我计划去晋祠圣母殿看看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去晋城掌村玉皇庙寻找龙王殿的清代壁画、最后到大同朱贵王府看看栩栩如生的九龙照壁。体验一个地道的山西年!”中共太原市委...……更多
...船工们背勒纤绳,脚踏乱石,步调一致,坚毅向前……·新华社记者 朱基钗 施雨岑·(新华社长沙3月23日电) ……更多
“亦儒,亦商,亦庙堂”晋祠博物馆藏山西书画名家作品展,10月27日在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园林中心赵梅生美术馆开展。30件(组)山西籍书画名家作品,展现我省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脉络,阐释书画背后隐藏的社会经济文...……更多
新华社权威快报|流失海外40年文物回家过年!
...局将适时组织开展相关文物的保护、研究、宣传和展示。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更多
埃及希腊罗马博物馆翻修后重新开放
...,展示了众多希腊罗马时期在亚历山大留下的珍贵文物。新华社发(艾哈迈德·戈马摄)pagebreak这是10月12日在埃及亚历山大拍摄的希腊罗马博物馆。10月11日,位于埃及北部沿海城市亚历山大的希腊罗马博物馆经过多年修复后重...……更多
探秘穿洞古人类活动遗址
...1月24日拍摄的贵州普定穿洞遗址北洞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考古研究结果,专家历时2年,在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的穿洞遗址...……更多
...三晋寻龙游”线路:黄河龙门—壶口瀑布—晋国博物馆—晋祠天龙山—山西博物院—大同九龙壁沿黄河逆流而上,开启山西寻龙之旅,黄河像一条腾飞巨龙,穿行在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黄河合唱,晋国博物馆,最早中国,龙...……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东京12月1日电 通讯:“我的心留在了四川”——大熊猫“香香”日本亲友团回忆赴中国探亲之旅新华社记者姜俏梅由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和四川航空共同组织的首个“你好中国·...……更多
新疆首家长城文化博物馆开馆
...山海关到西域地区不同长城景观,感受万里长城的魅力。新华社记者赵戈摄pagebreak12月29日,在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里,游客参观有关长城的文物。当日,坐落于新疆尉犁县的全疆首家长城文化博物馆——丝绸之路·长城文...……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城篇|“抗战长城”古北口
...来,屹立不倒的古长城仍守护着古镇,见证着它的振兴。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这是古北口长城司马台段(无人机照片,11月15日摄)。古北口长城坐落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含明长城和北齐长城。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明长城遗...……更多
汉代厕所长啥样?这件珍贵文物告诉你
...,为你讲述东汉时期的“厕所革命”。 记者:孙正好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来源:新华社) ……更多
11月30日,新华社以《文物创新守护:古建修复开启“中西医结合”》为题,报道古建专家加大对太原崇善寺大悲殿的研究修缮力度。报道称,山西太原市内的国保崇善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明代朱元璋第三子晋恭王为...……更多
陈卉丽:爱上“文物医生”,成为“文物医生”
本文转自:新华社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刘雅萱)“很多人对我们的职业不太了解,实际上我们就是‘文物医生’,面对一个不会说话的‘病人’,要靠我们对文物的认知,靠我们的技术和技能去跟它交朋友,了解它的病...……更多
央媒看太原10月4日,新华社以“山西太原:文博场馆过佳节”为题,报道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晋商博物院人气火爆。报道介绍,中秋、国庆假期,山西太原晋商博物院游人如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文博魅力中欢度佳节。晋商...……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开罗11月27日电专访:希望到2028年每年接待300万中国游客——访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长艾哈迈德·伊萨新华社记者姚兵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长艾哈迈德·伊萨日前在埃及新行政首都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上海11月23日电 题:文物保护利用,为美好生活赋能添彩新华社记者杨湛菲、施雨岑沿杨浦滨江栈桥散步,耳畔吹来的徐徐江风,也拂过紧邻桥侧的百年水厂;登上层叠错落的“空中花园”绿之丘,一...……更多
埃及明亚省考古发现距今约3400年墓地
...0月15日在埃及明亚省考古现场拍摄的彩绘棺椁上的图案。新华社发(艾哈迈德·戈马摄)新华社开罗10月15日电(记者姚兵)埃及旅游和文物部15日宣布,埃及考古学家在明亚省发现一座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墓地。埃及最高文物委员...……更多
...馆王文君通过傅山《霜红龛集》,讲述傅山的家学传承。晋祠博物馆张楠阐述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其与晋祠的渊源深厚。晋商博物院白芸讲述了晋商开创出“万里茶道”的故事,国师纪念馆宁舒畅讲述...……更多
常年透明省份,今年彻底火出圈了
...这样的旅程注定不会乏味,因为除了名声在外的悬空寺、晋祠、应县木塔等知名古建筑,藏在一村一寨中的一亭一阁、一廊一柱俯拾皆是,共同筑就“地上文物看山西”的美称。悬空寺。(图/unsplash)4年前,山西倾全省之力办...……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拉萨10月10日电(记者春拉)记者从9日召开的西藏自治区文物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三五”时期,国家累计投入21.68亿元资金,重点从西藏文物保护、文物安全、考古和历史研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博...……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慈禧的墓地为什么寸草不生?清朝大臣:慈禧太后交代的
慈禧太后,说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的小伙伴很痛恨,清朝的覆灭和她都很大的关系,慈禧太后一生都是贪图享乐,贪恋权利
2025-02-03 22:40:00
四川挖出张飞墓,其中的遗物揭开了他真实的一面:书画双绝的儒将
三国时期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这是一个才子辈出、英雄争霸的时代。群雄逐鹿,战火纷飞,既有战乱,也有传奇。这个时代处于封建社会
2025-02-03 22:58:00
朱元璋农家避雨,问主人姓名,农夫回答后立即被赐封“牧马千户”
朱元璋的这个故事,将会告诉大家,在古代,取一个好的名字,是多么的重要。一个好的名字既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荣华,也可以让一个大才子
2025-02-03 23:13:00
慈禧喜欢的高跟鞋,至今任然很流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人!作为统治大清朝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这个晚晴最有权势的女人也不能例外。慈禧蜡像1903年初
2025-02-03 23:41:00
此人身高不足1米6,是黑帮老大,4个貌美女儿却无人敢娶
大家好,我是欣欣。黑帮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都不是一个好的概念,但在黑帮这个混乱的领域里,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人,往往也拥有非凡的能力
2025-02-03 22:25:00
望夷宫之变,宦官赵高杀害秦二世
公元前207年的一天,赵高的女婿阎乐带着一千多名士卒来到了望夷宫的宫门前,他受赵高指使,想要杀进望夷宫去,除掉秦二世胡亥
2025-02-03 22:20:00
为什么说秦国的崛起始于秦襄公?看看他是如何借势而起的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周幽王继位,幽王立妃子申后为王后,申后所生之子宜臼为太子。周幽王继位后贪婪腐败,不问政事,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
2025-02-03 15:43:00
参观福建省历史纪念馆
今天,烈日炎炎,天气巨热无比,最高温41度,车上的空调效果已经不明显,大地反射上来的热气让人眼睛不敢睁太开,我喝了瓶红牛醒醒脑
2025-02-03 15:45:00
如今5000元,放在80年代等于多少钱?答案有些出其不意
而现在,生活的成本变高了,几乎在外面吃一顿快餐,至少都在10元以上,此外生活处处是开销,从肉价到房价都昂贵,使得那个年代的老人
2025-02-03 15:48:00
东莞男子继承姨妈英国遗产,内藏十万件圆明园文物,全部捐给国家
圆明园乃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宝库,里面容纳千万文物,个个价值连城。如果不是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圆明园也不至沦落至此,不免让人惋惜
2025-02-03 15:54:00
600年前,这一批美丽的外国女人纷纷嫁入中国,都说:太荣幸
中国与朝鲜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从古至今都是十分的友好,而我国也在许多方面都在全力支持着朝鲜国。古代时期,朝鲜曾有一位名叫“李成桂”的人
2025-02-03 16:04:00
古人真的天一黑就睡觉吗?那你就想错了,古人比我们想象中更会玩
科技的发展给了人们生活无尽的便利,不说几十年前,哪怕就放在10年前,恐怕人们都不敢相信我们手里的手机,能够拥有这么多的功能
2025-02-03 16:10:00
奴婢出身,后被乾隆封为皇贵妃,去世后却被诛灭九族!
小编有话说:感谢你对文章的关注,希望你能畅所欲言,留下你的宝贵意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聚焦于乾隆时期的一位特殊女性,她经历了从奴婢到皇贵妃的不平凡命运
2025-02-03 16:23:00
严格戒律的尼姑庵:每天睡4小时,只吃1顿饭,一生不碰钱财
《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不断繁荣昌盛,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也变得蒸蒸日上起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25-02-03 16:27:00
五胡乱华始作俑者刘渊,其实是个“胡人面孔华夏心”
刘渊(?-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
2025-02-03 1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