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央媒看太原|新华社报道古建专家科学修缮崇善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03 07:09:00 来源:太原日报

11月30日,新华社以《文物创新守护:古建修复开启“中西医结合”》为题,报道古建专家加大对太原崇善寺大悲殿的研究修缮力度。

报道称,山西太原市内的国保崇善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明代朱元璋第三子晋恭王为母亲祈福而建造的一座皇家寺院,里面保存着同时期三尊高大的彩塑。由于年久失修,又受“水患”影响,大悲殿出现病害。

“2006年入行以来,我一直在和古建筑修缮打交道,但我们正在修缮的这个项目可不一般,除了传统修缮施工团队外,还有一支研究力量。”49岁的路易是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与古建筑修缮打了17年交道。随着时代发展,他见证了更多科技手段在古建筑修缮中的应用,这既挖掘了文物价值,又为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报道介绍,当前,路易和他的同事正加大对山西省太原市崇善寺大悲殿的研究修缮力度。文保人员利用三维扫描、无损探伤、环境监测等技术手段,了解到大悲殿所在区域地下水位较高,约为2.4米;柱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量为23.5厘米;建筑整体向南歪闪约20厘米。此外,为保护大悲殿内三尊高大的彩塑,他们开创性地在古建筑内搭设“方舱”,既保护了彩塑,又为它们的修缮和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操作平台。

科技加持,也为老工匠们传统修缮提供了数据参考。崇善寺修缮项目负责人曲有堂说,柱子下边有些腐朽,采取“截肢”的方法,按照原先的卯鞘修复,并修了通风口,这样就不会返潮了。专业人士认为,科技赋能使文物修缮从原来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转化为全面体检、数据支撑的科学保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3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文化底蕴。“跟着悟空游古建”线路:晋祠—纯阳宫—崇善寺—永祚寺晋祠,原名晋王祠,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而建。晋祠独特的祠庙园林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别具一格,是宗祠
2025-04-22 23:00:00
...一条来自‘中国之城’的语音留言,请查收。”4月1日,新华社“中国之城·倾听一座城”专栏以《太原:“晋”在眼前》为题,以“音频+图文”形式,“倾听”太原这座延绵千年的古城,在汾
2025-04-03 07:01:00
...中段步入狄梁公街,抬眼可见红墙黛瓦,这便是千年古刹崇善寺。虽然历经岁月的兴衰,可大悲殿雄伟的身姿仍傲然屹立在府城的闾巷中,古唐匠人的风骨与雕梁画栋的风韵始终不减当年。于五一路
2024-09-19 07:50: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新华社刊发题为《山西太原:乡村老院子焕发新生》的文章,介绍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借非遗力量焕发新生。“三年前我刚来这里时,周围还是荒芜一片,没
2023-11-09 07:00:00
“文博热”展现三晋文化魅力
...小朋友们在山西自然博物馆电子屏前参与互动小游戏。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下列哪个称呼是太原城的古称?”“记载了西周誓仪过程的青铜器是哪件?”“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青铜器的
2024-06-25 04:17:00
...喜地发现,太原这座城市,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晋祠、崇善寺、唱经楼、督军府……一场展览、一尊塑像、一砖一瓦,见证着古老文明的传承与赓续。去年,太原晋祠天龙山景区,荣膺国家5A级
2025-01-31 19:45:00
...迹。晋祠、永祚寺、蒙山大佛、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崇善寺、纯阳宫等国宝级历史文化景点,承载着太原的历史记忆。在数字赋能文旅发展的趋势下,太原市底蕴厚重的人文景区受到更多游客关
2025-09-17 07:42:00
央媒看太原手机是农具,直播是农活儿。8月24日,新华社“新华视频”以《海归“新农人”玩转“鱼菜共生”助力乡村振兴》为题,通过“95后”“新农人”程玉姣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展示晋源区
2023-08-27 07:33:00
“白发姑苏”传承焕新——2500年古城的人文经济嬗变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南京5月29日电 题:“白发姑苏”传承焕新——2500年古城的人文经济嬗变新华社记者杨绍功、朱筱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作为全国唯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2023-05-29 16:4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