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双争”光荣榜|张永梅:三十余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婆婆
张永梅,女,1970年3月出生,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义合美新城居民。她因冻伤双手成了一名残疾人,通过锻炼掌握了做饭、写字甚至做针线活等技能。公公去世后她把婆婆接到自己家,30余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婆婆的衣物被...……更多
“双争”光荣榜|王树苓:好儿媳20余年悉心照顾患病公婆
王树苓,女,1970年8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岔河镇大荣各庄村村民。25年前,王树苓的婆婆被诊断出淋巴癌,随后5年时间做了7次大手术,术后王树苓每天在病床前陪伴。公公又做了肾脏切除手术,丈夫依靠在外...……更多
“双争”光荣榜|段昕:身残志坚 妙手仁心
段昕,男,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张家口市张北县中医院主任医师。因幼时的一场大病,他落下终身残疾,但他从未放弃,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参加工作近20年来,他坚持“病人为亲、医院为家、事业为伴”的理念,凭借精湛...……更多
“双争”光荣榜|马东春:义务守护烈士墓10余年
马东春,男,194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梨园屯镇东赵村村民。“战士们为国捐躯,一定要把烈士墓维护好、管理好。”这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父亲给马东春留下的嘱托。马东春退休后全心投入到修缮陵园中...……更多
“双争”光荣榜|张林杰:30余年服务基层司法一线
张林杰,男,197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安新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白洋淀人民法庭庭长。30余年,他奋斗在基层司法服务第一线,创新探索白洋淀阳光高效便民司法服务机制。白洋淀人民法庭被选为最高人民法院...……更多
“双争”光荣榜|袁利民:热心公益 为他人续写生命
袁利民,男,197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国网临漳县供电公司职工。参加工作二十余年来,不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敬业奉献,哪里需要就冲锋到哪里。他既热爱本职工作又热心社会公益。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加入了...……更多
“双争”光荣榜|崔敏:扛起孝老爱亲重担的“河北好人”
崔敏,女,1978年5月出生,盐山县圣佛镇杨甫寨村村民。2014年,崔敏的婆婆突发脑溢血,公公身体也不好。丈夫在外打工,她独自承担起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两位老人去世后,她又将年迈的奶奶和瘫痪在床的伯父接到一起生...……更多
“双争”光荣榜|刘荣荣:积极传递正能量 笔耕不辍守初心
刘荣荣,女,1984年9月出生,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河北日报社)时政新闻部副主任。作为一名80后党报记者,从业10余年来,她采写稿件千余篇,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她勇挑重担,多次承担全国及省两会等重大报道任务;她...……更多
“双争”光荣榜|鲁金玲:柔肩撑起八口之家 谱写孝老爱亲之歌
鲁金玲,女,1969年2月出生,河北遵化市西三里镇肖庄子村村民。鲁金玲一家四代八口生活在一起。年逾八旬的公公为肢体三级残疾,婆婆已成植物人。丈夫因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儿子儿媳主外,鲁金玲在家就承担起照顾一...……更多
张家口市张北县馒头营乡:热热闹闹迎新春,土味“村晚”来助阵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麻晓董)近日,张北县馒头营乡大梁庄义合德村沉浸在迎新春的喜悦中,在新建成的米兰花客栈里张北华润希望乡村项目组工作人员已经搭起的“村晚”舞台,等待活动开始的村民已经熙熙攘攘汇聚在了...……更多
“双争”光荣榜|刘瑞霞:用爱与坚持守护瘫痪丈夫和患病公婆
刘瑞霞,女,1964年12月出生,唐山市玉田县杨家板桥镇张三铺村村民。2006年丈夫因为车祸造成重度残疾,婆婆患有重度糖尿病,公公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她多年如一日,守护重伤丈夫、孝敬生病公婆,对待邻里谦让友善。她用...……更多
“双争”光荣榜|王桂敏:长期照顾患病公婆 用孝心温暖一个家
王桂敏,女,1966年8月出生,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兴煤社区居民。公婆先后患有重病,王桂敏承担起了伺候两位老人的重担。精心照顾7年后,婆婆去世。后公公病情严重,成为植物人,距今已有15年。在此期间,她没有睡过一个...……更多
“双争”光荣榜|向永刚:发展藜麦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向永刚,男,1981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张家口市沽源县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返乡创业10余年间,他将稀有的藜麦在沽源县试种成功,打造了小有名气的“谷麦郎”品牌,带动了1000余名青年返乡创业。他与农户签订定...……更多
“双争”光荣榜|魏赛丽:扎根一线倾心研发“中国药”
魏赛丽,女,40岁,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原料药所所长。在10余年的科研工作中,她瞄准化学创新药物研制与开发前沿,解决了一系列技术上的“卡脖子”难题,先后参加省、市药品临床试验...……更多
“双争”光荣榜|高洪波:致力设施蔬菜培育 破解产业关键技术30余项
高洪波,女,1976年3月出生,河北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教授。她致力设施蔬菜培育20余年,创立设施蔬菜与无土栽培团队,破解产业关键技术30余项,打造了20多个典型示范基地,每年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更多
“双争”光荣榜|崔建松:连续十多年开展爱老敬老服务
崔建松,男,1969年1月出生,沧州市新华区东环街道居民。他发起成立沧州市义务工作者协会,把每周日确定为“敬老活动日”,常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活动。十余年间,崔建松和义工协会的成员们,累计开展义务活...……更多
“双争”光荣榜|孙俊彩:扎根基层20余年的乡村女医生
孙俊彩,女,1974年11月出生,平乡县常河镇管理区常庄村乡村医生。大学毕业后,她放弃去大医院的机会,在常庄村卫生室工作至今。她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让群众花小钱就能放心就医。她刻苦钻研业务,主动出资6万余...……更多
河北张北:阡陌纵横 “丰”景如画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航拍张北县草原天路沿线燕麦丰收美景。吴孟忱摄叠翠流金,秋高气爽,坝上丰收正当时。近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草原天路沿线,连绵的山峦绿意未褪,金黄的麦田却已吹响丰收的号角,阡...……更多
“双争”光荣榜|王玉红:悉心照顾患病公婆十余年
王玉红,女,1980年4月出生,承德市双桥区上营房居民。公婆身患重病,她十多年悉心照顾,毫无怨言,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支撑着这个家庭。公婆去世后,她用自己多年照顾老人的经验积极参加社区公益事业,逢年过...……更多
“双争”光荣榜|李海群:奉献在调解工作一线三十余年
李海群,男,196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魏县边马乡司法所所长。三十多年来,他始终奋斗在调解工作一线,把乡亲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成功调解了大量家庭纠纷和社会矛盾,帮助多个失足青年走上了正道。获评“全国模范司法...……更多
“双争”光荣榜|荆国舫:20余年义务宣讲 传递党的好声音
荆国舫,男,1946年出生,中共党员,秦皇岛市海港区草根宣讲团团长。他从教师岗位退休后,走上了为党发声、为群众宣讲的讲台,总结了“三学三讲三有三掌握”的宣讲理论体系。作为一名草根宣讲员,他把收集来的民情民...……更多
重阳节策划丨慢下时光 陪你到老
...琴是滑县锦和街道大景庄村村民,2022年度河南省“乡村光荣榜”里的“好媳妇”。翟玉琴介绍,她的婆婆不识字,对于每天要吃的各种药,分不清时难免发脾气,翟玉琴总是不厌其烦地把药一次次分好,耐心讲解,婆婆慢慢树...……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以“理论+故事”的形式,开展了故事分享型理论宣讲活动,助力文明实践新风尚。“作为‘中国马铃薯原原种之乡’和‘中国北方马铃薯之乡’,张北县马铃薯产业的...……更多
河北张北:小土豆变身“金豆豆”
7月17日,张北县慧心农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进行马铃薯种苗培育工作。河北省张北县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科技支撑形成从组培快繁、网棚栽培到原种繁育的种薯生产体系让小土豆变成“金豆豆”助力农民增收7月17...……更多
...动接地气、顺民意,深入人心。连日来,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加快理论宣讲创新步伐,发挥榜样力量,做好结合文章,积极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互动性强的宣讲活动,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做好榜样...……更多
第四届全国蔬菜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现场观摩会在张北县召开
...产农机农艺融合现场观摩与交流研讨会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企业代表共300余人汇聚于此,围绕张北坝上高原冷凉露地和设施叶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现场观摩与专题研...……更多
...,留得住绿水青山。”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驻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黄滔说。近日,在德胜村,一个农家小院,一张家用饭桌,几张板凳马扎,便搭建起了张北驻村工作队的理论宣讲课堂。村民围一围...……更多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师生走进张北开展大学生理论宣讲活动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宣讲团参观张北县元中都博物馆。陶琳摄近日,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宣讲团走进张家口市张北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大学生理论宣讲活动。本次宣讲团成员由学院青年教师及研习社学生共同组成。...……更多
...、种植区域广等突出特征……”近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大河镇面草沟村村民活动中心,县农技知识理论宣讲小分队队员张鹏宇正在为群众上一堂农业种植技术科普课。时下,春回大地,备播正忙。张北县因时制宜、因地...……更多
...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宣传,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组织开展了以“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的系列宣讲活动。张北县“走基层”宣讲团成员依托《2023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展开宣讲。同时,各乡镇...……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菲仕兰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携手多方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文|杨泽世日前,由荷兰皇家菲仕兰与中国绿化基金联合主办的“万物共生,和美永续”菲仕兰朱鹮栖息地捐赠暨保护地球免疫力联盟成立仪式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
2025-05-19 16:40:00
中国农业银行跨两千公里开辟绿色通道 解重病老人燃眉之急
鲁网5月19日讯近日,中国农业银行上演了一场跨越两千公里的暖心服务接力,用高效专业的金融服务为危重患者托起生命希望。5月13日下午
2025-05-19 16:41:00
5月12日,市民反映,2018年在西安市高陵区蓝湖九郡楼盘购买了商铺,购房合同上写着44.43平方米,去年年底拿到购房发票
2025-05-19 16:44:00
极目新闻记者 唐佳燕5月17日19时,云南蓝天救援队总队长孙振海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年仅54岁。5月19日早7时许,蓝天救援队各地的队友组成车队
2025-05-19 18:47:00
欧洲经济研究院约2200名院士 近9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欧洲经济研究院(欧洲经济研究所),EuropeanEconomicResearchInstitute,简称(EERI)
2025-05-19 14:50:00
荧光黄照亮回家路,高唐交警暖心救助迷路老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通讯员 姜洪涛2025年5月12日晚7时许,高唐交警大队姜店中队民警徐五荣带领辅警王振太、孙兆国在国道105线开展夜间巡逻勤务
2025-05-19 18:28:00
深水区上演教科书式救援,聊城这名退役军人勇救7岁溺水男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国晓宁近日,聊城市茌平区展览馆工作人员王震在聊城度假区朱老庄镇盛景温泉游玩时,成功救助一名溺水儿童
2025-05-19 18:28:00
让历史在童声中苏醒:第八届“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点亮睢宁文化之光
当铜牛灯的云纹遇上少年清亮的嗓音,当东汉月宫图汉画像石的拓印肌理触碰孩童稚嫩的指尖,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在江苏省睢宁县融媒体演播大厅悄然上演
2025-05-19 18:27:00
编者按: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希望广大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2025-05-19 15:53:00
天工开物·AI创意微视频|宋应星“穿越”天开园
300多年前,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将中国农业、手工业、制造业几千年来的实践技巧和毕生心血整理,写出《天工开物》这一凝聚着中国古代科技与工艺文明的“宝典”
2025-05-19 15:53:00
他把文物“绣”活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新元,绣针为笔,丝线作魂,他让博物馆的冰冷青铜,变成触手可温的文化记忆;让漂泊海外的珍宝,在织物上得以重生。让文
2025-05-19 15:54:00
鲁网5月19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李宁)为规范淄博市网络交易经营行为,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05-19 16:08:00
50多对人马组合参赛 世纪万马马术障碍赛北京开赛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5月18日,“驭见未来·感恩同行”世纪万马马术障碍赛在北京世纪万马马术俱乐部开赛,赛事吸引来自全国多家马术俱乐部50多对人马组合报名参赛
2025-05-19 16:11:00
这部经典老剧,为啥令人怀念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上官云)很多老剧,凭着片头曲熟悉的旋律,就能带来一波“回忆杀”。《家有儿女》便是如此。从开播后引发观众追剧
2025-05-19 16:11:00
首次应用鸿蒙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今天下午(5月19日)在成都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领域实现重要突破。(总台央视记者 孙蓟潍 陈凯)【编辑:刘湃】
2025-05-19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