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NASA首次在月背拍到嫦娥六号着陆点,中美航天互动引热议
...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C)首次在月球背面拍摄到中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的着陆点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官方微博账号作出回应有趣互动引起热议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背“挖土”今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从中国海南发射升空着...……更多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5月3日,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始了长达53天的月球之旅。5月10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嫦娥六号任务巴基斯坦立方星拍摄的首批影像。作为探月工程四期的一次重要任务,嫦娥六号将执行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更多
中国网6月4日讯 针对嫦娥六号2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3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了解和探索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和平利用外空将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期待嫦娥六号带着“蟾宫宝藏”平安回家。当日...……更多
嫦娥六号到月球,为何没消息了?背面采样是真难,需等待一个时机
嫦娥六号进入环月轨道之后,除了巴基斯坦的立方星释放,拍了一组照片之外,为何没有消息了?的确,这让很多人比较意外,这是在干什么?其实嫦娥六号在等待一个“时机”,这个时机也是我国执行嫦娥六号采样任务的关...……更多
我国嫦娥六号发射前测试,即将开创人类探月新纪元,美国都急了!
嫦娥六号是我国探月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而且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航天器,其设计用于执行高风险的月球背面采样任务。春节期间,央视对嫦娥六号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报道,目前正在开展发射前的各项测试和准备工作。这一...……更多
没有去找美国阿波罗飞船,中国嫦娥六号为何选择了个偏僻小山
为什么嫦娥六号不去美国阿波罗系列登陆的地区。还可以去看看阿波罗系列飞船遗留下来的残骸,而是选择降落在一座偏僻小山挖土?嫦娥六号降落在了月球背面的阿波罗环形山内,尽管名字叫阿波罗,但却并非是阿波罗飞船...……更多
九天揽月银河阔——文昌发射场测发团队执行嫦娥六号任务侧记
...八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场点火起飞,连接起古今梦想,将嫦娥六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月球探索之旅。转运途中,航天工作者陪伴而行。此次任务是探月工程四期的“国字号”任务,也是2024年度最具代表性的航天发射任...……更多
又被打脸?嫦娥六号拍到月球上繁星满天,打脸美国登月无星星!
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这一消息在近期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关注。随着东方大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东方大国的探月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国家赢得了无数的荣耀和自豪。而这一次嫦娥六号成功拍摄到月球背...……更多
嫦娥六号携带的月背土壤将成为焦点
若要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工出细活”用在嫦娥六号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嫦娥六号作为全球首个执行月背任务,并携带月壤返回地球,目前正有条不紊的返回地球,是人类探测月背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那么,嫦娥六...……更多
嫦娥六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丁薛祥在北京观看着陆回收情况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更多
《奔月》:跟着嫦娥学知识,一本书了解中国探月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于6月2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执行采样任务。自2004年我国正式开始登月之旅起,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到今年我国探月...……更多
五月初择机发射!它这次“出差”要去月球背面
今天(4月27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六号探测器和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器箭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5月初择机发射。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在经过了三公里,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之后,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更多
(特写)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守护“嫦娥”回家
...中新网乌兰察布6月26日电 题: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守护“嫦娥”回家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回来了,回来了……”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这标志着探月工...……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武汉6月8日电 题:嫦娥六号在月背展示的国旗是用岩石“绣”出来的?新华社记者侯文坤、宋晨在表取采样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闪耀鲜艳的“中国红”。月面...……更多
...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中国国家航天局刚刚宣布,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毛宁:今年是中国实施探月工程20周...……更多
这些硬核技术护送嫦娥六号安全回家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按计划,回收后的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处理工作后,将空...……更多
...夏威夷大学等科研人员合作,首次由实验室磁学测试得到嫦娥五号月壤的成熟度指标,发现嫦娥五号月壤是迄今为止采集的最不成熟的月壤之一。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carus》。月壤成熟度是衡量月球表层物质空...……更多
...处主任来到在该局工作的优秀民警尧文升、尧文军母亲潘嫦娥经营的小商铺,向老人拜个晚年。在走访时,潘嫦娥讲述含辛茹苦培养两个儿子走进警营的全过程。潘嫦娥今年66岁,作为两个从警儿子的母亲,她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更多
计划 2028 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已收到 30 余份国际合作申请
...第 74 届国际宇航大会(IAC)期间,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公告,向国际社会提供约 200kg 的载荷搭载空间。现在已经半年多时间过去了,新华社报道称,“嫦娥八号”目前已经收到了 30 余份合作申请。IT之...……更多
填补月背研究历史空白!嫦娥六号挖回的月背土壤成分官方揭秘
...所杨孟飞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首篇研究论文,阐述了返回样品的物理、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论文中指出了嫦娥六号返回样品具有较低密度,表明其结构较为松散,孔隙率较高。颗...……更多
嫦娥六号发射计划确定!NASA突然宣布:载人登月再次推迟!
...2004年1月,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正式启动,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随着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成功,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等国家也纷纷宣布了新的月球探测计划,但在这份名单中,真正取得了突破性进...……更多
...分离、挑战21秒对接,轨道器成功完成“空中接力”——嫦娥六号“地月巴士”护送月壤回地球昨天14时4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于15时24分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更多
嫦娥六号着陆区的地下,隐藏着一个巨大金属物,重达2180万亿吨
...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在这一年的1月3日,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随后释放出“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实现了人类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直到现在,“玉兔二号”仍然在正常...……更多
嫦娥奔月:从神话到历史的解读
...牌做游戏等,听听老人讲故事,其乐无穷。这其中,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很多人意识中,嫦娥奔月就是个故事,前人编出来以娱乐众人而已,没啥好说的。答案并非如此。神话由人“创造”,既有源头,也有意义,哪怕只是...……更多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早在2018到2023年的一系列讨论中,嫦娥六号预选着陆区就暂定为南极-艾特肯盆地,并进一步细化为阿波罗盆地的南部边缘。阿波罗盆地就位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的东北部,是一个多环撞击盆地,直径约500k...……更多
嫦娥六号月背土壤样品首次亮相国内:重约75毫克 价值不可估量
11月11日上午,第十五届珠海航展现场,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月壤样品亮相!这是嫦娥六号月背月壤样品首次亮相中国航展,也是首度在国内公开亮相!此前10月14日至18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IAC...……更多
...五所研制的射频芯片等助力深空信号“放大镜”,保驾“嫦娥”奔月路本报讯(记者 傅子悦 通讯员 窦秀文)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更多
来自嫦娥六号的月球包裹快到了!运输进度超70%
来源:极目新闻6月21日上午9时许,“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官方微博发文称,【您有一条新的物流通知】来自月球的神秘包裹正在运输中,当前运输进度70%+。(图源: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官微)这意味着,上周完成月球背面采...……更多
跟中国走没错,法国又将创历史:嫦娥六号登月后,天文卫星也来了
嫦娥六号任务之下,中国也是带上了四国在月球背面执行“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任务,也是创造了这4国的历史。而在法国、瑞典、意大利和巴基斯坦这4国之中,法国可以说是备受关注的,因为这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更多
嫦娥六号将入200km×200km轨道!准备着陆采样
嫦娥六号到哪儿了?不少人应该都非常关心吧,毕竟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当然,也是世界航天任务之中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因为人类进行了10次月球采样,都是在月球正面进行的,所以,月球背面采样具有历史意义。...……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岑)“嘉庚创新实验室在全球率先提出的非接触式加氢概念,今年底有望在厦门海沧首次实现产业化。”昨日
2025-02-19 07:59:00
排期满满 厦门会展活力迸发
2024厦门工博会上,各色高科技产品引人注目。(资料图/记者 卢剑豪 摄)2025年一系列会展活动将在我市陆续拉开帷幕
2025-02-19 07:59:00
2月16日,深圳宣布,全市政务系统全面启用DeepSeek大模型。2月17日,宣布首批70名政务AI“新员工”已经正式上岗
2025-02-19 08:00:00
当看到人形机器人在花团锦簇的春晚舞台上扭秧歌时,我忍不住幻想,如果有一天机器真的凌驾于“智人”之上,这一刻一定是个充满隐喻的时刻
2025-02-19 08:00:00
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普及有进展,但仍存在独立性缺失等问题母婴室与无障碍卫生间共用,如何告别“身份混淆”?“带娃出门本就不容易
2025-02-19 08:00:00
AI助教为教师“分身”,为学生个性化出卷、改卷;AI主播24小时在线,不间断地直播、带货;AI医生能够实现辅助诊疗、报告解读
2025-02-19 08:00:00
AI翻译、短剧开发、嵌入文旅——网络文学出圈更出彩(深观察)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网络文学扬帆远航,风光正好
2025-02-19 08:00:00
2月15日,辛庄村人潮汹涌。这个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六环以外的村子,周末有上万人挤在全长只有490米的村庄主街上,赶集。即便距离它最近的地铁站有10多公里
2025-02-19 08:00:00
2500吨生物燃料油!巨轮在厦饱餐绿色“口粮”
昨日,“中海亚洲”轮在厦接受生物燃料加注。(记者 卢剑豪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李筱莎 林昕昀)昨日11时许
2025-02-19 08:00:00
被大家称为“小红车”的杭州公共自行车,是许多人日常出行的好伙伴。大家常常把随身物品放在车筐里,但很多人不知道,“小红车”的前车筐是有承重标准的
2025-02-19 08:05:00
花粉过敏高发季来了!专家:提前2到4周开始用药预防
在国家卫健委昨天(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专家介绍,春天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很多人会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这些症状多数是由于花粉过敏导致的
2025-02-19 08:05:00
遇见你丨跨越1200公里的“接力” 她说“温暖,需要传递”
前不久过年期间,浙江衢州“00后”视障女孩徐佳媛在网上发布了一则视频,视频记录了她从山东出发到浙江,独自跨越1200公里的回家路
2025-02-19 08:05:00
世界第一!饺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哪吒”
哪吒又登顶了!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8日19:35,《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的总票房(含海外票房)已经突破123
2025-02-19 08:05:00
如何识别地震谣言?谎报险情将承担法律责任
17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1月科学领域流言榜,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流言为“频繁的小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要提前预警”
2025-02-19 08:05:00
2024年以来,有关部门持续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行为,各地出台“进校园事项白名单”等多项举措。基层教师普遍反映,减负成效明显
2025-02-19 0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