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朝松锦之战时殉国的三位总兵,其中一个差点干掉皇太极
...(公元1640年)三月,清朝皇帝皇太极亲率大军攻打明朝辽东重镇锦州。并且,为了大量杀伤明朝有生力量,皇太极定下了围城打援的战法。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三月,清军完成对锦州的包围,明朝蓟辽督师洪承畴亲率大军...……更多
魏忠贤无论多么令人不耻,但非常支持袁崇焕在辽东的事业
...功立业的升迁捷径。作为地方基层官员,时刻关注着北部辽东战况,他研究兵书,亲往关外查阅地形,想出了御敌办法。宁被后金攻陷,袁崇焕向朝廷上书,说只要有足够的兵马钱粮,他能镇守山海关。朝中急需这样的人才,于...……更多
毛文龙:明朝辽东传奇大将,游击战术扰乱后金
...最为关键的还在于,毛文龙这种流动加机动性极强的游击战术,每一次都会让努尔哈赤动用大量兵力和重要将领前去征剿,而每一次,毛文龙的明军也都会趁势而退。如此一来,自是严重扰乱了努尔哈赤的战略部署。不过,毛文...……更多
李成梁:辽东总兵的奋斗历程与争议人生
李成梁,字汝契,祖籍朝鲜,高祖李英从朝鲜迁居辽东,当上了铁岭卫指挥佥事,后裔便开始世代生活在辽东。出生于将门之家的李成梁,据传,英毅骁勇,精于骑身,却因家贫不能袭职,年四十岁还是诸生。后来终于遇上方...……更多
揭秘辽东总兵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真实关系
先说李成梁。李成梁祖籍朝鲜,高祖李英从朝鲜迁居辽东,当上铁岭卫指挥佥事之后,后裔世代便生活于辽东。生于将门之家的李成梁,年轻时,因为家贫,不能袭职,年四十岁犹为诸生。后来,颇得巡方御史器重,受其资助...……更多
盘点历史上十二对英勇无畏的将军父子
...律光以上将之子,有沈毅之资,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战术兵权,暗同韬略,临敌制胜,变化无方。自结发从戎,未尝失律,声震关右,深为邻敌所惮。然主暗时艰,诈以震主之威,惨遭杀身之祸,时年五十八。五、薛仁贵薛...……更多
...还在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中两次击败后金军队,知道只要战术得当,后金军队并非不可战胜。同时,后金并非大家想象中那么强大。就在1627年前后,后金发生了严重的天灾,据《满文老档》介绍,“时国中大饥其一金斗粮价银...……更多
明朝第一抗日援朝的名将,连续2次打败日军,血战蒙古壮烈牺牲
...挥明军攻入城内。哱拜向李如松投降。李如松采取了围困战术挖掘黄河切断外援的方式消灭叛军,从军事战术上就比不顾一切的强攻更高一筹。那么在后面的抗日援朝战争期间,李如松做到了智慧和勇敢地结合,取得了连续击败...……更多
明朝第一次抗日援朝战争将军——李如松
...挥明军攻入城内。哱拜向李如松投降。李如松采取了围困战术挖掘黄河切断外援的方式消灭叛军,从军事战术上就比不顾一切的强攻更高一筹。那么在后面的抗日援朝战争期间,李如松做到了智慧和勇敢地结合,取得了连续击败...……更多
聊聊明清战争的转折点——松锦之战
...力约十三万人。清军在人数上与明军相当,但在战斗力和战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二、战争背景及原因松锦之战的背景是明朝与后金在辽东地区的长期争斗。明朝在此前曾经取得过一定的胜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实力...……更多
名将孙承宗培养的一批将领,为什么会在锦州战败?原因有两点
...是谁,为什么要他配合孙承宗率领的明军?因为邱禾嘉是辽东巡抚,所以他必须配合明军在锦州阻击清军的进攻。然而邱禾嘉却屡次更改出兵的日期,导致明军不知所措,气势也懈怠了不少,同时让清军大部队来到了锦州,做好...……更多
祖孙三代接力进军中原,完成得最漂亮的还是皇太极
...榜样,他不仅一身武艺,而且还是个饱学之士。他治下的辽东,学习明朝科考制度,用考试的方式网罗天下才智之士,把辽东的人才一网打尽。他重用汉族人才,利用从明朝学来的机构,分解了三大贝勒的权力,把大清的军政大...……更多
...外地给门球爱好者讲课。他认为,门球运动需要“技术+战术+观赏性”,才会赢得更多的观众。实际上,唐心辉在50岁生日的时候就举办过类似的门球邀请赛。他希望,这样的赛事以后能继续办下去。他说:“我为门球而生,会...……更多
后三国时代第一强人司马懿,平定辽东夺权曹魏,一生杀伐果断
...斗开始的时候,司马懿现场的临机应变能力非常的强大,战术运用非常灵活,使得公孙渊战前的布置和规划在司马懿面前一无是处。在攻城战的时候,司马懿也展现了自己艺高人胆大的战术规划,我们都知道攻城战是很难打的,...……更多
明末将领满桂的晋升之路
...经理和空降下来的经理的关系是一样的。咱再说袁崇焕的战术,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讨论无数遍了,今天咱们再梳理一遍,袁崇焕的平辽方略,其实并不新鲜,几千年前就有了,建州那个地方,撑死可以养三万常备军。但凡超过这...……更多
...钟。其实在战斗真正爆发之前,无论是战略上的安排还是战术上的准备,明军几乎都是必死之局。战术方面,首先看兵力。明廷在战前宣传上号称大军四十七万多,这是那时战争的一贯做法,面对普通叛乱分子,凭借皇朝权威,...……更多
...力差距太大,有人说是清朝过于腐败,而另有人说是清军战术出现了问题。那么,清朝到底是如何失败的呢?我们从战争的过程来看看。一,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到底有何差距?1861年,清朝开始了洋务运动,逐渐开始了工业...……更多
“明末第一猛将”刘綎威压缅甸征战朝鲜,最后在东北憋屈战死
...,有“明末第一猛将”之称。最后在对战后金国时,却因战术和兵力安排不当而壮烈殉国,这是怎么回事呢?嘉靖年间的明朝军队_图身出将门,勇猛先登嘉靖年间,倭寇为害东南沿海地区,戚继光和俞大猷等将领积极练兵,逐...……更多
袁崇焕与关宁铁骑:明朝的辽东防线与新式军队的崛起
...陷落,明朝先后有40多万部队出关。结果却是损兵折将、辽东土地丢失大半,而且耗费白银超过3千万两。把中央财政和国库打得一穷二白,盛世的大明走进了末日黄昏。组建新军: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公元1622年3月,时...……更多
魏忠贤掌权时,明朝真的追着清朝打吗
...姑且不做全面讨论。笔者只是想说,想给魏忠贤洗白,用辽东的军事说法,显然是不合适的。甚至有人说“魏忠贤掌权时,明军追着后金打”,这种情况更是根本不存在!当时明朝所能做的,而且也做到了,仅仅是防御。我们来...……更多
袁崇焕:明末的悲壮英雄,被误解与冤屈笼罩的一生
...过,作为明朝末年最重要的封疆大吏,袁崇焕为大明守卫辽东抵御后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果却遭到崇祯帝猜忌被凌迟处死,尽管关于袁崇焕始终存在争议,但是他作为明末最杰出的军事统帅,功大于过,对当时的中国更...……更多
看众位学者如何描绘这位袁大都督
...,战为奇着,和为旁着的策略;四、凭坚城用大炮的保守战术。关于袁崇焕的军事思想,学术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充分肯定其军事思想,认为袁崇焕的军事思想是在实地考察和战火考验中形成的。 同时也是对熊廷弼(1569...……更多
...对抗主要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熊廷弼第一次出任辽东经略时期,这个时期明军刚在1619年的萨尔浒大战遭遇惨败,万历皇帝便启用了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熊廷弼第一次担任辽东经略时期的策略以防守反击为主,即先巩...……更多
吴国和辽东公孙渊的恩怨史,孙权吃亏最大的是哪一次?
吴国水师虽然被魏军伏击导致全军覆没,但这次出使辽东也不能说毫无收获。第二年三月,公孙渊就派出使者来到建业,愿意向东吴称臣,还进献了貂皮、良马等辽东特产(三月,遣舒、综还)孙权非常高兴,派太常张弥,执...……更多
名将洪承畴人生的巨大落差,反映明亡清兴的进程
...总督,率领自己打击农民军训练出来的陕西精锐兵士远赴辽东,统领山海关、宁远等辽东将士。此时,中原农民军声势渐小,各地起义逐渐绝迹,军队士气高涨,崇祯一朝迎来最好局面。同时在围剿的过程中,洪承畴展现出了过...……更多
纵横辽边四十年,堪称大明砥柱臣,他是谁
...击,便即“仓惶远遁”。和其他明将一味“严防死守”的战术思想不同,李成梁尊奉的是“以攻为守”,绝不消极占据城墙或险隘,等待敌人来攻。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与之适合的战法,比如最拿手的“捣巢”战术,以一部...……更多
2022-12-20 19:59大明,砥柱,他是谁
...考,袁崇焕到底死得冤不冤呢?富有胆略,身居南国不忘辽东战事袁崇焕年少之时便充满一腔热血,颇具敢为天下先的士大夫气质。但他的入仕之路并不平坦,自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参加乡试成为举人后,就屡屡在科举...……更多
揭秘三国时期的第四国:燕国昙花一现的启示
...很惨了,然而,他并不值得同情,因为那是他咎由自取。战术天才,战略白痴公孙渊笔者说公孙渊军事才能很强仅仅是指战术方面,其实公孙渊在战略方面完全是白痴一个,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跨有荆、益”以后,还...……更多
熊廷弼的辽东之困:最终“但当寻一散场耳”
...,再加上用钱收买,收益要比出征大得多。熊廷弼的这一战术思维,可以说是敢冒天下大不韪的创举,它改攻为守,将对人员、钱粮的消耗大大降低,也让前来挑衅的敌军无计可施。在熊廷弼的治理下,辽东暂时焕发了生机。三...……更多
种世衡:北宋西军将门种家开山人,西北的守护者与屯田英雄
...。为阻止西夏进攻,北宋在西北修筑各类城堡,开展塔防战术。后来名将章楶就是在塔防基础上发明弹性防御和浅尝进攻的策略,打得西夏抬不起头。种世衡延州北边的宽州是战略要地,西夏南进必须从这里,经过,提出在此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
朱元璋有多爱朱允炆,一起来看看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这两个人建立的王朝都经历数百年而不倒,用千古一帝来形容他们两个都不为过
2024-06-09 14:27:00
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7岁,为何能被独宠23年
古代皇帝坐拥三宫六院,除了正统的皇后之外,一般还会册封很多妃子。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后宫里的妃子都在尽可能地讨皇帝欢心
2024-06-09 14:28:00